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振秀

鄭振秀

鄭振秀,廣東省恩平縣君堂塘口村人,乳名鄭新葉,別字鄭春生。旅居加拿大期間,潛心研究曆法,歷盡艱辛,彈精竭慮,歷時20餘年,發明一種可用l萬年的“萬年日曆”,被中外人士讚譽為“曆法革命家”、“東方愛因斯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鄭振秀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廣東省恩平縣君堂塘口村
  • 性別:男
基本信息,個人經歷,成就,

基本信息

鄭振秀,1890年生於恩平市君堂鎮新塘塘口村
鄭振秀青年時代在加拿大溫哥華廣智學校任教期間,看到當地華僑用舊式《通書》作日曆,查找很是麻煩,並且《通書》每年一本,價錢昂貴,便萌發了要創製一個永久可用的日曆的奇想。於是,他白天工作,晚上就躲在小房子裡自學天文學、曆法和數學,從國中的算術、代數、幾何到大學的微積分,並閱讀了幾百種中、英文的天文和曆法著作。鄭振秀以驚人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難,用了20年時間,終於在1936年成功創製出一個從公元前1年公元9999年都適用的萬年日曆,將365萬天和52萬個星期都收羅在內,查找起來快捷簡便。萬年日曆獲得了加拿大政府的專利權50年和美國政府的專利權25年,並立即引起加、美新聞界的極大關注,加、美報刊紛紛加以報導,讚譽鄭振秀為“東方愛因斯坦”、“曆法革命家”。
鄭振秀
鄭振秀壽終於1948年,享年58歲。

個人經歷

鄭振秀早年就欽佩孫中山的革命精神。1910年孫中山為革命到加拿大籌款,住在溫哥華片打街的北京酒樓時,他積極奔走,大力幫助孫中山籌款。
鄭振秀勤奮好學,到加拿大後,從不間斷看書。1926年回國,在上海商務印書館購買了《百科小叢書》約1000冊去加拿大,讀完後於1936年再次回國時又帶回來,出國時又購買了幾千冊書帶去加拿大。他興趣廣泛,數理化、天文地理、詩詞歌賦、古今歷史,甚至幻術、遊戲等書籍,樣樣都愛看,所以知識面很廣。而當時的華僑多是貧苦勞工,很少有文化,鄭振秀就自然被溫哥華的華僑公認為才子,很多事情,都請他幫助解決,連查通書擇吉日也來找他。
1926年和1936年,他兩次回國省親,雖然第二年便要返加拿大,在鄉逗留時間有限,但他有意為家鄉教育出力,到茶園村松岡國小任教,並在學校推行自己創製的。恩平字母”。。恩平字母。是在。國語。注音字母的基礎上增減而成,學生學習幾個月後,可用恩平字母拼寫文章、信函,頗為方便。在此基礎上,他又創造了恩平話四聲注法,可以把恩平話中的有音無字可記的,都可用。恩平字母。記錄;1936年,四邑華僑中學(後改名為南英中學)創辦,派司徒志芬女士前往加拿大為該校籌款,得到鄭振秀的鼎力幫助,終於籌得大筆款項。廣州嶺南大學美洲堂由鐘榮光前往加、美籌款,在溫哥華也得到鄭振秀的大力協助。中山大學、恩平縣立中學、恩平獨醒學校、恩平鄭潤霖先生紀念堂(即恩平縣恩中慰農堂)的籌建和恩平縣內修橋築路等公益事業,鄭振秀均不遺餘力奔走勸捐,並且儘自己綿薄之財力,慷慨解囊,帶頭認捐。他曾發動本村僑胞集資購買土地修建曬場給塘口村的農民曬穀和曬其他農作物,從而,改變了該村有史以來在泥土地曬穀的舊習慣,糧食的保潔程度也得到提高。所以,該村的稻穀以沙土少而出名。
鄭振秀在加拿大事業有基礎後,便致力於關心支持家鄉的文化教育事業,並把主要精力放到研製“萬年日曆”中去。
旅居美、加的老一代華僑,保留中華民族的文化,把中國的風俗習慣帶到美洲去,使用的曆書,也是中國的舊“通書”。不少華僑要托人從國內購買“通書”帶到美、加去,舊通書雖然也是科學技術的結晶,但查找時令較麻煩,左翻右翻才可找到一個日子。不少華僑都希望能有一個既簡單又方便的新“通書”代替舊式的曆書。華人的渴望也激勵了平日善於思考和富有創新精神的鄭振秀,一次他對人說:“我準備創造一個永久可用的日曆。”當時,清朝政府腐敗無能,國弱民窮,華僑在海外受盡欺凌,民族自卑心理嚴重。華僑都以為一切東西只有外國人才可以發明。一些好心人勸說鄭振秀莫枉費心機,說:“你這個永久可用的日曆,恐怕永久也不會發明出來的。”鄭振秀聽了,也不爭辯,他認為中國人是聰明的,是有發明天才的,火藥、指南針、造紙、印刷術不是中國人發明的嗎?只要有信心,有恆心地苦幹,也可以有偉大的科學發明貢獻給人類的。於是,他從1916年開始,含辛茹苦,埋頭苦幹,鑽研萬年日曆。鄭振秀沒有進過正式的中學、大學,學識有限,尤其是對於數學、天文學、曆法等知識較為貧乏。為了彌補知識方面的不足,他白天做工,晚上自學,堅持20年手不釋卷,從國中的算術、代數、幾何等學起,一直攻讀到大學的微積分;又讀了幾百本中文、英文版的天文學及曆法著作。加上他思維敏捷,記憶力強,終於掌握了較淵博的知識。一次有人間他一個天文學上的問題,他笑笑地指著書架說:“你拿張雲著的《普通天文學》下來,你問的問題在第169頁。”那人照頁數一打開,果然不錯。鄭振秀於1948年11月接受廣州《大漢華僑月刊》記者採訪,談到自己自學時感慨地說:。我因數學的根底不好,用了4年的時間專門研究數學,從國中的數學直讀到大學的數學,自己做習題,自己改。用了4年時間去讀天文學,4年時間讀曆法,共用了十幾年,再加上創製的時間,每晚都在房子裹計數,其構造改過3次,直至1936年才完成。”他還說:。我可惜各門學科沒有根底,所以要從基礎學起,我花費的時間太多了!如果我曾在大學畢了業,也許我用10年的時間就可以發明這萬年日曆了。”

成就

在研製“萬年日曆”過程中,還有一個較難解決的問題,就是1萬年中共有12萬個月、約3652000日、52萬多個星期,要在一個小小的日曆中包含這么多的內容,並不簡單。其次,通行的太陽曆,創造於羅馬時代,初名叫由利士歷,以地球環繞太陽1周的時間為1年,每年365日,閏年366日。但精確言之,地球環繞太陽1周所需時間為365日5小時48分46秒,故積至4年,即餘1日,故每4年閏1日,但4年之餘數隻得23小時15分4秒,仍差44分56秒。這個數目雖小,但積之既久,即成大數,若積至敷百年則相差數日,由利士歷曾定3月2土日為春分,故到了1582年時,太陽經過春分點卻在3月11日,相差10日。所以,1萬年就更加複雜了。
在研製《萬年日曆)的過程中,儘管困難重重,但鄭振秀以執著的追求,不懈的探索,刻苦的自學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難,終於在1936年創造出來了。這個《萬年日曆》,能夠套用1萬年,即由公元前1年直至公元9999年。要查找任何一年的某月某日是星期幾,只要一轉動此歷,即可找到。它的外形像個鏡架,可作日常的案頭日曆,又可追查歷史年月日和星期,查找起來很是方便。鄭振秀在加拿大申請專利時,政府負責人曾當面考試。鄭振秀說:“先生,你想找你生日那一天是星期幾嗎?我用這個日曆,1分鐘便可找到。”他們聽了感到有趣,便真的說出他們的生日,果然1分鐘便找到了。他們驚奇地說:“鄭先生,你弄魔術么?”
鄭振秀髮明《萬年日曆》的成功,加拿大政府十分重視,因該歷是一種文化上的發明,而且是居留在英國屬地的中國人所發明的,所以加拿大政府給予的專利權特別長,於1936年9月12日給予50年的專利,在發明史上並不多見。接著,美國政府於1936年12月1日給予專利權25年。一項科學發明給予這麽長時間的專利權,立即引起加拿大、美國新聞界的重視和興趣,紛紛刊登新聞和作專題報導。其中,加拿大溫哥華埠的《哥倫比亞省報》發表該報記者華爾特撰寫的《萬年閂歷發明家鄭振秀訪問記》最為詳盡。該報以兩整版篇幅,介紹鄭振秀髮明《萬年日曆》的經過以及他的經歷、家庭情況,並附有照片插圖多幅。美國的《太陽報》亦有記載,該報記者賓且其說:。在一個小小的日曆中,吾人可活萬年。”華文報如溫哥華埠的《大漢公報》、《新國民報》和美國舊金山(即舊金山)之(金山時報》、《世界閂報》、《中西日報》等皆有記載。中國的《科學畫報》1938年第11期、《前鋒日報》和廣州的《大漢華僑月刊》第4期也有專文介紹。
鄭振秀的《萬年日曆》在加拿大和美國獲得專利權後,準備向中國、日本以及歐洲各國申請專利。可惜,不久日本侵華,繼而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他的計畫也落空了。《萬年日曆》只在加拿大進行過小量的發行,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他逝世前,《萬年日曆》仍無法大量發行。
後來,鄭振秀更將其《萬年日曆》裝入一鉛筆中,以萬年的歲月,100個世紀之日月,裝在小小的鉛筆中,其技巧之精,自不用說。所以,溫哥華埠英文報紙,有些稱他為“東方愛因斯坦(愛因斯坦乃相對論發明家”、“曆法革命家”。
鄭振秀在潛心研究“萬年日曆”的同時,繼續堅持為其華僑社團工作,熱心為當地僑胞服務,至1935年被推舉為《大漢公報》總理、加拿大洪門致公黨領袖、加拿大洪門民治黨主席、加拿大溫哥華中華會館主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