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氏家祠

都氏家祠

都氏家祠位於山東省煙臺市牟平區姜格莊鎮北頭村,是村子裡最古老的房屋,為中國傳統的合院式建築,何時所建已無從考證。鑲嵌在院內牆上的一塊石碑記載著在清朝嘉慶年間曾被修繕過,距今有200多年了。北頭村的都基開老人主要負責這座祠堂的日常管理和同族人每年在此舉行的祭祀活動。

基本介紹

都氏的祖先是蒙古族的一支,起初沒有姓氏,只有官職名,祖先是一個名叫必裏海的人。
都氏家祠
在明朝嘉靖年間,焦系程編纂的《寧海州志》卷下“官守”部分記載:“元初有必裏海,中統元年,海死,子抄兒襲;抄兒死,子不老赤襲。子孫遂家焉,子孫存姓曰‘都’。”
北頭村都氏家祠留存下來的《都氏族譜》中記載:“都氏系皇元宗室,始祖系必裏海公,元初為寧海州達魯花赤兼本州諸軍奧魯勸農事。必裏海公卒,諱抄兒襲;抄 兒公卒,諱不老赤襲。嗣後,皇元鼎革,隱居於鄉。明太祖存先代之後,賜姓曰‘都’,‘都’氏自此始而譜。”可證牟平都氏始祖為元初必裏海,而都姓又是明太祖朱元璋賜予的。
必裏海及其子孫三代,都是世襲的達魯化赤,也就是漢語中的長官意,歷時89年。現如今在北頭村都氏家祠的大門上,年年都會貼同樣的一幅對聯,以示都氏家祠的由來:
奧魯勸農,在元朝總執州事
以官為姓,至昭代世處海濱
在都氏家祠的正堂,至今還完好地保存著都氏宗譜。每年的春節和農曆七月十五,都基開等幾位負責祠堂事務的都姓老人就會將記載著歷代都氏子孫的宗譜懸掛起來。
都氏家祠和大多數留存來的祠堂一樣,平日裡也總是十分寂寥,很少有人專門去光顧它,院子裡一年到頭總是空蕩蕩的。但是每當到了年底大祭時,祠堂里則高懸祖宗 畫像,舉族來拜。對他們來說,在家祠中舉行的奠祀儀式並不是什麼封建迷信,而是對已逝先人的一種追憶,一種感恩,一種思念,它想要強化的是希望後人不忘先人、回報根本的一種教育手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