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陽湖長山島

鄱陽湖長山島

長山群島鄱陽湖風景的一個典型。長山原名犟山,傳說中她是蠡山身旁的一座小山,性格頑劣,被蠡山老母用皮鞭趕到現在的地方,故稱為“犟山”。上個世紀20年代,因“犟”字筆畫多,不容易寫,被改寫為“強”,讀音仍相同,因此又稱為強山。新中國成立後,被更名為長山。

長山群島歸鄱陽縣雙港鎮管轄,島上有長山村委會,有長山、下山兩個自然村組成,人口3000餘人,全部為專業漁業捕撈人口。現任村支書楊有貴,村村主任楊蘭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鄱陽湖長山島
  • 地理位置:鄱陽湖東南方向
  • 地區人口:3000人
  • 村主任:楊蘭喜
  • 原名:犟山
地理位置,文化底蘊,自然風景,經濟,

地理位置

長山群島坐落在鄱陽湖東南方向,鄱陽縣的西南端,與都昌縣隔水相望,在西河和饒河入鄱陽湖的交通要道?上,自古以來,景德鎮瓷器、安徽木材的水上販運,必經此地。島前有數萬畝草洲,如果從中開闢一條海拔15米以下的水泥路,洪水季節,可以通船;枯水季節,可以通車,到達鄱陽縣城只需要一小時。島後面是深水湖,無論冬夏,水路都可以直接到達九江、南昌、鄱陽。整個島嶼包括獅子山、繡球山、烏龜山、卵子山、印山、對鼓山、座山、諸頭山、橫山以及下山等一系列小島,按東北至西南方向一字排開,陳列於茫茫的鄱陽湖水當中,是真正的“四望疑無地”!如同鄱陽湖中的小夏威夷,又仿佛是一艘巨大的船隻在無邊的鄱陽湖中行駛。長山群島最北端,面積176.8公頃,湖岸線比較平直。下山島在最南端,面積224.1公頃,湖岸線曲折,湖汊較多。整個群島水上面積共4321公頃,最高的山峰為長山島上的尖峰頂,海拔141米,登高遠眺,鄱湖風景一覽無遺,盡受眼底。

文化底蘊

當年王勃從鄱陽經過長山島後到達南昌,在《滕王閣序》中寫下了“漁舟唱晚,響徹彭蠡之濱”的動人詩句,描?寫了鄱陽湖漁民捕魚歸來的歡樂情景;白居易《琵琶行》的“前月浮梁買茶去”,唐代商人往返九江和浮梁販賣茶葉必途經長山島;范仲淹、朱元璋等歷史名人也先後登上長山島和下山島。朱元璋和陳友諒曾於公元1363年在鄱陽湖中決戰,當時陳友諒60萬水軍直逼都昌長山群島曾是重要的戰場,當年古戰場的遺址(洪武廟)就在下山島。長山島上至今還保留著唐窯遺址,被稱為窯村。
長山島長山村漁船長山島長山村漁船

自然風景

春天,江南草長,群鶯亂飛,花團錦簇,萬物都像嗷嗷待哺的幼獅,充滿著激情。夏季,洪水滿湖,長山群?島像鑲嵌在鄱陽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水倒映著山,山襯托著水,形成了一幅幅美麗的畫卷,令多少詩人情意未盡,令多少畫家留連忘返,令多少攝影家如痴如醉。秋天,千帆競發,萬網張開,鮮美的魚兒被運往天涯海角,成為天下的美味佳肴。冬季,水位下降,島東南面是規模巨大的數十萬畝草洲,茫茫草洲遼闊無邊,形成極具特色的江南草原風光;大量的侯鳥到此棲息,天鵝、仙鶴數以萬計,鳴叫聲響徹百里之外,蔚為壯觀。
遠眺長山島遠眺長山島

經濟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這裡的居民自古以來就以捕魚為生。在鄱陽湖周邊12縣市中,他們的漁具是最先進的,他們的駕駛船隻的技能也是最好的。中央電視台、江西省電視台曾多次以他們為背景,拍攝鄱陽湖風光。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推進,漁民們不再單純依靠天然的捕魚方式,他們不斷學習漁業養殖技能,走養捕結合的道路。長山群島的漁民充分利用鄱陽湖的優越條件,大力發展網箱養殖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