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經濟開發區

鄂州經濟開發區

鄂州經濟開發區屬省級開發區,於2006年7月籌建掛牌成立,2008年8月由湖北省政府正式批覆籌建。湖北省政府批覆後,鄂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將開發區定位為鄂州西部新城區,總人口10萬餘人,國土面積9.86平方公里,規劃面積38平方公里。區位優勢明顯,水陸空立體交通網路體系完善,地處武漢城市經濟圈核心層,是鄂州市承接大武漢產業轉移,建設“兩型社會”的重要載體。市主要領導同志親自操作,迅速完成了開發區行政區劃調整,配備了開發區管委會領導班子,公開選聘了開發區一辦四局正職幹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湖北鄂州經濟開發區
  • 外文名稱:Ezho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 別名:鄂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所屬地區:湖北鄂州
  • 電話區號:(+86)0711
  • 郵政區碼:436001
  • 地理位置:鄂州市西部新城區
  • 面積:9.86平方公里
  • 火車站:鄂州火車站
  • 車牌代碼:鄂G
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功能定位,基礎設施,

建制沿革

鄂州經濟開發區成立於2006年,位於鄂州市西部(緊鄰武漢),國土面積9.86平方公里,所轄3個社區,10個行政村,總人口約10萬餘人。2010年,開發區占全市經濟指標的45.8%,開發區綜合排名列湖北地市級第六名。總體規劃面積38平方公里,由浙江武漢港工業園、武鋼集團鄂鋼工業園和超凡物流園三大區塊組成。開發區行政管轄面積750公頃,批准征地面積710公頃,實際用地面積710公頃,其中工業項目用地面積650公頃。是省級開發區,湖北省 “青(青山)陽(陽邏)鄂(鄂州)”和“武漢新港”循環經濟試驗示範區。總規劃面積38平方公里。交通便捷,區位優越。緊臨宜黃、滬蓉高速,武黃城際鐵路和漢鄂高速公路均在境內設有站點。距武漢、黃石半小時車程。開發區內包括武鋼集團鄂鋼工業園、浙江(武漢港)工業園、湖北省再生資源工業園和超凡物流園,已經形成鋼鐵深加工、機電製造和物流貿易三大特色產業。鄂州開發區正在發展成為現代製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的聚集區,發展外向型經濟和體制創新的先行區。產業發展重點:建材、機械製造、現代物流業等產業。

行政區劃

開發區由向省政府申報的9.86平方公里區域的核心區、整體劃入開發區的樊口街道(杜山村、范墩村,得勝村鈕墩村,周屴村,周鋪村)和同時託管三江港區的17平方公里組成,總規劃面積38平方公里,區位優勢明顯:距武漢、黃石均不過半小時車程;武漢新港鄂州港區及鄂州火車貨運站均在開發區境內;開發區緊鄰宜黃、滬蓉和京珠高速,武黃城際鐵路和漢鄂高速均在開發區境內設有站點。開發區將功能定位為特色產業聚集區、循環經濟試驗區、統籌城鄉示範區和宜居宜業新城區,迄今已引進各類企業200餘家,初步形成鋼鐵深加工、機電製造和物流貿易三大特色產業,武鋼集團鄂鋼工業園、浙江(武漢港)工業園已初具雛形,湖北再生資源工業園和超凡物流園正在規劃建設之中。
鄂州開發區鄂州開發區
開發區北依長江,東臨鄂鋼集團,南抵武(漢)——鄂(州)輕軌線,西接薛家溝。武九鐵路、漢鄂快速通道、樊川大道、九十里長港穿境而過,長江、滬蓉高速毗鄰相通。此地地勢平坦,土地寬闊、水資源豐富、電力等基礎設施與城區對接,是發展製造業的風水寶地。2006年開發區共引進了各類項目34個,引資149977萬元。

功能定位

開發區的功能定位為:製造業聚集區、中小企業創業區、科技企業孵化區、物流貿易區和城市發展新區。
鄂州開發區廠辦鄂州開發區廠辦
2009年1-6月份,全區建設項目共 20個,項目總投資12.28億元。其中續建項目5個,總投資4億元;新開工項目15個,總投資8.28億元。總投資20億元的浙江工業園園區內三條主幹道路已順利施工,該園區已簽約項目16個,年內有12個項目開工;湖北鄂重重型機器公司搬遷擴建項目,廠房建設已基本完成,完成投資1.75億元,設備安裝及調試完成;雲海二期、興欣三期等改擴建項目廠房建設已基本完成;湖北進口再生資源加工工業園項目已報送至國家環保部,待環保部正式批覆;藉助武漢港三江港區建設,總投資5億元的超凡物流園正在勘測規劃設計階段,待長江枯水期開工建設。
被稱為華中規模最大的綠色工業基地——武漢港工業園,2009年10月28日在武漢城市圈內的鄂州經濟開發區正式開園。武漢港工業園規劃總面積6000畝,總投資約75億元,分三期開發。第一期用地1200畝,已成功簽約企業29家,總投資32億元,首批入園的13家企業同時開工,這種13個項目,涵蓋精密機械製造、新型環保科技、港運物流等產業,總投資10.6億元,預計實現年銷售收入31.8億元,利稅4.8億元。武漢港工業園是鄂州經濟開發區的“區中園”,工業園毗鄰武鋼集團鄂鋼工業園、武漢富士康工業園,園內裝備製造、機械製造等產業與鋼鐵企業聯繫緊密。

基礎設施

一條條寬敞的道路延伸至遠方、一塊塊綠化帶綠意盎然、一棟棟標準的廠房整齊排列、一個個背街小巷乾淨整潔……一座“美麗新區”展現在市民的面前。
基礎設施提檔升級。2012年,開發區投入13億元,高標準、大規模建設市政基礎設施,提升容納招大商的硬環境。共有20個基建項目,其中續建項目6項,新建項目14項。將開發區基建納入主城區大系統全盤考慮和規劃,確保50年不落後,成為全市標桿。雨污管網、自來水管網、路燈通訊電纜等配套設施統一規劃,同步一次性施工,至少5年內不允許破路施工。投資2000多萬元的共青港清淤工程和杜山泵站也將啟動。武漢港工業園園區“五縱兩橫”7條道路基本完成。
實施亮化美化淨化工程。吳楚大道、旭光大道、四海大道等主幹道的綠化、路燈工程全部完成。綠化帶一年四季常青,夜晚主幹道燈火通明。吳楚大道的綠化、亮化工程成為全市的亮點工程,成為城西新區的一道亮麗風景線。繼續實施“穿衣戴帽”工程,投資14萬元完成旭光大道杜山村七組段13戶居民和6家單位總計3400餘平米牆面、450餘平米瓦面的“穿衣戴帽”工程。投資20萬元對范墩村吳楚大道兩側的25戶,20762平米民房進行美化。紮實開展“清潔鄉村”活動。開發區層層宣傳發動,明確目標任務,嚴格考核獎懲,完善硬體設施,多次掀起“清潔鄉村”活動熱潮,並探索建立了垃圾清掃轉運、衛生長期保潔的長效機制。堅決取締了全區64家小選礦廠(含破碎廠),有效地遏制了環境污染。開發區多項舉措並舉,城鄉環境大幅提升,城鄉面貌迅速改觀。
城市管理科學高效。認真實行“門前四包、庭院達標”制度。2012年初,開發區與社區、社區與轄區各單位層層簽訂《“門前四包、庭院達標”責任書》。每月城市辦定期對各社區落實情況進行評比分析,對存在的問題,聯合相關部門要求責任單位限期整改。加大對出店經營整治力度,發現一起堅決處理一起。為了徹底解決樊口市場和薛家溝市場占道經營和髒亂差的局面,城市辦積極與相關部門(單位)協調,兩個市場得以拆除重建。薛家溝市場已重新開始對外營業,樊口市場主體工程已經完工。昔日的污點將成為開發區的靚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