釋清心法師

釋清心法師

釋清心法師主持梅山寺已半個多世紀了,皈依弟子多得連她扳著手指也數不清。每當秋高氣爽,桂花飄香的時節,梅山寺總會迎來皈依弟子進山祝壽的大喜日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釋清心法師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性別:男
梅山寺,舊事如夢,帶發出家,常住梅山修古剎,古剎重整放異彩,梅山薪傳火不斷,圖片說事,相關評價,

梅山寺

釋清心法師
梅山寺雖然沒有大寺廟的雍容華貴與森嚴氣象,但自有一股內在的精氣神韻。精緻玲瓏的飛檐翹角,紅色彩繪圖案與灰白的牆底和墨綠的屋瓦相映成趣。廟不在大,有“佛”則靈。梅山寺不卑不亢地雄峙其間,讓人感受著一股深沉的底蘊與歷史的滄桑。薪火傳千載,茹古涵今一脈連。信眾歡聚一堂,舉杯共祝法師健康長壽。法師靜坐在禪房裡,她沒有太多的驚嘆與激動,而是靜靜地咀嚼著歲月的滄桑,品味著苦澀的人生。她傾盡了心血,無怨無悔。面對著絡繹不絕的皈依弟子的虔誠,她笑了,笑得那樣的美……

舊事如夢

釋清心法師
1914年農曆八月初一,一個苦命的女嬰誕生在廈門溪岸路一戶姓鄭的家裡。孩子的出生,沒給家裡帶來多少歡樂,反而增加了無盡的無奈與憂慮。
鄭家的祖籍海澄白水村。不知什麼時候,鄭家的先人徙居廈門,到了女嬰的父親鄭文灶這一輩時,家道已一貧如洗,簡直到了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的窘境,只得在溪岸路租了一間木板搭成的矮屋。風一刮,矮屋就像海面上的破船,搖晃不定,雨一下,床頭屋漏無乾處。一家人就擠在這破漏不堪的矮屋裡。
鄭文灶老實巴交,有的是力氣,卻討不到工作,只得靠撿豬糞為生。有時人家有了喪事,出殯時,他去抬“雲亭”做“土公”,混點飯吃。後來,文灶娶陳烏為妻,生了一子,長大後當了“職業嗩吶手”,誰家有了喪事,他便去吹吹打打,賺點工錢補貼生活。一家五口人,沒有固定收入,這日子真是難挨啊。

帶發出家

上世紀30年代初,廈門這個小城經過舊城改造,灘涂填平,道路擴寬,兩旁騎樓林立。騎樓下的商鋪,商品琳琅滿目。華燈初上,霓虹燈閃爍,酒樓茶肆,達官貴人,品茗飲酒;樓台舞廳,紅男綠女,偎紅倚翠……這喧囂、繁華的都市,是冒險家的樂園,是富人的天堂,也是窮人的地獄。隨著小城的都市化,居民餵養牲畜越來越少,鄭家撿糞也難以為生,生活日益困難。鄭文灶還是撿糞,有時給人家雇去扛“雲亭”。他的兒子替人家吹吹打打,混碗飯吃,結婚後還生了一個男孩。至於鄭白雪日子就更加艱難了,從小喪母,一個女孩子沒有媽媽照顧是何等的孤苦伶仃。她看豬糞越來越難撿,就改行拾破爛。有一天,日落西山,天漸漸黑了,海風越刮越大,白雪穿得單薄,畏縮著身子,正在撿破爛。
1932年1月6日,鄭白雪出家了,法號:心清。時年她十八歲。心清的師父宏船法師,是會泉大師之高足,時年僅25歲。當時,會泉大師常住廈門虎溪岩,宏船法師隨侍左右。會泉大師在虎溪岩創設楞嚴學會,並改建萬石岩為淨土道場。1933年,會泉大師就萬石蓮寺開設佛學研究社,指導僧眾從事內學研究,青年僧英,濟濟一堂。當時,宏船法師已由侍者升為監院,綱為侍務,備極辛勞,使其師會泉大師得以潛心講學,培植僧材。時太虛大師訪萬石蓮寺,書一聯以贈。句云:“海上有山森萬石,人間渡世仗宏船”,將“萬石”與“宏船”之名,巧嵌於聯語之中,可見太虛大師早已知道其為法器。1938年,中日戰爭烽火遍地,宏船法師隨其師會泉大師南渡星洲,先後游化仰光、印尼、檳城各地,於1943年受星洲普覺寺、普陀寺、龍山寺、居士林與中華佛教會之邀住持光明山普覺寺,至1990年12月25日在普覺禪寺示寂。心清被宏船法師收為門徒,又拜華嚴寺麻姑之徒秀姑為師,麻姑便成為心清的師太。農曆四月初一日心清受戒,翌日傳來父親病逝的訊息。過後,又傳來了大哥因不堪生活窘迫,投井自殺,嫂嫂帶著侄兒改嫁了。從此,心清無牽無掛,一心向佛。

常住梅山修古剎

古寺經元到明(1271—1368),鄉紳劉敬齊(縣誌寫為劉存業)捐山園和寺廟周圍的土地,陳以廉住持擴建,增修了禪院。至清順治間(1644—1661)劉存廉(霖壬)繼續修葺。乾隆間(1736—1754)知縣李芬、明新、鄒台南等倡議重修。住持僧奕振法師以及鄉耆李猷、陳賢、劉運佳、林仕揚等募化重修於乾隆乙亥(1755)年。到了光緒已(1889)吳頌三再次倡修,光緒三十年(1904)寺壞,經富商吳鼎美、鄉紳吳錫璜、許宗超、林道東等協助捐修,悉復其舊。光緒三十三(1907)年鄉紳張復築圍牆。幾經重修擴建,梅山寺蔚為大觀。風風雨雨幾度秋,梅山寺歷盡了滄桑,在戰火兵焚中也在劫難逃。
1924年軍閥混戰,三月初七日,泉州軍閥楊化昭和廈門軍閥臧致平合組“閩南自治軍”,與自福州南下之皖系北洋軍在同山大戰七晝夜,同邑被兵焚劫掠至150餘鄉,梅山寺與梅亭、梅園毀壞殆盡,廢墟一片,滿是幾欲風光的梅山寺一蹶不振,從此衰廢下去了。
1953年,同安的開年姑帶她的女兒蘇宗稟來到甘露寺找心清。這時,麻姑太圓寂了兩年多了。心清在甘露寺一貫受人歧視,如今又失去依靠,真是居之不易。開年姑看到心清在甘露寺的窘境,便邀她一同回同安梅山寺修行。
那一天,心清帶上換洗的衣服、碗、筷與開年姑和蘇宗稟一起來到梅山。舉目一望,滿眼荒涼:荒山禿嶺,荊棘叢生,風吹過沒膝的茅草響,幾隻野兔驚慌逃竄。在半山腰的曠地上,破碎的灰瓦滿地都是,殘垣斷壁,覆蓋苔蘚,小草頑強從廢棄的基石間隙中探出身子,悚悚顫慄。在這廢墟上唯留一座破廟,外牆斑斑駁駁,屋蓋的灰瓦七零八落,沒有門框,門扇早已不翼而飛了。心清拖著疲憊的身子邁進廟裡,只見正中供奉三寶佛祖。她虔誠合十禮拜,口中念著“阿彌陀佛”。她抬頭環顧四周,屋樑布滿了蜘蛛網,壁上的牆面剝落下來,圓形大柱的漆面已模糊不清了。這裡沒有電燈,也沒有自來水,連張安身的床也沒有。距離村落又遠,難聞雞犬聲。但這裡倒是修“苦行”的好地方。心清與開年、宗稟在梅山寺安下身來,不納村民供養。她們白天到山上采野菜煮水吃,有時到田間揀農家殘留的地瓜。晚上宿在廟裡,席地而臥,與三寶佛祖為鄰。沒有電燈,她們到附近的寺廟撿殘燭溶化作燈油。古剎青燈,念經頌佛。晴天,勉強能過日,颳風下雨,苦不堪言。廟漏無乾處,雨水淅瀝淅瀝地滴落到三寶佛祖的頭上。心清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但初來乍到,沒錢修理。只得撿了一頂破斗笠,戴在三寶佛祖的頂上,心裡默默禱告:“三寶佛祖庇佑,佛弟子嚴持淨戒,廣結善緣,定傾盡心血,修殘補缺,古寺重光。”心清在梅山寺虔誠禮佛,眾善信進山朝拜,香火越來越旺,廣種福田。但心清堅持苦行,在寺廟的後山種果植林開荒造田,種下各種蔬菜、地瓜、花生等,自給有餘,拿到市場上賣,慢慢積累,集腋成裘,利用這些資金修殘補缺,像補破衣似地修整這破陋不堪的千年古剎。

古剎重整放異彩

心清飄萍轉絮、一身疲憊地重歸梅山寺已是浩劫過後的事了,這時社會早已撥亂反正了。此時,心清也年近古稀了,雖然容顏依然清矍,身骨依然硬朗,但歷盡了坎坷,全身已經濡染上了濃郁的滄桑之味了。“文革”初期,造反派臂佩紅袖章,沖向社會,破“四舊”,橫掃一切“牛鬼蛇神”。寂靜的梅山寺頓時“妖霧”四起,陰霾密布。造反派有的手握頭,有的手執鐵釺,有的肩荷鋤頭,有的扛著大繩,黑壓壓的一大群人像黑旋風似地卷上梅山,一場“絕不手軟”的破“四舊”行動開始了。在“四妖”橫行的日子裡,儘管心清皮肉受苦,心靈受傷,但她依然不改初衷,相信總有一天梅山寺能夠復興。十年惡夢終覺醒,如今心清又重歸梅山寺。面對頹落殿宇,垣花齊凋的寺廟,她並沒有惶恐,也沒有過分憂傷。或許是一種命運,不容有選擇的餘地,她決心重修梅山寺。一切都要從頭做起。“文革”前心清在梅山寺嘔心瀝血修整梅山寺的功德,歷經了十年浩劫,都付諸東流,成了泡影。這時,心清佇立著,目睹這荒山野嶺上的廢墟,除了痛心疾首之外,她更要履行一個佛弟子的神聖職責,呵護和搶救,重整山河。粉碎了“四人幫”,党進一步落實了宗教政策,心清被選為同安縣政協委員和同安佛教協會副會長。她更加虔誠禮佛,廣結善緣,為保護梅山古寺竭盡全力,而社會眾善信和各界賢達也給予她熱情地襄助。
心清重歸梅山寺後,1981年5月就著手籌劃修葺大雄寶殿和重塑釋迦牟尼、觀音、地藏諸佛。她無私無我,不但把平生的積蓄全部捐出來作為修建寺院的資金,而且身體力行,以她羸弱的身軀和工人們一起勞作,挑土,運磚,把對佛的一片虔誠之心凝聚在一磚一瓦之中。 1982年秋,心清的師父、新加坡佛教總會主席、新加坡普覺禪寺住持宏船大師首次率團訪華,途徑廈門。
心清自1932年拜宏船大師為師,至今已半個世紀了。師徒離別後,重洋遠隔,再沒有見過面。心清時常惦念師父的恩德,今聞師父越洋回國,她急於要去廈門拜見師父尊顏。梅山寺修建了幾年,大雄寶殿重放異彩。一九八四年重塑了釋迦牟尼、觀音、地藏諸佛,一九八五年十月開光。古時,梅山寺大雄寶殿的前面有個二郎殿專祀二郎神。此殿當於明末清初由同安鳳山祖廟分香而來,後再傳到泉州地區及台灣等諸地區。幾度漫漫春秋,心清率僧尼虔誠禮佛,廣結善緣,在社會眾善信和各界賢達的熱情襄助下,竭盡全力保護梅山古寺。她把幾為廢墟的梅山廟群逐一修建,憑的是一個弱女子的力量,實在是不容易啊!新建後的梅山寺沿山而築,有大雄寶殿、鎮水泛的二郎神殿、朱文公祠、功德堂、靈應祖祠亭,還有宋代鎮西安橋的婆羅門佛塔、廣場內的放生池和兩旁的石佛塔、寺南百米下的石構牌坊山門等。石階古道幽深通古剎,整個寺廟區排布錯落得體,綠樹掩映,莊嚴清靜。千年古剎更加異彩奪目,笑迎來自海內外的香客和遊人。

梅山薪傳火不斷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釋心清法師年事已高了,急需找人接班,才能使梅山寺薪傳香火不斷。廈門佛教協會會長、南普陀寺的方丈妙湛大師向釋心清法師推薦了青海人、僧尼釋慈明。慈明於1990年6月來到梅山寺。當時的梅山寺雖經老師父釋心清法師的苦心經營,初具了規模,但配套設施還很不完善,比如從五顯橋到梅山下這段路還是土路,雨天時泥濘難走;從山腳到山上還是石徑古道,稍不小心便會跌到。生活上更為不便的是水電不通,一到暮色四合,山上黑沉沉的,唯有佛前燈亮著。吃水要翻山越嶺,沿著羊腸小道到幾里外挑水。慈明初來乍到,山路不熟又不習慣,有一次外出挑水跌進糞坑。慈明是藏族人,常住大西北的大寺廟,跟隨過高僧。當她初來乍到梅山寺,感到這裡既偏遠廟又不大,有些不習慣。梅山寺養了一條狗,見陌生人就吠,慈明遇到這條狗時心中忐忑不安。因此,慈明常想打退堂鼓,要離開梅山寺。心清見慈明年輕有為就極力挽留她,她也被心清的苦行所感動,漸漸地便安下心來。慈明初到梅山寺時,常常看到一些童乩和巫婆到寺廟“出神”,愚弄一些鄉男村嫗,影響佛教聖地的清靜。面對這些封建習俗,慈明坐而論道,感化世俗。在慈明以佛學的教義啟發下,童乩和巫婆再也不敢上梅山寺“出神”了,使梅山成為真正佛教聖地。
1993年,釋心清法師把梅山寺交給慈明住持。她天未明即起,為準備大悲水而祈念數小時大悲咒,以此平安水施贈給信眾們。1994年8月,80高齡的心清法師在善信的護送下,到安徽盧江慶復寺落髮。八月初七的那一天,慶復寺的大雄寶殿正在上樑,心清坐在靠背椅上,圓果法師為其剃度。剃度畢,兩大籮的喜糖從樑上灑下來,眾善信爭著拾喜糖。1996年5月24日,心清到洛陽白馬寺受戒。改革開放後,黨的宗教政策進一步落實,在同安區政府重視下,宗教局牽頭成立了修建梅山寺的領導小組,制定了“梅山寺規劃方案”,沿軸線自下而上分為:民間信仰區,佛教信仰區、風景遊覽區、接待區和大佛壇景區等五個區。梅山寺規劃方案一傳出,廣大善信無不舉手加額奔走相告,紛紛前來助緣。慈明虔誠事佛,結緣者絡繹不絕;她還擅長地理風水預卜人生,慕名而來者更是趨之若鶩。
2003年11月2日(農曆十月初九),梅山寺舉行摩崖石刻佛像開光暨大雄寶殿奠基儀式。開光和奠基之日,各界要人、諸山長老光臨隨喜何止千萬?前來參觀的善信和百姓更是人山人海,成為千古盛舉!

圖片說事


  
釋清心法師
釋清心法師
釋清心法師

相關評價

風霜雨雪九十秋,嘗盡了人生的艱辛。想當年父母雙亡皈依佛門,在譏風毀雨中苦行修煉,終於贏得了今日的滿園春色。
釋心清法師,她是懸崖峭壁一枝梅,無意苦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從中笑”!
歷盡半個多世紀的風霜雨雪,古剎如凌霜的一枝梅。梅山寺中僧尼在法師無私無我和言行並重的濡染下,虔誠禮佛,廣結善緣,為保護梅山古寺竭盡全力,呼籲社會各界賢達支持呵護,使梅山寺得以逐步修整,保存了歷史原狀,保住了千年古剎的風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