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縣茅山中學

鄞縣茅山中學

茅山中學(原鄞縣鄉村師範學校)創辦於民國二十年(1931年),當時全名為‘鄞縣縣立簡易鄉村師範學校’。……

“校舍主體建築為並排兩幢七開間的二層樓房,中間以連廊相接。青磚混凝土結構,西洋風格。樓前各有一座橢圓形水池,可種荷養魚。

“……2007年此校舍被廢棄。2010年,鄞縣鄉村師範學校被定為區級文物保護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茅山中學
  • 創辦時間:1956年
  • 所屬地區:中國浙江省寧波市
  • 學校類型:鄉村師範學校
學校簡介,歷史沿革,

學校簡介

茅山國中座落在鄞南茅山之麓,奉化江畔,創力於1956年,原名為鄞縣第六初級中學。1960年改為寧波市茅山師範學校,兼設國中班,1961年又更名為茅山中學。恢復高考制度後1976年設為縣辦高中,高考升學率在當時縣內可謂首屆一指,其中79年40人參加高考有36人上線,1980年高中撤消,校名不變。83年被縣定為示範國中,直屬教育局管理。1995年9月為理順體制,改為由茅山鎮管理。2003年5月茅山鎮撤消,劃歸姜山鎮管理,更名為鄞州區姜山鎮茅山中學。學校的歷史可追溯到1931年鄞縣鄉村師範的創辦和1951年8月鄞縣初級師範的建立。70多年來為鄞縣和全國培養了近萬名畢業生,湧現了一大批優秀人才,特別是當年的師範畢業生現大都成了各級政府部門和教育界的老幹部、老領導,為祖國的建設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茅山中學是一所具有悠久辦學歷史的學校,並在鄞州範圍內享有盛名。

學校創建者: 沈友梅 鄞縣(今鄞州區)茅山鎮人。1904年8月30日,沈友梅先生生於寧波南鄉茅山後沈家村。
他7歲入鄉塾,13歲隨父親赴上海讀中學,18歲時即考入復旦大學。不久,因為參加學潮而被除名。19歲時沈友梅先生轉而就讀於上海正風文學院,1925年又入上海私立興業測繪專修學校深造。1926年執教於上海兩江公學。以後先生返回家鄉從事基層工作,因備受農戶擁戴而被選為鄞縣農會理事長。期間沈友梅先生還先後創辦花園國小、鄞縣鄉村師範學校(茅山中學前身)。他親自擔任校長、校董,不遺餘力地支持家鄉的教育事業。
1942年任浙江省黨部浙東區督導、定海象山兩縣聯合中學校長。1943年發起創建堇南中學的建議,得到各界的回響,共同籌資創辦了堇南初級中學(後改為鄞縣姜山中學),沈友梅先生任校董會董事。使鄞南地區嗜血的青年又有了入學的機會。同年,在寧海創辦定象兩縣聯立中學(後改為象山中學),自任校長,收容了大量因戰亂而流亡的年輕學生,並積極開展反奴化教育。1950年去台灣。[1]
在1989年10月5日,沈友梅先生終於排除重重阻力回到久別的故鄉。面對家鄉人民的熱情接待,眼看20年代親手創辦的茅山中學人才輩出,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有用人才,沈友梅先生感到由衷高興。他深感“月是故鄉明,人是故鄉親”,從而決意要在有生之年為家鄉出力。隨即他捐資2萬美元,在茅山中學設立沈氏獎學金基金。1990年購置了寧波黃鸝新村一套住宅,為自己重築新巢,1992年為方便夫人家屬(祖籍江蘇常州),又在上海為自己購置一住宅。1994年3月27日年溘然仙逝,安葬在姜山鎮茅山南麓。

歷史沿革

上世紀30年代,日寇的鐵蹄踏碎中華大好河山,華夏兒女吹響戰鬥的號角。
1937年,從鄞南鄉村的一所學校里傳出嘹亮、奮進的歌聲。“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伴隨著《義勇軍進行曲》,學校里聚集了越來越多胸懷抗日救亡理想的青年。而原本封閉、沉寂的鄉村,也被這戰鬥的歌聲震醒。
這所學校名叫鄞縣鄉村師範學校(後改名為茅山中學),位於姜山鎮茅山村,四周環山抱水。近日下午,我們來到這裡重溫歷史。
茅山師範讀書會舊址在原茅山中學內,73歲的門衛莊國定說,房子一直使用到2007年,結構完整,保護得很好。讀書會舊址是典型的民國洋式建築,堅固不失莊重,主體建築由兩幢七開式二層樓房構成,坐北朝南,青磚混凝土結構。樓前各有橢圓形水池一座,水池裡還能看到紅鯉魚。據村里老一輩人講,此建築系出生在茅東自然村、後在上海成了菸草公司老闆的洪昌城所建。
1935年冬,由於日本帝國主義加緊侵略中國和國民黨政府奉行妥協投降政策,北平爆發 “一二·九”愛國學生運動,抗日救亡運動的浪潮迅速波及全國。鄞縣城區各校奮起回響。在農村,鄞縣鄉村師範學校進步師生於1936年初成立讀書會,組織青年學生和進步教師學習和研究新社會科學,傳閱進步書刊,運用多種形式開展抗日救亡運動。1937年8月,茅山師範讀書會負責人葉正宣等人編輯出版 《茹峰呼聲》刊物,宣傳抗日救國。
“那一年,我才13歲,第一次聽到了《義勇軍進行曲》。”87歲的楊阿國老人回憶說,當時一些老師、學生教村民唱抗日救亡歌曲,除了《義勇軍進行曲》,還有《救亡進行曲》、《大刀進行曲》等。通過師生們深入、感人的宣傳,村民們對抗戰投入了極大的熱情。
1940年3月,茅山鄞縣鄉村師範學校成立了中共黨支部,書記葛維風利用學生會主席職務,重新組織讀書會,舉辦時事講座,創辦農民夜校,宣傳抗日救國。他下半年秘密散發新四軍《抗戰三周年告同胞書》,並帶領同學到奉化進行抗日宣傳活動。黨支部還動員學生簽名罷課,並取得了勝利。
硝煙已散,塵埃落定。時至今日,茅山師範讀書會舊址依舊存在,觸摸著滄桑、斑駁的牆壁、磚瓦,我們似乎還能聽到那些悲愴、激憤、不屈的歌聲,還能看到走廊、操場上年輕的人們為民族危亡疾呼。
在讀書會舊址西南約200米處,我們還看到了肖東和董槐安烈士墓。
村黨支部書記陳存德告訴記者,茅山師範讀書會舊址將繼續得到妥善保護。不久的將來,區殘聯等部門將在這裡建立一個助殘公益基地,對讀書會舊址進行保護性修繕,對原茅山中學其他建築進行改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