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鎮

郭嘉鎮

郭嘉鎮位於甘肅省秦安縣西北部,交通便利,山多川少;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是蠟花舞的發源地。林果產業為支柱產業,自清朝嘉慶年間就是秦安縣四大商埠重鎮之一。西北與王鋪鄉相連;北與魏店鄉相連;東與安伏鄉,葉堡鄉相連;東南與王窯鄉相連;西與甘谷縣大莊鄉相連。面積為143·72平方公里,是秦安縣面積第二大鄉鎮(王鋪鄉為147.2平方公里,居全縣之首)。310國道天(水)巉(口)公路與207省道靖(遠)天(水)公路縱貫南北;寶蘭客運專線(高速鐵路)於2012年7月開工貫穿全境,預計2017年可完工。452縣道寺(咀)魏(店)公路經下山、吊灣等行政村。目前從秦安縣發車到郭嘉鎮的公車多達22輛,是縣內公交最多的鄉鎮。境內郭嘉河為其最大河流,在葉堡鄉匯入葫蘆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郭嘉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
  • 下轄地區:郭嘉、洛泉、貟王、暖泉、寺咀、吊灣、槐川等
  • 政府駐地:郭嘉鎮郭嘉村
  • 郵政區碼:741609
  • 面積:143·72平方公里
  • 人口:43021人
  • 方言:秦安方言
  • 氣候條件:溫帶大陸性氣候
  • 著名景點:盤龍寺,馬峽古關遺址
  • 車牌代碼:甘E
歷史沿革,鄉鎮簡介,行政轄區,城鎮建設,社會事業,經濟建設,基層黨建,歷史沿革與發展,

歷史沿革

郭嘉鎮自清朝嘉慶年間就屬於秦安四大重鎮之一。自古以來是甘肅東南部通往省城蘭州“中大路”的必經要道,其鎮名相傳起源於三國時期,曹操手下謀士郭嘉隨曹操征戰至此不幸病逝,曹操為紀念郭嘉便將此地取名為郭嘉,此後,一直順延至今。郭嘉鎮在明代和清明前期設有驛站,清朝後期設立郭嘉鎮,領三十二莊,民國時期為秦安第三區所屬的郭嘉鎮。解放後,1950年到1952年為郭嘉區,所轄郭嘉、邵咀、胥家、槐川、耀子等六鄉。1953年到1954年為郭嘉區,所轄郭嘉、寺咀、胥家、邵咀、槐川、耀子、柏集、劉溝等八鄉。1955年到1956年為郭嘉區,所轄的槐川鄉、胥家鄉。1957年到1958年為郭嘉區,所轄的槐川、元川、員王、車坪等管理區。1962年到1964年為郭嘉區,所轄元川、郭嘉、車坪公社。1965年撤區並社,成立郭嘉公社。1984年撤消郭嘉公社建制,設立郭嘉鄉。2003年3月撤鄉建鎮。2004年元月將原吊灣鄉14個自然村併入郭嘉鎮。

鄉鎮簡介

郭嘉鎮蘋果基地郭嘉鎮蘋果基地
郭嘉鎮,距縣城20公里(靖天公路);經310國道到縣城約17.5公里。地處甘谷秦安縣交匯地帶,也是全縣的農業人口大鎮,310國道和靖 天公路貫通全境,交通便利,商貿流通活躍,全鎮有35個行 政村,111個村民小組,9113戶,總人口45784人,其中非農業人 口868人,耕地面積99789畝,果園面積26528畝。201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716元。
全鎮總的特點是山多川少,人多地少,農業基礎設施 較為脆弱。2002年度,該鎮被確定為全省小城鎮建設試點後,鎮 黨委、鎮政府把小城鎮建設作為加快發展、促活經濟的重要舉措,以項目為載體,加快小城鎮建設的步伐。2003年以來,在小城鎮建設上,主要抓小城鎮建設和項目的銜接,以架通郭嘉大橋和爭取立項綜合市場建設為依託,堅持 "邊拆邊建、"自拆自建"的原則。2005年完成拆遷56戶,拆除面積4860平方米,投人拆遷補償資金74萬元;新建郭嘉信用社、郭嘉中學,改造拓寬舊街道,由原來的6米加寬到20米。完成郭嘉信用社、供銷綜合樓及部分拆遷戶面積5577平方米;架通了郭嘉大橋;啟動了郭嘉中學綜合樓面積平方2460米;協調解決了郭嘉法庭的選址。2014年郭嘉鎮修建了“天天購物超市”。由於受自然條件的限制,村與村之間的經濟發展懸殊較大,川道區以果品業為主的農業支柱產業發展較快,淺山區面積推廣地膜糧食種植,山區村突出花椒產業和冬暖棚建設等農業特色項目。
秦安郭嘉鎮

行政轄區

郭嘉鎮下轄:郭嘉村、下山村、洛泉村、耀紫村、劉溝村、暖泉村、邵咀村、瓦坪村、寺咀村、胥堡村、渦坨村、元川村、槐廟村、員王村、王家陰窪村、馬峽村、宋溝村、槐川村、邵堡村、高崖村、車坪村、西山村、上川村、朱灣村、張河村、吊灣村、劉灣村、陳溝村、把龍村、月陽村、段坡村、朱溝村、胡河村、背後溝村、孫坡村。(以上均屬行政村,總計35個;自然村不計)

城鎮建設

郭嘉鎮黨委緊緊圍繞發展抓項目的工作思路,在小城鎮建設上,以項目為載體,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的步伐,帶動了農業支柱產業的發展。在小城鎮建設上,以舊街改造為突破口,堅持“邊拆邊建,自拆自建”的原則,改造拓寬舊街道,由原來的6米加寬到20米,投入拆遷補償資金859657元。完成規劃區域內總拆遷70戶、拆除面積5057。2米。架通了控制東西的郭嘉大橋及完成了國稅辦公樓及部分拆遷戶的新建面積25577平方米,並且協調解決了郭嘉法庭的選址。
郭嘉鎮的商貿流通更加活躍,客流物流量大,小城鎮建設輻射帶動在該鎮建立果品銷售點26處,花椒市場2處,花椒銷售點8處,果椒經濟人63人,果椒主要銷往四川、重慶、浙江等全國各地,果品年銷87。4萬噸,銷售收入達9680萬元,花椒市場年交易量達978噸,年交易額達3164萬元。這些數字說明,郭嘉小城鎮建設全面完成後,郭嘉鎮的社會各項事業及經濟上將會邁上一個新的台階。我們相信,在郭嘉鎮黨委政府一班人的正確領導下,郭嘉鎮的明天將更加美好,再現商貿重鎮的輝煌。
郭嘉鎮蠟花舞郭嘉鎮蠟花舞

社會事業

郭嘉鎮高度重視以民生工程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堅持以人為本,著力解決民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盡最大努力統籌發展社會各項事業。認真落實國家扶助救助政策,全鎮新增農村低保對象231名,及時足額發放救災資金、優撫資金等21.3萬元,發放“三無戶”口糧救濟款5.2萬元,發放低保資金7.27萬元,發放退耕還林補助款119萬元,發放農資綜合補貼134萬元,幫助解決了1290戶、6162人的生活困難問題。全面落實國家獎勵扶助政策,認真實施“少生快富”工程,積極開展了計畫生育專項治理活動,較好地完成了各項指標任務。狠抓基礎教育,認真落實“兩免一補”政策,完成了槐川、孫坡國小危房改造工程,發放中國小“兩免一補”資金159.6萬元。醫療衛生工作有序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成效顯著,完成了暖泉等五所標準化村級衛生所建設,全鎮新型合作醫療參合人數達41833人,參合率91%。文化事業建設進一步加強。4月9日,由省文化廳副廳長帶隊,組織省、市、縣文化工作者來該鎮開展了文藝演出活動,促進了和諧文化建設。扎紮實實地開展了“萬名幹部下基層集中排查調處矛盾糾紛”活動,全鎮共排查出矛盾糾紛23起,調處23起,調解率100%。

經濟建設

2005年,全鎮糧食總產達15181噸,人均純收入1405元。郭嘉鎮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鎮黨委、鎮政府一班人馬帶領廣大幹部民眾,以十六大,十六屆四、五中全會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以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和農村穩定為目標,結合實際,以項目為載體,加快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戰略性調整。堅持以特色產業和支柱產業為農村經濟發展的後盾,進一步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和生態農業和諧發展的步伐,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這個歷史機遇,開拓創新,銳意進取。使全鎮經濟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呈現出前所未有的良好趨勢。
秦安縣郭嘉鎮秦安縣郭嘉鎮
抓職能轉變 提高服務效益
在鄉鎮職能轉變工作中,鎮黨委嚴格按照《秦安縣上崗暫行辦法》的規定,加強組織領導,狠抓落實,分步實施,整體推進,按照二類鄉鎮的標準“一辦兩所三中心”即黨政綜合辦公室;社會事業服務中心、村鎮建設中心、農業綜合服務中心,財政農經管理服務所,人口與計畫生育服務所。確定本次競爭72人,在競爭崗位過程中,堅持“一人多崗,一崗多人”的原則。做到尊重個人意願與正確引導相結合,達到幹部選準崗位,崗位選準幹部的目的,通過一系列的工作,使全鎮參加競爭上崗的幹部選準適合發揮各自工作能力和特長,進一步激活了幹部隊伍,增強了幹部的競爭意識、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形成鎮上的主要領導抓決策、抓調研、抓統籌,抓項目,各辦所(中心)分工負責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形成了以制度管人、以實績服人用制度約束幹部,激勵幹部真正達到人適其位,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長效機制。在這次職能轉變中,因1人年齡偏大,體弱多病,按照自願原則提前離崗。另外1名農技幹部侯軍發揮其農科園藝專業特長,結合本鎮果園面積大、果袋需求量供應不足的實際,積極創建郭嘉鎮果農協會,帶動周邊民眾發展果椒園建設。
以項目為載體 發展支柱產業
郭嘉鎮收費站郭嘉鎮收費站
2005年上半年,郭嘉鎮黨委、政府緊緊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兩大目標,強化農業基礎,突出重點,狠抓糧食生產、大力發展果椒支柱產業,推廣水果套袋,使農業和農村經濟穩步發展。2005年,全鎮糧食總產量達15181噸,水果產量達15320噸,水果收入戶均8000元,人均純收入達1405元,在基礎設施上,以項目為載體,完成總投資350萬元的郭上公路建設,投資282萬元所建秦安顯清果蔬保鮮庫1座,果品貯藏量達1000噸,投資10萬元完成暖泉村“村村通工程”,以項目爭取和自籌等形式,完成郭嘉中心國小綜合樓,郭嘉供銷綜合樓及郭嘉村村址等建築面積5577平方米。2005年12月啟動了生態文明小康示範村建設教育工程,投資340萬元的郭嘉中學綜合樓,投入補償資金74萬元,完成拆遷56戶,拆除面積4860平方米,爭取到位農間建設項目3項,到位資金114.8萬元。完成人飲工程2處,同時又完成暖泉國小、槐川中學教學樓的建設。並完成郭嘉村農路2條,4公里,瓦坪村農路1條3.8公里,整修段坡村農路1條,7.5公里。
郭嘉鎮黨委、政府始終堅持主導產業為糧食生產,大力發展“兩高一優”農業生產。在淺山地區建立地膜糧食種植示範基地。調整夏、秋糧食種植結構,最佳化農作物布局。主攻單產、提高總產。在淺山乾旱區的高崖、劉溝、段坡等村引進推廣中單、沈單系列玉米和晉雜高粱種子1.8萬公斤,建立地膜覆蓋面積達24630畝。在寺咀、宋溝等村新建花椒基地600畝,占任務100%,噴施果型劑4500畝,占100%.在郭嘉、暖泉、寺咀等村完成果實套袋2800萬個,占任務1360萬個的205.9%,在劉溝、寺咀、槐廟等村新建無公害蔬菜1000畝,占任務100%,在郭嘉瓦坪、劉溝、在黃灣等村新植等紫花苜蓿1500畝,占任務的100%,在趙溝、邵堡新增規模養殖60戶,占任務100%,在寺咀村投資15萬元,新建果庫1處,果品貯存量20噸。在邵堡、吊灣等村新修梯田1200畝,在邵堡硬窪等村扶貧480名;貧困人口占任務400名的112.5%,使1800名低收入人口脫貧,在槐廟村新辦15萬元的粉條加工企業1處。完成鄉鎮企業增加值2100萬元,占任務3590萬元的58.5%,完成了23個世行項目村實施工作任務。完善硬窪村省級世行扶貧項目綜合示範村建設。
此外,郭嘉鎮在發展特色農業上有了新的進展。其中在上川、劉溝、邵堡、郭嘉、背後溝、寺咀、耀紫等村已規劃建成冬暖棚和日光溫室30個。
郭嘉鎮圓通寺郭嘉鎮圓通寺

基層黨建

郭嘉鎮按照《秦安縣委關於進一步加強村級領導班子建設的意見》精神,創新思路,突出特色,抓點帶面,整體推進,基層黨建工作實現了新突破。
該鎮採取“兩推一選”、“公推直選”等辦法,先後對洛泉、暖泉等32村的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推行了“一肩挑”,精減了幹部職數,提高了工資報酬,調動了幹部的工作積極性。以“中心村中建總支、產業鏈上建支部”為突破口,積極改進農村黨組織設定方式。依據自然優勢和產業結構特點,成立了寺咀黨總支和暖泉黨總支,將周邊產業相近、地域相鄰的槐廟、邵咀村分別納入黨總支管理。按照“支部管協會、協會促產業、產業聯農戶”的思路,成立了鎮果農協會支部、鎮果品經紀人協會支部,使農村黨組織、協會、黨員、致富能人和廣大民眾成為利益共同體,有效解決了農村黨員民眾在市場競爭中的弱、散、小問題,進一步提高了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和農村黨組織引領農民增收的能力和水平。

歷史沿革與發展

郭嘉鎮自清朝嘉慶年間就屬於秦安四大重鎮之一。自古以來是甘肅東南部通往省城蘭州“中大路”的必經要道,郭嘉鎮在明代和清明前期設有驛站,清朝後期設立郭嘉鎮,領三十二莊,民國時期為秦安第三區所屬的郭嘉鎮。解放後,1950年到1952年為郭嘉區,所轄郭嘉、邵咀、胥家、槐川、耀紫等六鄉。郭嘉鎮黨委、政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按照“發展抓項目,改革抓創新,和諧抓民生,保證抓黨建”的總體要求,大力發展以蘋果、花椒為主的林果支柱產業和規模養殖業,通過招商引資和整合扶貧資金,廣泛吸收民間資本,鼓勵鎮內外客建成果品氣調庫13座,一次性貯藏總容量達30000餘噸,花椒交易市場1處,年交易額達6000餘萬元,並不斷提高科技、文化、衛生、教育等社會各項事業。特別是去年以來,全鎮上下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加強小城鎮建設步伐,統領發展社會各項事業,切實改善民生,推動全鎮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