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頭村(山東省煙臺市牟平區姜格莊鎮下轄村)

北頭村,因該村靠近渤海,地處最北而得名北頭。是附近有名的大村。該村種植業發達,以種植蘋果聞名。另外,該村水產養殖業近幾年發展迅速,尤其是扇貝和海參。全村生活水平良好。由於近些年青年人紛紛進城,該村國小、幼稚園以關門。希望廣大投資商來該村投資。

山東省煙臺市牟平區姜格莊鎮北頭村,舊稱北疃。現有居民760餘戶,“都”姓占90%以上(村民原均姓都,近年遷入少數雜姓)。查元代以前,牟平境內原無“都”姓,全國各地姓“都”的也很少。“都”姓何自而來?現據有關史籍和地方史料,不揣淺陋,試作簡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頭村
  • 位置:煙臺威海交界處
  • 戶數:1000戶
  • 人均年收入:達到10000元以上
村落歷史,現代景象,地圖信息,

村落歷史


公元1209年,成吉思汗統一蒙古諸部,建大蒙古國。1271年,忽必烈建元朝,因元朝版圖最大,不易治理,直到至治元年(1321),行政區劃始趨穩定。山東是直屬中書省,稱為“腹里”地區,省下又有路、府、州、縣四等,大率以省隸路,以路領府、領州、領縣。當時的寧海州(今牟平、乳山文登、榮城一帶)不隸屬於路而直隸於省。元代統治者為了保證對各征服地區的控制,在當地官員(路、府、州、縣)之上,都派出一個蒙族官員,名為達魯花赤,對當地官員進行監督並掌握最後的裁奪權力。諸王、附馬在自己統治的分邑,也分別派出陪臣,充任達魯花赤。各路達魯花赤,必須由蒙古人擔任,蒙古人出缺,由色目人補充缺額。派駐寧海的達魯花赤,名叫必裏海。必裏海還兼管本州奧魯勸農事。奧魯,蒙語為“老少營”。蒙古制度,男丁從軍出征,家屬和童僕,按千戶組織在後方或隨軍隊經營畜群或其它產業,供應前方。凡軍戶中遷發丁壯,替換老弱,供應軍需,贍養出征人員老少,處理軍戶間糾紛等事,皆歸各路奧魯官府管理,不受地方官府管轄。以後因政出多門,不便統一領導。至元元年(1335)以後,逐步改由地方路、府、州、縣兼領諸軍奧魯,管理軍戶。勸農,鼓勵耕作之意。達魯花赤必裏海,既是寧海州軍事、政治、經濟以及軍隊家屬的統治者,也是寧海州(現牟平)“都”姓的輩份最高的“老太爺”。
據焦希程撰《寧海州志》(明嘉清年間刻本)卷下“官守”部分記載:“元初有必裏海,中統元年,海死,子抄兒襲;抄兒死,子不老赤襲。子孫遂家焉,子孫存姓曰‘都’。”又見北頭村《都氏譜書》:都氏系皇元宗室,始祖系必裏海公,元初為寧海州達魯花赤兼本州諸軍奧魯勸農事。必裏海公卒,諱抄兒襲;抄兒公卒,諱不老赤襲。嗣後,皇元鼎革,隱居於鄉。明太祖存先代之後,賜姓曰‘都’,‘都’氏自此始而譜。”可證牟平“都”氏始祖為元初必裏海,而“都”姓又是明太祖朱元璋賜予的。必裏海及其子孫三代,都是世襲的達魯花赤,歷時89年。現北頭村都氏宗祠,年年必寫對聯一付,以志本族之由來:
奧魯勸農,在元朝總執州事
以官為姓,至昭代世處海濱
“都”姓系皇元宗室,蒙族後裔。蒙族原是蒙古高原上的遊牧部落之一,世代以遊牧射獵為生,“擇水草而居”,沒有一定的居住村落。來寧海以後,改朝換代,大權旁落,隱居於現牟平之東北隅。這些老前輩們,既不會種田,又不會捕魚,更無廣袤的草原可供放牧。蒙漢雜處,習俗各異,語言不通,當時的困難處境完全可以想見。環境可以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性,人們也可以改變和利用環境,使之適於自己的生活需要。元初必裏海的後代,為謀生存,為求繁衍生息,他們憑自己的雙手和大腦,靠兄弟民族的幫助,頑強拼搏,奮鬥不已。“養牛習耕作,造船學捕魚”,不知經過多少人、多少代的努力,才改變了原來遊牧部落的生活習慣,逐步消除了蒙族與寧海當地的漢族的差別。

現代景象


原於北頭村定居的蒙族人民,經過17代人的努力和600多個春秋,除遷居外村外地者外,現已發展到760多戶,2400餘人,墾良田2500餘畝,置機船50多隻。既善耕種,又擅捕撈。年總收入600多萬元,其中漁業收入172萬元。林果豐美,五業興旺。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北頭村的兩個文明建設,更出現了一日千里、萬象更新之勢。

地圖信息

地址:煙臺市牟平區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