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小玫

鄔小玫

鄔小玫,女,復旦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復旦大學信息學院教學指導委員會成員、醫學電子學教研室主任。

1986年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獲學士學位;1992年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獲碩士學位;1992年畢業於復旦大學,獲博士學位。 現任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心律學分會委員,全國醫用電器標準化委員會醫用電子儀器標準化分技術委員會委員,上海市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理事,上海市起搏與電生理學會常委,《中國醫療器械》雜誌編委。

研究方向為醫學電子學,心臟電生理診斷/治療方法及系統。

基本介紹

學習工作經歷,研究方向,學術兼職,科研項目,新聞報導,代表性論文,授課情況,

學習工作經歷

1982年9月—1986年7月,西安交通大學,生物醫學電子工程,學士
1989年9月—1992年7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碩士
2000年9月—2006年7月,復旦大學,電路與系統,博士
1992年7月—1994年4月,復旦大學,電子工程系,助教
1994年5月—2003年11月,復旦大學,電子工程系,講師
2003年12月—2012年11月,復旦大學,電子工程系,副教授
2012年12—至今,復旦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

研究方向

  • 醫學電子學
  • 心臟電生理診斷/治療方法及系統

學術兼職

  • 中國心律學會副主任委員
  • 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心律學分會委員
  • 上海生物醫學工程學會會員
  • 全國醫用電器標準化委員會醫用電子儀器標準化分技術委員會委員
  • 上海市起搏與電生理學會常委
  • 《中國醫療器械》雜誌編委

科研項目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基於雙磁棒旋轉搜尋的電磁定位/跟蹤方法研究”,項目負責人
2、上海市科委重點課題攻關項目“體外自動除顫相關關鍵技術研究”,項目負責人
3、2012上海市科委科技支撐計畫“心臟電生理導航系統”,復旦部分項目負責人
4、2011上海市科委科技創新行動計畫“術中神經監測軟體即經顱MEP刺激模組的研發”,第二參與人
5、復旦大學專用積體電路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自主課題重點項目“植入式心臟起搏器程控與遙測功能研究”,項目負責人

新聞報導

【2018工博會】革新心臟猝死“滅火器”:復旦大學鄔小玫團隊研發新型體外自動除顫器
心臟猝死嚴重威脅人類生命。全球每年700萬人發生心臟猝死(其中中國54.4萬人)。大部分心臟猝死伴隨的心律是室顫或快速型室速等惡性心律失常,電擊除顫是目前唯一有效的終止惡性心律失常的方法。搶救工作分秒必爭,每延遲除顫1分鐘,成功率下降7-10%。通俗來講,除顫器就是搶救心臟猝死病人的“滅火器”。普通除顫器需要專業醫務人員分析心電信號後進行充放電操作,使用門檻較高。很多心臟猝死發生在醫院外,若等待專業醫務人員到達現場又難免耗費寶貴的搶救時間。
鄔小玫
對此,復旦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鄔小玫帶領的復旦醫電團隊研發新型體外自動除顫器,並亮相2018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作為國內第一款獲得醫療器械註冊的體外自動除顫器,這款除顫器的“可電擊復律心律自動判別算法”(以下簡稱“算法”)和全程語音提示功能,大大降低了對使用者的專業性要求。在語音提示的指導下,經過簡單培訓的普通人也能對心臟猝死患者實施急救,讓心臟猝死的“火苗”在還未發展壯大之前就有可能被及時“掐滅”。

代表性論文

1. Yan Shengjie, Wu Xiaomei, Wang Weiqi.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amplitude control ablation and bipolar abla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perthermia;頁碼:Vol.33(6), pp: 608-616;2017.
2.Yan Shengjie, Wu Xiaomei, Wang Weiqi.Computer simulation study on comparing lesion effects of radio frequency ablation for treating atrial fibrillation by multichannel bipolar or unipolar. 2017 7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WCSE 2017, p 1379-1386;2017.
3. Sha Min, Wang Yifeng, Ding Ning, Wu Xiaomei.An electromagnetic tracking method based on fast determination of the maximum magnetic flux density vector represented by two azimuth angles.Measurement: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Measurement Confederation; v 109, p 160-167;2017.
4.Yan Shengjie, Wu Xiaomei, Wang Weiqi.A simulation study to compare the phase-shift angle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mode with bipolar and unipolar modes in creating linear lesion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perthermia;Vol.32(3), pp: 231-238;2016.
5. Jin Lian, Wang Jianfei, Song Biao, Qian Li, Wu Xiaomei.Low-energy defibrillation with multi-electrodes stimulation: A simulation study. Proceedings of the Annu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IEEE Engineering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Society, EMBS;2015-November, p 5688-5691;2016.
6.Wang Jianfei, Jian Lian, Qian Li, Song Biao.Low-energy defibrillation research using a rabbit ventricular model: Optimizing the potential gradient distribution using.Proceedings of the Annu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IEEE Engineering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Society, EMBS;v 2016-October, p 2753-2756;2016.
7. Wang Yifeng, Sha Ming, Ding Ning, Wu Xiaomei, Yu Jianguo.Analysis and visualization of rotation searching efficiency in two-round rotation based magnetic tracking.Measurement: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Measurement Confederation;v 80, p 79-91;2016.
8.Ge Xin, Wang Yifeng, Wu Xiaomei, Fang Zuxiang.An electromagnetic tracking method using rotating orthogonal coils.IEEE TRANSACTIONS ON MAGNETICS;Vol.48(12): 4802-4810;2012.

授課情況

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本科《工程生理學基礎》
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本科《生物醫學工程學基礎》
醫學電子學研究生《心臟電生理基礎》
醫學電子學研究生《起搏與心律失常的電治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