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鐘琳

鄒鐘琳

鄒鐘琳(1897—1983),農業昆蟲學家,農業教育家,是我國水稻螟蟲防治研究的先驅。他首次提出栽培治螟的防治方法;在昆蟲生態學的研究和套用上做出了突出貢獻,編寫了我國第一本《昆蟲生態學》專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鄒鐘琳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江蘇省無錫縣後宅鎮
  • 出生日期:1897年9月12日
  • 逝世日期:1983年7月23日
  • 職業:農業昆蟲學家,農業教育家
  • 代表作品:《農業病蟲害防治法》、《普通昆蟲學》、《經濟昆蟲學》
  • 性別:男
生平簡介,個人簡歷,相關記載,昆蟲學家鄒鐘琳,國立東南大學農學院1922年畢業校友,主要論著,我國水稻螟蟲防治研究的先驅,在昆蟲生態學研究和套用上的貢獻,

生平簡介

鄒鐘琳1897年9月12日出生於江蘇無錫縣。1917年畢業於常州第五中學。因受學監史哲夫勸導,鄒鐘琳立定學農志向,考入南京高等師範農業專修科。在校期間,受農科主任、植物病理學家鄒秉文教授實幹精神的感召,暑假都是在杭州和安慶郊區農場裡度過的;他利用實習機會,抽空採集植物病蟲害標本,帶回學校供同學上實驗課用。他還對南京附近發現和蒐集到的15種植物真菌病的標本作了整理、鑑定,寫成論文,經鄒秉文推薦在《科學》雜誌上發表。1920年鄒鐘琳從南京高等師範畢業,留校任助教。他在鄒秉文的指導下,從事採集標本,做顯微切片,安排學生實習,管理儀器和進行真菌分類等一些具體工作。1921年南京高等師範改為東南大學,農業專修科改為本科。鄒鐘琳一邊擔任助教工作,一邊補學本科的課程。正值回國不久的著名動物學家秉志博士在該校創建我國第一個生物系。鄒鐘琳十分敬仰秉志博士,在主修植物病理學的同時,還選修了秉志講授的動物學和動物生態學課程。他認真學習秉志的教學方法,以提高自己教學水平。不久,通過考試才獲得學士學位。
1922年設在東南大學農學院內的江蘇省昆蟲局成立,由於初建,人少事多,鄒鐘琳毅然服從校方決定,到昆蟲局轉而從事水稻螟蟲防治的研究。1924年爆發了江浙軍閥戰爭,殃及宜興、崑山、松江一帶農民,使大片土地荒蕪。黃炎培、鄒秉文等發起組織“戰後農復興調查團”,鄒鐘琳同過探先等15人參加,他們到農村幫助農民回鄉安居,備耕播種。
1929年秋,鄒鐘琳得到江蘇省昆蟲局的補助,前往美國深造。他先進明尼蘇達大學從師於著名生態家Dr.查普曼(Chapman)學習昆蟲學和昆蟲生態學,1931年獲碩士學位,繼而入康奈爾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不料1932年因美國經濟波動,鄒鐘琳終因學費拮据,不得不提前回國。回國後,於中央大學農學院(東南大學前身)任副教授,兼江蘇省昆蟲局技術部主任,繼續從事水稻害蟲防治的研究。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鄒鐘琳主持中央大學農學院的搬遷。他公而忘私,隨船運送器材去重慶,待他安排好公務後,日寇已占領南京,無法返回,多年積累的圖書資料、昆蟲標本,連同家中財物,喪失殆盡。愛人隻身從無錫老家攜帶孩子,幾經轉輾才到重慶,剛滿月的幼兒因肺炎途中夭折。1945年春,鄒鐘琳曾隻身去西北農學院短期代理院長。當時院內國民黨派系傾軋,他從不介入,只是一面整理教務,一面調查西北蟲害情況。暑假後回到重慶。抗日戰爭勝利後,1946年夏,中央大學遷回南京,校長吳有訓任命鄒鐘琳兼任二部主任(包括農學院、醫學院和新生院)。1948年,中央大學二部取消後,他兼任農學院院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校長周鴻經奉教育部命令,強行要將中央大學遷往台灣,遭到鄒鐘琳堅決抵制,因而鄒鐘琳更受到全院師生尊敬。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鄒鐘琳到南京農學院植保系當教授兼昆蟲教研組主任、院教務處科長。後任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1983年7月23日因病逝世於南京。(1984年7月,經教育部批准,南京農學院改名為南京農業大學
鄒鐘琳曾被選為江蘇省一、二、三屆人大代表,全國政協第四屆特邀代表,全國第五屆政協委員。曾擔任農牧漁業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中國農科院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農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植物保護學會理事,江蘇省農學會顧問、江蘇省昆蟲學會理事長、名譽理事長。

個人簡歷

1897年9月12日 出生於江蘇省無錫縣後宅鎮。
1917年 畢業於常州第五中學。
1920—1929年 畢業於南京高等師範學校農科,留校當助教;選修了動物學和動物生理學等課程,獲學士學位,並提升為講師。
1929—1931年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昆蟲學及經濟動物學系進修昆蟲學及昆蟲生態學,獲碩士學位。
1932—1945年 任中央大學副教授、兼江蘇省昆蟲局技術部主任,教授、兼西北農學院代理院長。
1945—1948年 任中央大學教授、兼二部主任。
1948—1949年 任中央大學教授、兼農學院院長。
1949—1983年 任南京大學教授。
1983年7月23日 逝世於南京。

相關記載

昆蟲學家鄒鐘琳

鄒鐘琳,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八月十六日生,鴻山鎮後宅中街人。民國2年(1913年)考入江蘇省常州第五中學。民國6年畢業,考人南京兩江高等師範學校農科。在農村實習時,他愛採集標本。民國9年,他將在南京郊區採集到的15種植物真菌病標本進行研究,寫成《中國菌病見聞錄》一文,發表在《科學》雜誌上。是年畢業留校當助教。同年12月,南京成立東南大學,他轉入東南大學農科執教。後調入江蘇省在東南大學農科內建立的昆蟲局,開始進行螟、蝗蟲的防治研究。他經常在水稻田邊觀察螟蟲產卵、孵化、生長和發育情況,摸清了螟蟲的生長規律和一年的繁殖代數,從而採取相應的防治措施,使江蘇地區的螟蟲防治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民國18年秋,他由江蘇省昆蟲局資助赴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昆蟲系深造。民國20年獲碩士學位,後再入康奈爾大學深造。民國21年回國,任中央大學農學院副教授兼江蘇省昆蟲局技術訓主任。在華北蝗蟲災區調查中他曾發現東亞飛蝗因種群密度不同而發生變形現象,掌握了蝗蟲的生態特點,提出了預防蝗害的有效方法。他又進一步研究螟蟲、白背飛虱等水稻害蟲的生長規律和防治方法,發表了不少有見地的論文,對防治水稻蟲害作出了較大貢獻。民國22年,鄒鐘琳任中央大學農學院教授。他親自蒐集資料,編寫出《農業病蟲害防治法》、《普通昆蟲學》、《經濟昆蟲學》、《昆蟲生態學》、《中國果樹害蟲學》等教材。這些教材後為其他高等農業院校所採用。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中央大學農學院內遷重慶。在川東農村,他發現螟害和水稻品種、栽種時間關係密切,在國內首先提出改良水稻品種,合理安排栽培時間、避開螟害高峰的理論。民國34年春,他擔任西北農學院代理院長。民國35年夏,中央大學遷回南京,鄒鐘琳任二部主任,負責農學院、醫學院和新生院的工作。期間,他將防治蝗害的研究成果撰成《中國最近十年(1937--1947)間遷移蝗的發生狀況及防治結果》一文並發表。民國37年中央大學二部撤銷,他專任農學院院長。
1952年,全國高等院校院系調整,鄒鐘琳調任南京農學院植保系教授兼昆蟲教研室主任。每年暑假,他都奔赴各地農村進行實地考察。於1956年寫成的《太湖流域水稻三化螟防治的理論基礎和實施方法》一文,對30多年來防治螟蟲害作了科學總結,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其後又從事李實峰、小地老虎、土居天牛、大小地蠶等蟲害的防治,積極推廣研究成果。“文化大革命”中他被下放到江浦農場勞動,但依然利用一切機會觀察昆蟲、採集標本。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以後回校,指導學生科研,並潛心修改《昆蟲生態學》。該書於1980年出版。
他歷任南京農學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農業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全國農學會副理事長、全國植保學會理事、《昆蟲學報》編委、江蘇省昆蟲學會理事長,並當選為江蘇省第一、二、三屆人大代表和第四屆全國政協特邀委員、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1983年7月31日病逝.終年86歲。臨終前他說:“我死後,為我采一朵鮮花,戴在胸前,放上一隻捕食害蟲的益蟲——瓢蟲,和我一起火化。”學院遵從了他的意願,並根據家屬要求將他的一部分骨灰撒在學院試驗田中。

國立東南大學農學院1922年畢業校友

鄒鐘琳,著名農業昆蟲學家,教育家。1897年9月12日出生於江蘇省無錫縣。1920年南京高等師範畢業,留校任助教。1921年南京高等師範改為東南大學,農業專修科改為本科,鄒鐘琳一邊擔任助教工作,一邊補修本科的課程,不久,通過考試獲得學士學位。1922年設在東南大學農學院內的江蘇省昆蟲局成立,鄒鐘琳毅然服從校方決定,到昆蟲局轉而從事水稻螟蟲防治的研究。1929年秋,前往美國深造。他先進明尼蘇達大學從師於著名生態學家查普曼博士學習昆蟲學和昆蟲生態學,1931年獲碩士學位,繼而入康奈爾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不料1932年因美國經濟波動,終因學費拮据而不得不提前回國。回國後,任母校中央大學農學院副教授、兼江蘇省昆蟲局技術部主任、繼續從事水稻害蟲防治的研究。
1937年抗戰爆發,鄒鐘琳主持中央大學農學院的搬遷,他公而忘私、隨船運送器材去重慶。至1945年春,他隻身去西北農學院短期代理院長。抗戰勝利後,1946年夏中央大學遷回南京,校長吳有訓任命鄒鐘琳兼任丁家橋(二部)主任。1948年兼任農學院院長。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鄒鐘琳到南京農學院植保系任教授兼昆蟲教研組主任,後任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鄒鐘琳曾被選為江蘇省一、二、三屆人大代表,全國政協第四屆特邀代表、第五屆委員。曾擔任農牧漁業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中國農科院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農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植保學會理事,江蘇省農學會顧問,江蘇省昆蟲學會理事長、名譽理事長。
1922年在江蘇省昆蟲局時,他就開始從事水稻螟蟲的防治研究。他經常到農村蒐集螟害標本,進行防治試驗。經過幾年努力,查明了江蘇省螟蟲發生的代數並總結了各種防治方法的效果;發表了《三化螟之研究》等數篇研究報告和論文,為水稻螟蟲防治做了開拓性的工作。1932年從國外歸來,繼續對水稻螟蟲的發生規律、防治方法作了深入研究,發現不同生育期的水稻品種受三化螟為害輕重有很大差別,於1936年發表了《江蘇省數種水稻生長期與三化螟為害的關係》的論文。抗戰期間,在重慶繼續水稻螟蟲研究達6年之久,查明三化螟第三代幼蟲侵害水稻的時間為7月25日至8月25日。在我國首次提出合理安排栽種時間,避開螟蟲為害高峰的理論。這種採用栽培措施防治螟害的辦法,在生產中反覆實踐,收到良好效果。
鄒鐘琳在昆蟲生態學的研究上造詣頗深。1932年回國後,他對中國飛蝗分布與氣候地理關係;東亞飛蝗變型現象以及飛蝗發生狀況與防治效果等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發現東亞飛蝗因種群密度不同而發生變型現象,其種群密度與蝗區的生態特點有密切的關係,並根據這些規律提出了蝗害的預防方法。為當時國內消滅蝗害作出了重要貢獻。其中《中國遷移蝗之變型現象及其在國內之分布區域》獲得1941-1942年度高等教育學術三等獎。
50年代李實蜂在南京發生嚴重,當時學校園藝場裡的李樹,年年收不到果實,郊區農民紛紛把李樹砍掉。鄒鐘琳於1951年著手進行李實蜂防治試驗。1954年,他與尤子平等一起在過去試驗的基礎上,經過細緻觀察,發現李實蜂產卵於花萼組織內,幼蟲孵化後,爬過花瓣鑽出,然後鑽進幼果,噬食果心。鄒鐘琳提出在李花開放前數天和盛花期噴撒殺蟲劑進行防治,取得了明顯效果。他結合多年教學實踐和研究成果,編著了《中國果樹蟲害》一書,幾經修改於1958年出版;1982年又委託他培養的第一個研究生、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員曹驥幫助修訂再版。
鄒鐘琳60年如一日,為農業教育、科研事業鞠躬盡瘁。1983年7月23日鄒鐘琳在南京逝世。

主要論著

1 鄒鐘琳.中國菌病見聞錄之二.科學,1920,4(12).
2 鄒鐘琳.中國南部經濟植物病害志.科學,1924,9(3).
3 鄒鐘琳.中國蝶類採集錄.科學,1924,9(4).
4 鄒鐘琳.昆蟲與人生.農學(東南大學農科專集),1924,1(5).
5 鄒鐘琳.蝗蟲科中之水稻害蟲.稻作害蟲學.江蘇二農印,1925.
6 鄒鐘琳.三化螟之研究.江蘇崑蟲局專刊第二號,1925.
7 鄒鐘琳.昆蟲與土壤.科學,1925,10(8).
8 鄒鐘琳.江蘇省水稻害蟲錄.科學,1925,10(10).
9 鄒鐘琳.江蘇省三化螟蟲之研究報告.農學,1925,2(6).
10 鄒鐘琳.水稻之花飛虱.江蘇崑蟲局專刊第四號,1926.
11 鄒鐘琳.江蘇水稻之花飛虱.農學,1926,3(2).
12 鄒鐘琳.江南除螟撮要.江蘇崑蟲局印,1927.
13 鄒鐘琳.嘉定縣麥類黑粉病調查.農學,1927,3(6).
14 鄒鐘琳.二化螟蟲.江蘇崑蟲局專刊第七號,1929.
15 鄒鐘琳.《農業病蟲害防治法》.上海商務印書館萬有文庫第一集,1930.
16 鄒鐘琳.南京柳樹幹部數種昆蟲之生活狀況及其隨從現象.中央大學叢刊,1930,2(1—2合刊).
17 鄒鐘琳.中國昆蟲事業之回顧與預期.農業周報,1931,1(11).
18 鄒鐘琳.江蘇省蝗類志略.中華農學會報,1933(118).
19 鄒鐘琳.中國飛蝗之分布與氣候地理之關係以及發生地之環境.中央農業實驗所研究報告第八號,1935.
20 鄒鐘琳.吾國過去與現在對於螟蟲工作之檢討及其將來應注意之點.農報,1935,2(43).
21 鄒鐘琳.若干種水稻害蟲因氣候關係在世界上分布之狀況.中央大學農學叢刊,1935,1(2).
22 鄒鐘琳.江蘇省數種水稻生長期與三化螟為害之關係.中央大學農學叢刊,1936,4(1).
23 鄒鐘琳.普通昆蟲學.中華書局,1940.
24 鄒鐘琳.中國遷移蝗之變型現象及其在國內之分布區域.高等教育季刊,1943,3(3);中央大學科學季刊,1934,1(1).
25 鄒鐘琳.川東一點螟之發生與一季及兩季稻之關係.中華農學會報,1947(184).
26 鄒鐘琳.經濟昆蟲學.國立編譯館出版,1947.
27 鄒鐘琳.中國最近十年內(1937—1947)遷移蝗發生狀況及防治結果.科學,1949,31(2).
28 鄒鐘琳.兩種土居天牛紀要.昆蟲學報,1953,2(3).
29 鄒鐘琳.徐州專區的重要害蟲及農業改進後害蟲發生的推測和預防設計.南京農學院第一次科學討論會報告(單行本),1956.
30 鄒鐘琳.李實峰在南京的生活史和防治試驗結果.南京農學院學報,1956(1).
31 鄒鐘琳.昆蟲之滯育問題.南京農學院科研專題報告(單行本),1957.
32 鄒鐘琳.中國果樹害蟲.上海科技出版社,1958.
33 鄒鐘琳.小地蠶的生物學特性和在江蘇省的防治策略.江蘇農學報,1962(2).
34 鄒鐘琳.新疆主要農業害蟲種類及其發生情況.新疆農業科學,1962(10).
35 鄒鐘琳.小地蠶的發生規律及防治研究——夏季高溫對成蟲的影響及幾種藥劑對昆蟲的藥效測定.南京農學院科研專題報告(單行本),1965.
36 鄒鐘琳.大地蠶在南京發生狀況及四種藥劑對幼蟲滯育期試驗初報.昆蟲知識,1966,10(2).
37 鄒鐘琳.昆蟲生態學,上海科技出版社,1980.
38 鄒鐘琳.我國粘蟲的發生概況及其防治.南京農業大學科學研究專刊第13號,1984.

我國水稻螟蟲防治研究的先驅

1922年在江蘇省昆蟲局時,鄒鐘琳就開始從事水稻螟蟲的防治研究。他經常深入農村調查蒐集螟害標本,進行防治試驗。他在崑山、松江、丹徒等縣,與當地人士聯合組織除螟會,指導做合式秧田、采卵、燃燈;在水稻生長期,夜以繼日地蹲在田頭觀察記載螟蟲的生長發育過程;水稻收割後,挖稻根消滅越冬成蟲;回到昆蟲局,又忙著舉辦除螟講習會。經過幾年努力,鄒鐘琳查明了江蘇省螟蟲發生的代數並總結了各種防治方法的效果;並發表了《三化螟之研究》等數篇研究報告和論文,為水稻螟蟲防治做了開拓性的工作。
1932年鄒鐘琳從國外歸來,繼續對水稻螟蟲的發生規律、防治方法作了深入研究,發現不同生育期的水稻品種受三化螟為害輕重有很大差別,並於1936年發表了《江蘇省數種水稻生長期與三化螟為害之關係》的論文。抗日戰爭期間,鄒鐘琳在重慶繼續水稻螟蟲研究達6年之久,查明三化螟第三代幼蟲侵害水稻的時間為7月25日至8月25日。如果川東春季降雨太遲,稻秧不能及時移栽、抽穗,則螟蟲發生嚴重。但試種的雙季稻,一般早稻在8月中旬收穫,螟蟲為害較輕,晚稻的螟害也輕。根據近十年研究,發現三化螟為害與水稻品種和栽種時間關係密切。在我國首先提出合理安排栽種時間,避開螟蟲為害高峰的理論。這種採用栽培措施防治螟害的辦法,在生產中反覆實踐,收到了良好效果。1956年3月,在南京農學院第一次科學討論會上他作了《太湖流域水稻三化螟防治上的理論基礎和實施方法》的報告,總結了1918年以來太湖流域水稻三化螟發生概況及水稻改制在螟蟲防治工作上的成績,受到與會專家的一致好評。

在昆蟲生態學研究和套用上的貢獻

鄒鐘琳在昆蟲生態學的研究上造詣頗深。1932年回國後,堅持用昆蟲生態學的理論,解決生產中的問題。他在江蘇崑蟲局兼任技術部主任期間,深入江蘇、華北蝗區調查,對中國飛蝗分布與氣候地理的關係;東亞飛蝗變型現象以及飛蝗發生狀況與防治效果等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發現東亞飛蝗因種群密度不同而發生變型現象,其種群密度與蝗區的生態特點有密切的關係,並根據這些規律提出了蝗害的預防方法。為當時國內消滅蝗害作出了重要貢獻。其中《中國遷移蝗之變型現象及其在國內之分布區域》獲得1941—1942年度高等教育學術三等獎。
50年代,鄒鐘琳主持全國重點課題“小地老虎的研究”。他從生物學、生態學的觀點,對小地老虎生物學特性及其發生規律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顯著的成果,最後匯集成《小地蠶論文集》出版。許多成果在生產上發揮積極的作用,有的還拍成科教片,在全國進行宣傳。
鄒鐘琳在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深厚的理論知識,掌握國內主要農業昆蟲發生的一般規律,經常提出帶有方向性的研究課題。60年代初,他就在教研組內提出要著重研究昆蟲的種群及其數量的變動規律,及作物抗蟲性的研究和套用,經過20多年努力,教研組在這兩項研究上取得了重大成果,其中稻縱卷葉螟和稻褐飛虱的遷飛規律已基本摸清,曾獲得江蘇省、農業部和國家級科技成果獎。實踐證明鄒鐘琳指出的這個研究方向,是符合國內外昆蟲學發展趨勢的。
1980年我國第一本《昆蟲生態學》出版。這是鄒鐘琳數十年昆蟲生態研究工作的結晶。為了寫好這本專著,他還不斷地閱讀國內外最新的專著和期刊,從全國各地蒐集大量的實際資料和補做一些觀察實驗。如為了弄清楓蠶在南京的生活史及其習性,他便在自己的臥室里養起楓蠶來。把家裡大大小小的籃子用來當籠子,把紗窗與玻璃窗之間的空隙也利用起來。開始,楓蠶怎么也不交配。他經過多方面找原因,終於發現雌蟲與雄蟲不交配是由於光照太強的關係,於是他把窗子遮得暗暗的,如是楓蠶交配成功。鄒鐘琳把這些有價值的資料都充實到了《昆蟲生態學》中。因此這本專著內容豐富、生動,出版後深受同行的好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