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里效應

鄰里效應

鄰里效應指地方社會環境的特點可以影響人們的思想和行為的方式。用於解釋某些地理類型,例如對教育地理類型和選舉的地理類型。 產生原因是人們普遍存在一種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的期望;人們看待對方時,也傾向於多看積極的方面;人們在互動過程中,總是不由自主地力圖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報酬。

原理簡介,詳細內容,理論發展,套用實例,情景和背景,研究對象,舉例,研究方法,歷史起源,建議,

原理簡介

注意你身邊的“鄰里效應” 。俗話說: “遠親不如近鄰。” 此話不假;比如,人們大部分的朋友,不是同學同事,便是近鄰。 又如,人們總是能夠比較方便地在同學同事或鄰居中找意中人,而所謂“千里姻緣一線牽”總歸是不太多的。美國社會學家巴薩德20年代研究了費城的5000份結婚申請書,發現三分之一的夫婦,婚前住在五個街區之內的範圍中。 《南史》上記載了這么個故事:有個叫宋季雅的人,為了有個好鄰居,情願出十分昂貴的房價,買下一幢房子。有人說太貴。宋先生卻說:“不貴,這100萬元買屋,另外1000萬元是買鄰的。”宋先生為什麼不惜重金買好鄰?因為他懂得,有了好鄰里,等於為自己增添了左膀右臂。
下面的有關實驗也許更具體、更耐人尋味了:1950年,美國有三位社會心理學家麻省理工學院17棟已婚學生的住宅樓進行了調查。這是些二層樓房,每層有5個單元住房。住戶住到哪一個單元,純屬偶然,哪個單元的老住戶搬走了,新住戶就搬進去,因此具有隨機性。調查時,所有住戶的主人都被問道:在這個居住區中,和你經常打交道的最親近的鄰居是誰?統計結果表明,居住距離越近的人,交往次數越多,關係越親密。在同一層樓中,和緊隔壁的鄰居交往的機率是41%,和隔一戶的鄰居交往的機率是22%,和隔三戶的鄰居交往的機率只有10%。多隔幾戶,實際距離增加不了多少,但是親密程度卻有很大不同。

詳細內容

另有一名社會心理學家在警察專科學校也作了十分有趣的研究。他把學生們的名字按其字母順序排列起來,然後再按這個順序安排教室座位和宿舍房間。六個月後,要求學生說出三個最親近夥伴的名字。他竟然發現,學生的朋友都是在名字字母順序上和自己相近的人,確切的數據是平均相差4.5個字母。
這些實驗和研究表明。在社會心理領域,存在著一種“鄰里效應”。
理解“鄰里效應”得以產生的“為什麼”,似乎並不太難。按照有關專家的解釋,這無非是由於以下兩方面的原因:第一,因為人們普遍存在一種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的期望,要努力和鄰近者友好相處,所以會儘量避免讓近鄰感到不愉快;同時,人們看待對方,也傾向於多看積極的方面,忽視消極的方面,這樣,各自便為“鄰里效應”的產生創造了一個良好的前提。第二,人們在互動過程中,總是不由自主地力圖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報酬。和鄰近者交往,比和距離遠的人交往所付出的代價小。這主要是了解對方容易,只花相對小的功夫,就能獲得關於對方的某些信息,容易預測對方的行為。能夠預測對方的行為,就可以在和他交往時產生一種安全感。人們願意和使他感到安全的人打交道。此外,和近鄰者打交道時,往往付出較小的努力就能夠達到目的,比如向近鄰借東西,最起碼可以少走幾步路。情感或行為從一個參加者傳到另一個參加者。用社會學家布魯邁的話來說,社會感染“吸引並感染了許多人,他們有許多人本來是超然的和無功於衷的觀眾和旁觀者。開始時,人們可能僅僅是對那一行為好奇或者有些興趣,當他們獲得那種激動的精神,也就對那一行為更加注意了,同時也就有更加介入進去的傾向。”比如,一個小偷在車廂里扒走了一個乘客的錢包,近鄰的乘客知道後,你一言我一語,議論紛紛,互相感染,群情激憤,最後一致行動起來,把那個小偷扭送到附近派出所處理。這說明,“社會感染”對處於鄰近空間中的人群,更易起到一定的整合作用,人們相互之間靠感染達到情緒上的傳遞交流,使之逐漸一致起來,進而引起比較一致的行為。
從形式上看,社會感染有兩種:情緒的感染,行為的感染。情緒感染是指情緒的傳遞交流。行為感染則是指動作從一個人傳到另一個人。但無論是情緒感染還是行為感染,都具有這樣一些特徵:第一,這種感染總是在非強迫性、無壓力感的條件下產生的。如果有人強迫“鄰里”接受某種情緒或行動感染,比如“我笑啦;你為什麼不笑?!” “我這樣做了,你為什麼不這樣做?!”那只會使“鄰里”產生一種反感、討厭或者懼怕的心情。第二,這種感染總是無意識的屈從。就是說,感染是在不知不覺之中發生的情感或行為的變化。任何一方如果宣布自己“我要感染他了”或“我要開始接受他的感染了”,使大腦進入有準備的意識之中,那就談不上是真正的感染。

理論發展

從社會感染的特徵去看“鄰里效應”,顯而可見的是,在鄰近的人群中發生的“鄰里效應”也總是在非強迫性,無壓力感的條件下產生,在不知不覺中發生的情感和行為變化。由此我們說,“社會感染乃是“鄰里效應”產生的一大社會心理機制。
但是,能不能說,在鄰近的人群中就一定能發生正常的 “社會感染”,產生良好的“鄰里效應”呢? 你自然會想到一個最簡單的事實是:自己所喜歡的人,往往是鄰近的人;而自己所厭惡的人,也往往是鄰近的人。這該如何理解呢?

套用實例

為此,社會心理學家請你從社會感染的心理分析入手,去看看正常“鄰里效應”產生的必要條件。這個必要條件之一,就是受感染者與發出刺激者要有“相鄰的背景”:
情境上要相鄰,如果兩個人在物理的、社會的和個體心理的狀態這些情境方面大不相同,彼此就很難有效感染,試想,你家在舉杯慶賀你新婚之喜,鄰居卻遇親人去世,情境迥然不同,感染也就“短路”了,有什麼正常的“鄰里效應”可言?

情景和背景

態度、價值觀相鄰。在同一種刺激面前,兩個態度、價值觀不同的人,其情緒感染和行為感染的情況也會大不相同,比如在音樂茶座聽流行歌曲,一些價值觀相鄰的青年可能發出怪聲,互相感染,干擾秩序,但也有人認為這不文明,因而較少受這部分青年的感染。

研究對象

社會地位相鄰。這很容易理解。社會地位不同的人,即使是鄰居關係,也難以對某些事情產生同樣的情緒和行為。而社會地位相鄰的人之間,彼此心理距離鄰近,具有某種信任感,感染也就容易發生。對立的社會地位產生對立的思想意識, “仇人相見,分外眼紅”,他們之間的情緒和行為感染自然會遇到巨大障礙。
情感上的相鄰。某些鄰里關係緊張的人,雖然階級地位相鄰,但他們在情感上卻處於對立的狀態,感染的“電路”大多是通向“負極”,“鄰里效應”也就往往進入惡性循環的軌道。 是的,“循環反應”正是社會感染的最重要的機制之一。在社會感染的過程中,別人的情緒會在個人的身上引起同樣的情緒,反過來,這種情緒又會去加強對方的情緒,如此互相刺激,強化著彼此的反應。一方面,良好的情緒和高尚的行為進入這種“循環反應”的軌道,會引起良性循環,給鄰近人群間的角色扮演者帶來有益的“鄰里效應”,導致情緒和行為的升華;另出方面,不良的情緒和錯誤的行為,一旦進入“循環反應’的軌道,則會引起惡性循環,給鄰近人群間的角色扮演者增添有害的“鄰里效應’,導致情緒和行為的墮落。

舉例

比如,在觀看足球比賽過程中,有人向賽場扔汽水瓶,鄰座的足球迷也可能受其感染,效而行之。從我國1985年5月19日那起足球事件中,你就可以看到這種社會感染的惡性循環作用,看到其中一些足球迷正是被那種場合下的“鄰里效應”沖昏了頭的。 這就告訴我們,對蘊藏於“鄰里效應’背後的社會感染機制,我們應當取分析態度,既要善於強化良性“鄰里效應”,為自己與“鄰里”雙方扮演社會角色服務,也要注意防止惡性“鄰里效應”對自己和他人的影響。

研究方法

在這裡,一個重要的課題,就是要提高啟我的—理智水平。因為個體的理智水平高低,是決定是否受消極“社會感染”的重要因素。蘇聯一位學者正確地指出,社會發展的水平越高,個體對吸引他的某些行為或情緒的力量越具有批判的態度,因而感染機制的作用就越弱。什麼是一個人的“社會發展水平”呢?就是清醒地認識社會要求的理智水平。這就是說,一個人對社會的要求認識得越清楚,越有理智,就越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感情,越能以分析批判的態度看待周圍的事物。同樣是在1985年5月19日的足球事件中,不少觀眾不是就沒有被那些不良情緒和行為所感染,沒有陷入那種惡性“鄰里效應”之中嗎?在這裡,不就反映出一個理智水平的問題嗎?

歷史起源

不過,我們也必須承認,即使在人類高度發展的今天,任何人仍然不能完全擺脫“情不自禁”受感染的現象。受到“社會感染”機制制約的“鄰里效應”,在許多場合,都會在人們不知不覺中起作用。對一個頭腦冷靜、自制力強的人來說,即使在自我控制的注意有所分散、自我控制的意志有所放鬆時,也可能會發生感染。一個人不可能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始終保持高度的自我控制,這恐怕也是事實吧。那怎么辦呢?我想,就“鄰里效應”這個角度而言,一個人的理智水平應當把著重點放在判斷“鄰里”的面貌身上。經過你有理智的大腦分析之後,如果你判斷出你的群體中的“鄰里”,在情境、情感、社會地位、信仰態度和價值觀方面,與自己的確屬於“相鄰”的,而你自己本身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又都是健康的、高尚的,那么,你與這些“鄰里”發生人際互動時,就大可讓頭腦放鬆一些,不必讓神經細胞老是處於“戰備狀態”。因為在這種情況下,頻頻顯現在你身邊的“鄰里效應”基本上會是有益無害的,你思想放鬆一些,讓這種良性“鄰里效應”進入循環反應的軌道,這不是很好嗎?但是,如果你的理智水平判斷出你所在群體的“鄰里”在上述幾個方面與自己很不合拍,與健康向上的要求不大吻合,或者你對這些“鄰里”的面貌還不很了解的話,那么,你自然應當謹慎小心些為妙,不要盲目地把自己的大腦拱手出送,輕率地使自己的頭腦成為這種“鄰里”隨意“感染”、踩踏的“跑馬場”。

建議

因此,我們要注意身邊的“鄰里效應”,做到強化其良性的,防止其惡性的,首先應當用“理智控制閘”把好認識“鄰里”面貌這一道“關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