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下東洋

鄭和下東洋

鄭和下西洋已為世人熟知,但鄭和下東洋卻鮮為人知了。近兩年來,海內外許多鄭和研究學者開始注意鄭和航海對全球的影響,而且對七下西洋的航海領域提出了補充與擴展。

1402年明成祖派遣使臣分赴四方。永樂元年(1403年)琉球日本暹羅各國使節到中國朝貢,建立了宗藩與冊封關係。1404年明成祖派鄭和出使日本。鄭和統督水師10萬到達日本,向室町幕府第三任將軍足利義滿宣旨:“使其自行剿寇,治以本國之法”。足利義滿同時受明朝封賞,並派遣使節獻上抓獲的倭寇,與明朝正式建立了外交關係。雙方簽訂了《勘合貿易條約》,日本以屬國的名義對明朝進行朝貢貿易。明朝賜足利義滿“日本國王”金印一枚,足利義滿回書自稱“日本國王,臣源義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鄭和下東洋
  • 時間:1402年
  • 在位皇帝明成祖
  • 影響:航海領域提出了補充與擴展
出使日本,歷史論證,納貢史實,背景,同意納貢,表文,塵封的歷史,使日為除寇,文明之師,貿易通道,

出使日本

明永樂初年,倭寇累累侵犯浙江沿海,直至江蘇境內長江口區。明成祖派王抒巡視。王時為都御史,赴任後即將倭情上達永樂帝。永樂帝派鄭和出使日本交涉,《明書·戎馬志》記載:明永樂二年四月,鄭和受命出使日本,“諭其國王源道義”,源道義隨即捉了二十多個盜魁來獻。王抒在“題本中記述此事”:說這伙盜魁遞解來時,日本人已用“蒸殺”的方法把他們處死,即將犯人放在一隻大甑上,下面燃起柴火,活活蒸死。鄭和回京報告後,永樂帝對日本國“嘉其勤誠,賜王九章”,向源道義贈送了冠服、文綺、金銀、瓷器、書畫等物,並允許日本國十年一貢,正副使等可以多至二百人,在江浙貿易。此舉促使當時中日關係的改善,也是鄭和出使日本的成果。
大明混一圖大明混一圖

歷史論證

鄭和下西洋已為世人熟知,但鄭和下東洋卻鮮為人知了。近兩年來,海內外許多鄭和研究學者開始注意鄭和航海對全球的影響,而且對七下西洋的航海領域提出了補充與擴展。因此,又出現一個鄭和“下東洋”的問題。為此,記者採訪了學術研究委員、考古專家南京博物院研究員羅宗真,長期從事文物考古和歷史研究及考古教學等工作,曾應邀赴日本進行考古學術交流,併兼任中國海外交通史研究會理事,在海內外考古界頗有影響。
羅宗真對記者稱,明成祖即位後,準備派鄭和下西洋,就在鄭和積極籌備下西洋時,卻發生了嚴重的倭寇騷擾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的事。為了鞏固邊防和自己的統治,明成祖決定立即派人去日本進行政治交涉。這一任務就落到鄭和身上。鄭和在朱棣奪權過程中跟隨朱棣多建奇功,深得朱棣賞識。鄭和接受任務後,立即組織人馬東渡扶桑。
當時東渡日本也是很艱巨的,唐朝高僧鑒真六次才東渡成功,足以說明其艱難。羅宗真說,鄭和從桃花渡(今浙江寧波附近)東渡至日本,代表明朝政府向日本政府指出應嚴格按照會談內容辦事,不得違背。日本執政源道義自知理虧,立即下令逮捕了倭寇首領,並保證今後不再出現類似情況。鄭和勝利完成使命,向明成祖稟報,明成祖很高興,致書國王源道義,表示滿意。
羅宗真指出,鄭和下東洋一事,經過海內外學者研究,不論是《明史》成書的清人著作,或者是其他明人的有關記載,還有日本史書的記載,都證明永東二年鄭和確實出使過日本。
羅宗真列舉說,顧炎武在《天下郡國利書》中有專門論述:“文皇帝永樂二年四月,夷船一十一隻,寇穿山,百戶馬興(與戰)死亡。尋寇蘇松諸處。是年,上命太監鄭和統督樓船水軍十萬詔諭海外諸番,日本首先納款,擒獻禮邊倭賊二十餘人。”《日本一鑒·窮訶話梅》卷六“流通”條對鄭和出使日本的前因後果也作了記載:“永樂甲申(二年),倭寇直隸、浙江地方,遣使中官鄭和往諭日本王。明年乙酉(永樂三年),其王源道義遣使獻所俘倭寇嘗為邊患者”。《籌海圖編》“直隸倭寇變記”中也有同樣的記載:“永樂二年四月,對馬(壹)歧倭寇蘇松,賊掠浙江穿山而來,轉掠沿海,上命太監鄭和諭其國王源道義,源道義出師獲魁以獻。”明人馮應京在其《皇明經世實用編》中寫道:“永樂二年,倭寇浙直,乃命太監鄭和諭其國王源道義。源道義出師獲渠魁以獻,我於是有什物紋繡之賜,封為日本國王。名其國之山曰壽安鎮國山。”清人俞維麟《明書·戎馬志》記載:‘永樂二年,冠浙直,乃命太監鄭和諭其國王源道義,源道義乃執其渠魁以獻”。
從以上記載可以看出,鄭和出使東洋,通過與足利義滿磋商,使其本國主動出師剿捕倭寇,並繩之以法。足利義滿接受了鄭和的建議,接受了“日本國王”的封號和金印、冠服等,並遣使致謝,與永樂朝正式建立了外交關係,雙方簽訂了“勘合貿易條約”,即“永樂條約”。
足利義滿上明朝皇帝書、與明朝皇帝復書
足利義滿上明朝皇帝書
日本准三后源道義
①上書上明皇帝陛下
日本國開闢以來,無不通聘問於上邦。道義幸秉國鈞,海內無虞。特遵往古之規法,而使肥富相副祖阿通好,獻方物:金千兩、馬十匹、薄樣千帖、扇百本、屏風三雙、鎧一領、銅丸一領、劍十腰、刀一柄、硯筥一合、同文台一個。搜尋海島漂寄者幾許人還之焉。道義誠惶誠恐,頓首頓首,謹言。
應永八年
②五月十三日  明朝皇帝復書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復載之間,土地之廣,不可以數計。古聖人疆而理之,於出貢賦力役、知禮儀、達於君臣父子大倫者,號曰中國。而中國之外,有能慕義而來王者,未嘗不予而進之。非有他也,所以牽天下,而同歸於善道也。朕自嗣大位,四夷君長朝獻者以十百計。苟非戾於大義,皆思以禮撫柔之。茲爾日本國王源道義,心存王室,懷愛君之誠,逾越波濤,遣使來朝,歸逋流人,貢寶刀駿馬甲冑紙硯,副以良金,朕甚嘉焉。日本素稱詩書國,常在朕心。第軍國事殷,未暇存問。今王能慕禮儀,且欲為國敵愾,非篤於君臣之道,疇克臻茲。今遣使者到彝一如班示大統歷,俾奉正朔,賜錦綺二十匹,至可領也。嗚呼!天無常心,惟敬是懷。名無常好,惟忠是綏。朕都江東,于海外國惟王為最近。王其悉朕心,盡乃心,思恭思順,以篤大倫。毋容逋逃,毋縱奸宄。俾天下以日本為忠義之邦,則可名於永世矣。王其敬之,以貽子孫之福。故茲詔諭,宜體眷懷。
建文四年③二月初六日
①源道義:即足利義滿的別名。准三后:即準太皇太后、皇太后和皇后的指示上書大明皇帝。
②應永八年:即公元1401年,亦即明惠帝建文三年。
③明惠帝建文四年,即公元1402年。
足利義教上明朝皇帝書與明朝皇帝復書
(錄自《善鄰國寶記》卷中)
足利義教上①明朝皇帝書
天啟大明,萬邦悉被光賁;海無驚浪,中國茲占泰平。凡在率濱,孰不惟賴。欽惟大明皇帝陛下,四聖傳業,三邊九安,勛華繼體,從昔所希,宣光中興,不圖復睹。貢節不入,固緣敝邑多虞;行李往來,願復治朝舊典。是以謹使某人,仰視國光,伏獻方物。為是,謹具表。
永享四年八月
大明諭日本使書
皇帝敕諭日本國使道淵②爾究通佛氏之旨
曉達君臣之義,在彼境內,超於群倫。比者,以其國王之命,遠涉海波,來修朝貢。達其王敬天之懇,敷其王事大之心。言調有章,進止有禮,從容恭謹,朕甚嘉之,今特授僧錄司右覺義之職,俾歸本國,主持天龍寺。爾其益精善道、闡宗風,益堅至誠,用副嘉獎。欽哉!故諭。
宣德八年③六月初六
①足利義教是室町幕府第六代將軍。他在1432年(即永享四年)遣正使龍室道淵入貢,上明朝皇帝書,自稱為“日本國王源義教”。
②明宣宗接見日本國使道淵後,乃遣雷春等隨道淵使日本,並以君臣之禮敕諭日本國王書,仍稱將軍足利義教為“日本國王源義教”。
③明宣宗宣德八年,即公元1433年。
足利義政上明朝皇帝書
甲、足利義政在公元1475年上明朝皇帝書①
(錄自《善鄰國寶記》卷中)
日本國王源義政上表大明皇帝陛下
日照天臨,大明式朝萬國;海涵春育,元化爰乃四方。華夏蠻貊歸土,草木蟲魚遂性。恭惟大明皇帝陛下,神文聖武,曾智慈仁,皇家一統,車書攸同。弊邑多虞,鼓角未息。禹貢山川之外,身在東陬;洛邑天地之中,心馳北闕。茲遣正使妙茂長老、副使慶瑜首座,謹捧方物,統承寵光;冀推丹衷,曲賜素察。謹表以聞。臣源義政誠惶誡恐,頓首謹言。

納貢史實

背景

日本足立尊氏於公元1336年自鎌倉占領京都,廢后醍醐天皇,擁立徒有其名的光明天皇,自稱征夷大將軍,後設幕府於京都的室町,史稱室町幕府,也稱足利幕府。

同意納貢

後幕府大將軍足立義滿接受出使日本的明朝欽差使臣鄭和剿滅倭寇、接受大明朝冊封日本國王稱號、向大明朝納貢、準與明朝通商的諸項宣喻。於公元1401年5月亦既明惠帝建文三年,自稱源道義向明建文帝稱臣納貢。次年2月建文帝復詔,接受足立義滿源道義納貢。

表文

化拾壹年②乙末秋捌月二十八日上表大明皇帝陛下
日本國王臣源義政(印)
謹表。
別幅:
馬四匹
散金鞘柄大刀貳把
硫黃一萬斤
瑪瑙大小二十塊
貼金屏風三副
黑漆鞘柄大刀壹百把
槍一百把
長刀一百把
鎧一領
硯一面並匣
扇一百把
計奏訖 成化五年伏奉制書,特頒今填勘合併底簿等物,聖恩至重,手足失措,感戴感戴。然而弊邑搶攘,所謂給賜等,件件皆為盜賊所剽奪,只得使者生還而已。爰有景泰年間所頒未填舊勘合,請以此為照驗也。今後濫行今勘合者必賊徒也,罪當誅死。抑銅錢經亂散失,公庫索然。土瘠民貧,何以賑施。永樂年間多有此賜記之。又書籍焚於兵火,蓋一秦也。弊邑所須二物為急,謹錄奏上,伏望俞容。
書目列於左方:
佛祖統記全部 類說全部
教乘法教全部 百川學海全部
法苑珠林全部 北堂書鈔全部
賓退錄全部 石湖集全部
兔園策全部 老學菴筆記全部
遯齋閒覽全部
右咨禮部 日本國王源義政(印)
成化拾壹年捌月二十八日
①足利義政是室町幕府第八代將軍,他在公元1475年曾遣正使竺芳妙茂等入貢,上大明皇帝書,自稱“日本國王源義政”,請求明朝賜給銅錢,勘合符和漢書等。明朝皇帝許之。
②明憲宗成化十一年:即公元1475年。
乙、足利義政在公元1483年上明朝皇帝書①
(錄自《善鄰國寶記》卷下)
日本國王臣源義政言
皇天后土,齊歸中華之風;甘露慶雲,爭獻瑞麥之頌。丕承祖宗功業,以致社稷治安。欽惟陛下乃聖乃神,惟文惟武,光輝堯舜二典,度越漢唐中興。顧其弊邑,雖荷國恩,憂在蕭牆,有稽朝貢。布大明於天下,遐邇同仁;望長安於日邊,始終一節。茲特專使瑋長老,伏奉方物,躬趨闕庭。仰望聖慈,曲察衷素,謹表以聞。臣源義政誠惶誠恐,頓首謹言。
成化拾玖年癸卯春三月 日本國王源義政(印)
別幅:
馬四匹
散金鞘柄大刀貳把
硫黃一萬斤
瑪瑙大小二十塊
貼金屏風三副
黑漆鞘柄大刀壹百把
槍一百把
長刀一百把
鎧一領
硯一面並匣
扇一百把
計奏訖 成化十四年制書並給賜等物,一一拜納,無甚感荷之至。抑弊邑久承焚盪之餘,銅錢掃地而盡。官庫空虛,何以利民。今差使者入朝,所求在此耳。聖恩廣大,願得壹拾萬貫,以滿其所求,則賜莫大焉。謹錄奏上,俞容惟望。
右咨禮部
成化拾玖年②癸卯三月 日本國王源義政
①足利義政曾在成化十九年遣正使僧周瑋等入貢於明,請求明朝皇帝賜銅錢一十萬貫。
②成化十九年:即公元1483年。
1982年,時任山東大學中西交通史研究室主任的潘群,在第三期《文史哲》上發表文章《鄭和使日問題初探》一文。文中稱鄭和在下西洋之前,就曾出使過東洋。此說一經媒體披露,霎時在歷史學界引起軒然大波。
那么,支撐這一神秘學說的歷史依據是什麼?鄭和為什麼出使日本?為什麼這么重要的歷史事件卻鮮為人知呢?

塵封的歷史

已過古稀之年的南京大學退休教授潘群在對記者說起這段經歷時,依然頗為激動。“1956年,當時我是山東大學二年級的學生,我的導師黃雲眉是明史專家,為了培養我特批休學兩年,專修明史。期間我發現了兩本書,一本是《明史紀事本末》,一本《明書》,這兩本書都是在《明史》之前編著的。”
潘老邊說邊從書架中抽出兩本泛黃的線裝《明史紀事本末》,上載:(永樂)十五年冬十月,遣禮部員外郎呂淵等使日本。先是帝命太監鄭和等齎諭諸海國,日本首先歸附,詔厚齎之,封建諸山,賜勘合百道與之期,期十年一貢。
“我當時就懷疑,鄭和出使西洋,日本為何首先歸附呢?而且還簽訂了《勘合條約》,每年都要向朝廷納貢,而這些在《明史本紀》、《明史》、《鄭和傳》等典籍中均無記載。”
時年22歲的潘群擅於逆向思維,凡事好打破砂鍋問到底,這件事引起他極大的興趣。之後,他又翻看了《明書·戎馬志》,他驚喜地看到這樣一段記載:“永樂二年,寇浙直,乃命太監鄭和諭其國王源道義,源道義乃執其渠魁,以獻復金,十年一貢……”

使日為除寇

鄭和為何下東洋?一句話,明代初年海防的重點在日本,而貫穿明代300年的外患簡單道來只有四個字:南倭北虜。南指日本,北指蒙古,鄭和下東洋是為了解決這個“腹背之患”。
明朝建立前後,日本浪人在中國沿海進行走私、搶劫,對中國形成倭寇之患。明太祖一怒之下於洪武十六年(1383年)下令斷絕中日交通。
1402年6月,燕王朱棣奪取帝位後,為了鞏固統治,解除海禁,協調與周圍鄰國的關係,派使臣到日本,日本也派使者到中國正式入貢。
但就在明成祖準備派鄭和籌備下西洋時,卻發生了倭寇侵犯蘇州府和松江府一帶的事件。明成祖決定立即派人去日本進行政治交涉,而這一任務就落到了在朱棣奪權過程中屢建奇功,深得賞識的鄭和身上。
鄭和也不負重託,在接受任務後,立即組織人馬東渡扶桑。永樂二年(1404年),鄭和統督樓船水師十萬,歷經千辛萬苦到達日本,並將明成祖的旨意告訴日本執政者源道義,“使其自行剿寇,治以本國之法”。日本統治者自知理虧,立即下令逮捕倭寇首領,並保證今後不再發生類似情況。
此後,鄭和還去過一次越南,可見之後鄭和七下西洋,已經積累了航海經驗,並且具備了外交才能。鄭和亦因此對江浙沿海港口有較多了解,永樂二年七月選定太倉劉家港為下西洋基地,就不是偶然的了。
“源道義”是誰
“源道義就是當時的日本國國王足利義滿。”“一休就是當時退位天皇的直系。”關於鄭和下東洋之說,潘老在1985年“紀念鄭和下西洋580周年 ”時也曾提出過,只是當時忙於組織編撰《鄭和下西洋》一書,故未公開發表。
不戰而屈人之兵”
根據《客越志》記載,鄭和當年揚帆東渡日本的出發點應當是浙江寧波附近的“桃花渡”。前些年還在那裡發掘出了刻有“鄭和”字樣的大鐵錨,隨後陸續發現的史書也都有記載。
如今,“鄭和下東洋”的觀點已在學界得到了不少學者的贊同。羅宗真認為,鄭和這次下東洋,發生在下西洋之前的一年,即1404年。
元代曾有十萬海軍,但元世祖忽必烈率十萬海軍攻打日本時,最後回來的只剩下3人。相反,鄭和下東洋的船隊只有 27000人。“不戰而屈人之兵”,由此也可以看出,偉大的航海家鄭和還是一位出色的外交家。
也正因鄭和下過東洋,對其下西洋起了保障作用。從明帝國當時面臨的形勢來看,鄭和必須先解決作為海防重點的日本這個後顧之憂後,才可以大舉下西洋。
鄭和七下西洋與鮮為人知的鄭和“下東洋”,不戰屈人之兵
2005-07-11 10:31:48
今年是偉大的航海家鄭和下西洋600周年。按照明代的地理概念,以婆羅洲汶萊為分界,以東稱東洋,以西叫西洋。明初推行“禮治”外交,力圖構建以“天朝”為中心的“封貢”與“柔遠”的外交格局,恢復漢唐以來長期中斷了的萬邦來朝的“華夷秩序”。鄭和七次下西洋正是明初“禮治”外交方針的一次偉大實踐。龐大的船隊出使亞、非諸國,提高了明王朝的國際聲望,加強了與所達各國之間的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確立了和諧的國際關係。他們不畏艱險地遠播華夏“藍色文明”,充分展示了中華民族的高超智慧和非凡勇氣。

文明之師

鄭和率領船隊七下西洋,戰勝了“洪濤接天,巨浪如山”的茫茫大海和各種艱難險阻,在長期的航海活動中,鄭和一身維繫整個船隊的安危。鄭和使團到過40多個國家(含地區),經歷各種複雜而艱險的境況,船隊始終安然無恙。由於治軍嚴格,鄭和在廣大下洋官兵中享有極高的威信,無論走到哪裡,官兵們莫不聽從指揮,遵守軍紀,對所至各國人民秋毫無犯。
鄭和船隊是明初海軍的主力艦隊,其規模是當時世界上最為龐大的。鄭和下西洋所率人員每次均在2萬人以上,乘員包括官兵、水手、翻譯、醫生和國際友人,其中95%以上是在籍軍人。鄭和每次出使的船隻都在200艘左右,大型船隻約40至60艘,最大的一艘排水量達1.48萬噸,甲板有半個足球場大,就是在現代技術條件下要造這么大的木質帆船,也是極其困難的。用現代的觀點來看,鄭和船隊的確是在統一指揮下形成的一支實力雄厚、組織嚴密、能夠長期實施兩棲作戰的特混艦隊,整個艦隊猶如當代航空母艦戰鬥群,其實力無與倫比。
16世紀後期,歐洲一些國家開始了工業化前的原始資本積累,爭奪海上霸權,在美洲、非洲及亞洲等地,用“劍與火”,進行血腥的殖民掠奪。然而,鄭和航海的性質與之是截然不同的,使團抵達之地,從不以眾欺寡,以強凌弱,而是施恩布德,共享太平之福。鄭和率領著世界上最大的艦隊,具有“所向無敵”、可以“為所欲為”的實力。正如當代美國學者路易斯·麗瓦塞斯所評論的:“鄭和船隊在中國和世界歷史上是一支舉世無雙的艦隊,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是沒有可以與之相匹敵的。”但鄭和出使西洋,忠誠地執行明皇“耀威異域示國家富強”,“內安華夏,外撫四夷,一視同仁,共享太平”的和平的外交政策,鄭和7次遠航,歷時28年,造訪40餘國(含地區),卻沒有侵略過一個國家,沒有建立一塊殖民地,沒有掠奪他國財物,沒有為自己圈定一片海域和占據一座島礁,甚至沒有為自己建立一座紀念碑和在外國水域留下一個中國地名,沒有使任何鄰國感受威脅,純系友好邦交的“和平之旅”。
鄭和在錯綜複雜的國際環境中,致力於建立友好睦鄰關係,保障周邊和平環境,實現了國家間和平共處,民族間互諒團結,宗教間共尊和諧的大好局面,開創了中國“和平外交”之先河,鄭和船隊實為世界上第一支“國際和平船隊”,在世界史上是空前絕後的奇史。

貿易通道

鄭和的遠洋航行整合連結出了亞非國際貿易網。鄭和船隊的船隻分頭出發到各國進行貿易,最後都匯合在滿剌加(今馬來西亞),等待季風到來一起回國,這促使滿剌加從“舊不稱國”、“人多以漁為業”的漁村迅速發展起來,形成了“中國和遠東的產品與西亞和歐洲的產品進行交換的大集市”,這一重要的東西方貿易中心連線了亞洲、非洲和歐洲,繁榮地存在了一個世紀,直到西方航海東來,才結束了黃金時代。
鄭和七下西洋,使大批中國人走出國門,走向海洋,從“西域”到“西洋”,標誌著中國對外交往發生從陸向海的重大轉折和人類交往發生從陸上向海上的重大轉折,促成人類文明互動中心脫離了亞歐大陸,轉移到海上;一個海洋的時代宣告到來,最終決定了世界的走向。
鮮為人知的“下東洋”
從元朝末年起,倭寇不斷襲擾我國沿海,多次侵犯掠奪我浙江、山東等地。到明初的永樂年間,倭寇犯境更加猖獗,直接威脅到各國來華貢船的安全,使朝廷對外聯繫受到阻礙。永樂皇帝朱棣選派親信鄭和出使日本,以制止倭寇襲擾,調整日趨緊張的中日關係。
1404年,鄭和率領一支船隊,從浙江寧波附近的“桃花渡”出發,橫越東海,出使日本。鄭和使團同日本國王源道義進行會談,宣揚明王朝威德,強調中、日睦鄰友好,經過談判磋商,達成了共識,解決了3大問題。
一、源道義接受了明朝皇帝給他的“日本國王”封號和金印、冠服等,中、日正式建立了外交關係。隨後中國附近各國相繼被招撫,為明朝創造了良好的和平環境。
二、雙方簽訂了經濟條約《勘合貿易條約》(即《永樂條》),推動了中日貿易的正常發展。
三、日王承諾積極解決倭寇犯邊問題。到永樂十五年,我國沿海大體上實現了“海洋平靜。”
鮮為人知的“下東洋”,是鄭和十分重要的海洋實踐活動,使他親身體會到海洋對國家的重要性,依靠強大的海上實力及和平外交政策,是搞好周邊睦鄰關係的重要手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