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淨旻

釋淨旻,俗姓楊,祖籍湖北江陵,1968年12月生於。1990年於浙江普陀山普濟寺依悟道上人剃度,法名傳照,字淨旻。翌年在江西雲居山真如寺一誠長老座下受具足戒。畢業於普陀山佛學院天台宗進修班,專攻天台學。2000年承嗣香港觀宗寺覺光大師法脈,為傳持天台教觀第四十七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釋淨旻
  • 別名:淨旻法師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湖北江陵
  • 出生日期:1968年12月
  • 職業普陀山佛教協會副會長
  • 信仰:佛教
個人經歷,社會職務,

個人經歷

歷任普陀山紫竹林副監院、普濟寺副監院兼妙善方丈秘書、祥慧淨院監院。現任普陀山佛教協會副會長、浙江省佛教協會常務理事、普陀山佛教文化研究所常務副所長、普陀山佛教藝術總監、隱秀講院監院等職。發表有《台宗三字經》、《天台宗基本架構》、《論大乘是佛說的基本理念》、《“大白牛車”釋義》、《普陀與高僧》等論文多篇,參與《普陀洛迦山志》的編審,主編《妙善大師年譜》、《普陀山觀音寶相集》。
淨旻法師淨旻法師
素秉“持戒為本,善友為依,弘法為務,淨土為歸”之志,曾應邀講學於普陀山佛學院、浙江大學總裁班、清華大學總裁班、寧波佛教居士林、餘姚佛教居士林、上海復旦大學、香港會展中心等。
“‘刀剃下娘生髮,除卻塵勞不淨身’,投入到大覺法王的懷抱,難忍能忍,難行能行,延續著佛祖一脈心燈!如果有誰能靜下心來,細細地展讀一番四朝《高僧傳》,那么,他便能真正體味到‘出家人’與‘大丈夫’二者之間是多么的相稱,多么的貼切……”淨旻法師在談論出家時,曾經這樣說過。
我們面前的淨旻法師,身形高大,面容莊嚴,談起佛學問題來滔滔不絕。可以把很多標籤貼在他身上:天台宗法師、普陀山佛教藝術總監、天台教觀第四十七世、紫竹林副監院……如果換一個角度來檢索他40年人生,還可以換幾個關鍵字——出家人、佛教建築藝術和精神導師。
棄俗取泥洹
淨旻法師天賦異稟,幼時去傳燈庵聞聽佛法,便有似曾相識之感。後隨普陀山普濟寺悟道上人出家,翌年在江西雲居山真如寺依一誠長老受具足戒。說起淨旻法師的出家因緣,憑藉的是他對佛法的嚮往。沙彌剃度時的祝語云:“善哉大丈夫!能了無常路,棄俗取泥洹(涅槃),希有難思議。毀形守志節,割愛侍師親,出家宏聖道,誓度一切人。”常人聽得感悟,卻未必能做到。這“大丈夫”又有何真義,淨旻法師自有一番體悟。
出家談何容易。淨旻法師曾言,近世人鄙視出家人的習氣由來已久矣,正所謂“上無以光耀門庭,下無以延嗣子孫,布衣素食,青燈黃卷,人身一世,莫哀於此!”的確,出家所要面對的世俗阻礙首先便是來自家庭。在一個沒有宗教信仰的家庭中,要徵得父母的同意便是第一難事,何況淨旻法師還是家中獨子,要出家,豈非不孝?在凡夫看來,出家就是離開生養父母,不能忠孝,而是去修空門之法。
借景調心
淨旻法師在佛教建築藝術方面造詣頗深。很多古寺,不用華麗的裝飾,只看古樸的建築與參天古木便使人發古之幽思。而現代很多新建寺廟,由於設計和建造者並不通曉古代建築形式,更別說佛教建築了,因而造出的廟宇多是金璧輝煌卻不倫不類。淨旻法師談到,我國現在的寺廟建築多是沿襲明清建築風格,並不是中原本有的建築類型。而要看原味的唐宋佛教建築,恐怕要到日本的京都和奈良了,我國現存的已經少之又少。淨旻法師本身也較為欣賞唐代佛教建築,因而在他的指導把關下的工程多走唐代藝術風格。對於佛教建築藝術,淨旻法師有個簡潔的總結:一是實用,二是教化,三是傳承。應該起到借景調心的作用。
秉持這樣的建築藝術理念,淨旻法師開始了在佛教建築藝術上的實踐。他的首個作品是普陀山的隱秀庵,這裡是妙善老和尚創辦的普陀山佛教文化研究所的所在地。妙善老和尚看中了淨旻法師的才能,於是淨旻法師便負責隱秀庵的重建。“幽谷精藍美,行行隱秀遙。林深能化雨,峰轉不聞潮。頑石生公點,丹家仙尉招。到來塵路絕,清思樹團瓢。”如其名,隱秀庵隱藏於林蔭中,含蓄而精緻。林石幽秀,梵宇精美,與白華、海岸、淨土、磐陀、梅福並稱前山“六大房”。
在淨旻法師的主持下,隱秀庵的建築恢復了唐宋佛教建築的藝術風格。重建後的隱秀庵,聳立在樹木繁茂、環境優雅的普陀山白華山西麓,設有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大悲樓等建築,精緻而素樸,被人們譽為普陀山的精品寺院。淨旻法師以隱秀庵的成功建設為起點,擔負起了全山的統一規劃工作。

社會職務

淨旻法師:男,湖北江陵人,現任普陀山佛教協會副會長、浙江省佛教協會常務理事、普陀山佛教文化研究所常務副所長、普陀山佛教藝術總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