鄖陽府學宮

鄖陽府學宮

鄖陽府學宮是明、清湖北鄖陽府的最高學府與祭孔場所,鄖陽在唐宋時,有鄖鄉縣學。明朝成化十二年(1476)設府,縣學升格為府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鄖陽府學宮
  • 朝代:明、清
  • 地位:最高學府與祭孔場所
  • 歷時:300多年
鄖陽府學宮始建於明洪武年間,前身為鄖鄉縣學,明成化十二年設府後為府學,明清兩朝進行過十餘次重修。現僅存文廟大成殿,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確定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文物搬遷保護項目。文廟是供奉孔子以及由朝廷欽定歷朝賢人的地方,前有月台、前殿、戟門、狀元橋、欞星門、照壁及廣場,後有明倫堂、朝聖齋、訓道署、左右有廂房與廡等。
康熙年間由知縣侯世忠所輯《鄖縣誌》載:府學宮,在“嘉靖十七年(1538年),知府許詞,奏建於縣治之西南,中為文廟(大成殿),東西為兩廡(迴廊)、為戟門、為欞星,外以屏風門橫之。啟聖有祠,宰牲有所。右為明倫堂;東西為兩齋,曰:‘進德’、‘修業’。後為教諭宅,為訓導宅;右為號舍。總以儒學名焉。” 據後人所立碑文記載,嘉靖三十七年(1557年),府學宮方建成。據後人測量:府學宮建築群,總面積達2萬多平方米,成為明清時代鄖陽、荊襄、豫西、陝南科考中心,人文薈萃,歷時300多年。
2002年11月7日,鄖陽府學宮大成殿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列入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學宮原先位於十堰市鄖陽區城關鎮南,漢江北岸的坡地上,因南水北調工程而遷移至城關鎮沿江大道旁的耿家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