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壽華

郭壽華

郭壽華(1902—1984),廣東大埔縣人,早年考入廣東省立潮州金山中學五四運動期間參與組織潮州學生救國團,從事學潮運動。後赴省城廣州報考廣東省立法政專門學校。1923年當選為中國國民黨廣州第三區分部執行委員。大學畢業後,赴莫斯科中山大學留學,在莫斯科中山大學畢業後赴日本明治大學專攻外交及行政。1930年畢業獲行政學士學位。1931年回國赴南京,任國立中央大學法學院講師兼任憲兵第三團、中央軍校中校教官。1933年赴漢口任豫鄂皖三省總司令部中校秘書,後調南昌行營任上校設計委員。同年入南昌武官司班第一期受訓。1935年任中華民國駐義大利大使館副武官,後代理武官。1937年先後任軍統香港站站長、廣西站站長。1941年任軍統局督察處主任。1942年任軍統局督察訓練班副主任,後任軍統廣州灣站部長。1946年任廣東湛江市市長。1947年赴台灣國防部保密局台灣站站長兼台灣省黨政軍聯合秘書處主任秘書。不久奉調回南京兼任國民政府新聞局處長。後隨國防部保密局撤退至海南島,再轉赴台灣,在國防部總政治部任職,又調任陽明山莊訓練幹部任輔導委員。後在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秘書處退休。1961年參與組織台北市大埔同鄉會並任理事長。曾組團赴印度、緬甸等國參觀訪問。1984年在台灣病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郭壽華
  • 別名:字干城,學名郭誠,別名郭士,號東山先生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廣東省大埔縣
  • 出生日期:1902年
  • 逝世日期:1984年
  • 職業:湛江市首任市長、軍統局督察室主任 
  • 畢業院校:莫斯科中山大學、日本明治大學
  • 信仰三民主義
  • 代表作品:《湛江市志》、《三民主義與孫子軍事思想》、《亞洲各國通覽》 
人物簡介,人物生平,人物軼事,

人物簡介

郭壽華(1902~1984),字干城,學名郭誠,別名郭士,號東山先生,廣東大埔縣大麻鎮小留村龍虎崗人。
壽華自幼入竹林公祠私塾,受學於當地名詩人郭柳和。在大麻公學畢業後,赴三河壩滸梓村(梓里村),從宿儒范貞士讀四書五經,習策論、八股、詩詞,並在陰那山從師習武、古代兵書及中醫草藥。後來,他考入省立潮州金山中學,與李笠農、陳之政、陳獻猷等組織潮州學生救國團,從事抗日救國運動,因反對新校長張競生風潮被開除,乃改名郭誠,以同等學歷報考廣東省公立法政專門學校,名列第二,為官費生。不久,該校改為國立廣東大學法政學院,將近畢業時,學院再改為國立中山大學。孫中山在中大高師禮堂講三民主義時,壽華適為中大特別黨部常委,奉校長命,助黃昌谷記錄,並與同學林仰文送國民印務局印刷。校長鄒魯曾特函嘉許。
民國13年(1924)10月,壽華被選為廣州市學生聯合會代表,出席第六屆全國學生總會,被選為全國學生總會會長,在北方各省開展反軍閥、反帝國主義運動,曾數瀕於危。民國14年(1925)3月12日,孫中山逝世,他遂南返從事革命工作。大學畢業後,他由廣東省府派赴俄國莫斯科孫文大學政經科學習,並進步兵學校學習,畢業後返南洋其叔祖家,旋赴日本,入明治大學,專攻外交及行政法。民國19年(1930)畢業,獲行政學士學位。次年冬,他返南京,執教國立中央大學法學院,併兼憲兵第三團及中央軍校中校教官。民國22年春,赴漢口任豫鄂皖三省“剿共”總司令部中校秘書,嗣調南昌行營任上校設計委員。同年,被選入參謀本部南昌武官班第一期受訓,結業後,赴中國駐義大利使館任副武官,代理武官4年。回國後,歷任軍事委員會軍統局督察室少將副主任、主任;其間,曾被派往香港、緬甸工作。
抗戰勝利後,壽華奉派為廣東省湛江市第一任市長。民國36年春,他奉命以國防部少將專員調任台灣省站長兼台灣省黨政軍聯合秘書處主任秘書,負責指揮黨政軍。不久,被調南京兼任國防部新聞局少將處長,隨部赴重慶,後隨國防部撤至海南島,再轉赴台,任“國防部”總政治部少將第二處長,後調至陽明山莊,訓練幹部,任輔導委員10載。著有《三民主義與孫子軍事思想》及《亞洲各國通覽》(共14冊約1000萬字)等書,凡30餘種。60年代初,壽華與丘與言、陳以令、曾定一、賴少魂、劉旭輝、劉竹岩、藍萼洲等,協力組成台北市大埔同鄉會,他被推為第一任理事長。
1984年,郭壽華逝世於台灣,享年82歲。

人物生平

郭壽華,1902年出生於廣東大埔。
6歲入私塾,早年在大麻公學畢業後,考入廣東省立潮州金山中學。五四反帝愛國運動期間參與組織潮州學生救國團,從事學潮運動。
後赴省城廣州報考廣東省立法政專門學校。1922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曾被選為廣州市學生聯合會代表,出席第六屆全國學生總會,被選為會長。1923年當選為中國國民黨廣州第三區分部執行委員。
1924年11月至1925年2月任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廣東區執行委員會執行委員、學生部部長。
1925年2月起任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廣州地方執行委員會候補執行委員、中共廣東區委青年運動委員會委員(至1927年4月)。7月曾因違反紀律受到留團察看半年處分。9月至10月任青年團廣東區執行委員會兼廣州地方執行委員會學生部主任。
1926年5月至1927年7月任青年團廣東區執行委員會執行委員、平民教育委員會書記。
1926年參與成立廣東反基督教總同盟,任執行委員。同年3月在中國濟難會廣東省總會成立大會上,被推為大會主席團成員。大革命時期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畢業後,由廣東省政府派赴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政經科學習,後進步兵學校學習。
1928年6月至7月在莫斯科作為指定及旁聽代表參加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擔任大會秘書處記錄科記錄員。在莫斯科中山大學畢業後返南洋其親戚家,後赴日本明治大學專攻外交及行政。
1930年畢業獲行政學士學位。1931年冬回國赴南京,任國立中央大學法學院講師兼任憲兵第三團、中央軍校中校教官。1933年初赴漢口任豫鄂皖三省剿共總司令部中校秘書,後調南昌行營任上校設計委員。同年入南昌武官司班第一期受訓。
1935年任中華民國駐義大利大使館副武官,後代理武官。1937年先後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香港站和廣西站站長。1941年出任軍統局督察處主任。
1942年任軍統局督察訓練班副主任。後任軍統局廣州灣(今湛江舊稱,曾為法國殖民地)站部長、香港站站長。
1946年1月至1947年6月任廣東省湛江市市長。
1947年赴台灣任國防部保密局台灣站站長兼台灣黨政軍聯合秘書處主任秘書。不久奉調回南京兼任國民政府新聞局處長。隨部赴重慶,後隨國防部保密局撤退至海南島,再轉赴台灣,在國防部總政治部任職。後調陽明山莊訓練幹部任輔導委員。後從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秘書處退休。
1961年參與組織台北市大埔同鄉會並任理事長。曾任台北市潮州同鄉會常務理事、台灣省道教會常務理事等。曾組團赴印度、緬甸等國參觀訪問。
1984年在台灣病逝。

人物軼事

郭壽華幼年在鄉讀私塾,民國初年考入潮州金山中學。五四運動時期,郭壽華與學友組織潮州學生救國團從事反帝救亡活動。畢業前夕,因涉及參與反對新任校長風潮,被學校開除,遂為同學舉為代表,赴省城廣州向教育當局請願。後在廣州考入廣東公立法政專門學校(後改為國立廣東大學法科學院,又改為國立中山大學)。20世紀二十年代初葉,青年運動風起雲湧,郭壽華被選為第六屆全國學生總會主席兼常務委員,積極投入反軍閥反帝國主義運動。
郭壽華在中山大學畢業時,適法、俄等國退回庚子賠款,廣東省選派學生出國留學,郭壽華被選赴俄,入讀莫斯科中山大學政經科及步兵學校。畢業後,又赴日本,進入明治大學專攻外交及行政法。民國19年(1930年)歸國執教國立中央大學法學院,兼任憲兵第三團、中央軍校以及明瓦廊“軍校特別班”教官。民國22年春,郭壽華被委任為“豫鄂皖三省剿匪總司令部”秘書處第三科中校秘書,旋調“軍事委員長南昌行營”上校設計委員,在“參謀本部南昌武官班”第一期受訓。結業後,派駐義大利大使館武官處代理武官。回國後,歷任軍事委員會“軍統局”少將督察室副主任、主任,政工局少將處長等。
抗戰勝利時,適逢收復廣州灣改為廣東省直轄市,郭壽華被委任為湛江市第一任市長。民國35年(1946年)年元旦郭壽華在廣州宣誓就職並受訓後,由陸路趕到湛江。是年農曆正月十五日(2月16日),湛江市政府正式開府。當日,郭壽華歡宴各界父老並賦詩紀盛:“市府新開月正圓,英雄花下宴群賢。黎民昔作車前虜,故土今開劫後天。不醉無詩奚足紀,當筵作賦總堪傳。八年抗戰終勝利,華夏中興億萬年。”
郭壽華主政湛江,由於政治上的原因,自然為維護和鞏固國民黨政權作種種努力。但是,在戰後恢複方面也做了不工作。如,控制地方,恢復治安;建立稅務及交通管制制度;管制糧食管制物資及物價,穩定社會;救濟貧民;加強市政街道房屋建設,保護路樹綠化;致力於醫藥衛生行政以及工商業貿易、鹽業、漁業及牧畜業生產和開發;辦理越南僑民遣返及居留、法國人居留及匯理銀行、電燈局移交等外交及國際問題。郭壽華就任不久,曾主持制定《三民主義新湛江五年建設計畫》和第一年實施進度表。就其急辦部分和基本事業有關業務,優先實施,取得一定成效。
郭壽華在湛期間,不僅逐一考察、記錄了湛江市的重要古蹟名勝,而且就湛江十景、民俗等賦詩詠吟。《湛江市花詠》(古風):“饒有英雄氣,喜作鳳凰花。卓立椹川畔,四海稱奇葩。夏至生綠珠,春深滿紅霞。初晨翔白鶴,黃昏起暮鴉。古蕌蹲山豹,盤根舞銀蛇。市街如鱗櫛,路樹繞人家。密林棲飛鳥,濱海產魚蝦。乘桴欲放歌,安步可當車。白帆歸白晝,黃土種黃瓜。湖邊尋古蹟,花徑話桑麻。政簡民安樂,興來彈琵琶。樓頭賞花月,美哉我中華!”
民國36年(1947年),郭壽華調回國民政府國防部任少將。台灣二二八事件爆發,郭壽華奉調台灣。晚年,寓居台灣陽明山麓壽園,將所攜湛江資料編成一部《湛江市志》,1972年由大亞洲出版社印行。1984年在台灣逝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