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善果

鄭善果

鄭善果(569-629年) ,鄭州滎澤人。歷任隋沂州刺史、魯郡太守。母親崔氏賢明,常於閣內聽其理事,當理則悅,不當則責愧之,故善果勵己為清吏。歸唐,遷檢校大理卿兼民部尚書,正身奉法,甚有善績。歷任禮部、刑部尚書。太宗貞觀初為岐州刺史,改江州刺史,卒。

基本介紹

  • 本名:鄭善果
  • 所處時代:唐朝
  • 出生時間:569年
  • 去世時間:貞觀三年(629年)卒
  • 籍貫:鄭州滎澤人
  • 人物評價:正身奉法,甚有善績
介紹,原文,譯文,與玄奘的故事,

介紹

其父為北周將軍、開封縣公鄭誠,討伐尉遲迥而死。鄭善果當時年僅九歲,襲封爵位。隋文帝開皇初年,進封武德郡公。十四歲,官拜沂州刺史,又轉魯郡太守。隋煬帝時,與武威太守樊子蓋在官吏考核中,並列第一,隋煬帝賞賜其黃金百兩、物品千段。遷大理卿。突厥將隋煬帝圍困於雁門,圍解後,以功授右光祿大夫。從隋煬帝游江都,宇文化及殺害煬帝,以其為民部尚書,跟隨宇文化及等到聊城。後為竇建德所俘,押送給唐淮安王李神通。入長安後,官至太子左庶子,封滎陽郡公。
未幾,檢校大理卿,兼任民部尚書。奉公守法,很有威名。山東被平定,為招撫大使。後歷任刑部尚書。唐太宗貞觀初年,官至岐州刺史,去官後,又拜江州刺史。貞觀三年(629年)卒。

原文

鄭善果母者,年二十而寡。性賢明,有節操,博涉書史,通曉治方。每善果出聽事,母恆坐胡床,於障後察之。聞其剖斷合理,歸則大悅。若行事不允,或妄怒,母乃還堂,蒙被而泣,終日不食。善果伏於床前,亦不敢起。母方起謂之曰:“吾非怒汝,乃愧汝家耳。吾為汝家婦,獲奉灑掃。如汝先君,忠勤之士也,在官清恪,未嘗問私,以身徇國,繼之以死,吾亦望汝副其此心。汝既年小而孤,吾寡婦耳,有慈無威,使汝不知禮訓,何可負荷忠臣之業乎?汝自童子承襲茅土,位至方伯,豈汝身致之邪?安可不思此事而妄加怒,心緣驕樂,墮於公政!”母恆自紡績,夜分而寐。善果曰:“兒封侯開國,位居三品,秩俸幸足,母何自勤如是邪?”答曰:“嗚呼!汝年已長,吾謂汝知天下之理,今聞此言,故猶未也。至於公事,何由濟乎?今此秩俸,乃是天子報爾先人之徇命也。當須散贍六煙,為先君之惠,妻子奈何獨擅其利,以為富貴哉!又絲(xi,麻)紡織,婦人之務,上自王后,下至大夫士妻,各有所制。若墮業者,是為驕逸。吾雖不知禮,其可自敗名乎?”

譯文

鄭善果的母親是清河崔氏家族的女兒。在十三歲時,嫁給鄭誠,生下善果。鄭誠在征討尉遲迥時,奮勇作戰而死在戰場上。於是善果的母親才二十歲就成了寡婦。她的父親崔彥穆想要逼她改嫁,她抱著善果對崔彥穆說:“婦人沒有第二次現身在男子面前的道理。況且我的丈夫雖然死了,所幸還留下這個兒子。我拋棄孩子是不仁慈,背棄死去的丈夫是不懂得禮。我寧願割掉耳朵剃光頭髮以表明自己的心愿,讓我違背禮節,拋棄仁慈的做法,我不敢聽從。”鄭善果因為父親是為朝廷的事情戰死的,所以才幾歲就被任命為使持節、大將軍,繼承父親的爵位為開封縣公,享有一千戶的封邑。開皇初年,又被升任為武德郡公。
年齡才十四歲時,被授予沂州刺史,後又改任景州刺史,不久又擔任魯郡太守。善果母親生性賢德聰明,做事堅持原則,她廣泛地板讀過各種書籍,包括史書等,因此懂得處理地方事務的方法。每當鄭善果到廳堂處理政務,他母親總是坐在胡床上,在幃帳後面聽兒子判案。聽到兒子分析判斷處理問題合理,兒子回來後她就顯得很高興,就馬上讓兒子坐下,母子兩人相對談話說笑。如果兒子處理公務時不公或隨意發怒施展威風,他母親就會回到後堂,蒙著被子抽泣。一整天也不吃飯。鄭善果就趴在床前請罪,不敢起身。他母親這才起來對他說:“我不是生你的氣,是為你家感到慚愧。我自從成為你家的媳婦,能夠為你家掃地洗衣服,如同你去世的父親一樣,是忠誠勤勞的人。他為官清正,從未聽說過有私心,最後以身殉國,我希望你也要有與你父親一樣的心腸。你既然小小年紀就成了孤兒,我又是一個寡婦,只有仁慈而缺乏威嚴,如果讓你不懂得禮數規矩,你這樣怎么能承擔你父親的忠臣的事業呢?你從兒童開始就繼承爵位,官至封疆大吏,這難道是靠你自身的本事得來的嗎?你怎么不想想這些卻隨便生氣耍威風,任意驕傲享樂而敗壞政事!那樣一來,對內失去了家族的好風尚,甚至還可能丟掉官職爵位,對外又損害了天子的法令而自取罪過。那樣的話,我死的時候又哪有臉面在地下與你父親見面呢?”善果的母親總是自己紡線織布,直到半夜才休息。鄭善果就說:“我被封侯爵享有封地,地位厲於:三品官,俸祿足夠用,母親何必要這樣辛勤地勞作呢?”他母親回答說:“唉!你已經長大了,我以為你懂得天下的道理了,今天聽了你這話,才知道你還沒懂啊。這點小事都還沒懂,更何況公家的事,怎么能做好呢?你現在的這些俸祿,原本是天子報答你父親為國事殉命才給你的。你應當把它們分送給各位親戚,以體現你父親的恩惠,怎么能讓老婆孩子專享皇帝所賜的好處而總享受富貴的生活呢?而且,紡紗織布,這是婦女本分,上自皇后,下到大夫、士的妻子,都各自有自己應該做的事。如果懶惰,就會驕傲放縱。我雖然不懂得禮,難道可以敗壞自己的名聲嗎?”自從她剛一守寡,就不再用脂粉,經常穿著粗帛縫製的衣服。性情又節儉,不是為了祭祀祖先神靈或宴請賓客,酒肉不能隨便端上桌。經常在清靜的屋子裏端坐著,從不隨便走出大門。娘家或婆家親戚有紅白喜事,也只是贈送豐厚的禮品,都不到人家家裏去。所有的東西,如果不是自己親手製作的或是自己莊園出產的,或是皇上賜給的,即使是親戚送的,都一概不許進入自己的房門。鄭善果歷任多處州郡官,都只是從家裏爭出飯菜到衙門裏來吃。公家提供的補助,一概不許接受,全都用來修理衙門房舍和分送同事和下屬。鄭善果也因此很能嚴格要求自己,被人們稱為清廉的官員。隋煬帝派遣御史大夫張衡前去慰勞他,考評他的政績為天下第一。被授予光祿卿官銜。母親死後,鄭善果擔任大理卿,逐漸驕傲奢侈起來,清廉公正方面就不如以前了。

與玄奘的故事

公元614年,隋煬帝號令度僧,通過考試選擇27人出家為僧,但應試者必須年滿18歲。在舉行考試的那一天,剛進淨土寺的小沙彌陳褘卻早早地站在了公衙門外。被主考官大理寺卿鄭善果看見,當時就問他為什麼要出家?一句久存心底的話從陳褘嘴裡脫口而出:“意欲遠紹如來,近光遺法。”鄭善果本來欣賞他的端麗的相貌,又驚佩他的浩壯志氣,就破例讓他參加了考試,最終被破格錄取。
鄭善果向同僚表示:“我看他很有成佛的風骨,將來必能成為佛門偉大的人才。”就這樣陳褘在淨土寺出家了。從此他擁有了一個法號“玄奘”。公元622年,22歲的玄奘受具足戒,這個儀式意味著受戒人已經成為真正的僧人,從此以後,要遵守多達250條的戒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