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城市志

鄒城市志

《鄒城市志》是1995年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文貴、苗存哲、王嘉興。本書主要講述了鄒城市的歷史發展及民俗文化。

基本介紹

  • 書名:鄒城市志
  • 作者:劉文貴、苗存哲 、王嘉興
  • ISBN:7-5017-0705-7
  • 類別:中國史
  • 頁數:971
  • 定價:98.00元
  • 出版社: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95年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1995版,基本信息,市志說明,2009版,基本信息,主要內容,

1995版

基本信息

鄒城市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編 劉文貴 苗存哲 主編 王嘉興 秦顯耀 龍青
副主編
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 1995年 3000冊 1400千字 971頁 彩圖 16碼 98.00元
ISBN7-5017-0705-7

市志說明

鄒城修志始於明成化十三年(1477)。歷代共編修志書22種,未刻印和已佚不詳的
有9種,尚存13種,即:明嘉靖年間《鄒縣地理志》、明萬曆三十九年(1611) 《鄒縣
志》,清康熙十二年(1673)《鄒縣誌》、康熙五十四年(1715)《鄒縣誌》、道光十四
年(1834)《鄒縣誌稿》、光緒十八年(1892)《鄒縣續志》、光緒三十三年(1907)《鄉
土志》,民國6年(1917) 《山東鄒縣地理志》、民國23年(1934)《鄒縣誌稿》、民國
24年(1935)《續修鄒縣誌稿》、民國31年(1942)《山東鄒縣地理志》。新中國成立後,
有1962年《鄒縣新志》、1987年《鄒縣簡志》。
新編《鄒城市志》 1982年3月始修,1995年出版。上限起自1840年,有關卷章適
當上溯;下限斷至1992年,有關卷章適當下延。全書首設概述,大事記;中設32個專
志;尾設人物和附錄。卷下共設156章、549節。主要卷目為:行政區域、自然環境、
人口、農業、林果業、水利、養殖業、工業、煤炭·電力、商業、糧油業、交通·郵
電、城鄉建設、財政·稅務、金融業、經濟綜合管理、黨派·群團、政權·政協、軍
事、司法、民政、勞動·人事、教育、科學技術、文化藝術、衛生、體育、文物名勝、
嶧山、孟氏家族、宗教·民俗、方言等。
鄒城位於山東省南部,南襟徐淮要衝,以滕薛故地為屏;北枕泰岱南脈,與魯國
故城曲阜毗鄰;東依沂蒙山區,和平邑、泗水相連;西臨魯西平原,與兗州、濟寧、
微山接壤。 西周初期於此地建立邾國。公元前615年在嶧山之陽建造了規模宏大的都
城。邾穆公時改邾為騶。秦始設騶縣,唐改騶為鄒。縣的設定沿用至新中國成立後。
1992年10月,經國務院批准撤縣建市。境域東西最大橫距63千米,南北最大縱距35千
米, 總面積1613平方千米。下轄20個鄉鎮,889個行政村。境內居民以漢族為主,有
少數民族20餘個。 1992年,全市人口為1069849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91206人。鄒城
屬暖溫帶過渡型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雨量集中,水熱同步。地質屬華北地台型,
沉積層厚度2450米, 地勢東高西低,境內最高海拔648.7米。地型分為低山、丘陵、
平原、窪地、水面五種類型。境內山脈系泰山、蒙山分支,自東向西展布,分嶧山、
連青山、鳳凰山、尼山、昌平山、鳧山六個山系。水系屬淮河流域,主要河流有泗河、
白馬河等40餘條,絕大部分屬季節性間歇河,汛期有水,冬春乾涸,源短流急,含沙
量大。鄒城礦產資源豐富,境內的兗州煤田藏煤總儲量33億噸。煤種以低硫、低磷、
低灰和高熱量著稱,是全國八大煤礦基地之一。1992年產原煤1152萬噸。大理石、花
崗石、石灰石、石英石、黃沙等礦產資源蘊藏量十分豐富。
鄒城歷史文化悠久,境內文物古蹟、風景名勝眾多,是甲類對外開放地區和旅遊
勝地。 有文物保護單位140餘處,其中,國家重點保護單位2處;省級重點保護單位8
處,庫藏文物1萬多件。著名文物古蹟有:史前野店文化遺址,春秋時期的邾國故城,
始建於北宋時期的孟府、孟廟和占地近千畝的孟林,北周時期的鐵山摩崖石刻,山東
省最大的地下宮殿--明朝魯荒王朱檀墓,中國古代九大歷史文化名山之一的嶧山。
鄒城人民富有悠久的革命傳統。清鹹豐、同治年間,農民起義領袖宋繼鵬領導的
文賢教(亦稱白蓮教) 起義,沉重打擊了清王朝統治。1932年7月,建立了鄒城共產黨
組織,並在艱苦鬥爭中逐步發展壯大。1937年底,中共鄒縣縣委領導的南亢抗日武裝
起義,揭開了鄒城人民抗日武裝鬥爭的第一頁。繼而開闢了鄒東抗日根據地,並逐步
發展抗日武裝,打擊日偽頑軍,擴建根據地,直至取得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在解放
戰爭中,特別是解放軍北撤的艱苦歲月里,中共鄒縣縣委組建敵後武工隊,堅持同國
民黨反動派、還鄉團、敵特分子進行不屈不撓的鬥爭。新中國成立後,鄒城人民繼承
光榮傳統,在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中湧現出趙廣來、李慶雙等英雄模範人物。
鄒城農業生產資源豐富,光照條件好,生物品種多,逐步形成農、林、牧、副、
漁業全面發展和農工商綜合經營的格局。 全市可利用面積12.87萬公頃,占總面積的
80%, 其中耕地8.18萬公頃。1949年,全縣糧食每公頃產量為1367.25千克。新中國
成立後,中共鄒城市委、市人民政府領導全市人民進行大規模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和
耕作制度改革, 在境內興建水庫110座,改善了生產條件,提高了防禦自然災害的能
力, 農業生產有較大幅度的提高。 1992年,全市糧食總產量達45.3萬噸。實有林地
1.83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為19.2%,農業生產總產值32.7億元。大棗、山楂、青山羊、
香椿芽等土特產品久負盛名。
鄒城工業生產在新中國成立前幾乎是空白。新中國成立後,境內工業在曲折中逐
步發展。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鄒城成為國家重點能源基地和魯南地區新興工業城
市,初步形成以煤炭、電力、建材、化工、輕紡等行業為體系,以高新技術產業為先
導,工貿、商貿、農貿相結合的綜合經濟技術開發格局。1992年,鄒城擁有鄉鎮以上
工業262家,中央、省、地屬企業6家,產品質量穩定,有14種產品獲國家和部、省優
質產品稱號, 100多種產品打入國際市場。境內有國家特大型企業兗州礦務局,山東
省最大的坑口發電廠鄒縣電廠, 設計年發電能力360萬千瓦。1992年,全市工業總產
值35.9億元,實現利稅2.4億元。
鄒城交通便利,鐵路、公路、內河組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共有鐵路線44千米,
京滬鐵路複線縱貫境內南北; 兗石鐵路橫貫境內東西;並有廠礦鐵路專用線6條。共
有公路21條, 其中104國道等幹線7條,總長500千米。有水運航道19千米。郵電事業
發展迅速。程控電話投入使用,實現了國際國內直接撥號。電報傳遞實現了轉報自動
化,村村通電話、通郵。伴隨著經濟的發展,初步形成了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相結合
的城鄉教育網路。市鄉村三級建立起醫療保障防疫網路,衛生條件不斷改善,人民健
康水平不斷提高,成為魯西南第一個省級衛生城。各類文化娛樂設施不斷增加。城區
建有文化館、圖書館、文管所、劇團、電影院、劇院、工人文化宮、兒童樂園、體育
場、公園、報社、電視台、廣播電台等。1992年,全市擁有各類文化機構186處。
新編《鄒城市志》依據鄒城市的自然和社會環境,從市情整體出發,突出地方特
點。將文物名勝、嶧山、孟氏家族設為專卷,以突出鄒城是文化歷史名城,禮儀之邦。

2009版

基本信息

《鄒城市志》鄒城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 呂郁 梁超 主編 周廣志 執行主編 胡強音 秦顯耀 蘇常春 副主編
北京 方誌出版社 2009年9月 3500冊 1573千字 1012頁 365元
ISBN 978-7-80238-585-6

主要內容

該志為《鄒城市志》1995年版的續志。上限1991年,下限2005年。為表述事物的完整性,有關卷、章適當上溯或下延。該志前冠概述、大事記,後殿人物、附錄,中設專志三十卷。
鄒城市位於山東省南部,南襟徐淮要衝,以滕薛故地為屏;北枕泰岱南脈,與魯國故城曲阜毗鄰;東依沂蒙山區,和平邑、泗水兩縣相連;西臨魯西平原,與兗州、任城、微山三縣(市、區) 接壤。地理坐標為北緯35°9′12″~35°32′54″、東經116°44′30″~117°28′54″。境域東西最大橫距63公里,南北最大縱距35公里,總面積1616平方公里。至2005年底,全市下轄14個鎮、3個街道、869個行政村和18個社區居委會; 人口112.45萬人,境內居民多為漢族,少數民族有34個;城區面積28平方公里,主要街巷1152條,常住人口30萬人。
歷史文化悠久。鄒城素稱“孔孟桑梓之邦,文化發祥之地”。早在六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這片沃土上繁衍生息,創造了璀璨奪目的古代文明。西周初期建立邾國,培育了邾婁文化。戰國中期,邾穆公改邾為騶。秦始設騶縣,唐改騶為鄒,縣的設定沿至1992年10月(國務院批准撤銷鄒縣,設立鄒城市)。撤縣設市後為山東省直轄、濟寧市代管的縣級市。鄒城人傑地靈,聖賢輩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子誕生在鄒城,有以“鑿壁偷光”刻苦攻讀而聞名於世的著名經學家、西漢丞相匡衡,世稱“鄒魯大儒”的西漢韋賢、韋玄成父子丞相,曹魏時“建安七子”中的王粲,魏晉時著名醫學家、太醫令王叔和等一大批歷史文化名人。境內文物古蹟、風景名勝眾多,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2006年底,全市各級文物保護單位59處, 其中,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濟寧市(地)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5處;庫藏文物1.5萬件。
資源能源豐富。境內四季分明,屬暖溫帶過渡型季風氣侯區。年平均降水771.7毫米、 日照2427.9小時、氣溫14.1℃,無霜期202天。地質屬華北地台型,沉積層厚度2450米, 平均海拔77.8米。地型以低山、丘陵、平原為主,地勢東高西低。以京滬鐵路境內段為界,鐵路以東及西南部為低山丘陵,約占總面積的70%;鐵路以西為平原, 約占總面積的30%。全市可利用面積12.87萬公頃,耕地8.18萬公頃。境內山脈系泰山、 蒙山分支,自東向西呈規律展布,分為嶧山、連青山、鳳凰山等6個山系, 有大小山頭190餘個。水系屬淮河流域,有泗河、白馬河等河流40餘條,絕大部分屬季節性間歇河。境內藏煤面積357平方公里,煤層平均厚度13.5米,總儲量33億噸。煤種以低硫、低磷、低灰和高熱量著稱,為全國八大煤炭基地之一。大理石、花崗石、石灰石、石英石、黃沙、高齡土等礦產資源蘊藏量十分豐富,其中花崗石品種主要有鄒城紅、鄒城綠等國內稀有品種。
黨的改革開放政策,極大地解放了社會生產力。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解放思想,搶抓機遇,團結奮鬥,艱苦創業,國民經濟協調快速發展,綜合實力明顯增強。2005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實現268.02億元, 是1992年的10.8倍, 按可比價格計算年均增長18.1%; 人均地區生產總值23878元,比1992年增長9.2倍,年均增長17.8%;實現地方財政收入13.06億元,比1992年增長10.2倍,年均增長20.4%;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04.3億元,比1992年增長17.6倍,年均增長25.2%;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3.66億元,比1992年增長6.1倍, 年均增長16 3%。三產比例由1992年的22.7:49.8:27.5,調整最佳化為7.94:67.64:24.42。
農村經濟穩步發展。農村經濟突破以種植業為主的傳統模式,開始向多元化、產業化結構轉變,農、林、牧、副、漁業全面發展。2005年,全市實現農業總產值41.84億元,比1992年增加32.88億元,年均增長12.6%(按可比價格計算) 。其中,種植業總產值19.85億元,畜牧業總產值18.33億元。全市實有耕地面積降至6.30萬公頃,比1992年減少0.38公頃,但糧食總產增加3.62萬噸, 達到48.87萬噸。棉花總產1420噸,花生總產7.37萬噸,蔬菜總產66.52萬噸,無公害蔬菜、食用菌、大櫻桃等成為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全市生豬出欄87.66萬頭,羊出欄85.29萬隻,肉類總產9.49萬噸,蛋類總產9.80萬噸,水產品產量2.20萬噸。 農業產業化、標準化進程不斷加快,年銷售收入過百萬元的農業龍頭企業達到54家。林業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10個萬畝經濟林基地初具規模,全市農田林網化面積2.46萬公頃, 實有林地2.79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為20.8%。農業綜合開發、二三期世行項目建設成效顯著,西葦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基本竣工.建設攔水壩、攔河壩652座, 治理小流域180平方公里,農田有效灌溉面積達到3.77萬公頃;高標準治理採煤塌陷地0.22萬公頃。 村村通油路工程全面啟動,新建改造農村公路696公里, 通車裡程達到1257公里;先後解決662個村、61萬人飲水困難,城鄉電網改造基本完成,先後新建、改造鄒南、崗山、張莊3座110千伏變電站及一批中小變電站所,農村總用電量達12609萬千瓦小時。
工業經濟提速增效。經過1979年的“擴權留利”“兩步利改稅”,1987年放權讓利、放水養魚的第一輪承包經營責任制和1991年“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建立等改革,企業整體素質和綜合效益全面提高,全市工業企業數量由少變多、規模由小變大、實力由弱變強,形成了機械、化工、釀造、食品、煤炭、電力、建材、輕工、紡織等門類比較齊全的工業體系。白1992年以來,堅持增量增效並重,扶強解困並舉,相繼實施“內合、外擴、聯強”發展戰略,全市工業經濟進入由量的積累到質的轉變、由外延擴張到內涵提升的發展新階段,被列為全省30個工業強縣市之一。 2005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340.58億元,實現利稅71.06億元、利潤40.53億元,分別是1992年的15.8倍、30.1倍和20.5倍;全市工業總產值達324.3億元,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140.58%,產品銷售率為96.5%, 全員勞動生產率114503元/人;嶧山尿素、兗礦煤、奔騰油漆等一批產品享譽國內外。以“兩個置換”為核心的國有集體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通過強強聯合、兼併聯合、資產重組、股份制改造等方式,市屬工業企業改制面達到90%, 盤活國有集體資產5億多元,解除債務包袱4.2億元,流通企業產權制度改革任務基本完成。全市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6家,實現產值30.85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9.5%。 民營經濟發展增勢強勁,全市民營業戶發展到2.88萬戶,民營企業1836家,民營經濟上交稅金5.83億元,從業人員8.06萬人,成為經濟領域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對外開放取得重大進展,全市累計契約引進市外國內資金367億元, 實際到位資金133億元;批准設立外商投資企業67家,實際到位外資4.56億美元, 外貿進出口總額達到6.46億美元,獲得對外貿易經營權的企業達到57家。2001年, 規劃建設經濟開發區、鄒城工業園區兩大省級園區,投資2 6億元配套完善基礎設施,基本實現“六通一平”,累計入園項目132個,總投資達到102億元。
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嚴格按照規劃推進城市開發建設,東部新城區拉起框架,舊城區改造步伐明顯加快,城市建成區面積由2000年的18.78平方公里增加到2005年的30平方公里。新建改造金山大道、嶧山路等一大批城市主幹道路和小街巷,初步構建起外成環、內成網的現代化城市交通體系,城區道路總長度由198公里增加到260公里。先後投資15億多元,高標準建成人民廣場、文化廣場、體育公園、博物館等一批現代化公益設施;旭園、桃李苑、陽光、燕京花園等10多個住宅小區建成投用。城市供水、供氣、供電、通信等基礎設施和環衛、公交等公共設施日益完善,污水處理廠一二期、無害化垃圾處理廠建成投用,城市供水、供氣普及率為96%、85%,綠化覆蓋率為36%。
人民生活持續改善。 2005年,全市在崗職工工資總額35.04億元,是1992年的7.9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23517元,是1992年的6.1倍,其中鄒城市屬職工人均年工資17783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35元,農民人均收入4650元、人均生活消費支出2444元。 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積27.5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32平方米, 分別是1992年2.59倍、1.6倍。城鄉居民年末儲蓄餘額98.91億元,是1992年的16.6倍,年均增長24.1%。
1991年以來的15年,鄒城人民生活水平實現由溫飽到小康的歷史性跨越。鄒城市先後榮獲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市、全國質量興市先進市、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全國社會文化先進市、全國民政工作先進市、全國政務公開示範市、全國食品安全示範市、全國“雙合格”親職教育工作示範市、全國殘疾人康復工作先進市、全國村民自治模範市、全國愛心獻功臣行動先進市、全國經濟林建設先進市、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市、全國體育工作先進市、全國科技工作先進市、全國科普示範市、全國油料生產先進市、全國畜牧工作先進市、全國鐵路護路聯防工作先進市等榮譽稱號。
鄒城將堅定不移實施“工業立市、轉型強市”戰略,加快建設“經濟強市、文化名市、生態靚市、和諧新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