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過去了

都過去了

《都過去了》的回憶錄,這可說是一部活生生的另一種表現形式的中國現代史。它通過老師一生所經歷過的各個年代、各個事件、各個人物,反映出了一個人的命運,一個家的命運和一個國家的命運是如此的戚戚相關。

老師的一生,就是我國現代知識分子命運的真實寫照。

老師寬宏大量,心胸坦蕩,一本《都過去了》,原諒了所有對他有意無意迫害過、冤枉過並已證明錯了的人和事,原諒了他們對自己一生身心、家庭造成的巨大傷害。可牢牢記住在自己危難之時伸出援手的、曾幫助過自己、對自己有恩情的所有人:送上上學路費的父親的朋友、運動中給他溫暖的杭大老師同學、新獅鄉的鄉長隊長、批鬥會上敢於仗義執言的萬全同事、半山庵中的救命師生、從洪水中救起師母的農民兄弟、打開春天大門的縣委書記、填張表格可作檔案的師院領導、為師母的工作和全家戶口奔波的好心人……

基本介紹

  • 書名:都過去了
  • 作者:詹振權
  • ISBN:9787503429316
  • 頁數:351頁
  • 定價:28.00元
  • 出版社中國文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04-01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 尺寸:23.2×16.4×2.6cm
  • 重量:540(g)
  • 語種:簡體中文
編輯評論,媒體評論,作者簡介,目錄,序言,後記,文摘,著作權頁,插圖,摘錄,

編輯評論

《都過去了》是一本個人色彩極濃的回憶錄,是詹振權先生用他一生經歷完成的,這是一部成功的回憶錄,有真感情,有豐富的細節,更有詹先生對歷史的分析和判斷。
老師用他一生的經歷和心血教誨我們,如何面對挫折,面對委屈,面對逆境,面對困苦;如何面對親情,面對愛情,面對友情;如何做人、如何做事……使眾多經他教誨的學生走上政界、走上商界、走上教育界,走上科技界,有所出息,有所建樹,在各條戰線上為國家為社會做出了貢獻。
第一章,十九歲的那個“坎”,大學生活好滋味不平常的春天“脫胎換骨”,新獅鄉松木場的冷和暖與母校說再見,第二章,“摘帽右派”回老家,我的老屋,我的親人,第二次磨礪初上講壇半山庵里“東風”吹,第三章,文革洗禮,外婆身邊的日子造反!造反!捍衛革命路線大榕樹下黎明之前,第四章,遲到的春天,峰迴路轉,重上仙壇寺,“右派校長”,香港之行,第五章,春天裡的甜酸苦辣,無盡的思念和傷悲,九山湖畔的思考,黨外實職,招生趣事,教授之癢,第六章,還未結束的結局,春天的感悟,禍從天降,我的金秋,歷史的反思。

媒體評論

我以為這是一部成功的回憶錄,有真感情,有豐富的細節,更有詹先生對歷史的分析和判斷。我相信本書在以後的時間裡會越來越顯示出它獨特的價值。
——(謝泳)
雖然《都過去了》,但許多事情仍然像烙印一樣刻骨銘心老師父親那瘦骨嶙岣的背影,“這就是命”的無奈和悽慘的呻吟,老師外婆那溫暖的懷抱和柔愛的雙於,“一切都會過去的”樸素的至理名言,那場在灰濛濛的山上灰濛濛的雨下等來的灰濛濛的愛情婚禮還宵那兩頂戴得讓人喘不過氣來的“右派”和“摘帽右派”的帽子……這一切仿佛就發生在昨天,就發生在眼前,歷歷在目,清晰可見。《都過去了》情節生動翔實,老師離奇、曲折的人生躍然紙上。徐徐讀來,動情處不禁讓人潸然淚下。
——(施正倫)
你怎么一有機會就要出來表演一番呢?我想,如果是一個無動於衷的沒有堅定的信念,沒有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的人就不會有這樣的人性光輝。
——(姜玉銘)
一位滄桑老人處驚不變,默默地忍受著生活中不斷襲來的苦難和打擊,她不僅見證您的曲折人生,又是您人生中自始至終給您力量的精神支柱。這是一個偉大堅韌的中國女性形象。(劉文起)
“外婆”撥動了我心底那根弦!我也想外婆發……叫一聲“外婆”,湧上來的都是童年的溫馨泛黃的照片述說著“過去”悠悠的歲月痕跡。
——(網友金綾曲)
上帝在關了一扇門的同時,他會為你打開另一扇窗戶,如果一個右派沒有福氣的話,能娶到一位說話一針見血,頗有先見之明的智慧女人?何況這女人集美貌、個性、幽默於一身?(黃春微)
看您的連載,聽您講那“都過去了”的故事,羨慕著阿靜。一個男人為一個女人。寫文章,那個女人該多幸福。遲也罷,春大總算來發!春天雖然來得有點遲,但卻是繁花似錦,暖意融融,太不容易了!
——(網友已覺不新鮮)

作者簡介

詹振權,男,1938年生於浙江省溫州市平陽縣萬全鎮山下池村。家庭成份地主,父親歷史反革命,1957年在杭州大學讀大一時因“莫須有”的罪名被劃為右派,時年19歲。1959年因“罪行”查無實據而摘掉右派帽子。畢業後回老家換上“摘帽右派”的新帽子,在“運動”中度過了困厄、失去尊嚴的20年;直至“四人幫”被粉碎,迎來了生命的春天。1979年開始,歷任平陽師範學校教師、校長,溫州師範學院教授、副院長,浙江省教育學研究會副會長,浙江省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成員,浙江省社會科學領導小組專家組成員。
著有:《教育改革研究》、《班級教育管理學概淪》、《溫州教育論稿》、《國小班主任工作原理和方法》等八部。

目錄

序一 留下了文字,也留下了真實的歷史
序二 一部鮮活的現代史
序三 一直在跑步的人
題記
第一章 十九歲的“坎”(1956-1960)
一大學生活好滋味
艱難的起程
初上秦望山
為陳教授畫像
秋夜草坪
沒有任命書的話劇團團長
錢塘江畔的“故事”
白球鞋風波
快樂的除夕咖啡
二不平常的春天
熱鬧的1957年
《青春枯萎了,凋謝了》
畫在舊包裝紙上的漫畫
《法紀何在?》
留戀舊社會、仇恨新社會的鐵證!
組織結論
勝利成果
山間小路情
四顧無援,遍體鱗傷
三“脫胎換骨”新獅鄉
美味的“苞蘿年糕”
稻田放“衛星”
有坤叔送我“遮羞布”
“半桶糞”一路晃
共產主義的誘人美景
一等勞模
四冷暖松木場
可憐的老教授
好心的圖書館阿姨
給你找個右派幫手
臉上滿是橡皮膏的人
《姑娘的辮子》
舊帽子和新帽子
《紅花獻給誰》
斯明之行
五與母校說再見
畢業鑑定
包裹不見了
喪家犬逃離校園
第二章 摘帽右派回老家(1960-1964)
一我的老屋,我的親人
老屋裡的鐵鍋不見了
外面走進一個獨眼的老頭
我“鄉里稱賢”的老父親
不出工,會沒有飯票的
在外婆的絮語中睡去
二第二次艱難的磨礪
鳳凰山腳的“精神會餐”
聞著都會醉的“番薯鑊”
斯明過大年
愛的夭折
吃飯“三步曲”
農場新“難友”
外婆的爛菜幫
關於“營養粉”的記憶
三初上講壇
“果然果然”
學友情誼
師母的寒號鳥
“實踐出真知”
為國家分憂還要理由嗎
書記很忙
四半山庵里“東風”吹
果然來了“神仙”
特別的老師和特別的學生
兩次與死神插肩而過
怎么又多了一頂帽子?
同是天涯淪落人
一場灰色的婚禮
豬圈:我的新家
一泡尿惹的禍
第三章 文革洗禮11964-1977)
一外婆身邊的日子
與校長抬槓
外婆與我的阿維
誰敢說偉大領袖“不好”
考驗每個革命教師的時候到了
你說的是哪個年頭的事
二造反!造反!
到老爸家破“四舊”
到上海“大串聯”
“狗頭軍師”
“神頭”放靈清一點
小戲種禍根
三捍衛革命路線
“這是我的命”
東江山決戰
他們人還在,心不死
上天突然響了一個炸雷
敵我矛盾作人民內部矛盾處理
外婆的老鴨煲
四大榕樹下
萍蹤又一方
救命恩人周高升
苦命的母親
拚死一搏
我的孩子真乖
五黎明之前
怎么受傷的總是你?
小虎“出山”
十月預感
暗綠色的膿水濺了我一身
老蔡的悲劇
兒子的“時裝”
春的信息
第四章 遲到的春天11978-1985)
一峰迴路轉
我的得意門生
詹老師的打氣筒
兩次平反
寄白海峽對岸的一封信
又跳出來了
快樂的七村路九號
二重上仙壇寺
命運“拐彎”的證據
一批特殊的大學生
課堂上的掌聲
《爺爺的春天》
怎么說話還那么沖
畢業典禮上的講話
“放電影”
原始“百家講壇”
令我內疚一生的“作業講評”
“名生”如雲
二見縣官
三“右派”校長
坐校長室的第一天
為苦命母親最後一次送行
動一動“大鍋粥”
讓誰上展覽
金老師翻開筆記本
血壓突然往上竄
改變環境的努力
四香港之行
老王托我帶禮物
一個新奇的地方
到趙女士家做客
我留在了冰冷的鐵門之外
影視新場景
甥舅重逢
舅舅身世之謎
不光彩的檔案丟了也就丟了
第五章 春天裡的酸甜苦辣(1985-1997)
一無盡的思念和傷悲
你去哪我也去哪
鄉下孩子的奇蹟
你就放寬心去昆明吧
香港之行餘波
令人不解的“腫塊”
外婆回老家
終身難忘的遺憾
外婆的最後日子
舅舅遲到的大陸行
二九山湖畔的思考
不會當校長的人教人家怎么當校長
為教育改革鼓與呼
挑戰權威
杜教授的苦惱
臨湖小窗的燈光
三黨外實職
意外的談話
電話的煩惱
果然不出妻之所料
不能再打了
苦命人之間的“鬥爭”
市長的誤會
你的課就是高了一個層次
要不要把德育放在“首位”
四招生趣事
令我膽顫心驚的電話鈴聲
一封“民眾來信”
殘疾考生的錄取難題
堅持已見
你的動機是什麼
一切後果由我負責
老先生的“條子”
五教授之癢
誰是第一作者
一波三折
一場樓梯口的辯論
小虎來信
播種是為了收穫
輕舟終過“萬重山”
第六章 還未結束的結局(1988-)
一讓我快樂的合作研究
富有成效的多次雙贏合作
什麼都不懂的小學生也能創新
老師在研究中成長了
二春天的感悟
酸甜苦辣的回味
失誤的徘徊和徘徊的失誤
不會妥協的遺憾
三禍從天降
享受生活
晴天霹靂
訣別
小孫女帶給我的快樂
“三人行”悄然落幕
四我的金秋
貴賓如雲
一個別開生面的“鑑定會”
我的答詞
五歷史的反思
親歷者的原汁原味歷史
偉人和凡人的反思
“美好的我”和“糟糕的我”
都過去了
附錄一:學友文章
回顧和思考
我與詹老師的“忘年交”
人會跟著日子走”
《都過去了》的價值
感動的理由
值得我一生品讀的一本書
一個冬日的清晨
昨日重現
來自洛杉磯的問候
東風中學的詹老師印象
附錄二:我的一生暨論著一覽
跋:苦難使我們成熟
後記

序言

我和振權先生至今不曾謀面,我讀到他這部回憶錄,是通過詹先生的老朋友溫州潘德孚先生的介紹。我用一周的時間讀完了詹先生的這部新作,並答應為本書寫幾句話。這是一本個人色彩極濃的回憶錄,是詹先生用他一生經歷完成的,我以為這是一部成功的回憶錄,有真感情,有豐富的細節,更有詹先生對歷史的分析和判斷。
因為家父也曾經是一個小右派,近年斷斷續續接觸過一些有此經歷的前輩,我從內心感覺到他們對自己的這一段生活,有刻骨銘心的記憶,但多數人並不能把自己的經歷形諸文字,所以我經常感嘆,這一段歷史急需搶救。詹先生現在完成了這個工作,為個人記錄了曾經的生活,為歷史保留了記憶,我相信本書在以後的時間裡會越來越顯示出它獨特的價值。
1957年的反右運動,在中國當代歷史上是一件大事。這個歷史的陰影,今天還不能說完全消失。反右運動以後,中國現代知識分子本已形成的特立獨行的品行被嚴重損毀,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的清議習慣幾乎不復存在,這種以摧毀中國知識分子尊嚴和獨立精神的運動,對一個時代的人文精神產生了重要影響,我們今天說假話,說大話,敢怒不敢言的普遍精神狀態,都與這場運動不無關係。
中國的反右運動,有兩個層面,一是高層的反右運動,一是底層的反右運動。高層的反右運動,在個人命運的轉折方面,震盪相對較小,高層右派的政治命運相對於底層右派的命運較為平靜,雖然也有起伏,但反差尚在可預計範圍;而底層右派的個人命運,卻因為反右運動的發生產生了極大的逆轉,特別是學生右派,可以說一生基本被葬送了。所以研究中國的反右運動,也自然會有兩個視角,一是關注高層右派,因為他們的言論和行為更能反映一個國家的政治生態;二是關注底層右派,他們的經歷更能反映出中國知識分子的悲慘命運,也更能反映出政治運動對個人生活的直接影響。
目前關於反右運動的研究中,關注高層右派以及上層對反右運動的態度是主流,而對於底層右派的關注和研究還不是很多,這方面的主要研究基礎,是近年有相當一部分底層右派,自覺意識到個人命運和國家的關係,所以主動拿起筆來寫出了不少回憶錄,為歷史保存記憶,這個工作的重要性,已引起了許多職業歷史學者的注意,相關的書目和研究論文索引正在編纂中,詹先生的這本回憶錄為這樣的學術工作增加了新的內容,是一件值得祝賀的事。
到今天,對反右運動,尚不能用真實的歷史研究態度去對待,在這種困境中,個人回憶的價值就顯示出重要性。瞿兌之上世紀40年代為《一士類稿》所寫序言中有一個看法,他說:“自來成功者之記載,必流於文飾,而失敗者之記載,又每至於淹沒無傳。凡一種勢力之失敗,其文獻必為勝利者所摧毀壓抑。”這個看法和陳寅恪早年處理史料的一個看法相同。陳寅恪在《順宗實錄與續玄怪錄》一開始就指出:“通論吾國史料,大抵私家纂述易流於誣妄,而官修之書,其病又在多所諱飾,考史事之本末者,苟能於官書及私著等量齊觀,詳辨而慎取之,則庶幾得其真相,而無誣諱之失矣。”
在以後的反右運動研究中,就基本史料來講,可能也會是兩個方向,官書和私著並重,而在這二者中,我個人感覺私著的價值可能常常會超越官書。
詹先生的回憶錄將要出版,我寫了一點個人的閱讀感受,希望以後能有更多有此經歷的人加入到個人寫作歷史的行列中來,留下了文字,也就留下了真實的歷史。
(謝泳:1961年生,山西榆次人。1983年晉中師專英語專業畢業,曾在山西作家協會工作二十多年,現為廈門大學人文學院教授,主要從事中國現代文學史及中國現代知識分子研究。著有《西南聯大與中國現代知識分子》、《儲安平與(觀察>》、《書生的困境——中國現代知識分子問題簡論》、《中國現代文學史研究法》等書。)

後記

拙作之所以得以順利地告一段落,和我的許多老師、同學、學生、朋友、親人的支持和幫助分不開。
為我作序的是廈門大學的謝泳教授、我曾經的學生施正倫教授和特級教師姜玉銘先生。他們分別從歷史、教育和文化的角度對拙作進行了深入的剖析。
謝泳教授是我的新朋友。他對中國現代文學史,特別是對現代知識分子的深入研究和深刻反思,確立了他在學術界的重要地位。他認為這部“個人色彩極濃”的回憶錄,不但“有真感情,有豐富的細節”,更有作者“對歷史的分析和判斷”。
施正倫從一個國小附設國中班的學生,跳過了中學、大學的學習階段,成長為浙江大學的能源專家、知名教授和研究生導師。他說是我徹底改變了他的命運,其實是他碰上了一個好時光!姜玉銘是我從教以來的最早的學生之一,一個在文學、藝術領域具有寬泛修養的特級教師。他認為這篇回憶錄的價值“在於它是以歷史的視覺,展開特殊時期和特定地域的社會敘事。”他的思考已經遠遠超越了自己“記錄舊事”的初衷。
鼓勵和指引我完成本書寫作的是我的老師和學友。
邵宗傑先生是我大學時的老師,五十年前他還是個充滿激情的青年幹部。後來的理論研究和實踐鍛鍊使他逐步成長為我國著名的教育理論家和我省教育行政機關的最高領導。他見證了我四年的大學生活,他始終關注著我的政治命運,在我生命中的春天到來時,他又熱心地引領著我的專業發展,今天他又在百忙中為拙作提出許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裴文敏教授是我大學時的又一位令人敬佩的師長。我就是在他的指引下走上教育科學研究的道路。後來他還著力向杭州大學舉薦我,使我差一點成了母校的一名教師。
張憲堯教授是我大學時的同學。他在教育科學研究上有很高的造詣,我們曾有過愉快的合作。當我把自己的回憶錄初稿發給他時,他審讀後認為,這部回憶錄“有價值”、“有新意”、“有可讀性”,使我信心更足。戴乃功教授是當年我們班級的六大右派之一。後來她在運動中吃的苦頭比我還多。但憑著女性特有的韌性和靈性,她帶著遍體鱗傷,在遍布荊棘的園地里拚命耕耘,終於收穫了春光:家庭幸福、事業有成,修煉成了聞名遐邇的心理健康教育專家。章毓光教授是我的同行、同事和同學,親職教育專家。她說自己“有幸成為您作品的即時讀者,就以為理所當然可以享受及時拜讀的權利”,還鼓勵我“只要好好地珍惜生命,積極地跟著日子走下去,你在自己的生命歷程中一定會走出一段或幾段燦爛的時光”。
童洪錫律師是我在平陽師範時的同事,我們在那裡共同經歷了初期學校管理改革的艱難和歡欣。初執教鞭時他才19歲,但他以自己特有的聰慧和幹練,贏得了和他差不多年紀的學生的崇拜。後來他轉行成了一名出色的一級律師和著名律師事務所的領導。他對我主政平師時期的評論是:“雖然時間短暫,但在校史上寫下了具有鮮明個性、令人難忘的一頁。”
沈紹真先生是溫州日報的一位資深記者,他為拙作寫的《跋》,提煉出了一個“苦難使我們成熟”的深刻命題。確實如此,經歷了幾十年的“折騰”,我們的國家和民族成熟了,我們的人民成熟了,你我也都成熟了!
許多我曾經的學生是這本小書的催生者。
劉文起是原溫州市文聯主席和晚報總編。他在讀罷拙作後,立即給我送來了洋洋千餘言的評論。他在肯定了“您的經歷讓我感動”、“故事中的人物讓我感動”、“您對自己一生心態的直率袒露的真誠讓我感動”以後,提出了許多成了我進一步修改的重要參考的意見和建議。陳秀春是文起的同學,做過教師、記者、編輯、政府官員。這次他和他的學友為這本回憶錄所作的插評,花費了他們許多心血。憑著他和正展、小孟、阿廉們對拙文的精闢解讀,我相信將有助於讀者對已經“過去了”的人與事的理解。顧孟春曾是我的同事,後來成了我的學生,她說,“長長的距離,長長的線,長長的時間抹不斷老師留在學生心中的點點滴滴。”但殘酷的疾病使這“長長的距離”成了永遠無法連線的遺憾!
何桂琴說這本小書讓她想起我的昨天和今天,於是,她的心裡“充滿了無限的感慨和激動”;黃春微在我的身心備受打擊時,給我送來了“紛紛飛舞的夜的羽毛”;黃小梅常在記憶中追尋那段同在平陽師範的“舜華時光”;葉宗武為我重現了半個世紀前在半山庵東風中學動人的學習和生活場景;楊素琴和葉蘭雲對全文作了細緻的批閱和校對;陳光為我義務複印了若干初稿供朋友們審閱;孫建舜為這本書的出版和印行花費了一年多的心力……此外,袁杪、余秋雪、何忠翊、呂小君、鄭伶俐、林賢奎、陳友中、陳進友、翁銀林、朱榮蘭、林苗苗、劉建永、管慧芳、李其鐵、吳方立、朱學新、葉志升、陳如春、李偉林、李紹可、龔愛敏、胡君、黃鳳英、黃小波、黃啟教、黃專途、龔光滿、潘知友等老學生和潘德孚、陳章浩、池方浩、王德植、薛茂烈、倪彤、張海音、張一炳、蔡序珩、朱茂棠、董濟、顧延齡、周家振、陳仙梅、李揚約、林聖志、李甫寬……等老朋友,他們是拙作的第一批讀者,他們都以不同的方式表達了對我的關心和支持,
本書在出版之前,曾在網上連載過,部分章節在連續出版物《溫故》和《老照片》上發表,承蒙編輯們和網友們指教,讓我獲益非淺。有位名叫“已覺不薪鮮”的網友寫道:
“我很羨慕您,你的命運真的很好,你有個那樣好的外婆,有個那樣好的夫人,有那樣好的孩子,關鍵時刻,還有識馬的伯樂。其實你也很欣賞自己的人生,在你的博文里深深的隱藏著。”“童年的記憶,外婆的親情,用寥寥數語,描述的清清楚楚,親親切切。還有那黑白的老照片,讓看到的人,都會怦然心動,為那逝去的往事,為那作者年長時的訴說,為那每個人都渴望的家而感動。”“遲也罷,春天總算來了!春天雖然來的有點遲,但卻是繁花似錦,暖意融融,太不容易了!”網友“金綾曲”寫道:“外婆撥動了心底那根弦!我也想外婆了……叫一聲'外婆',湧上來的都是童年的溫馨,泛黃的照片述說著'過去'悠悠的歲月痕跡。”
今夜,見證我一生的苦難和歡樂的是我的家人:姑母詹華、大姐如蘭、二姐如松、小妹玉秀,弟弟毓霖、毓霆、來賢、敬三,以及現已長大成人、事業有威的詹曙和小虎;還有在我的身心遭受巨創時來到我身邊的陳笑虹女士,她不但紿我以生活關照、心靈慰藉,我更從她的身上獲得了生活的勇氣和寫作的建議。如果阿靜此時正站在上帝的身邊,她一定會微笑著注視著這一切!
我的回憶錄之所以會啟動、會寫成、會受到讀者謹慎的歡迎,全賴上述這些家人和友人的支持和鼓勵。這裡我要向他們鄭重地鞠上一躬,道聲:謝謝!
我還要特別感謝中國文史出版社的領導和編輯們,正是他們敢於讓這本說實話說真話的小書面世,才讓我了卻了自己今生今世的最後願望。衷心地感謝他們!
“繁花似錦、暖意濃濃”的春天為什麼讓我給碰上了?我認為這是“規律”,社會進步總是不依人們的意志為轉移,“嚴冬已經來臨,春天還會遠嗎?”再說是交上好運,我的父親在“嚴冬”時死去,他等不及春天的來臨。這是他的“命”不好,“運”不濟。而我的“命”真的不錯,是上蒼讓我在壯年趕上鄧小平和胡耀邦的時代!沒有他們的力挽狂瀾,社會雖然也總在不斷地進步,但對於我這個個體來說,那是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咯!據林聖志先生的統計,在平陽藉的225名右派中,尚健在的66人,還不到原有人數的三分之一。
我認為,記憶是人類的天生本能,是社會發展的必備條件,因此記憶是必須的;我記住了前半生的苦難,也記住了晚年不錯的結局。我希望我的子孫和學生也都能記住這一切。學者徐賁先生在《人以什麼理由來記憶》一書中,揭示了一個具有廣泛公共意義的命題,他認為記憶是連線過去和未來的橋樑,面對罪惡和災難,保持記憶不僅是為了留存一份見證,更重要的是喚起人們對建立一個健全的公民社會的道德責任和對人性的期待。他呼籲要“以全世界的名義承諾,永遠不再犯以前的過錯。”
章詒和先生說:“'你是怎樣過來的?'其實這個問題不僅屬於個人,也屬於民族。”我把留住歷經半個世紀的記憶看成為自己的一項不可推卸的責任和使命,因此而辛勤筆耕,不分晝夜;可是生活總不能事事如願。2008年7月,就在我興致盎然地在電腦鍵盤上敲打著自己已“過去了”的歲月的時候,“惡性腫瘤”這一可怕的魔鬼突然闖入了我這本已十分脆弱的肌體,接連的檢查、手術、診斷、服藥、療養使這一如意算盤不得不停了下來。於是半年前開始的回憶錄寫作被迫到此告一段落。雖然術後恢復不錯,但以我目前的健康狀況看,要在我回歸大自然以前,再從1999年續寫到今天,這一歷史任務恐難完成了。於是我把後面要寫的濃縮為第六章《還未結束的結局》,這隻得請讀者原諒了!當然如果上帝願意再賜給我若干壽元,我還是非常樂意把這篇命題作文寫下去!繼續演繹許多快樂的和悲傷的,有趣的和令人深思的故事,這表明這本書還存在著有一本下冊的可能。
“我們深信,我們的才智所能創造的未來將遠遠勝過業已消逝的過去。”(羅素語)我也深信,我的子孫的明天將“遠遠勝過”那不堪回首的“過去”!
由於水平,也由於覺悟,我在回顧“過去了”的時光時,難免會有事實上的遺漏和看法上的偏頗。在此,敬請讀者諸君不吝賜教!
詹振權2008年初稿
2011年5月19日定稿

文摘

著作權頁

著作權頁著作權頁

插圖

插圖插圖

摘錄

來,來!讓我們為一群不能回家過年的大學生,為這些快樂的窮光蛋,乾杯!
緊張、充實的日子過得特別的快,不久就放寒假了,同學們都打起背包回家過年了,校園頓時顯得空曠了許多。平時由於學習緊張,一門心思只放在讀書上,別的什麼都顧不上;一放假,我的心就飛到了遙遠的我那破舊的家,飛到了我那可憐的媽媽的身邊:媽媽,您過得還好嗎?我從姐姐的信中知道父親已從監獄釋放回家,但我已想像不出這個我已陌生的父親會是什麼樣子。除夕了,放在搖晃著的竹椅上的鐵鍋里還有點稀飯讓全家過過年嗎?我想念你們,但我身邊分文不名,哪有錢回家呀!但願您們的日子在艱難中慢慢挨過。我相信待我畢業後,總會讓您們過上一個稍稍舒心一點的日子。
我還以為只有我是窮光蛋,誰知老家來的老同學也大都留在學校過年。我想我們沒法回家過年的也要“自尋其樂”一番。經了解,包括來自老家、一起在山上求學的數學系的吳德元、物理系的陳桂良、地理系的奚志強,他們也都沒有回家。我們還約了城裡體育系的徐啟鐸、歷史系的林正秋來到我的寢室里會合,一起過個窮而快樂的新年。
1956年的除夕,東齋402室的人字形天花板下面,匯集了來自老家的這六位有家難回的青年人。雖然我們身無分文,但平日難得一見的老友相聚、屋裡屋外的節日氛圍,還是讓我們暫時忘記了這個不能回家過年的遺憾!
學校為了照顧我們這些留校過年的貧寒學生,年夜飯都加了菜。每人一大碗,全是雞、肉、魚、蛋等高檔貨,加上從泰順老鄉處獲得的“計畫外”部分,質和量“提高”了不少。不知是誰的點子,大家還把同類的菜都夾在一個盆子裡,魚歸魚,肉歸肉,果然也是像模像樣的六大盆、四大碗。於是,我們面前呈現了一桌色、香、形俱全的“酒席”!在兩張拼湊起來的書桌上擺開的琳琳琅琅的豐盛晚宴,開宴啦!
正當大家望著面前的空碗,因為沒有“老酒”而有點掃興的時候,我嘴角掠過一絲笑意,不動聲色地站起身,悄悄地走向自己的鋪位,突然從床底下拽出一壺神秘的東西,照準大家面前的空碗往裡猛篩。於是,每個人面前的空飯碗裡被斟了滿滿的一大碗黑乎乎的、濃濃的、散發著香味的飲料。正當大家驚詫莫名的時候,不知是誰,重重地拍著桌子,大聲喊道:
“咖啡!這是咖啡!詹振權,你他媽的從哪裡弄來的咖啡?”
在五十年代,我們這班鄉巴老,沒見過、甚至於有人沒聽說過這玩意兒,大家都稀罕地往碗裡嘬了一口這有點香甜、又有點苦澀的不知名東西,讓大家有一種受寵若驚的感覺。
為了供父親求學,我祖父每年要賣去50畝地,這也算是我爺爺捨得教育投資的戰略眼光吧。我不知道父親當年在上海讀大學時曾享受過哪些高檔的“奢侈品”。只知道父親回到老家後,這瓶貼著洋文標籤、從未開封過的粽色咖啡粉因為沒有了“用武之地”,一直在箱底靜靜地“躺著”。三十年後,他的兒子也上大學了,就把它和一床印有粉紅細花的全毛毯,也帶到學校里來。
為了創造出一種節日的氣氛,我事先把這瓶從家裡帶來的咖啡在廚房裡煮熟了,還放了一把泰順師傅那裡“勻”過來的紅糖,先在床底“埋伏”著。準備在關鍵時刻貢獻出來慶除夕,給大家一個驚喜。讓這種三十年前的舊“洋貨”派上新用場,這也算是物盡其用了。
看著學友們高興的樣子,我環顧四周,舉起杯,頗有點風度地喊道:
“來,來!讓我們為不能回家過年的大學生,為這群快樂的窮光蛋,乾杯!”
“乾杯!乾杯!”大家都快樂地喊著叫著。
我們一邊就著這香味濃濃的高檔的稀罕物,一邊天南海北地聊著天:回憶著少年時的求學趣事,點評著當年的老師和同學,介紹著自己系裡的新鮮見聞……雖然沒有酒精的刺激,但大家也是又說又笑,唾沫四濺地說著,前俯後仰地笑著……直到窗外斷斷續續的鞭炮聲漸漸稀落。我們知道夜已經深了,大家也就盡歡而散,幾位城裡的同學還留在我的寢室里過夜。
1956年的下半年是我青年時期最為揚眉吐氣的時候。與少年時吃不飽、穿不暖的艱苦日子相比較,我不但沒有溫飽之憂,而且對未來充滿了幻想,只覺得前途似錦,生活灑滿了金色的陽光。
第二天大年初一,我早早就起來了。送別了留在寢室里過年的學友,我躊躇滿志地站在鐘樓前,深深地呼吸著初春早晨的清新空氣,遙望秦望山上茂密的叢林和玉帶般繞過腳邊的錢塘江,心中涌動著美好理想和為之奮鬥的壯志豪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