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屯鎮

鄭屯鎮

鄭屯鎮位於貴州省興義市東北部,地處東徑104°59′-105°06′,北緯24°59′-25°11′之間,東、西最寬約2.1公里。

興義市鄭屯鎮坡崗自然生態保護區是興義國家地質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

興義市鄭屯鎮經濟發展格局根據地形地貌劃分為兩個功能區:一是以壩子丘陵地為主的鄭屯片區,主要以工業為主;二是以喀斯特地貌為主的坡崗自然生態保護區,以旅遊拉動種、養殖業和非農產業為主。

2014年8月,《興義市城市總體規劃》順利通過貴州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審查,鄭屯鎮納入興義市城市總體發展建設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鄭屯鎮
  • 外文名稱:Zhentun town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興義市
  • 下轄地區:15個、119個村民組
  • 電話區號:0859
  • 郵政區碼:562400
  • 地理位置貴州省黔西南州興義市東部
  • 面積:146.7平方公里
  • 人口:2.6萬
  • 方言:興義話
  • 著名景點馬嶺河峽谷萬峰林
  • 機場興義萬峰林機場
  • 火車站興義站
  • 森林覆蓋率:73.8%。
基本簡介,經濟基礎,城鎮建設,經濟發展現狀,社會事業,旅遊資源,

基本簡介

鄭屯鎮地處興義市東部,國土面積146.7平方公里,人口2.6萬,轄2個辦事處、15個行政村、119個村民組,具有交通和區位等優勢,屬2縣市(區)、 6鄉鎮結合部,國道324線、南昆鐵路、興天公路橫穿鎮境,是南昆經濟走廊上的重鎮之一,總長20km,興天(興義至天生橋)公路和三白(三家寨至白氈帽)公路縱橫貫穿興義國家地質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坡崗自然生態保護區),與即將新建的汕昆(汕頭昆明)高速公路、南昆鐵路複線及興義市過境高速公路等構成交通運輸網路,使鄭屯成為西進昆明、東至福建,南下兩廣,北上貴陽的交通樞紐。
興義市鄭屯鎮

經濟基礎

在坡崗片區、自然風光優美獨特,再生植被保護良好,森林覆蓋率達74%以上。其中有太陽泉、間歇泉、峰叢、峰林、窪地等自然景觀。這裡民族文化底蘊深厚,民風純樸,民族風情豐富多彩,民居、服飾、飲食、布依儺等文化保護相對完好。這些都是坡崗旅遊業發展不可多得的資源。
在2003年,鄭屯鎮聘請雲南省昆明城鄉設計院編制了坡崗間歇泉旅遊規則,並進行了試開發,取得了較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在此基礎上逐步形成了坡崗108平方公里旅遊開發的基本思路——“坡崗峰叢大穿越”。
省建設廳、文化廳、民委,以及州、市領導先後都將坡崗片區的民族、絨窩等村作為新農村示範點。縱貫坡崗的旅遊路——17.8公里的坡白公路年底即將完成,還建成了鄉村賓館、游泳池、文化廣場、民俗表演場等,硬化了一大批通村通組路面。沿坡白公路建成了1000多畝的桃林,民族村按民族特色進行的民居改造也正在進行。

城鎮建設

鄭屯鎮建設和規劃工作開展得較早,1993年編制的“鄭屯鎮中心區控制性詳細規劃”,是鄭屯鎮城鎮建設走上法律化和有序建設軌道的標誌,對近幾年的鄭屯鎮開發建設、宣傳規劃、提高建設規範意識起到重要作用。
小城鎮,大戰略。城鎮是一、二、三產業的紐帶,是工業化、農業產業化的橋樑。小城鎮的發展,關鍵是人的聚集,而人的聚集要有業可就,才“進得來、住得下、穩得住”。因此,加快小城鎮建設要大力發展二、三產業。加強規模化發展的工業基地作支撐,既可吸納外來人口,增加財政稅收,其增量資金還可注入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形成規模效應和聚集效應,是農村城鎮化的一條捷徑。
鄭屯鎮是依託南昆鐵路而新興的物資集散中心和工業重鎮,是貴州省確定的32個小城鎮建設試點鎮之一,也是興義市政府規劃的4大載能工業基地。鄭屯鎮一直把小城鎮建設工作作為重點來抓,充分依託南昆走廊,實施“以工促城”的戰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以工業基地建設為載體,聚集城鎮人口、擴大城鎮規模,加快城鎮化進程。在上級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全鎮人民的努力下,2006年已初步形成了“兩縱三橫”、“田園式、驛站型”的城鎮雛形。
在小城鎮建設上,一是加強規劃管理。2003年3月,鄭屯鎮委託貴州省康強城鎮規劃設計諮詢事務所,在總體規劃的基礎上,對小城鎮建設進行詳細規劃,順利通過論證批准實施。二是加大城鎮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在有限的財力狀況下,千方百計拓寬融資渠道,採取政府投入、招商引資、銀行貸款、土地資本置換等方式,大膽負債經營,先後投入2000多萬元進行基礎設施改造和建設。
2006年,建成了政府路、金沙路、營門路、前豐大道、友誼路等總長達4千多米的主要街道的油化和硬化工作,2010年,政府多方籌措資金60餘萬元進行了改造;建成日產6000噸自來水廠一個;興義供電局興建了一座110KVC的輸電線路;移動通訊設施和寬頻網路已基本覆蓋鎮中心區;興建了占地13畝的集貿市場;建起了占地1500平方米的鎮衛生院大樓;教育基礎設施完善。“引圍(圍山湖水)入鄭(鄭屯鎮)工程和鄭屯110KVC變電站建設已竣工投入使用,多項基礎設施日趨完善,為加快鄭屯鎮的城鎮化進程奠定了基礎。

經濟發展現狀

鄭屯鎮是依託南昆鐵路而新興的物資集散中心和工業重鎮,是全省確定的32個小城鎮建設試點鎮之一,也是興義市政府規劃的4大載能工業基地,又是2006年興義市定位為跨越式發展的鄉鎮之一。2007年中共鄭屯鎮黨委、政府充分利用“三大優勢”,以南昆鐵路和324國道為依託,以煤焦、石油、農資3大貨場為龍頭,以水、電、路等硬體基礎設施建設為載體,最佳化投資環境,強化公共政府職能,以企業的理念經營政府,著力打造誠信政府。高起點、高標準規劃好工業園區總體規劃。截止2007年,入住園區的大小企業共87家,其中上規模的企業28家。鎮財政收入從2000年的630萬元,上升到2011年8125萬餘元。人均純收入達4577元。實現工業總產值16.64萬元。
鄭屯鎮黨委、政府多方爭取資金,加大對農業扶持發展和產業結構的調整。一是在產業建設上,投入資金160餘萬元,實施優質玉米基地建設和良種繁育工程,使農民增產增收;早熟蔬菜基地建設和經果林連片種植,使產業結構有效轉變。二是基礎設施建設上,依靠退耕還林工程、小流域綜合治理工程及扶貧工程等項目,共爭取項目資金210餘萬元,建成水池、水窖300餘口,沼氣“三改”配套工程項目480餘個。
投入120多元實施了鄭屯中心河團結段中大溝改造。三是在道路交通設施建設上,總投資900餘萬元的坡白公路,已開工建設;爭取資金150多萬元,新修村組公路87公里;完成了全鎮通村公路油化改造申報工作。2006年已有岩峰村通村路和間歇泉到太陽泉公路已開工建設。四是爭取了200餘萬元扶貧資金,實施了種養殖、農田水利設施和農民技術培訓項目;投入30萬餘元為25戶貧困戶實施了扶貧工程和“安居暖民心”工程。五是爭取資金650萬餘元,完成了9個村46個村民組的電網改造工程。
六是在絨窩村實施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2006年6月已完成投資50多萬元。這些工作的紮實開展,為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和民眾增產增收打下堅實的基礎。鎮綠色產業帶建設主要分布在兩個片區:一是沿國道324線的前豐、鄭屯、團結、陸興4個行政村是鎮的主要產糧區,規劃建設為農業示範種植基地,初步建成了前豐優質稻基地,鄭屯、團結、陸興優質玉米基地。二是坡白片區的藥材種植基地建設。引進了興義市吉仁堂藥業有限公司建起了大棚和組培實驗室,建成了環草石斛、小花清風藤、桅子等藥材種植基地,種植面積3000餘畝;引進貴州萬順堂藥業有限公司建設的4000畝金釵石斛,已進入實施階段;為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促進農民增收探索出一條路子。

社會事業

鄭屯鎮擁有一個衛生院,村組衛生室6所,醫務人員38人(含村衛生員),醫療設備有所添置,有體溫表、聽診器、水銀血壓計、攜帶型B超檢查儀、血、尿、大便常規檢測儀、壓力消毒鍋,房屋面積也增加到2000平方米。
鄭屯鎮現有學校10所,其中,初級中學1所,完小8所,九年制學校1所。2006年實施的“寄宿制”工程已竣工並投入使用,大大改善了辦學條件,使學生進得來,留得住。不斷深化學校管理體制,加快教育資金整合步伐,學校環境和師德師風明顯好轉,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全面貫徹教育方針,面向全體學生,推進素質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加強教育教學常規管理,深化教研教改工作,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教育質量穩步提高。
鄭屯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計畫生育優質服務工作,不斷加大資金投入,改善醫療服務環境,積極開展優質服務工作,進一步拓寬服務領域;提高服務質量,以避孕節育為主開展知情選擇,免費發放避孕藥具,用利益導向促使民眾變被動為主動,累計出生1065人,生育政策符合率95.3%,普查普治已婚育齡婦女4651人,普查率達95.6%,查出婦科病2234例,接受治療1784人,出生缺陷干預監測468人,建卡405人,發放葉酸308人,技術干預23人,宣傳入戶率95%,優質服務工作基本達到“環境優美、技術優良、服務優質、管理優秀”的“四優一滿意”要求,達到人口穩定低生育水平的目標,計畫生育優質服務工作取得可喜的成績。2007年鄭屯鎮計畫生育服務中心站已竣工投入使用。
鄭屯派出所圍繞“發案少、秩序好、民眾滿意、社會穩定”的目標,積極構築防控體系,採取“打防”結合,以民警帶巡防人員開展治安巡防,及時受理民眾報警和處警、查處治安刑事案件、切實服務人民民眾等措施,確保了轄區社會、治安穩定,促進了全鎮經濟在穩定的治安環境中快速增長。

旅遊資源

該鎮擬定了“坡崗生態文化旅遊建設推介方案”。按“清泉明月”、“布依文化”、“布依儺文化”3個主題,分3階段推介建設。第一階段配合“金州十八景”評選,主要推介“明月清泉”;第二階段主要推介“坡崗布依生態博物館”;第三階段挖掘、整理和推出“布依儺文化”,在農曆“二月二”舉辦迎春儺活動。
坡崗布依生態博物館是博物館建設的新模式,旨在通過對布依族文化的搶救、保護和整理,通過博物館這個文化載體將民族民間文化的“碎片”系統地組裝整理並弘揚,促進文化與旅遊經濟的有機結合,為創建健康、文明、和諧的社會作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