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於華

郭於華

郭於華,1956年7月生於北京。1990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獲博士學位;2000-2001年於美國哈佛大學人類學系做博士後研究。1990-2000年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研究人員;2000年至今任清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社會人類學、農村社會學、民間文化與信仰等。著有《死的困擾與生的執著--中國民間喪葬儀禮與傳統生死觀》、《在鄉野中閱讀生命》、《儀式與社會變遷》(主編)等作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郭於華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北京
  • 出生日期:1956年7月
  • 職業:教授
  • 畢業院校:北京師範大學
  • 主要成就:第二屆優秀科研成果(專著)獎
  • 代表作品:《死的困擾與生的執著——中國民間喪葬儀禮與傳統生死觀》
個人簡介,教育經歷,工作經歷,教學經歷,學術研究,研究領域,主要專著,主要論文,獲獎情況,

個人簡介

郭於華,1956年出生,北京人,清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1990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獲民俗學專業博士學位,清華大學社會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教育經歷

1980—1984年 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 本科生 1984年獲學士學位
1984—1987年 北京師範大學研究生院 民俗學專業碩士生 1987年獲碩士學位
1987—1990年 北京師範大學研究生院 民俗學專業 博士生 1990年獲博士學位
1991—1992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與美國UCLA聯合主辦英語中心學員

工作經歷

1971.1—1979.12 武漢軍區空軍通訊團 士兵、副連職技術員
1980.1—1980.7 北京國際關係學院 幹部
1990.9—2000.8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 副研究員、研究員
2000.9—2001.9 美國哈佛大學人類學系 博士後
2000.8—至今 清華大學社會學系 教授

教學經歷

(1)研究生課程:
“社會學研究方法專題——定性研究”
“農村社會學專題研究”
(2)本科生課程:
“政治社會學”
“社會學概論”

學術研究

1987—1990年從事關於“中國民間喪葬儀式”的博士論文的調查研究和寫作。
1991—1993年承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農村社會變遷中的傳統親緣關係” 課題,任課題負責人。曾先後赴江蘇、河北、河南農村社區進行實地調查並完成論文和研究報告的寫作,論文已經發表。
1993—1996年與法國科學研究中心合作,從事“鄉土社會及其變遷中的社會公正問題”研究。主要田野工作地點為華北農村,已完成研究論文的撰寫並已由法國人文科學出版社出版。
1994—1996年與美國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合作,從事“中國飲食文化與社會變遷”課題的研究。於1996年赴香港參加該項目的國際研討會並發表論文;論文已由美國史丹福大學出版社出版。
1995—1996年參與聯合國糧農組織委託和資助的“中國四省八村勞動力流出的調查研究”課題,與其他研究者合作的專著已經出版。
1997—2000年主持中國社會科學院重點課題“陝北楊家溝農民社會生活與文化的變遷”的調查研究,研究論文已發表。
1998—1999年 承擔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資助課題“中國第三部門研究”,研究 論著已經出版。
1997— 參加原北京大學現清華大學社會生活口述資料研究中心“二十世紀下半期中國農村社會生活口述資料收集與研究計畫”,階段性研究論文已發表。
2002— 參加“下崗失業職工社會保障制度在實踐中的運作”課題,由香港樂施會資助。
2002— 參加“僱工權益的研究:一項社會學干預的實驗”課題,由荷蘭駐華使館資助。
2002— 主持“全球化衝擊與地方性反應:轉基因大豆在中國”課題,由清華大學985項目資助,與美國哈佛大學人類學系合作項目。
2002—2004年 主持“全球化衝擊與地方性反應:轉基因大豆在中國”課題,由清華大學985項目資助,與美國哈佛大學人類學系合作項目;在2004年亞洲年會上宣讀論文。
2004—至今 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失業下崗社會保障制度的實際運作”;階段性成果已發表。
2007—2011 主持“中國社會轉型期的社區建設與權力關係”,北京大學中國社會與發展研究中心(基地)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課題項目(項目編號2007JJD840179),20萬;
2008—2012 主持“信息技術的社會識別與文化表達―― 當代中國農民信息技術需求與使用的比較研究”,041913006諾基亞國際合作;42萬;

研究領域

社會人類學、農村社會學、口述歷史研究等。重點關注社會轉型過程中的國家-社會關係、農民工權益保護、社會公正和公民社會建設等問題。

主要專著

《受苦人的講述:驥村歷史與一種文明的邏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3年。
《居住的政治——B市業主維權與社區建設的實證研究》(合編者沈原、陳鵬),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年。
《傾聽底層》,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
《制度實踐與目標群體:下崗失業社會保障制度實際運作的研究》(合編者孫立平),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
《死的困擾與生的執著――中國民間喪葬儀禮與傳統生死觀》,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年。
儀式與社會變遷》(主編)(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
在鄉野中閱讀生命》(文化人類學筆記叢書)(上海文藝出版社,2000年)
《事業共同體——第三部門激勵機制個案探索》(合著者楊宜音、應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死的困擾與生的執著——中國民間喪葬儀禮與傳統生死觀》(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年)等
《尋求生存——當代中國農村外出人口的社會學研究》(與黃平、楊宜音等合著),雲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

主要論文

2014
世界工廠的“中國特色”:新時期工人狀況的社會學鳥瞰,《社會》,2014年第4期。
2013
公民權利的政治學,《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13年第23期(12月上)。
2012
居住的政治——B市業主維權與社區建設的實證研究(合作者沈原),《開放時代》2012年第2期。
從社會學的想像力到民族志的洞察力,《清華社會學評論》2012年(總第五輯)。
尋找活力——表達的生機,《信睿》2012年第4期。
2011
Digital Divide and Social Cleavage: Case Studies of ICT Usage among Peasants in Contemporary China” (Co. Chen Peng), The China Quarterly 207, September 2011.(該文獲得2011年度The Gordon White獎)。
2009
A New Agenda for the Sociology of Transformation in China. The ISA Handbook of Diverse Sociological Traditions. SAGE Publications Ltd.9781847874023. October 2009.
“Making History from Everyday Life of Common People: the Oral History Studies in a Chinese Village”. Polish Sociological Reviews. 2009: October.
群體性事件與信息黑洞,《社會學家茶座》2009年第4輯。
金融危機與我們的社會,《社會學家茶座》2009年第1輯,總第30輯。
2006
Life Circle and Social Security: A Sociological Probe into the Life Course of Workers Out of Work. In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Spring 2006.
轉型社會學的新議程——孫立平“社會斷裂三部曲”的社會學述評,《社會學研究》2006年第6期。
關於“吃”的文化人類學思考,《民間文化論壇》2006年第5期。
社會學的心智品質與洞察能力,《社會學家茶座》總第十四輯,2006.1。
2005
生命周期與社會保障:一項對下崗失業工人生命歷程的社會學探索,《中國社會科學》2005年第5期。
天使還是魔鬼——轉基因大豆在中國的社會文化考察,《社會學研究》2005第1期。
2004
試論民俗學的社會科學化,《民間文化論壇》2004年第4期。
2003
心靈的集體化——陝北驥村農業合作化的女性記憶,《中國社會科學》2003年第4期。
訴苦:一種農民國家觀念形成的中介機制(合作者孫立平),《中國學術》2002年第4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3年第2期。
2002
ldquo;弱者的武器”與“隱藏的文本”——研究農民反抗的底層視角,《讀書》2002年第7期。
重讀農民學經典論題—“道義經濟”還是“理性小農”,《讀書》2002年第5期。
代際關係中的公平邏輯及其變遷——對河北農村養老事件的分析,《中國學術》2001年第4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2年第2期。
2001
“D'une forme de réciprocité à l'autre. Une analyse de la prise en charge des personnes âgées dans les villages du Hebei”. in Isabelle Thireau et Wang Hansheng(ed.) Disputes au village chinois: Formes du juste et recompositions locales des espaces normatifs. Editions de la Maison des Sciences de l'homme (that is the House of Human Sciences Publishers), Paris: 2001.
2000
Family Relations: The Generational Gap at the Table, in Jing Jun(ed.) Feeding China's Little Emperors,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軟硬兼施:正式權力非正式運作的過程分析——華北B鎮定購糧收購的個案研究(合作者孫立平),《清華社會學評論》特輯1,2000年。
1990s
民間社會與儀式國家,《讀書》1999年第9期。
社會變遷中的兒童食品與文化傳承,《社會學研究》,1998年第1期。
中國農民非農活動的文化意義,《90年代中國農村狀況:機會與困境》,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8年。
不適應的老人,《讀書》,1998年第6期。
關係資本.網路型流動.鄉土性勞動力市場,孫力主編《轉型期的中國社會》,中國改革出版社,1997年。
生活在後傳統之中,《讀書》,1997年第6期。
傳統親緣關係與當代農村的經濟、社會變革,《讀書》,1996年10月。
農村現代化過程中的傳統親緣關係,《社會學研究》,1994年第6期。
中國傳統生死觀與先秦儒道思想,《民俗研究》,1992年第2期。
死亡起源神話略考,《民間文學論壇》,1991年第3期。
1980s
兩世界的整合與延續——中國傳統死亡儀禮的社會文化功能,《北京師範大學學報》(增刊),1989年第4期。
此外,還有其它文章多篇。
譯著:
克利福德.格爾茲,《文化的解釋》(合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E. H. 埃爾德、葛小佳“變遷社會中的人生――生命歷程及其中國的實例”,《中國社會科學季刊》,1998年秋季卷。
詹姆斯.喬.弗雷澤,《永生的信仰和對死者的崇拜》(合譯),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92年。
《傾聽無聲者的聲音》(《讀書》2008年第六期)
《試論民俗學的社會科學化》(《民間文化論壇》2004年第4期)
《心靈的集體化——陝北驥村農業合作化的女性記憶》(《中國社會科學》2003年第4期)
《訴苦:一種農民國家觀念形成的中介機制》(《中國學術》2002年第4期)
《生命周期與社會保障:一項對下崗失業工人生命歷程的社會學探索》(《中國社會科學》2005年第5期)
《代際關係中的公平邏輯及其變遷——對河北農村養老事件的分析》(《中國學術》2001年第4期)
《弱者的武器”與“隱藏的文本”——研究農民反抗的底層視角》(《讀書》2002年第7期

獲獎情況

1.《死的困擾與生的執著——中國民間喪葬儀禮與傳統生死觀》一書獲中國社會科學院第二屆優秀科研成果(專著)獎。
2.Digital Divide and Social Cleavage: Case Studies of ICT Usage among Peasants in Contemporary China (Co. Chen Peng), The China Quarterly 207, September 2011.該文獲得2011年度The Gordon White獎。
3.生命周期與社會保障:一項對下崗失業工人生命歷程的社會學探索,《中國社會科學》2005年第5期。獲北京市第九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社會學二等獎。
4.心靈的集體化——陝北驥村農業合作化的女性記憶,《中國社會科學》2003年第4期,獲第四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社會學三等獎。
5.《死的困擾與生的執著——中國民間喪葬儀禮與傳統生死觀》(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年)獲中國社會科學院第二屆優秀科研成果(專著)獎。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