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平(郭小平華中科技大學)

郭小平(華中科技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郭小平華中科技大學一般指本詞條

郭小平,男,1974年7月生,湖北蘄春人,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教授,碩士生、博士生導師,院長助理、廣播電視學系主任。

2013年9月,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2014年5月,入選“華中學者”晨星崗;2015年5月,入選湖北廣播電視台長江傳媒“晨暉學者”。

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碩士(廣播電視新聞學方向,2001-2004)、博士(新聞學方向,2004-2007)。湖北廣播電視台經濟電視頻道總監助理(2011.9-2012.9),香港城市大學媒體與傳播系青年訪問學者(2011年)。 獨立主持國家社科基金2項、國家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部級社科課題1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資助項目1項、團中央青年研究項目1項、湖北省社科基金1項;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子課題1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10餘項。

先後獲得湖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全國廣播電視學術著作二等獎、湖北新聞獎二等獎。 兼任中國新聞史學會視聽傳播研究委員會副會長,文化部全國藝術科學規劃項目廣播電影電視及新媒體藝術類通訊評審專家,湖北省新聞與傳播教育學會副會長,湖北省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局評審專家,湖北省新聞獎廣播電視系列專家評審,湖北省網路文化協會網路新聞評議會專家組成員,湖北廣播電視總台與華中科技大學共建“廣播電視與新媒體研究院”研究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郭小平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湖北省黃岡市蘄春縣
  • 出生日期:1974年7月 
  • 職業:高校教師
  • 畢業院校: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 代表作品:《風險社會的媒體傳播研究:社會建構的視角》與《環境傳播:話語變遷、風險議題建構與路徑選擇》
  • 主要研究:廣播電視與新媒體、風險傳播
  • 單位: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
  • 導師類型:碩、博士生導師
  • 研究方向:廣播電視與新媒體、風險傳播
  • 學歷:博士
  • 人才類型:教育部新世紀人才 、華中學者
主講課程,出版著作,人才項目:,學術兼職,學術交流與媒體交流,獲獎情況,研究項目,論文,任免信息,

主講課程

  1. 博士研究生課程
    《廣播電視理論體系研究》(合上)
  2. 碩士研究生課程
    《中外電視節目模式及創意研究》、《中西電視業務比較研究》、《視聽新媒體研究前沿》。
    主持華中科技大學研究生院高水平國際化課程《中西方電視節目模式與創意研究》(2015年)。
  3. 本科生課程
《視聽新媒體導論》、《電視專題與專欄》、《電視文本解讀》、《中外廣播電視史》、《危機傳播與形 象管理》、《紀錄片與國家相冊》。
主持湖北省精品資源共享課《電視專題與專欄》(2014),獲華中科技大學2014年本科高水平教學成果獎(課程建設獎)。

出版著作

1. 《視聽新媒體導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08一次印刷,2015年10月二次印刷,獨著)。
2. 《風險社會的媒體傳播研究——社會建構論的視角》(學習出版社2013年版,獨著)。
3. 《環境傳播:話語變遷、風險議題建構與路徑選擇》(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獨著)。
4. 《重大突發公共事件中的廣播電視輿論引導能力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合著)。
5. 參編高等院校套用型本科“十三五”規劃教材《新聞理論綱要》(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5年8月,合著)。

人才項目:

(1) 2013年9月,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
(2)2014年5月,入選華中科技大學“華中學者”(晨星崗);
(3)2015年5月,入選湖北廣播電視台長江傳媒“晨暉學者”。

學術兼職

1. 中國新聞史學會視聽傳播研究委員會副會長;
2. 文化部全國藝術科學規劃項目廣播電影電視及新媒體藝術類通訊評審專家;
3. 湖北省高等教育學會新聞與傳播教育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常務理事;
4. 湖北省廣播電視學會理事;
5. 湖北省委網路文化協會網路新聞評議會專家組成員;
6. 湖北省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局影視決策諮詢與評審專家;
7. 湖北廣播電視總台與華中科技大學共建“廣播電視與新媒體研究院”研究員。

學術交流與媒體交流

(1)香港城市大學媒體與傳播系青年訪問學者(2011.04);
(2)湖北廣播電視台經濟電視頻道總監助理(2011.9-2012.9)。

獲獎情況

  1. 獨著論文《西方媒體對中國的環境形象建構——以<紐約時報>“氣候變化”風險報導(2000-2009)為例》,獲第八屆湖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獲獎成果獎二等獎;
  2. 2015年4月主持湖北省精品資源共享課《電視專題與專欄》,獲華中科技大學2014年本科高水平教學成果獎(課程建設獎);
  3. 2015年,研究生課程《中西方電視節目模式與創意研究》(2015年)入選華中科技大學研究生院高水平國際化課程;
  4. 2011年12月,合著《重大突發公共事件中的廣播電視輿論引導能力研究》(合著,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獲第七屆全國廣播電視學術著作二等獎;
  5. 2011年6月,合著《重大突發公共事件中的廣播電視輿論引導能力研究》(合著,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獲第十七屆湖北新聞獎新聞論文(論著)二等獎;
  6. 2013年12月,獲評華中科技大學第一屆研究生“職引人生導師”稱號;
  7. 2014年2月,指導2009級本科生徐穎的論文《環境群體性事件中的媒介動員研究》,獲華中科技大學2013屆本科生優秀畢業設計(論文)獎一等獎,湖北省2013年優秀學士學位論文獎。
  8. 2009年,指2009年導廣播電視學系0601班圓滿地完成大實習,被評為“華中科技大學優秀實習隊”。

研究項目

  1. 2017-2020,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老齡化的風險議題、媒介話語轉型與‘積極老齡化’社會建設研究”(17AW009,主持)。
  2. 2012-2013,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風險社會的媒體傳播研究:社會建構的視角”(11FXW005,主持)。
3. 2008-2012,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風險社會與媒體的生態文明傳播研究”(08CXW008,主持)。
4. 教育部“新世紀人才支持計畫”資助項目(NECT-13-0224,主持)。
5.2012-2013,國家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部級社科項目“新媒體背景下突發群體性事件中的公眾心理與電視引導研究”(GD1173,主持)。
6.2012—2013,共青團中央研究青年研究課題“基於社會化媒體的青年與集體行動:網路動員及其社會風險治理研究”(主持)。
7.2013-2014,湖北省社科基金項目“環境傳播:話語變遷、議題建構與路徑選擇”(主持)。
8.湖北省教育廳人文社科研究項目“大眾傳媒風險建構的社會控制研究”(2008q021,主持)。
9.國家級“廣播電視新聞學”特色專業項目子項目《廣播電視專業人才需求調研》。
10.2015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經費資助文科重大及交叉項目《“可見性”視角下的社交媒體信息安全研究》(2015AD007,主持)。
11.2015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經費資助文科前沿探索項目《大數據時代社交媒體中的信息風險及其治理研究》(2015AB016,主持)。
12.2013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經費資助項目《以網際網路為媒介的環保集體行動研究:網路動員的視角》(主持)。
13.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公共選修課程建設項目《紀錄片與國家相冊》(主持)。
14.2012年8月,華中科技大學“教學質量工程”第六批教學研究項目《以“視聽新媒體”與“出鏡記者”為特色的廣播電視創新人才培養研究》(主持)。
15.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人文社科創新基金《媒介融合背景下廣播電視新媒體內容生產創新研究》(主持)。
16.2007華中科技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青年科研重點項目《風險社會的媒體角色與功能研究》(2007004,主持)。
17.2011年6月,華中科技大學“教學質量工程”第五批精品教材項目《視聽新媒體導論》(主持)。
18.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跨文化傳播中的國家形象建構研究》的子課題七《文化交流中的中國國家形象跨文化傳播研究》(11&ZD0024,參與)。
19.2013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空間、資本與權力:中國媒介擬態消費環境場域研究》(13CXW020,參與)。
20.2011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三網融合”與廣播電視新聞傳播研究》(11BXW015,參與)。
21.2010年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網路謠言的社會心理及應對策略研究》(10CZZ018,參與)。
22.2009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中國廣播電視公共服務研究》(09BXW015,參與)。
23.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科專項項目《數字時代大學生學術規範教育調查》(參與)。
24.2009年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部級社科研究項目《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輿論引導能力研究》(參與)。
25.2008年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部級社科研究項目《重大突發公共事件中的廣播電視輿論引導能力研究》(參與)。
26.2005年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點項目《當前我國傳媒消費主義文化現象研究》(05JJD860166,參與)。
27.教育部“211”工程項目“現代傳媒與中國社會文化發展”的子課題《媒介政治學系列》之《大眾傳媒與現代中國政治參與》的研究(參與)。
28.2011年湖北省高等學校省級重點教學研究項目《基於學科交叉和實踐導向的新聞傳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創新研究》(參與)。
29.2008年湖北省高等學校省級教學研究項目《跨媒體記者的培養與新聞媒介融合專業的構建研究》(2008063,參與)。
30.2010年三峽總公司重大橫向課題《三峽工程新聞傳播信息庫開發與套用研究》子項目《三峽工程輿論熱點、難點及其引導》(參與)。
31.2011年華中科技大學自主創新研究基金項目《網路民主與社會管理創新研究》(參與)。

論文

1.《論紀錄片跨文化傳播的“綠色鏡像”與風險治理》,《現代傳播》,2015年第9期。
2.《論大數據時代的電視變革》,《現代傳播》,2014年第11期。
3.《社交電視:傳統電視的社會化生存及其網路分析》,《現代傳播》,2013年第3期。
4.《歐洲視聽媒體規制變革對我國“三網融合”的啟示》,《現代傳播》,2010年第5期。
5.《論視聽新媒體傳播的社會影響》,《中國電視》,2009年第3期。
6.《新自由主義思潮對西方廣播電視業的影響》,《新聞大學》,2008年春季號。
7.《論電視在危機傳播中的社會動員》,《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8年第4期。
8.《環境傳播中的風險修辭:“委婉語”的批判性解讀》,《新聞與傳播研究》,2012年第5期。
9.《“鄰避衝突”中的新媒體、公民記者與環境公民社會的“善治”》,《國際新聞界》,2013年。
10.《西方媒體對中國的環境形象建構——以<紐約時報>“氣候變化”風險報導(2000-2009)為例》,《新聞與傳播研究》2010年第4期。
11.《風險傳播視域的媒介素養教育》,《國際新聞界》,2008年第8期。
12.《“怒江事件”中的風險傳播與決策民主》,《國際新聞界》,2007年第2期。
13.《論“風險社會”危機的跨文化傳播》,《國際新聞界》,2006年第3期。
14.《論電視真人秀節目中字幕的敘事演變與創新》,《西部學刊》,2016年8月刊。
15.《“美麗神話”的電視建構——身體規訓與健康風險的遮蔽》,《新聞與傳播評論2014卷》,武漢大學出版社,2015年。
16.《電視業對“大數據”的創新套用》,載唐緒軍主編《新媒體藍皮書: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No.4(2015)》,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年。
17.《因時制宜,適度恢復電視劇“中插廣告”》,《數字行銷》,2015年第10期。
18.《中國環境安全議題管理:對霧霾現象的觀察》,載《中國公共關係年度報告(2014)》,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5年。
19.《社交電視的內涵、模式及其社會影響》,載唐緒軍主編《新媒體藍皮書: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No.4(2014)》,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年。
20.《省級衛視“綜藝聯播”:是機遇更是挑戰》,《廣告大觀(綜合版)》,2014年第10期。
21.《自製劇的大數據套用 推動視頻網站戰略轉移》,《廣告大觀(綜合版)》,2014年第5期。
22.《2012年環境群體性事件的微博傳播、社會動員與風險溝通策略》,載唐緒軍主編《新媒體藍皮書: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No.4(2013)》,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
23.《媒介融合背景下電視媒體的社會生存:從社會化媒體使用到社交電視》,載張昆主編《新聞與信息傳播論壇(2012卷)》,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3年。
24.《中國網路環境傳播與環保運動》,《綠葉》,2013年第10期。
25.《風險傳播與危機傳播的研究辨析》,《媒體時代》,2013年第2期。
26.《穿越劇的敘事學分析——以電視劇<宮鎖心玉>為例》,《媒體時代》,2012年第5期。
27.《“三網融合”規制:國外的經驗與我國的發展策略》,載張昆主編《新聞與信息傳播論壇》(2011卷),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2年。
28.《城市廢棄物處置的風險報導:環境議題分化與“環境正義”的訴求》,《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1期。
29.《三網融合:國外的規制與我國的融合監管策略》,載《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2011)》,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
30.《提升中國國際傳播能力的視聽新媒體戰略》,《現代視聽》2010年第10期。
31.《三網融合下廣播電視主導的優勢與策略》,《現代視聽》2010年第9期。
32.《生態紀錄片的“綠色鏡像”》,《社會觀察》,2010年第5期。
33.《地震災害、創傷記憶與媒體的“心理危機干預”》,《成都理工大學學報(社科版)》,2010年第4期。
34.《新聞立台、應急傳播、新媒體戰略與“三網融合”——論2009年中國廣播電視改革的維度》,《現代視聽》,2010年第2期。
35.《網民的“群體極化”傾向與網路的“符號暴力”》,張磊主編《和諧社會、公民社會與大眾媒介》,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9年。
36.《賈君鵬事件:新媒介事件與社會的“集體記憶”》,《今傳媒》,2009年第12期。
37.《試析迪斯尼卡通片的生態文化傳播》,《電視研究》,2009年第11期。
38.《環境NGO風險溝通的媒介策略》,陳先紅、何舟主編《新媒體與公共關係研究》,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年10月版。
39.《金融危機下大學生就業報導與新聞輿論引導》,《今傳媒》,2009年第6期。
40.《環境風險與迪斯尼卡通片的生態文化傳播》,《南方電視學刊》,2009年第5期。
41.《論搜尋引擎與網路傳播的道德與法律——百度“壟斷門”的啟示》,《今傳媒》,2009年第4期。
42.《災難片的生態危機意識與生態文明的影像傳播》,《今傳媒》,2009年第1期。
43.《風險傳播的“公共新聞學”取向》,《蘭州學刊》,2008年第8期。
44.《風險溝通中環境NGO的媒介呈現及其民主意涵》,《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5期。
45.《風險社會的媒介素養:“風險傳播”的視角》,載《中國傳播學評論:媒介素養專輯(第三輯)》,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年。
46.《紀錄片<南京>與創傷記憶的影像書寫》,《社會觀察》,2008年第7期。
47.《危機傳播中電視主持人職業心理創傷的危機干預》,《現代視聽》,2008年第11期。
48.《電視頻道市場影響力與社會影響力的互動——湖北經視社會影響力調查報告》,《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7年第12期。
49.《論傳媒對客群“風險認知”的建構》,《大眾傳媒》,2007年第2期。
50.《危機傳播中的新聞發言人制度》,《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6年第3期。
51.《西方風險傳播研究的範式轉換》,《中國傳媒報告》(香港),2006年第3期。
52.《風險傳播的悖論——論“風險社會”視域下的新聞報導》,《江淮論壇》,2006年第2期。
53.《大眾傳媒如何建構風險》,《北方傳媒研究》,2006年第3期。本文被收入《傳播學研究集刊》(第四輯)(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
54.《危機報導中媒體的“心理干預”策略》,《電視研究》,2004年第2期。
55.《以歷史意識促進電視新聞報導的創新》,《貴州電視》,2004年第1期。
56.《金融“信息操作”與媒體責任——從“活力門事件”看傳媒對金融風險的監控》,《聲屏世界》,2006年第11期。
57.《電視情感類談話節目遭遇倫理尷尬》,《視聽界》,2003年第6期。
58.《現代都市裡的童話——青春偶像劇的美學分析》,《大眾傳媒》,2003年第4期
59.《新聞媒介的隱私侵犯:三種道德倫理模式》,《廣播電視研究》,2003年第4期。
60.《災難報導的多維思考》,《新聞愛好者》,2002年第9期。
61.《建構對農電視新聞欄目及其品牌》,《電視研究》,2002年第4期。
62.《災難新聞的審美觀照》,《新聞前哨》,2002年第1期。

任免信息

2018年4月12日,華中科技大學公示了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新的領導班子擬聘任人選,郭小平將出任副院長職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