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桂陽帖

《郭桂陽帖》,亦稱《尊體安和帖》、《翁尊體帖》。為唐摹《萬歲通天帖》第四帖。為東晉王薈所書,亦有認為是王慈所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郭桂陽帖
  • 作者王薈
  • 年代:東晉
  • 書體行草
  • 摹搨:唐代
  • 材質硬黃紙本墨跡
作品簡介,主要內容,內容,註解,書法賞析,王氏家風,用筆線條,作者簡介,相關閱讀,萬歲通天帖來歷,萬歲通天帖現狀,

作品簡介

【名稱】郭桂陽帖
《郭桂陽帖》《郭桂陽帖》
【作者】王薈
【年代】東晉
【書體】行草
【摹搨】唐代
【材質】硬黃紙本墨跡
【字數】12行,72字

主要內容

內容

翁尊體安和①,伏慰侍省,小兒並健。適遣信②集澤山村,自當令卿知吾言之不虛也。郭桂陽③已至,將甲甚精。唯王臨慶④軍馬小不稱耳!以病告公差耶,秋冬不復憂病也。遲更知問。七月廿七日。

註解

①安和:平安,安好。唐韓愈《與大顛師書》:“孟夏漸熱,惟道體安和。”②遣信:猶傳信。④郭桂陽:人名,未詳。④王臨慶:人名,未詳。

書法賞析

王氏家風

《郭桂陽帖》起首數字尚為行書,愈後愈放,轉為草書,縱橫揮灑,一發不可收拾。梁袁昂古今書評》謂右軍書法“縱復不端正者,爽爽有一種風氣”,以此衡量《郭桂陽帖》,亦能相符,可見王氏家風之流衍。
《郭桂陽帖》真賞齋拓本《郭桂陽帖》真賞齋拓本

用筆線條

用筆中的起、收筆變化較多,順鋒、逆鋒、出鋒、藏鋒各具特色;而行筆過程則相對較為單純,減少了提按、曲直之變而求線條之通暢、勁挺——通觀其書,以直線條為主,長短直線的交錯成為主構架,且方折亦大量運用,代替圓轉。因而,弧線在其間似乎只是一種輔助性的線條了,用的不多且基本上不作主筆。其次,在單個線條較為明快、單純、弱化提按幅度的情況下,線條與線條之間的對比(主要是提按對比)卻很強烈,如《郭桂陽帖》第一、二行上端與第三、四行下端,《汝比帖》第一、四行上端與第一、二行下端,反差極大,視覺效果強烈。

作者簡介

王薈,生卒年不詳。字敬文,東晉琅琊臨沂人,丞相王導(276-339)第六子。生性恬虛守靜,不競榮利,為官清廉,授吏部郎侍中、建威將軍、吳國內史。時年飢粟,人多餓死,其以私米作稠粥,濟活甚眾。後轉督浙江東五郡左將軍,會稽內史,進號鎮軍將軍,加散騎常侍。卒於官,增衛將軍。王薈承家學,善行書。南梁庾肩吾書品》列其書為下之上品,並云:“動成楷則,殆逼前良,見希後彥。”宋陳思《書小史》稱其:“善行書”。傳世墨跡僅《萬歲通天帖》中有存其所書《癤腫帖》、《郭桂陽帖》(《翁尊體帖》)。

相關閱讀

萬歲通天帖來歷

《萬歲通天帖》又稱《王羲之一門書翰》、《王氏寶章集》。697年(唐萬歲通天二年),武則天王方慶徵集王羲之墨跡,方慶將家藏自十一代祖王導至曾祖王褒等二十八人書共十卷獻出,武則天命人全部雙鉤廓填。紙本墨跡卷,縱26.3厘米,橫253.8厘米。《萬歲通天帖》目錄如下:第一帖:王羲之《姨母帖》,行書;第二帖:王羲之《初月帖》,草書;第三帖:王薈癤腫帖》,行草書;第四帖:王薈《翁尊體帖》(《郭桂陽帖》),行草書;第五帖:王徽之《新月帖》,行書;第六帖:王獻之《廿九日帖》,行楷;第七帖:王僧虔《太子舍人帖》(《王琰帖》、《在職帖》),行楷;第八帖:王慈《柏酒帖》,行草書;第九帖:王慈《汝比帖》,草書;第十帖:王志喉痛帖》(《一日無申帖》)行書。共七人十帖。卷尾有“萬歲通天二年王方慶進呈原跡”的銜名。
《萬歲通天帖》《萬歲通天帖》

萬歲通天帖現狀

《萬歲通天帖》即王方慶所獻十卷之一。其中尤以王羲之《姨母帖》、《初月帖》、王徽之《新月帖》、為王獻之《廿九日帖》、王僧虔《太子舍人帖》等為最精。十卷本在宋代已殘缺不全,並歷經二次火災:明代無錫華中甫真賞齋火災;乾隆內府乾清宮大火。卷幅上尚有火焚痕跡。卷後有南宋岳珂、元代張雨、明代文徵明董其昌等人題跋,俱稱其鉤摹精到。《萬歲通天帖》“筆花滿目,奕奕生動;用墨之意,亦一一備具,王氏家風,漏世殆盡”(董其昌語)。原跡藏遼寧省博物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