郫筒清真寺

郫筒清真寺

郫筒清真寺位於郫縣郫筒鎮西大街,該清真寺建立於清乾隆年間。郫縣郫筒清真寺業於伊斯蘭教曆1433年5月2日(即公曆2012 年3月25日)重建後對外開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郫縣郫筒清真寺
  • 類 別:伊斯蘭教
  • 地 址:郫縣郫筒鎮西大街
  • 郵 編:611730
歷史沿革,背景,初建,修繕重建,建築特點,歷任阿訇,地理交通,

歷史沿革

背景

約在清順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至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回民遷居郫縣。從湖北麻城縣孝感鄉信及陝西省渭南,鳳翔、三源等地遷入。其中馬、丁、譚、郭、郝諸姓人,先在縣城北郊魚塘坎居住耕種,後又有部分移居萬壽場(唐元)丁、郝、馬、哈等姓人修建了清真寺,由於外來回民日漸增多,清真寺也逐漸在回民較為集中的鄉鎮修建起來。
最早的是魚塘坎清真寺(崇興)其後有萬壽場清真寺,八里橋清真寺(紅光),雷打橋清真寺(永興),團結兩坊清真寺(張家寺、馬家寺)。後在公元1835年陝西回民起義失敗,從陝西鳳翔小菜園遷來大批黎姓回民落足萬壽場(唐元)並集資又建了一坊清真寺,加上原有的一坊,故稱上、下禮拜寺,故在解放前郫縣境內共有清真寺七坊。

初建

早來郫縣的回民,大多數務農,後有少數回民棄農經商進入縣城城關及鄉鎮,因城關回民增多,在清乾隆初年(公元1736年),經回民民眾商議便把魚塘坎清真寺,拆遷至郫筒鎮西外街,重新擴大修建,即今郫筒清真寺的前期經歷。那時郫縣的回民,已有丁、馬、海、保、楊、張、羅、瑣等姓,人口眾多。俗稱上起“子云亭”下止“八里橋”。而“保家巷”的得名,是由十二戶保姓回民,在此買地建房,聚居而成巷。每年的開齋節、古爾邦節清真寺內大殿上下都跪滿了禮拜的回民,每當回民會聚時都要互道“色蘭”。
由於郫縣回民人丁增多,外地來郫經商的回民馬圖就在“古羊巷”開辦了羊行,從事販羊生意。在今農機訓練班所在地(寶生街),解放前叫“牛市壩”,是馬姓回民的屠牛場和餵牛場。丁姓回民幾弟兄也以屠牛為業,兼制牛草和熬牛皮膠。

修繕重建

郫筒清真寺在十年浩劫中遭到了極大的破壞。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得到了全面落實,經由回民代表、縣政協委員、八十八歲高齡的丁慶明老先生召集回民民眾共同商量後,成立了“恢復郫筒清真寺籌備組”,丁老自擔組長之職,成員有馬錫淑、馬立全、馬光德、丁德元。經過大家一起精打細算,全面修復了郫筒清真寺。縣人民政府隨即批准開放。在1991年10月20日舉行開放暨聖紀紀念大會。
在安拉的攘助下,郫縣郫筒清真寺業已竣工,於伊斯蘭教曆1433年5月2日(即公曆2012 年3月25日,農曆三月初四)舉行聖紀慶典和竣工典禮。

建築特點

在郫筒清真寺左側,有回民馬潤齋開的“清真閣”茶園,右側有回民馬東甫開的“民全客店”,在郫筒一小附近有回民羅良武開的“教門法義長”麵食店,在郫縣還有一定名氣。由於郫縣商業發達,松潘回民也來了不少,他們自願集資,由回民馬華成負責,在八里橋(紅光)修建了八里橋清真寺。

歷任阿訇

郫筒清真寺歷任住寺阿訇有:松潘人:馬阿訇、蒙阿訇;成都人:馬潤齋阿訇,清陽孝泉人金國明阿訇,川北人。任義庭阿訇,馬俊卿是最後一任阿訇。

地理交通

郫縣郫筒鎮清真寺位於郫縣郫筒鎮西大街282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