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士林

鄭士林

鄭士林,男,1929年生,中共黨員,壽光市田柳鎮南王里村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鄭士林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29年
人物簡介,個人事跡,

人物簡介

鄭士林,男,1929年生,中共黨員,壽光市田柳鎮南王里村人,全國先進集體代表,山東省勞動模範,1966年毛澤東主席親切接見了鄭士林、王進喜、陳永貴等全國英模,周恩來總理在人民大會堂設宴招待了來自全國的先進代表人物併合影留念。
在鄭士林的帶領下,南王里村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成為山東省學習的榜樣,大眾日報曾在第一版頭條位置刊登了南王里村先進工作經驗的報導。在鄭士林同志去世後的第二年,2009年12月11日鄭士林同志被評為壽光時代功勳人物提名獎。
鄭士林同志1948年9月參加革命工作,歷任南王里村治安員、治保主任、南王里村黨支部書記、王里片黨總支書記兼南王里村黨支部書記、田柳人民公社副社長、壽光縣縣委委員、南王里村黨支部書記、田柳鎮計畫生育工作組負責人等職,1975年離開領導崗位,1992年辦理退休。

個人事跡

1、提高勞動效率 解放生產力
鄭士林同志在擔任支部書記的建國初期,帶領村民從內蒙和四川分別引進了騾馬,廢棄了運載能力很低的木輪車,採用了承載力更大的膠輪車。土地的耕種採用半機械化的鐵犁,畜拉播種機、脫粒機、揚場機等機械,大大解放了生產力,剩餘的勞力用於改造農田,平整土地,修建防澇排水溝等農田設施,使得小田變大田,大田變良田。
2、實現水利化 旱澇保豐收
李新光在鄭士林乾支書期間,一直跟隨其在村里工作,也是鄭士林之後的下一屆支書,他說鄭士林擔任支書的那些年,辦了很多實事,打井就是大功一件。當年老支書在縣水利局領導的支持下,調查地下水的情況,帶領全村在全縣率先打起了機井。由於那時候經濟剛起步,機械化程度不高,打井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成立了專門的打井隊,鄭士林兼任隊長,當時沒有鑽機,村民用木頭架起架子,使用滑輪、繩索、鋼鑽頭,10幾人一組,人工拉起鑽桿,喊著號子:“同志們呀,拉起來呀,同志們擒起來呀,為了水利化啊,為了保豐收啊……”寒冬臘月里,鄭士林和隊員的棉襖棉褲經常被水打濕,隨即在呼嘯的北風中凍成冰疙瘩,穿在身上寒沏心骨,在那個艱苦的年代裡,他和隊員們就像鐵人一樣,整日靠在井邊,沒有退縮,打井的號子從冬天喊到春天,從夏天喊到秋天,終於打出了21眼機井,原來靠天吃飯的農田,變成了旱澇保豐收的良田。鄭士林的這種鐵人精神,極大地鼓舞了鄉親們的工作幹勁,村裡的婦女自發組織起來,將一段520米的圍子牆,修成了一條東西要路,後來這條路被命名為“三八路”。 當時縣裡給予較多的優惠政策,村裡的老百姓在鄭士林的帶動下都是一顆紅心,村里一年為國家上繳公糧26.7萬斤,比同樣人口的周邊村,多出接近一倍,在那個缺糧的年代,為國家做出了貢獻。由於幹了一件件實事,村里成了典型村,全縣學南王里。“那時候去縣裡開會,別的村代表們都是坐在那聽,我們不行,午飯時間也要整理材料,會上發言需要做報告啊。忙!”李新光回憶起那時候的情景,仍舊非常自豪。
3、科學種田 產量逐步提高
為了使貧瘠的土地生產出更多的糧食,鄭士林在縣社領導的大力支持下,除了自身主動學習科學種田的知識外,還聘請了縣農技站的技術員蹲點南王里,分析土壤,合理施肥,化肥不夠用的就自己動手漚綠肥,提倡村民養豬,生產隊建養豬積攢農家肥,並且還建起了“920”實驗室,貫徹“土、肥、水、種、密、保、管、工”農業“八字方針”,對於新品種、新肥料首先在“技術隊”農田使用,一旦取得成功,在全村進行推廣。通過一系列的科學種田,由過去的畝產200斤/畝,實現了500斤/畝(稱為過黃河)、800斤/畝(成為過長江)甚至達到了1000斤/畝的糧食產量。
4、貸款用電 改善村民生活
1969年,在上級政府的支持,特別是在時任全國總工會副主席陳少敏的關懷下,鄭士林同南王里支部成員商定,為了改善村民的生活,由當時的半機械化向電氣化發展,南王里貸款率先在全縣安裝上了電,逐步結束了數千年來油燈照明的歷史,使村舍明亮了,石磨“退休了”,機井也電氣化了。後來全村的貸款,在陳少敏主席的幫助下,政府給予了還貸。從此南王里輕裝上陣,機械化、水利化、電氣化促進了南王里的經濟發展。南王里村現任支書李樹卿說:“鄭士林雖然是一個農村黨支部書記,但是思想超前,在那個經濟並不發達的年代裡,他深深地感到沒有電,任何機械化作業都是空談,為此,他積極協調上級有關部門,從壽光城到南王里架起了專線。通上電,在當時可是件了不起的事。那時候村里祖祖輩輩都沒用過電,大家用的都是煤油燈。”李樹卿說,“他記得小時候,孩子們放了學就在街上玩,直到天快黑了,家裡的大人們便摸黑吆喝著孩子們的小名,回家吃飯。有一天放學後發現,家家戶戶突然變亮了,那時候才知道,有一個叫電燈的東西,原來這個東西這樣方便,能送來光明。那是1969年,比周邊村莊用上電燈整整早了10年”。
5、以副養農 發展“村辦企業 南王里有了電,實現了水利化,勞力有了富餘,鄭士林和他的班子成員開始琢磨如何讓村民富起來,想來想去,以副養農,發展“村辦企業”(儘管那時還沒有法人的概念),六十年代,南王里就擁有了“油坊”、“磨坊”、“制磚廠”、“木工組”、“鐵匠組”、“建築隊”等“村辦企業”,這在全縣,乃至全國都是罕見的。儘管“文化大革命”期間,鄭士林因此“得到”了批鬥,但這一切對於改善村民生活,發展經濟,起了積極的作用,鄧小平後來提出的改革開放政策也充分肯定了鄭士林一班人的做法。
6、以身作則 注重育人
鄭士林幼年時期,由於家庭貧困,沒有上過一天學,解放後,為了更好地工作,在妻子李春美的鼎力相助下,自學文化,並且成為活學活用毛主席著作的積極分子。在他自學的同時,他時刻不忘培養南王里的年輕人,給他們提供深造的機會,在他和公社領導的積極推薦下,李月風、李寶春都進了大學的門檻,畢業後一個在濰坊、一個在濟南,由於他們的努力,全部成為國家建設的棟樑之材。鄭士林對自己的子女要求也非常嚴格,從孩子的幼小心靈中就灌輸“沒有文化,就不能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思想,在他的影響和教育下,他的兒子鄭鐵民成長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山東省專業技術拔尖人才”、“電子工業部優秀科技青年”、“山東省十佳科技標兵”、“當代中國科學家和發明家”,“中國LED產業領軍人物”,擔任過我國多項“863”科技攻關項目的項目負責人。“在鐵民父親的這種教育下,當年鐵民高一課程學完後,學校挑了8個尖子生跟著高二畢業班一起參加了全國統一高考,其中有6人考中,鐵民就是其中之一。”採訪中,鄭士林一位本家說起鐵民當年考學的事,說道,父親對孩子的教育是潛移默化的,正是他的這種執著和對“有文化才能為國家多做貢獻”的意識,讓兒子成了拔尖人才。在孫子鄭凱文幼小的時候就給講述“撒謊的放羊小孩被狼吃掉的故事”,教育孩子誠實做人,踏實做事,鄭凱文不僅考上了名牌大學,而且還成為比亞迪汽車公司出色的管理人員。
7、率先垂範 關心民眾
“上世紀60年代中期,那時還是生產隊,那年村裡的馬棚因為打翻了煤油燈,引燃了蚊帳,看護馬棚的三位村民被大火裹在了蚊帳里,身體嚴重燒傷,被送去了縣裡的醫院。由於身體燒傷面大,失血多,這幾個人需要大量輸血。老書記鄭士林趕緊回村號召大家獻血。”村民李洪卿回想起當年的事,仿佛在眼前。李洪卿說,“那年,老書記在大喇叭頭子上一吆喝獻血的事,話音未落,村民們已經到村委排隊,爭著獻血。20多個壯小伙子,20分鐘的時間,不知從哪兒借來那么多腳踏車,騎上車就往醫院趕。經過驗血型,老書記帶頭,大家爭著搶著獻血救人。那種凝聚力,不親身經歷,你不知道有多強。我清楚地記得,當時我們每人獻了250毫升血。”李洪卿說,“沒有‘撈著’獻血的村民,主動拿出家裡的面和蛋,送給傷員和獻血者。那時,一瓢面,一個雞蛋,都是奢侈品,一年到頭誰捨得吃點白面啊,但是遇到這樣的事,任何人都不甘人後,都是積極主動拿出家裡僅有的‘營養品’。”幾位上了年紀的村民說,這些都是老書記帶領的好,大家一條心,勁往一處使,非常團結。
8、栽好梧桐樹 引來金鳳凰
在鄭士林的帶領下,那時的南王里村,不管經濟上還是政治上都走在了全縣的前頭,村民條件好,用現在的話講就是幸福指數高。所以,村裡的姑娘不愁嫁,小伙娶外村媳婦女方還要“倒貼”。據村裡的老人介紹,那時候四鄰八村的姑娘找婆家,一說是南王里村的,女方大多很樂意。“人家不嫌棄咱就不錯了,這么好的村,去了就是享福啊。”南王里村一位60歲的大媽說,當年能嫁到南王里,是姑娘們的福氣。“村里要電有電,要井水有井水,要機械有機械,秋收春種都省力氣,誰不願嫁到這樣的村?” 李樹卿說,“那時村裡的姑娘很多當莊親戚,很多都找本村的姑娘成家,外村的看不上,就從本村找,這樣就成就了不少本村的姑娘小伙結成夫妻。當然,這裡面肯定不存在近親結婚的事,大家還是很講科學的。”說到這裡,李樹卿還特意向記者說明。
由於成績突出,1958年鄭士林同志被授予山東省勞動模範;六十年代南王里評為省先進集體,鄭士林本人被評為省先進工作者;1966年鄭士林同志被評為全國先進集體代表,並且以先進集體代表身份參加了全國農業學大寨會議,受到了毛主席和周恩來總理的接見併合影留念(註:本照片是整個照片的一部分,最後排“白頭巾人”右側是鄭士林同志)。周恩來總理到宿舍看望代表時,親自為鄭士林蓋被子的場景,鄭士林生前多次回憶,至死不忘,感動不已!
鄭士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