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氏金浦系

鄭氏金浦系

潮陽三大鄭氏之一——鄭氏金浦系(鄭氏神山系、鄭氏金浦系、鄭氏平湖系)。

基本介紹

  • 姓氏:鄭
  • 始祖:鄭昇
  • 系別:鄭氏金浦系
  • 俗稱:金浦鄭
  • 時間:南宋
金浦得名,鄭昇公世系圖(祖地),始祖鄭昇,二世祖鄭國誠,三世祖鄭良臣,三世祖鄭應星,三世祖鄭輔相,四世祖鄭佐龍,五世祖長房鄭道亨,五世祖次房鄭道長,五世祖三房鄭道英,五世祖四房鄭道美,五世祖五房鄭道孫,五世祖六房鄭道名,五世祖七房鄭道新,鄭昇公衍播地世系圖,惠來縣澳頭鄉—濛溪公,陸豐橋沖松竹寮村—存英公,潮安縣前隴鄉—“四松”分創,潮南區峽山東溪村—棉浦公,潮南區峽山南里村—棉嶺公,陸豐縣定壯村—谷隆公,揭陽縣棉洋鄉—阿郡公,潮南區鹽汀村—宗福公,海門洪洞鄉—東岩公,普寧市平洋山—一興公攜倆侄孫分創,福建省漳州市店下村—嘉閩公,鄭氏金浦系輩序表,金浦系統一字輩,梅花派系字輩,定壯村部分字輩,上藍汀部分字輩,華殷/高螺部分字輩,人物篇,汕頭市潮陽金浦文化促進會,簡介,網 站,百度貼吧,新浪微博,興趣部落,潮陽鄭氏三大系別,潮陽鄭氏三大系別名稱,潮陽鄭氏三大系別輩序表,鄭氏金浦系祖地村居,金浦街道-寨外村,金浦街道-南門村,金浦街道-三堡村,金浦街道-梅東村,金浦街道-梅西村,

金浦得名

潮陽金浦在宋代至明代年間稱為“深浦”,因為這裡地臨海灣,深不見底,因而得名。
到了清乾隆年間,鄉里出了一個深諳五行之道人,名叫鄭甲。他知道:鄰鄉梅花屬木,而深浦屬水,根據五行相生相剋的理論,水滋木會使梅更旺,但對本鄉則不利。而要將水改為火,又恐傷睦鄰之道,於心不忍。便改“深浦”為“金浦”。這樣,金、水(浦)、木(梅)相輔相成,兩鄉同樣興旺。
此後,書牘公文便把這裡寫為“金浦”,但民眾口頭仍稱它為“深浦”。《潮汕地名掌故》

鄭昇公世系圖(祖地)

始祖鄭昇

昇公 — 字元舉,號鐵石,朝奉大夫。公出福建興化府莆田縣涵頭村,鄭氏67世,系莆田唐太府卿露公第12代孫,神山系始祖徽公胞弟衍公長子虁公之子。南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登己丑科進士,授秘書省修書郎官職,後封朝奉大夫;以仕返潮,卜居金浦,為鄭氏金浦系始祖。公生於宋建炎二年戊申(1128)正月初五日亥時,卒於宋淳熙八年辛丑(1181)七月廿二日,享壽五十四歲;娶莆田呂氏,誥封太夫人,號宜封,生於宋紹興二年壬子(1132),卒於宋慶元二年丙辰(1196)二月十二日,享壽六十五歲。公媽合葬雙髻山,地名鐵砧石,癸丁兼子午、丙子丙午分金,水出丙方,墓前青龍畔有土地神和二世祖叔國政鄭公之墓和十七對旗桿夾古蹟;碑文為“宋始祖,考鐵石鄭公,妣宜封呂氏墓”。墓祭九月初九日。
金浦鄭始祖升公金浦鄭始祖升公
四子:國誠、國泰、國顯(無嗣)、國政(無嗣)。
“鄭昇公傳略”請搜尋詞條鄭昇

二世祖鄭國誠

國誠公 — 號深源,昇公長子,宣教郎。
國誠公國誠公
五子:良臣(真子)、應星、輔相(次子分創惠來縣鰲江澳頭),子云(分創惠來縣葵潭葛魚塘)、子震(嗣外祖)。
釋讀:
國誠 號深源,昇公長子,宣教郎;生於宋紹興三十一年辛巳(1161)正月廿五日,卒於宋嘉熙二年戊戌(1238)六月十八日,享壽七十八歲。娶曾氏,號徽閫;生於宋紹興三十二年壬午(1162),卒於宋嘉熙元年丁酉(1237)三月廿六日,享壽七十六歲。子三:良臣、應星、輔相(次子濟翁分創惠來縣鰲江澳頭)。次室黃氏,號長巷;生於宋乾道五年己丑(1169),卒於宋淳祐八年戊申(1248),享壽八十歲。子二:子云(分創惠來縣葵潭葛魚塘)、子震(嗣外祖)。公與曾氏媽合葬陸豐甲東,地名戲水獅,艮坤兼醜未、丁丑丁未分金,水出丙寅方;墓地以龍畔為界墓,碑文寫“宋二世祖,考國誠鄭公,妣貞福曾氏,妣貞靜黃氏之位墓,男真子、應星、輔相、子云、子震祭祀,公元一九八零庚申年重修”;墓祭九月十五日。黃氏媽葬金浦三堡雞頂樹,墓地因年久荒廢無證可考。
2015年09月25日,鄭氏國誠公墓被陸豐市指定為文物保護單位;騰訊視頻、優酷視頻《國誠公墓戲水獅文物保護單位》。

三世祖鄭良臣

良臣公 — 又名宜儀,字真子,號靈浦,昇公長孫,國誠公長子。
良臣公良臣公
五子:佐龍(居金浦),松海、松溪、松湖、松雲(四松分創潮安前隴)。
釋讀:
良臣 又名宜儀,字真子,號靈浦,國誠公長子。娶連氏,號順閫。子一:佐龍(居金浦)。次室盧氏,號順明。子四:松海、松溪、松湖、松雲(四松分創潮安前隴)。公與盧氏媽合葬原揭陽縣(今潮安)屬深浦山寶泉寺頂,地名盤山蛇(又名黃龍盤柱),坐乾向巽兼亥巳分金。墓祭十一月十五日。連氏媽葬金浦三堡雞頂樹,即廣汕公路南三舍公虎畔附近,其墓地因1958年大躍進土地平整遭毀,無證可考。公系宋進士、朝奉郎。宋嘉定十年(1217)登丁丑科吳潛榜進士。宋理宗淳祐二年壬寅(1242)知潮州軍州事。淳祐三年(1243)主持重建潮州城南韓山書院(今韓山師範學院),並自任山長。

三世祖鄭應星

應星公 — 號古石,國誠公次子。
一子:惠保。

三世祖鄭輔相

輔相公 — 號輔相,國誠公三子。
二子:復翁、濟翁。
釋讀:
輔相 號輔相,國誠公三子。生於宋嘉泰四年甲子(1204),卒於宋鹹淳八年壬申(1272),享壽六十九歲。娶張氏,號淑德,生於宋嘉泰四年甲子(1204),卒於元至元十七年庚辰(1280),享壽七十七歲。公媽合葬和平下底湖頭(接近黃厝塭村),壬辰年重修。坐乙向辛兼辰戌、己卯已酉分金、水出坤方。子二:復翁、濟翁。公分創陸豐甲東甲子門甘澳頭。

四世祖鄭佐龍

佐龍公 — 字雲海,號許平,國誠公長孫,良臣公長子;公於元初薦授江西袁州路務使,秩滿歸家,和親睦族,撫幼恤孤,立祭田租千餘石,地百二餘所,存心積德,一生施捨千餘計,也曾施捨開元,靈山寺銅锺,石柱之類。
佐龍公佐龍公
七子:道亨、道長、道英、道美,道孫、道名,道新。
釋讀:
佐龍 字雲海,號許平,良臣公長子。娶陳氏,號念八。子四:道亨、道長、道英、道美。次室魏氏,號毓慶。子二:道孫、道名。少室蔡氏,字亞花,號念慈。子一:道新。公媽合葬猴子坑內許厝山坪,地名魴魚,坐癸向丁兼子午正針、甲子甲午分金,虛宿一度;墓祭九月初九日。公於元初薦授江西袁州路務使,秩滿歸家,和親睦族,撫幼恤孤,立祭田租千餘石,地百二餘所,存心積德,一生施捨千餘計,也曾施捨開元,靈山寺銅锺、石柱之類。

五世祖長房鄭道亨

長房道亨公
長房長良臣公長房佐龍公派系(昇公-國誠公-良臣公-佐龍公)
道亨公道亨公
長房:道亨公 — 字景春、號古嶺;
五子:潮翁、惠翁、遂翁、全翁(無嗣),廣翁(無嗣)。
釋讀:
道亨 字景春,號古嶺,佐龍公長子。娶仙村李氏,號順正。子四:潮翁、惠翁(承嗣二叔道長為後)、遂翁(其子惠寬分創大宅村)、全翁(無嗣)。次室黃氏,號順福。子一:廣翁(無嗣)。公葬烏石牛眠地,稱牛牯嶺,坐巽向乾兼辰戍分金。李氏媽葬猴子坑內四世祖魴魚地尾俗稱魴魚莿,坐癸向丁兼艮坤分金,水出丁方。墓祭十二月初八日。

五世祖次房鄭道長

二房道長公
二房:道長公 — 號道長 ;以兄次子惠翁承嗣。釋讀:
道長公道長公
道長號道長,佐龍公次子。娶林氏,號順直。公媽合葬周厝埔尾,地名漂江鵝,坐癸向丁兼醜未、庚子庚午分金,水出丙方。以兄次子惠翁承嗣。

五世祖三房鄭道英

三房道英公
三房:道英公 — 字以德、號江山,百歲壽星;
道英公道英公
二子:和安、和恭。
釋讀:
道英字以德,號江山,佐龍公三子。娶姚氏,號縣君。公媽合葬毛草圓山,稱拳頭母穴。墓祭十一月初一日。子二:和安、和恭。

五世祖四房鄭道美

四房道美公
四房:道美公 — 號秀嶺;
三子:伯諒、伯厚、伯恩。
道美公道美公
釋讀:
道美號秀嶺,佐龍公四子。娶柯氏,號守閫。
子三:伯諒、伯厚、伯恩。公其後裔分居司馬浦下底等地。

五世祖五房鄭道孫

五房道孫公
五房:道孫公 — 字以賢,號梅岩;
三子:谷隆(分創陸豐定壯)、谷智、谷友。
道孫公道孫公
釋讀:
道孫字以賢,號梅岩,佐龍公五子。娶揭陽古溪陳氏,號玉泉。公墓地失考。媽葬石牌後山,坐癸向丁兼醜未分金。祭祀二月十六日,墓祭十二月初一日。子三:谷隆(分創陸豐定壯)、谷智、谷友。

五世祖六房鄭道名

六房道名公
六房:道名公 — 號道名,移居香山三鄉(今屬中山市);
一子:牛(以堂弟弼之次子紀為繼後)。
道名公道名公
釋讀:
道名號道名,佐龍公六子。娶陳氏,號順閒。子一:牛(以堂弟弼之次子紀為繼後)。移居香山三鄉(今屬中山市)。

五世祖七房鄭道新

七房道新公
七房:道新公 — 字景殷,號梅隱;
四子:輔、弼、贊、襄。
道新公道新公
釋讀:
道新字景殷,號梅隱,佐龍公七子。娶馬氏,號靜德。公媽原合葬菁官內鐘搥山,後遷移葬斬關龍下面,坐丁向癸兼未醜分金。墓祭霜降日。子四:輔、弼、贊、襄。

鄭昇公衍播地世系圖

惠來縣澳頭鄉—濛溪公

三世輔相公 — 國誠公三子,分創陸豐甲東甲子門甘澳頭;
子二:復翁、濟翁。
四世濟翁公 — 輔相公次子,因胞兄復翁抗元失利,遷居今地(澳頭)不忘故名,里仍稱澳頭;
子一:濛溪。
五世濛溪公 — 濟翁公長子,定居於現揭陽市惠來縣鰲江鎮澳頭鄉;
子三:松軒、松林、松亭。

陸豐橋沖松竹寮村—存英公

六世松亭公 — 濛溪公三子,三世輔相公派下裔孫;
子五:淑齊、淑俊、淑美、清隱、淑宇。
十九世九成公 — 七世淑美公派下裔孫;
子四:存文、存郁、存英、禮。
二十世存英公 — 九成公三子,分創陸豐橋沖松竹寮村;
子一:華榜。

潮安縣前隴鄉—“四松”分創

四世松海公 — 良臣公次子;
子一:道順。
四世松溪公 — 良臣公三子;
子二:淳良、淳政。
四世松湖公 — 良臣公四子;
子四:特仁、特昂、特權、特遠。
四世松雲公 — 良臣公五子;
子一:道嘉。

潮南區峽山東溪村—棉浦公

五世道長公— 佐龍公二子;
子一:惠翁。
六世惠翁公— 道長公之子;
子二:德讓、德容。
七世德讓公— 惠翁公長子;
子二:棉浦、邑岐。
八世棉浦公— 德讓公長子;
子二:剛、員。

潮南區峽山南里村—棉嶺公

七世德容公—五世道長公派下裔孫;
子三:光祖、光陽、光明。
八世棉嶺公,諱光陽— 德容公二子;
子五:榮(無嗣)、儕(無嗣)、顯、積、熊。

陸豐縣定壯村—谷隆公

五世道孫公— 佐龍公五子;
子三:谷隆、谷智、谷友。
六世谷隆公— 道孫公長子;
子四:仕基、仕由、仕明、仕亨。

揭陽縣棉洋鄉—阿郡公

五世道孫公— 佐龍公五子;
子三:谷隆、谷智、谷友。
六世谷智公— 道孫公次子;
子四:煜、進、高、瓊。
七世瓊公— 谷智公四子;
子五:榮、華、祺、郡、祿。
八世阿郡公— 瓊公四子;
子一:棉溪。

潮南區鹽汀村—宗福公

九世棉溪公— 阿郡公之子,五世道孫公派下裔孫;
子一:東山。
十世東山公— 棉溪公之子;
子四:恢度、磐谷、南金、宗福。
十一世宗福公— 東山公四子;
子四:剛默、忠直、剛毅、嘉樂。

海門洪洞鄉—東岩公

十二世嘉樂公— 宗福公四子,五世道孫公派下裔孫;
子一:東岩。
十三世東岩公— 嘉樂公之子;
子二:(名字不詳,待考)。

普寧市平洋山—一興公攜倆侄孫分創

十一世嘉卯公— 五世道孫公派下裔孫;
子二:有裕、有禮。
十二世有裕公— 嘉卯公長子;
子一:一惠。
十二世有禮公— 嘉卯公次子;
子一:一興(攜倆侄孫分創普寧平洋山)。
十三世一惠公— 有裕公之子;
子四:育原、和明、景新、任熙。
十四世景新公— 一惠公三子,同叔一興分創普寧平洋山;
十四世任熙公— 一惠公四子,同叔一興分創普寧平洋山。

福建省漳州市店下村—嘉閩公

六世輔公— 五世道新公長子;
子一:潮。
七世潮公— 輔公之子;
子六:雄、傑、俊、僴、仝、圖。
八世僴公— 潮公四子;
子一:陵。
九世陵公— 僴公之子;
子一:顒。
十世顒公— 陵公之子;
子四:嘉元、一中、嘉參、嘉閩。
十一世嘉閩公— 顒公四子(嘉閩公創祖於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縣六鰲鎮店下村)。
子嗣待續。

鄭氏金浦系輩序表

金浦系統一字輩

朝國真雲 道伯子仲 弘文邦世 正思淑立 啟奕茂上昌 端修學可則 建相名宜興 承繼迎新命 敦仁樹厚基
鄭氏金浦系

梅花派系字輩

朝國真雲 以原本宗 賓東邦世 正思淑立 啟奕茂上昌 端修學可則 建相名宜興 善繼迎新命 敦仁樹厚基
鄭氏金浦系

定壯村部分字輩

道伯子仲 弘文邦世 正思登崇 爾開桂香式 武左右良則建相名宜興 善繼迎新命 敦仁樹厚基
鄭氏金浦系

上藍汀部分字輩

振尚國學光 純儒登元士 名賢立朝端 鐘毓選廷才
鄭氏金浦系

華殷/高螺部分字輩

惠澤信義剛柔 和厚
鄭氏金浦系

人物篇

鄭昇(1128-1181),奉朝大夫;福建興化府莆田縣涵頭村人,鄭氏金浦系始祖,鄭氏67世。
鄭文奎(1422-1506),重慶知府;縣廓都深浦(今金浦街道)人,鄭氏金浦系十世。
鄭嘉惠(1446-1522),授武緣縣知縣;縣廓都深浦(今金浦街道)人,鄭氏金浦系十一世。
鄭之僑(1707-1784),安襄鄖兵備道;清·潮陽舉練都金浦鄉人,鄭氏金浦系十九世。
鄭安道(生卒不詳),官至清朝國子監丞;舉練都梅花(今金浦街道)人,鄭氏金浦系十九世。
鄭錦城(生卒不詳),清·鹹豐元年(1851)舉孝廉方正;縣廓都南桂坊(今棉城)人,鄭氏金浦系□□世。
鄭鐵如(1887- 1973 ),中國銀行香港分行經理;祖籍成田上鹽汀人,鄭氏金浦系廿七世。
鄭正秋(1888-1935),原名鄭芳澤,中國電影之父;祖籍成田上鹽汀人,鄭氏金浦系廿六世。
鄭樹雄(1908-1968),著名柑橘學家;祖籍文光興歸人,鄭氏金浦系廿八世。
鄭小秋(1910-1989),原名鄭鴻彬,中國電影第一位童星;其父鄭正秋,鄭小秋為鄭氏金浦系廿七世。
鄭翼之(1911- 2001 ),香港捷和集團主席;祖籍揭陽破門樓鄭人,鄭氏金浦系廿六世。
鄭餐霞(1917- 2016),著名藝術家,原廣州美術學院副院長;祖籍金浦南門人,鄭氏金浦系廿七世。
鄭卓群(1914-1942 ),筆名鐵抗,星馬著名華文作家;祖籍縣城西門赤杜園人,鄭氏金浦系廿六世。
鄭心永(出生不詳,約1919年),原名鄭錫龍,著名老報人;祖籍成田上鹽汀人,鄭氏金浦系廿八世。
鄭儒永(1931- ),中國科學院院士,鄭鐵如之女;祖籍成田上鹽汀人,鄭氏金浦系廿八世。
鄭贊正(1938- 1979),對越自衛反擊戰烈士;祖籍金浦梅東人,鄭氏金浦系廿五世。
鄭綿佳(1938- ),筆名鄭樂生,文化名家;祖籍金浦三堡人,鄭氏金浦系廿五世。
鄭之澄(1940- ),電子技術專家;祖籍文光興歸人,鄭氏金浦系廿九世。
鄭開德(1942- ),南粵慈善家,深圳市德惠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祖籍金浦三堡人,鄭氏金浦系廿三世。
鄭則仕(1951- ),香港影帝,著名演員;祖籍峽山南田人,鄭氏金浦系廿六世。
鄭惠強(1953- ),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祖籍金浦梅東人,鄭氏金浦系廿四世。
鄭澤光(1963- ),現任外交部副部長、黨委委員;祖籍普寧平洋山人,鄭氏金浦系廿五世。
鄭凱峰(1963- ),中國橋樑鋼結構協會理事;祖籍普寧平洋山人,鄭氏金浦系廿六世。
鄭良輝(1963- ),現任廣東省能源局副局長;祖籍揭陽棉洋人,鄭氏金浦系廿九世。
鄭人豪(1968- ),現任廣東省湛江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祖籍成田上鹽汀人,鄭氏金浦系三十世。
鄭秋漢(1970- ),海豐縣武裝部部長;祖籍惠來鰲江鎮澳下村人,鄭氏金浦系廿八世。
鄭佳欣(1974- ),影視新秀;祖籍惠來鰲江鎮澳下村人,鄭氏金浦系廿七世。
鄭鴻才(生卒不詳),美籍華人數學博士;祖籍文光興歸人,鄭氏金浦系廿七世。

汕頭市潮陽金浦文化促進會

簡介

汕頭市潮陽金浦歷史文化促進會(以下簡稱“促進會”),英文:SHANTOU CHAOYANGJINPU HISTORY AND CULTURE PROMOTLON ASSOCIATION(縮寫:JPHCPA)。它是經潮陽區民政局批准註冊,由愛好金浦歷史文化、熱愛學術研究的愛好者和熱心人士自願組成,屬地方非盈利性社會組織。
“促進會”於2010年5月23日成立。“促進會”有機構健全,分工明確的秘書處、辦公室和6個業務組。會員主要來自鄭氏金浦系宗親,現有會員338名,會長和常務副會長11名、副會長58名,聘請常務理事42名、理事40名。“促進會”還聘請了66名德高望重的榮譽顧問、名譽顧問和顧問,設定了38個聯絡站點。“促進會”代表了定居於汕頭、潮州、揭陽、汕尾、惠州、梅州、中山市和珠江三角洲地區等一百多個村居的宗親,總人口有三十多萬(包括海內外)。
“促進會”的宗旨: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遵守國家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遵守社會公德。弘揚金浦古代先賢、近現代精英開拓進取、崇文重教、多行善舉、和睦鄉鄰的美德,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力量。
“促進會”的業務範圍:(一)調查研究歷史文化;(二)收集挖掘歷史資料;(三)保護傳承歷史文化;(四)弘揚優秀文化精神。
“促進會”接受潮陽區民政局和金浦街道辦事處的監督管理和業務指導。會址位於汕頭市潮陽區金浦街道南門村委會辦公樓二樓。
鄭氏金浦系源遠流長,枝繁葉茂;祖地和衍播地人傑地靈,生機勃勃。“促進會”將團結廣大鄭氏金浦系宗親,肩負起弘揚鄭氏金浦系優秀歷史文化的神聖使命,為鄭氏金浦系文化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

網 站

中文名:鄭氏金浦系之窗
宗 旨:服務於鄭氏金浦系宗親,弘揚和傳承金浦系歷史文化的網站。設有鄭氏源流、金浦鄭氏、宗親聯誼、促進會、大觀園、圖書館、信息交流等欄目。

百度貼吧

百度一下:鄭氏金浦系
非正式標識非正式標識
鄭氏金浦系

新浪微博

金浦871年來的歷史長河中——
追溯古代源流,承傳近代宗風,共創現代和諧;
正度,恰恰與之平衡的態度轉起剛需的正能量。
鄭氏金浦系
2013年11月23日~2016年08月19日,
正是因為愛好,才有了閒逸間1000個日夜與大家的支持!
從2016年08月20日開始,不一樣的暱稱做著更多的堅持!

興趣部落

鄭氏金浦系部落於2016年11月18日正式開通,以“匯聚鄭力量,擴散正能量”的標向建設起一個良好的宗親交流論壇,方便宗族聯誼。
鄭氏金浦系
用你的QQ也能關注的論壇
首席酋長:忱默
大 酋 長:鄭氏金浦系

潮陽鄭氏三大系別

潮陽鄭氏三大系別名稱

鄭氏神山系(神山鄭)、
鄭氏金浦系(金浦鄭)、
鄭氏平湖系(平湖鄭)。
潮陽鄭氏三大分支世系淵源潮陽鄭氏三大分支世系淵源

潮陽鄭氏三大系別輩序表

潮陽鄭氏三大系別輩序表潮陽鄭氏三大系別輩序表
潮陽鄭氏三系潮陽鄭氏三系
 

鄭氏金浦系祖地村居

金浦街道-寨外村

金浦街道寨外村位於練江之畔,北靠塔山臨國道324線(沿線長達1500米),東面與中心城區接壤,西面毗鄰南門村,村內以及連線村外的道路交通四通八達。寨外村屬濱海窪地,氣候溫和,陽光充足,雨水充沛。山地可種果樹,平洋宜多種作物生長,有利於發展農業商品經濟。全村現有面積5.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193畝,魚池、蔬菜、三高農業面積500畝,山林地面積2038畝。
寨外村明清時期屬潮陽縣附廓都管轄,解放後經歷互助組、初級社、高級社,1958年公社化時改名為寨外大隊,1984年改為寨外鄉,1987年改為寨外村,1993年改為寨外管理區,1999年恢復為寨外村名稱至今。
人口增長變化:解放初期全村764戶、3667人,上世紀60年代末896戶、4660人,80年代末1304戶、7296人,目前全村有2654戶、14610人。
村的經濟建設穩步發展,村民經濟收入和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經過多年的不斷加大投入,目前全村6個農業耕作區的8500畝耕地全面實現了機械化灌溉,為糧食生產的連年增產增收打下了堅實基礎,提高了農業生產的經濟效益。改革開放以來,村委先後規劃了紅路崎、沙幅、牛屎巷埔和墳庵埔等4個工業區。到目前為止全村擁有大型企業8家、中小型企業25家,特別是作為經濟發展龍頭產業的鋁合金型材廠、菸草薄片公司等產銷企業,規模不斷擴大,檔次不斷提高,還有在公路兩側開發區投建、投產的茶機廠、格霸服飾廠、木膠板廠等共約投入資金超過5億元,年產值近20億。目前,全村已有外出至本省乃至國內部分地方的施工隊伍20多支,年工程總量達到20多億元;全村從事經商、務工的主要勞力就業人數達到5000多人。
社會保障事業不斷鞏固和提高。全村165戶特困戶全部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費(每人每月生活費71元),村每年撥出幫扶援助孤寡、病、困者資金9萬多元,為貧困戶排憂解難。目前全體村民自願參保,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參保率達到98%以上。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成效顯著。全村建設了總長9000多米的主幹道水泥路7條,事業有成的鄉親捐資600多萬元建造龜頭山坡路、環寨中路、校路、社道路;架設路燈,實現了主幹道夜間通宵照明;建設了7條主要排污排水溝,設立了生活垃圾堆放點,2支衛生專業隊伍保證日產垃圾當日運出,改善村容,環境整潔;全面完成了水改工程建設,實現了戶戶通自來水。現村有集貿市場1個,學校1所,農家書屋1個,老人活動場2個;實施了農用、照明用電線路及設施設備的全面更新改造。目前,寨外村村容村貌和民眾生活環境煥然一新,村民經濟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社會治安狀況良好,社會大局穩定,村民安居樂業。

金浦街道-南門村

金浦街道南門村,原屬金浦鄉寨內(即潮東橋以西),是鄭氏金浦系始祖鄭昇公發祥地。該村東接寨外村,西壤三堡社區,距中心城區約5公里。北倚小北山山脈,南臨練江下游,與井都隔海相望,324國道穿境而過,水陸交通十分方便。
編制與沿革南門村自創鄉立寨起,和三堡社區稱為寨內,一直與寨外村統歸金浦鄉。民國時期(約上世紀40年代中葉)會鄉革命後,金浦鄉始分為三村自治,寨內劃為南門、三堡二村,隸屬潮陽附廓都轄下。解放後,經土地改革,並由互助組合併為四個初級社,1956年成立南門高級社,公社化後又改為南門大隊。1984年金浦公社改為金浦區編制,南門遂改為南門鄉。改區設金浦鎮後,於1987年改為南門村;1993年又改為南門管區。1996年金浦改為街道,南門又恢復南門村名稱至今。
人口與耕地解放初期,南門村約1000戶、4600人。據2011年不完全統計,全村(包括國內外遷移人口)約2690戶、17800人。
全村現有耕地面積2635畝,山林面積3963畝。耕作區域有塔山洋(包括龜頭、宮仔、陂仔頭、龍眼坑、虎霸坑、蛇仔龍等)、草鞋坑、大埔坑、割腳西、苗圃(324國道至柴橋一帶)、農場片區(即324國道以南)、鹹田洋、塭田、新開埔、坑仔尾等,坑田有棋盤石、塔仔、飛鷹、深坑肚等。
經濟與生活南門村地處亞熱帶,氣候宜人,雨水充沛。自古至今,均以農、林、漁和手工業為主。主種糧食作物,兼種一些經濟作物,發展果林種植。主要有水稻、番薯、花生、甘蔗、香蕉、楊桃及潮州柑、荔枝、龍眼等。工副業主要有磨薯、捕撈、制漆業、塗料廠、建築業等。形成工、漁、農、副相結合的產業結構,人均年收入達4000元(不包括在外務工、經商收入),生活較為充裕。
教育與文化南門村黨政及廣大人民民眾,自古以來,秉承先祖美德,崇文重教,十分重視教育文化事業的建設和發展。民國時期有“通經”、“滋長”、“際雲”國小堂以及各房系的私塾,解放後並歸金浦國小。1957年村自籌開辦南門耕讀國小(後改為民辦國小)。1962年分南門國小(公立)和南門民辦國小(村辦)兩種形式辦學。上世紀70年代初合辦為南門學校至今。師資配套方面,1970年以前,公辦國小由潮陽縣教育局直接調配,民辦(含耕讀國小)由村配備。校舍方面,主要利用舊祠堂(如三房祠、洛符祖、道爺祠、蘭桂齋等),不斷修繕使用。1976年,由於生源猛增,辦學規模不斷擴大,村委遂籌資新建一座平房校舍,占地約兩畝,教室8間,教師宿舍兩套計6間,建築面積約700平方米。1989年又由村委主辦,發動旅泰僑胞、本村熱心人士及村委會自籌,投入資金三百多萬元,新建了農場西樓房式校舍(即今南門學校),1991年投入使用。解放初至高級社成立後,辦起了“南門劇社”,自排自練演出一些古裝、現代戲劇,豐富了農村人民民眾的文化生活。辭年八節,還有自發成立的英歌、大旗、大鑼鼓等文娛隊伍,營造節日氣氛。村委還自聘醫務人員,成立南門醫療站為村民的身體健康服務。1994年,村委又自籌建成“南門村老人活動中心”,並投入使用。該中心建築面積約300平方米,投入資金約十萬元。
水利與農建歷任村政領導,十分重視水利建設和農田基本建設。公社化以後,就自籌資金,陸續修建了龜頭、金龜、陂仔頭、蛇仔龍、穩土豬、崎坑等小水庫,流量都在0.1到0.3之間,總蓄水量約為80萬立方米。此外,還修建了陂肚提水站。村政還帶領民眾,整耕地,築溝渠,覆蓋各耕作片區,改變了靠天吃飯的局面,實現了雨多而不澇,雨少而不旱的夙願。
村容與福利為適應改革開放形勢發展的需要,村政千方百計為最佳化鄉村人民生活環境、美化村容村貌而不懈努力。本世紀初,由村政自籌,投入資金1280多萬元,於324國道南建成商住樓。該商住樓占地面積18畝;在潮東橋西建成潮東橋農貿市場,占地8.5畝,建築面積5474平方米,投入資金約380萬元;建成本村主幹道水泥路面長約5000米(其中包括農場東路、農場西路、河墘路、金塔路)。為消除安全隱患,保證路人安全,河墘路兩邊都配套了鋁合金鋼管欄柵。福利事業方面,通過發動本村華僑、熱心人士捐贈和村自籌等形式,完成了主要幹道的路燈照明配套、村民水改(食用井水改為自來水)工程、獎教獎學基金籌措等福利事業建設項目。據統計,本村自1999年以來,歷年高考被大專院校錄取的優秀學子近700人,領取獎學金達55萬元。現在,村民們居住平房(俗稱下山虎)及多層樓房,走著光明路,用上自來水,改燃天然氣,不斷邁向城市化生活。

金浦街道-三堡村

金浦街道三堡社區位於練江北岸,東與南門村接壤、西與梅東村相連、南望井都鎮、北隔北山是河溪鎮,國道324線穿村而過,距縣城僅5公里,道路交通四通八達,是金浦街道政治、經濟、教育、醫療、商貿中心。面積8.35平方公里,耕地2713畝,山地5115畝,魚池506畝。
本社區屬亞熱帶氣候,氣候溫和、光照充足、雨水充沛。平地適宜種植多種農作物,主種水稻、番薯、蔬菜、花生、大豆。山地適宜種植果樹,主種香蕉、楊桃、柑桔、龍眼。工副業生產發達,主要有茨粉加工、油料加工、服裝加工、捕撈、建築、餐飲業等,形成農工商漁副相結合的產業結構。
三堡社區明清時期屬潮陽附廓都管轄。民國時期,金浦會鄉革命後,將金浦鄉分為三個村自治,寨內劃分為二個村,三堡屬一村。解放後經土地改革,村民自願成立了互助組並過渡到初級合作社、高級合作社。三堡成立了“堡光”、“群力”等多個初級農業社。1956年合併為三堡高級農業社,1958年公社化後改為三堡生產大隊,1984年改為三堡鄉,1987年改為三堡村,1993年改為三堡管區,1999年則改為現名潮陽金浦街道三堡社區。現有3150戶、人口16500人(加上分布在海內外的人口共有22000多人),分為35個居民小組。
教育與文化三堡社區黨政及廣大人民民眾,秉承先祖美德,崇文重教,十分重視教育文化事業的建設與發展。位於三堡的金浦中心國小一直是金浦初級教育陣地。1957年自籌資金開辦三堡耕讀國小(民辦),1962年貫徹兩條腿走路的教育方針,實行中心國小(公辦)和民辦國小(村辦)兩種形式辦學。公辦國小由潮陽縣教育局直接調配師資,民辦國小由村自籌自備。1970年合併為三堡學校(曾附設國中班)至今。校舍方面,解放後利用舊祠堂善繼堂(長房祠)、永錫堂(旗尾祠)作為公辦國小校舍,民辦國小則利用老劇台、磚埕祠、白山祠作為校舍。1980年由於學生人數增多,校舍不足,黨政班子十分重視,自籌資金200多萬元,於下半年建設教學樓六棟,教室24間,並配套教師宿舍樓和食堂。2010年經幹部會議決定、村民代表會議表決通過,將原有教學樓及教師宿舍拆除改建多功能教學樓一棟,附樓二座,並規劃新擴建幼稚園一座。資金預計4000多萬元,通過發動鄉賢捐資和村集體統籌的形式完成。現多功能教學樓已竣工,幼稚園已開工建設。在三堡社區境內,2004年鄉賢鄭開德先生出資建設潮陽金堡中學,內設學生宿舍、教師宿舍、運動場、圖書室等,投入資金13000萬元。2008年潮陽區職業技術教育中心也落戶在本社區。現在社區基本形成從幼兒、少兒、青年、成年一條龍教育格局。文化方面,解放初期至高級社時村民自願成立了三堡劇社,自排自練自演古裝、現代劇,豐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1993年利用舊祠堂善繼堂、潭池祠、致敬堂(磚埕祠)、白山祠(官路下祠)等,由各片辦起老人活動中心;2006年由鄉賢鄭開德先生出資80多萬元建成三堡老人活動中心,面積480平方米,內設棋類、撲克、麻將等文體內容;配套電視機、健身器材、農家書屋等豐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辭年八節,還有自發成立的英歌、大旗、大鑼鼓等文娛隊伍,營造節日氣氛。
村容村貌為適應改革開放形勢的發展,村政領導千萬百計的最佳化人民的生活環境,美化村容村貌。住房建設由村統一規劃,面積格局合理。1982年在拓寬工交路基礎上規劃路兩邊商住樓,1991年拓寬農崎路並規劃路兩邊商住樓,2000年自籌資金建設三堡市場。現在社區內主幹道工交路、農崎路、金梅路、環河路、緬懷路等,均鋪築了水泥路面。為消除安全隱患,保證行人安全,在環河路河漧配裝水管護欄,主幹道、居住集中的地方安裝上照明路燈。專業隊伍清運垃圾,配有烏面岑垃圾填埋場,減少環境污染。全社區都鋪設自來水管道,保證飲用水乾淨、衛生,減少疾病發生率,保障村民身體健康。
社會福利全社區368人享受農村最低生活保障,11人享受農村五保待遇,1400多人享受農村養老待遇,72名參戰人員享受生活補助,50名老退伍兵享受生活補助,21名帶病回鄉退伍軍人享受生活補助,50名一級殘疾人享受生活補助,對考上大學的學生實行獎勵資助制度。現有99%以上村民都參加農村醫療保險,42%的人參加農村養老保險。
為鞏固發展已有成就,社區自籌資金300多萬建設治安崗亭一座,專員管理,全天候監控社區內治安情況。
目前三堡社區村容美觀,村貌整潔,村民經濟收入不斷提高,村民安居樂業,正沿著安定、和諧、小康道路闊步前進。

金浦街道-梅東村

金浦街道梅東村位於練江之畔,北臨國道324線(沿線長達1500米),距中心城區約10公里。東面與三堡社區接壤,西面毗鄰梅西村,南面是練江。村內以及連線村外的道路交通四通八達。梅東村屬亞熱帶地區,氣候溫和,光照充足,雨水充沛,山地透種果樹,平洋宜多種作物生長,有利於發展農業商品經濟。全村現有面積1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561畝,魚池、蔬菜、三高農業面積900畝,山林地面積6864畝。
梅東村明清時期屬潮陽縣舉練都管轄,1949年前分為隴美、東門二村,1949年後合併為梅東村,劃在金浦轄區內。它經歷成立互助社、初級社、高級社等階段後,於1958年公社化時改名為梅東大隊,1984年改為梅東鄉,1987年改為梅東村,1993年改為梅東管理區,1999年恢復梅東村名稱至今。
人口增長變化:解放初期全村1064戶、4821人,上世紀60年代末1533戶、8855人,80年代末2314戶、12869人,目前全村有3470戶、總人口20183人。
村的經濟建設穩步發展,村民經濟收入和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經過多年的不斷加大投入,目前全村16個農業耕作區的3561畝耕地全面實現了機械化排灌,為糧食生產的連年增產增收打下了堅實基礎,提高了農業生產的經濟效益。改革開放以來,先後規劃了成坑、白石、前隴和尾東家等4個工業區。到目前為止全村擁有大型企業18家、中小型企業160多家,特別是作為村經濟發展龍頭產業的紙品產銷企業,規模不斷擴大,檔次不斷提高。近幾年來先後有金梅、萬豐、明得、金中發等10家造紙企業實現了增資擴產,投入資金超過3億元,年產值近20億元。作為村經濟發展支柱產業的建築業,目前已遍布全省乃至全國各地的施工隊伍40多支,年工程總量達到40多億元。現在,全村從事經商、務工的主要勞力就業人數達到7000多人。
社會保障事業不斷鞏固和提高。全村130戶特困戶(共318人)全部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費(每人每月生活費71元),企業家還每年為他們捐助大米四萬斤、食油及生活用品等,解決他們的生活困難。實行考上大學就讀學生的獎勵和資助制度(村集體獎勵每生500元,企業家鄭亞六宗親獎勵每生3000元),僅2008—2010年三年,獎勵、資助資金達到80萬元,受助人數200多人。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從最初的村集體出資為村民投保、企業家鄭興利捐資為村民投保20萬元,到目前全體村民自願參保,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參保率達到98%以上。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成效顯著。建設了總長10公里的主幹道水泥路11條,配套建設橋樑4座,全面架設路燈,實現了主幹道夜間通宵照明;建設了全村主要排污排水溝12條,實行了村民生活垃圾袋裝化,由4支衛生專業隊伍保證垃圾當日運出,建設了崩仔肚垃圾填埋場,規範垃圾填埋,減少環境污染;全面完成了水改工程建設(投資400多萬元),實現了全村戶戶通自來水;建成了占地4000平方米的生活肉菜市場、占地10畝的梅東公園①和占地60畝的樓房式國小校舍;建設農家書屋1個,老人活動室10個;實施了農用照明用電線路及設施設備的全面更新改造,還有企業家捐資2000萬元正在建設的環鄉道路(直通國道324線)建設項目和梅東學校擴建工程項目。
目前,梅東村村容村貌和民眾生活環境煥然一新,村民經濟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社會治安狀況良好,社會大局穩定,村民安居樂業。

金浦街道-梅西村

金浦街道梅西村位於練江之畔,北臨國道324線(沿線長達1500米),東面與梅東村接壤,西面毗鄰梅花農場,距中心城區約10公里,村內與連線村外的道路交通四通八達。梅西村屬亞熱帶,氣候溫暖,光照充足,雨水充沛,山地遍種果樹,平洋宜多種作物生長,有利發展農業商品經濟。全村現有面積8.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303畝,魚池、蔬菜、三高農業面積400畝,山林地面積4753畝。
梅西村明清時期屬潮陽縣舉練都管轄,1949年前分為上園、湖美二村,1949年後合併為梅西村,劃在金浦轄區內。它經歷成立互助組、初級社、高級社等階段後,於1958年公社化時改名為梅西大隊,1984年改為梅西鄉,1987年改為梅西村,1993年改為梅西管理區,1999年恢復梅西村名稱至今。
人口增長變化:解放初期全村830戶、3951人,上世紀60年代末1106戶、6765人,上世紀80年代末1664戶、9586人,目前全村有2605戶、總人口16108人。
村的經濟建設穩步發展,村民經濟收入和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經過多年的不斷加大投入,目前全村16個農業耕作區的2303畝耕地全面實現機械化排灌,為糧食生產的連年增產增收打下了堅實基礎,提高了農業生產的經濟效益。改革開放以來,先後規範王厝寮、白石、路下、赤狼尾和桑地洋等地5個工業區。到目前為止全村擁有大型企業6家,中小型企業85家,特別是作為村經濟發展龍頭產業的紙品產銷企業,規模不斷擴大,檔次不斷提高。近幾年來,協帆、萬成、金城、增銳等7家紙業企業實現增產擴產,投入資金超過2億元,年產值15億元。作為村經濟發展支柱的建築業,已遍布全省及全國各地的施工隊伍50多支,年工程總量達到25多億元。現在全村從事經商、務工的主要勞力就業人數達到4000多人。
社會保障事業不斷鞏固和提高,全村93戶特困戶(共254人)全部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費(每人每月生活費71元),企業家每年還為他們捐助大米4萬斤,食油及生活用品等,解決他們的生活困難。實行考上名牌大學就讀學生的獎勵和資助制度。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從最初集體出資為村民投保和企業家鄭志遠捐資30萬元為村民投保,到目前全體村民自願參保,現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參保率達到98%以上。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成效顯著,建設了總長6公里的主幹道水泥路4條,配套建橋2座;村內全面架設路燈,實現了主幹道夜間通宵照明;建設了全村主要排污水溝8條;實行了村民生活垃圾袋裝化,由4支衛生專業隊伍保證垃圾當日運出,並建設了前隴垃圾填埋場,減少環境污染;投資160多萬元,全面完成水改工程建設,實現全村戶戶通自來水;現正在建設占地2800平方米的生活肉菜市場、占地2.2畝的梅西老人活動中心、占地50畝的樓房式國小校舍和四個老人活動室;實施了農用照明用電線路及設施的全面更新改造;還有企業家先後捐資670萬元,為貧困戶送溫暖以及用於改變村容村貌和供水工程等用途。目前,梅西村村容村貌和民眾生活環境煥然一新,村民經濟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社會治安狀況良好,社會大局穩定,村民安居樂業。
註:上以五個村居資料均來自網站“鄭氏金浦系之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