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春座

鄒春座,棉紡織專家。長期從事棉紡技術工作,刻苦鑽研,自學成材,對紡織老廠改造,新廠建設,紡織機械改進,企業體制改革等有深入的研究和創造,做出了不少成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鄒春座
  • 出生日期:1906年
  • 逝世日期:江蘇省無錫
  • 職業:棉紡織專家
人物生平,專業資格,

人物生平

1906年生於江蘇省無錫縣(今無錫市)一個沒落地主家庭。從小就喜愛玩弄機械。
1923年畢業於無錫公益工商中學工科,因無力升學,進入校董榮德生辦的無錫申新三廠為練習生。在汪孚禮、毛翼豐的指導下,進步較快,同時用萬國函授學校及申新養成所講義等教材刻苦自學,結合參加機工實際工作,取得長足進步。
1927年,鄒春座被派去申新二廠實習,在前輩的指導下,通過和工人一起操作,掌握了他們的關鍵技術,同時仿製了一套平揩車工具,帶回申新三廠,不久被升為保全主任。
1933年,應盧統之之聘往濟南籌建仁豐紗廠,參加了從廠房設計、設備訂貨、機器安裝、人員培訓到試車生產的建廠全過程。工廠投產後,擔任該廠保全技師兼管修機間及原動間工作。1934年轉入上海申新二廠任保全技師。
1935年,隨西安大華紗廠經理東渡日本,參觀考察了紡織工廠,並在豐田紡機製造廠及阪本自動布機製造廠實習一個時期。由於工作上已積累一定經驗,再在異國實習,眼界大開,得益非淺。
旅日歸來,受聘為崇明大通紗廠保全技師,1935年10月被無錫豫康紗廠聘為工務長,直到1937年無錫淪陷,工廠毀於日本侵略軍炮火。
1938年5月,被聘為天津恆源紗廠紡部副主任。1940年調任北洋紗廠紡部主任。
1943年調任天津誠孚公司工程師。當時,市場棉紗奇缺,鄒春座開始從事簡化紡機的研究,稍有成就,便毅然辭去誠孚高薪職務,去無錫和嘉定,創辦小紗廠,繼續深入研究成三步法工藝的鐵木紡紗機一套投入試生產,被聘為嘉新紗廠及一新工業社經理兼工程師,三步法紡機的技術圖紙曾被介紹給抗日大後方。
1945年抗戰勝利,鄒春座與惠志道受重慶特派員之聘同去上海接收日商大康紗廠,惠任廠務主任,鄒任副主任。入廠後立即開工,保留了原有全部工人及其原有的管理秩序,並追回了日方人員串通姦商盜竊布匹及貴重機配件物資。
1946年調任中紡公司上海第六紡織廠副廠長,該廠和大康大不相同,當時工潮迭起,為工人爭取產假等而帶頭罷工,附近的警備司令部分支機構多次要來廠鎮壓均被拒絕,而由總公司人事部來處理。
1948年任中紡公司上海第十五紡織廠副廠長,1949 年建國以後,留任上海國棉十五廠副廠長。
1950年任華東紡織管理局生產計畫科科長。
1951年晉升為該局計畫處副處長,兼任上海交通大學紡織系教授,講授紡廠設計。
1952年任華東紡織管理局計畫處工程師,1953年任該局技術處副處長,同時被評為二級工程師。
在這期間,他投入了紡紗的多項研究,主要有在簡化工藝的基礎上提高細紗機牽伸;同時還創造了細紗機葉子板定期升降裝置以減少斷頭,後為各廠所採用;又對急行往復式絡筒機槽筒改造為斷紋槽筒,提高工效三倍。被評為1955年上海工交系統勞動模範及1956年全國先進工作者,出席了全國先進生產者與先進工作者代表大會。
1957年調往北京,任紡織工業部紡織科學研究院棉紡織室副主任。
1959-1966年被聘為國家科委紡織專業組成員。
1964年被特邀列席第三屆全國政協會議。
1965-1981年為第四、五、六屆全國政協委員。
1969年,在“文化大革命”中研究院被撤銷,年過花甲的鄒春座也隨著下放去湖北安陸農場勞動,他多年辛苦搞起來的,已經基本完成的科研項目——牽切直接制條機和全自動棉條卷繞機,後來均未能繼續完成研究工作。
1979年,紡織工業部紡織科學研究院恢復重建,鄒春座被聘為顧問,1988年被評為教授級高級工程師。1981年應聘為紡織工業部紡織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在此期間,他根據彩色印刷技術的原理提出了三原色織錦的研究構想,雖然當時他已年過七旬,仍親自去上海、蘇州、杭州等地調研。
1980年與蘇州絲織試樣廠正式簽訂協定進行合作研究,在他的指導下經過研製組2年多的努力,終於研製成功三原色織錦的“新媚緞”和彩色象景,簡化了傳統的織錦工藝,增添了一種新的風格的織錦產品。
1986年“新媚緞及其織造方法”獲得國家發明專利。
1989年3月退休。由於鄒春座在科技上的諸多貢獻,1990年獲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專業資格

棉紡織專家
列席第三屆全國政協會議
第四、五、六屆全國政協委員
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