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志剛(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教授)

鄭志剛(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教授)

鄭志剛,男,2003年7月畢業於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套用經濟學系,獲經濟學博士學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鄭志剛
  • 畢業院校:北京大學
  • 學位/學歷:博士
  • 專業方向:公司治理、經理人薪酬、法與金融、公司財務
人物經歷,主講授課,科研方向,學術成果,科研項目,學術獎勵,

人物經歷

教育背景
2003年7月畢業於光華管理學院套用經濟學系,獲經濟學博士學位
工作經歷
2003年7月至2006年6月,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講師
2006年7月至2011年6月,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教授
2009年7月至2012年11月,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套用金融系副主任
2007年4月至2008年4月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經濟系訪問學者
2010年1月起,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生導師
2010年12月到2011年2月,香港中文大學金融與經濟研究所訪問學者
2011年7月起,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金融學教授
2012年12月起,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套用金融系主任
學術和社會兼職《經濟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經濟》、《金融研究》、《中國工業經濟》期刊匿名審稿人,《證券市場導報》特約編委,盤古智庫學術委員,人大重陽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主講授課

中國公司治理的理論和證據(碩博連讀研究生文獻導讀課程)公司治理與經理人薪酬激勵(金融專碩,EMBA案例研究課程)公司財務(本科,在職研究生教學課程)

科研方向

公司治理、經理人薪酬、法與金融、公司財務

學術成果

論文:
鄭志剛、闞鑠、黃繼承,“官員在職讀研與政治晉升中的激勵扭曲”,《經濟學報》,2017年第1期。
鄭志剛、梁昕雯、黃繼承,“獨立董事薪酬提高能帶來預期的激勵效果嗎?”,《中國工業經濟》,2017年第2期。
鄭志剛、闞鑠、黃繼承,“獨立董事兼職:是能者多勞還是疲於奔命?”,《世界經濟》,2017年第2期。
鄭志剛、李俊強、黃繼承和胡波,“獨立董事否定意見發表與換屆未連任”,《金融研究》,2016年第12期。
鄭志剛、鄭建強、李俊強,“任人唯親的董事會文化與公司治理”,《金融評論》,2016年第5期。
鄭志剛、鄒宇和崔麗,《合伙人制度與創業團隊控制權安排模式選擇——基於阿里巴巴的案例研究》,《中國工業經濟》,2016年第10期。
Zheng Zhigang, Li-an Zhou,Yanmei Sun and Chao Chen,“Executive Compensation and Legal Investor Protection: Evidence From China’s Listed Firms”, 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SSCI), 20(1), 39-47, 2016.
鄭志剛、梁昕雯和吳新春,《經理人產生來源與企業未來績效改善》,《經濟研究》,2014年第4期。
鄭志剛、成為和許榮,《對上市與企業績效改善關係的再檢驗-基於我國製造業配對樣本的證據》,《金融研究》,2014年第9期。
鄭志剛、吳新春和梁昕雯,《高控制權溢價的經濟後果:基於“隧道挖掘”的證據》,《世界經濟》,2014年第9期。
鄭志剛、殷慧峰和胡波,《我國非上市公司治理機制有效性的檢驗-來自我國製造業大中型企業的證據》,《金融研究》,2013年第2期。
鄭志剛、許榮、林玲和趙錫軍,《公司治理與經理人的進取行為——基於我國A股上市公司的實證研究》,《金融評論》,2013年第1期。
鄭志剛、孫娟娟和Rui Oliver,《任人唯親的董事會文化和經理人超額薪酬問題-來自我國上市公司的證據》,《經濟研究》,2012年第12期。
鄭志剛、李東旭、許榮、林仁韜和趙錫軍《國企高管的政治晉升與形象工程——基於N省A公司的案例研究》,《管理世界》,2012年第10期。
鄭志剛,《經理人超額薪酬和公司治理——一個文獻綜述》,《金融評論》,2012年第1期。
鄭志剛、丁冬和汪昌雲,《媒體的負面報導、經理人聲譽與企業業績改善–來自我國上市公司的證據》,《金融研究》,2011年第12期。
鄭志剛和陶尹斌,《外部競爭對信號傳遞有效性的影響:以某高校畢業生就業為例》,《世界經濟》,2011年第10期。
鄭志剛、許榮、徐向江和趙錫軍,《公司章程條款的設立、法律對投資者權力保護和公司治理-基於我國A股上市公司的證據》,《管理世界》,2011年第7期。
鄭志剛,《研究偏好的信息不對稱、逆向選擇與最優學制設計》,《世界經濟》,2010年第12期。
鄭志剛,《對公司治理內涵的重新理解》,《金融研究》,2010年第8期。
鄭志剛和鄧賀斐,《法律環境差異和區域金融發展——金融發展決定因素基於我國省級面板數據的考察》,《管理世界》,2010年第6期。
鄭志剛和孫娟娟,《我國上市公司治理髮展歷史與現狀評估》,《金融研究》,2009年第10期。
鄭志剛和呂秀華,《董事會獨立性的互動效應和中國上市公司獨立董事制度政策效果的評估》,《管理世界》,2009年第7期。
鄭志剛,《代理成本、法律對投資者權力的保護和經理人薪酬契約的獎金設計》,《世界經濟》,2009年第1期。
鄭志剛,《法律外製度的公司治理角色》,《管理世界》,2007年第9期。
鄭志剛、孫艷梅、譚松濤和姜德增,《股權分置改革對價確定與我國上市公司治理機制有效性的檢驗》,《經濟研究》,2007年第7期。
鄭志剛,《利益相關者對公司控制權的分享、承諾可置信成本和公司治理的股東價值導向》,《世界經濟》,2007年第8期。
鄭志剛和范建軍,《國有商業銀行公司治理機制有效性的評估》,《金融研究》,2007年第6期。
鄭志剛,《金融發展的決定因素》,《管理世界》,2007年第3期。
鄭志剛,《金字塔型的控股結構與產權安排的性質》,《中國經濟問題》,2007年第3期。
鄭志剛,《經理人掠奪視角的股權激勵設計:承諾價值和外部法律環境的影響》,《金融研究》,2006年第12期。
鄭志剛和孟建軍,《法律問題的經濟學分析方法的演進和法律經濟學內涵的轉變-以“私力救濟”的經濟學分析為例》,2006年《制度經濟學研究》第11期。
鄭志剛,《股權激勵:能否構成對股東價值最大化原則的挑戰?》,《經濟學(季刊)》,2005年第4卷第2期。
鄭志剛,《金融發展的政治學視角:既得利益集團對市場經濟的侵蝕》,《管理世界》,2005年第3期。
鄭志剛,《新興市場分散投資者投資‘金字塔結構’公司的激勵》,《經濟研究》,2005年第4期。
鄭志剛,《金融發展的結構理論與利益團體理論的爭論和對中國金融業發展的借鑑意義》,《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05年第3期。
鄭志剛,《接管威脅和有效的董事會監督所需要的外部環境》,《經濟科學》,2005年第4期。
鄭志剛,《投資者之間的利益衝突和公司治理機制的整合》,《經濟研究》,2004年第2期。
鄭志剛,《公司治理理論研究文獻綜述》,《南開經濟研究》,2004年第5期。
鄭志剛,《外部融資和控制性股東最優持股比例決定》,《中國社會科學評論》,2004,第1卷。
鄭志剛,《企業的經濟角色》,《經濟評論》,2003年第2期。
鄭志剛,《激勵機制設計的新視角:從產權理論到通路管制理論》,《中國社會科學評論(香港)》,2003年第2卷第2期。
鄭志剛,《生產商競爭與最優委託權安排的轉變》,《中國經濟問題》,2002年第2期。
鄭志剛,《存在非對稱信息的防止集體背離納什均衡》,《經濟科學》,2002年第3期。
鄭志剛和范廣哲,《不同性質財政支出的有效性對經濟的影響》,《金融研究》,2002年第5期。
鄭志剛,《聲譽制度理論及其實踐評述》,《經濟學動態》, 2002年第5期。
鄭志剛,《新制度經濟學的研究方法和交易成本範式》,《南開經濟研究》,2002年第6期。
鄭志剛,《產權作為提供專用性投資激勵機制的缺陷和通路管制理論》,《南開經濟研究》,2001年第6期
代表性學術專著
鄭志剛,《中國公司治理的理論與證據》,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10月。
鄭志剛,《投資者之間的利益衝突和公司治理機制的整合》,中國金融出版社,2007年
經濟評論
(參見鄭志剛公眾微信號:公司治理現代觀點)
鄭志剛,《阿里上市啟示錄》,2014年11月26日,《二十一世紀商業評論》,第23期,24-25頁,
鄭志剛,《理解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國經營報》,2015年4月25日。
鄭志剛,《國企公司治理與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邏輯和路徑》,《證券市場導報》,2015年6月,4-12頁。
鄭志剛,《完善治理結構:國企薪酬問題根本出路》,《董事會》,2015年第11期。
鄭志剛,《網際網路金融時代的公司治理》,《經濟觀察報》,2015年7月11日。
鄭志剛,《誰搶了監事會的飯碗》,《董事會》,2015年第12期,27-28。
鄭志剛,《國企整合難治霾》,《21世紀商業評論》,2016第2期,35-36。
鄭志剛,《構建“三位一體”的網際網路金融監管框架》,《中國經營報》,2016年3月21日。
鄭志剛,《市值管理的“誤區”與公司治理的回歸》,《證券市場導報》,2016年第3期。
鄭志剛,《國有企業未來需要一場“現代公司革命”》,2016年5月2日,《經濟觀察報》,
鄭志剛,《“萬科之爭”背後:股權分散時代來臨》,財新網,2016年6月27日。
鄭志剛,《萬科之爭:從狹義產權保護到人力資本投資激勵》,財新網,2016年7月5日。
鄭志剛,《萬科股權之爭:誰來保護中小股東的利益》,財新網,2016年7月7日。
鄭志剛,《國企混改,應該期待怎樣的員工持股方案》,《第一財經》,2016年8月24日。
鄭志剛,《獨董為什麼沒有發揮預期的作用?》,《中國經營報》,2016年9月2日。
鄭志剛,《產業政策大討論:產業政策的邊界究竟在哪裡?》,FT中文網,2016年9月29日。
鄭志剛,《哈特的不完全契約理論與“現代股份公司之謎”》,財新網,2016年10月10日。
鄭志剛,《從諾獎新科得主激勵契約理論看高管限薪》,財新網,2016年10月11日。
鄭志剛,《對哈特不完全契約理論的幾個誤解》,財新網,2016年10月31日。
鄭志剛,《產業政策大討論:政府具有制定產業政策的能力嗎?》,FT中文網,2016年11月16日。
鄭志剛,《從萬科到阿里:公司控制權安排的新革命》,《財經》,2016年11月18日。
鄭志剛,《“血洗”董事會:上市公司不堪承受之重?》,FT中文網,2016年11月21日。
鄭志剛,《從葛文耀到董明珠:國企改制而來上市公司的特殊傳承問題》,FT中文網,2016年12月6日。
鄭志剛,《為什麼“險資舉牌”不能簡單等同於以往的併購》,《經濟觀察報》,2016年12月12日第799期
鄭志剛,《我們該如何保護非公產權?》,《新京報》,2016年12月12日。
鄭志剛,《在分散股權時代如何選擇公司治理模式?》,《證券市場導報》,2016年第12期。
鄭志剛,《如何使險資、養老金成為合格的機構投資者》,《經濟觀察報》,2017年1月20日。
鄭志剛,《杭紹台高鐵項目:民資成為控股股東就可以為所欲為嗎?》,FT中文網,2017年1月24日。
鄭志剛,《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性質的轉變有那么重要嗎?》,《經濟觀察報》,2017年2月。
鄭志剛,《公司章程修改,股東為什麼會“出人意料地”投反對票?》,《財經》,2017年2月。

科研項目

2014,經理人超額薪酬:加強內部控制V.S.限薪,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任人唯親的董事會文化與獨立董事更迭的‘逆淘汰’”(項目批准號:71472177),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15.1——2018.12;
我國非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問題研究(項目批准號07CJY002),國家社科基金,2007.7-2009.12;
經理人超額薪酬:加強內部控制V.S.限薪?(項目批准號:7107214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11.1-2013.12;
獨立董事激勵機制的影響因素和激勵效果-來自我國上市公司的證據(項目批准號:71272159)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13.1-2016.12;
主要受邀參加的經濟學金融學會議和學術研討會:
2016年11月,中國人民大學重陽研究院,“對話人大名教授”,“從萬科到阿里:公司控制權安排新革命?”。
2016年11月,中石油“油然而生”學術沙龍,“對新科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哈特不完全契約理論的幾個誤解”。
2016年9月,律師協會學術沙龍,“國企改革,我們期待什麼樣的員工持股方案?”。
2016年6月,新疆大學經濟管理學院Seminar,“任期階段與獨立董事意見發表——來自我國上市公司的證據”。
2016年6月,新疆財經大學金融學院Seminar,“任期階段與獨立董事意見發表——來自我國上市公司的證據”。
2016年4月,山東大學公司治理實證研討會,“我國上市公司存在任人唯親的董事會文化嗎?——來自獨董“返聘”的證據”。
2016年4月,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金融發展研究院Seminar,“任期階段與獨立董事意見發表——來自我國上市公司的證據”。
2015年7月,西南財經大學中國金融論壇,“網際網路金融時代的公司治理”。
2015年4月,武漢大學經管學院珞珈論壇,“官員在職讀研與政治晉升中的激勵扭曲”。
2014年10月,中國人民大學重陽研究院,“對話人大名教授”,“阿里上市啟示錄”2014年8月,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金融學院師資培訓會議,“案例選擇、教學與研究——以公司治理案例研究為例”;
2014年6月,全國金融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暨培養單位院長(系主任)2014年度工作會議,“案例選擇、教學與研究”;
2013年12月,中央財經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公開講座,“金融發展與公司治理”;
2013年11月29日,中山大學嶺南學院金融Seminar ,“高的控制權溢價是否意味著未來更多的隧道挖掘行為?”。
2013年11月9日,第二屆實證公司治理研討會(山東大學),“經理人產生來源、崗位輪換與企業未來績效改善”。
2013年10月26-10月27日,第十屆中國金融學年會(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高的控制權溢價是否意味著未來更多的隧道挖掘行為?”。
2011年11月22日,浙江大學金融研究院(AFR) Seminar,“經理人超額薪酬、任人唯親的董事會文化和公司治理-來自我國上市公司的證據”。
2011年11月17日,南京大學工程管理學院邁倫·斯科爾斯金融論壇,“公司章程條款的設立、法律對投資者權力保護和公司治理-基於我國A股上市公司的證據”。
2011年11月17日,南京大學商學院斯密論壇,“外部競爭對信號傳遞有效性的影響:以某高校畢業生就業為例”。
2011年10月,第8界中國金融學年會(山東大學),“經理人超額薪酬、任人唯親的董事會文化和公司治理-來自我國上市公司的證據”
2010,第10屆中國青年經濟學者論壇(陝西西安,9月),《公司章程、投資者權力保護與代理成本——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證據》;
2010,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學院會計系 Seminar,“Why Executive Compensations Still Keep Dramatically Increasing Even With Few Equity-based Pay and Relatively Little Managerial Power? -Evidence from China’s Listed Firms”
2009,第6屆中國金融學年會(四川成都,11月),《股權分置改革實現了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的目的嗎?》
2009,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財務金融系Seminar,《法律環境差異和區域金融發展——金融發展決定因素基於我國省級面板數據的考察》
2009,第9屆中國經濟學年會(浙江杭州,12月),《法律環境差異和區域金融發展——金融發展決定因素基於我國省級面板數據的考察》
2008,第8屆中國經濟學年會(重慶,12月),“Legal Investor Protection and Executive Compensation-Evidence from China’s Listed Firms”
2008,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會計學系Seminar,“Legal Investor Protection and Executive Compensation-Evidence from China’s Listed Firms”
2008,第8屆中國青年經濟學者論壇(福建廈門,9月),《代理成本、法律對投資者權力的保護和經理人薪酬契約的獎金設計》
2007,Seminar at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at Northern Bridge(LA, California,U.S.A.),“Manager’s Incentive Compensation and Relationships between Internal and External Governance: The Evidence from China”
2006,第6屆中國經濟學年會(湖北武漢,12月),《股權分置改革對價確定與我國上市公司治理機制有效性的檢驗》
2006,第6屆中國青年經濟學者論壇(山東威海,9月),《經理人掠奪視角的股權激勵設計:承諾價值和外部法律環境的影響》
2004,第3屆中國經濟學年會(上海,12月),《投資者之間的利益衝突和公司治理機制的整合》

學術獎勵

2013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2009,中國人民大學優秀科研成果獎
2005,第二屆“黃達-蒙代爾”經濟學獎
2005,北京大學優秀博士論文(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提名獎)
2003,北京大學第五屆“學術十傑”優勝獎
2002,北京大學“笹川良一優秀青年獎學基金”
2002,北京大學“三好學生標兵”榮譽稱號
2001,北京大學“東京三菱銀行獎學金”
2001,香港中文大學2001年博士生工作坊論文發表優異獎
2000,北京大學“杜邦獎學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