酆(中國漢字)

酆(中國漢字)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酆是一個中國漢字,有迷信傳說指陰間,也指酆這個姓氏。該字最早出現於《說文》:“酆,周文王所都,在京兆杜陵西南,從邑,豐聲。”也在《左傳·僖公二十四年》,《左傳·昭公四年》中出現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酆
  • 拼音:fēng
  • 注音:ㄈㄥ
  • 部首:阝
  • 同音字:豐
基本信息,漢字釋義,基本字義,詳細字義,古籍解釋,

基本信息

拼音:fēng
注音:ㄈㄥ
簡體部首:阝,部外筆畫:18,總筆畫:20
五筆86:DHDB
五筆98:MDHB
倉頡:UTNL
鄭碼:CIY
UniCode:CJK
統一漢字:U+9146
英文:the nether world

漢字釋義

基本字義

◎ 〔~都(dū)城〕迷信傳說指陰間
◎ 姓。酆姓

詳細字義

1、〈名〉古地名,又稱“酆京”,我國西周時期的國都,在今西安市戶縣北。
史載西周國都為酆、鎬兩座城池,灃水西稱酆京,灃水東稱鎬京,史稱“酆鎬二京”。
周文王崇侯虎後曾都於此,後為周武王之弟的封國。
酆,周文王所都,在京兆杜陵西南,從邑,豐聲。――《說文
畢原酆郇。――《左傳·僖公二十四年》
康有酆宮之朝。――《左傳·昭公四年》
2、地名,四川省酆都縣(漢字簡化後作“豐都縣”,1997年後改屬重慶市)
3、姓氏,祖先據說出自山西省洪洞縣,後來遭遇大災荒,多數姓酆的向北方遷移。如今多數遷出的人們居住山西省朔州一帶,大同也有一些。
〔~都(dū)城〕迷信傳說指陰間。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敷空切《集韻》《韻會》敷馮切,𠀤音豐。《集韻》周文王所都。《左傳·昭四年》康有酆宮之朝。《注》酆,在始平鄠縣東,有靈台,康王於是朝諸侯也。
國名。《左傳·僖二十四年》畢、原、酆、郇,文之昭也。
姓。《左傳》有酆舒。
水名。《後漢·馮衍傳》西顧酆、鄗。《注》酆、鄗,二水名。◎按《詩·大雅》作邑於豐。豐水東注。《書·武成》王來自商,至於豐。俱作豐。後人加阝作酆,無二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