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積勤

郝積勤

郝積勤,男,寧夏回族自治區人。

2017年11月,入選2017年10月“中國好人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郝積勤
  • 國籍中國
  • 籍貫:寧夏回族自治區
  • 主要成就:入選2017年10月“中國好人榜”
人物事跡,所獲榮譽,

人物事跡

古稀老人發揮餘熱 真情奉獻社區十七載
郝積勤是原豐友子弟學校一名教師,2000年從教學崗位內退。十七年來,他真情奉獻,發揮餘熱,在社區身兼數職:黨小組組長、關工委副主任、“四點半”課堂班主任、楹聯書畫院副院長、社區“兩委”班子監督員、民情理事會成員等,他用自己的特長服務社會、服務居民;他關愛教育青少年,為下一代的成長嘔心瀝血;他心繫災區人民,心繫困難群體,用自己的人微薄之力,扶助有困難的人;他在金錢、財物的誘惑面前,不失共產黨員的本色,在領導和民眾中留下了一片讚譽之聲。
一、發揮特長、傳播文化,用心用力活躍居民文化生活。
2000年4月,郝積勤同志從教學崗位內退。一次他到居委會看報紙,發現居委會工作人員因辦公條件差、自身能力有限,每人身兼數職,工作非常辛苦。於是,他主動申請當起了社區志願者。當時,社區各種文字工作都需要手寫,於是他發揮書寫特長,寫通知、辦板報、抄專欄、寫標語等,五屆社區黨支部、居委會換屆選舉中,他幫助抄寫所有公示材料。社區組織開展的各類的文體娛樂活動,他忙前忙後、出謀劃策、協調組織。每次舉辦猜謎活動時,他出謎、抄謎。幾次活動後,他發現居民愛上了猜謎就熬夜幾宿,精心編寫了“怎樣猜謎語”的小冊子,發給居民,並在老年活動中心門口設了有獎猜謎,個人出獎,豐富居民文化知識。細數過往,十七年來他在這些抄抄寫寫上花去了2.2萬餘小時。前些年,城鄉環境衛生大整治,雖是花甲之年的老人,但他不畏嚴寒、酷暑,主動幫助各社區在沿山公路及轄區內刷寫標語。為了及時完工,到了飯點他啃點饅頭、喝點礦泉水,稍微休息一會接著書寫,往往一乾就是幾天。自2010年來每年春節前,他協助社區開展“迎春送福”活動,作為主力八年間共書寫春聯1500餘副,並親自送到低保戶、殘疾人等弱勢群體家中。2015年9月,社區成立了“四點半課堂”,他一聽說就主動請纓重執教鞭、站上了講台,耐心的給小學生輔導作業及書法。2015年12月,他了解居民想學習書法的意願後,協助社區成立了老年書法班,每周開展義務輔導,他還向每位學員贈送了字帖、墨台、毛筆等。每次他都認真備課,結合學員的實際情況深入淺出的傳授書法知識,並把國學、對聯、燈謎等知識融入於課堂中,多方面的讓學員提高素質,開拓視野。由於他的耐心認真的輔導,學員的書法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人數也從開班時的五人增加到十七人。2016年,郝積勤花1200元把自己的一部分書法作品裱裝好,在重陽節來臨之際與社區聯合舉辦了老年書法展向居民及轄區小學生普及書法知識,並將書法作品全部送給了書法愛好者及轄區單位。“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他在黨支部認領了“政策法規宣傳崗”主動承擔起辦理社區黑板報的職責,從板面設計到內容選定,他都精心策劃,從不馬虎,除了宣傳政策法規、科普知識、安全教育、文明禮儀知識等,他還自己撰寫詩歌、對聯、謎語向社區居民傳遞國學、民俗等中國傳統文化,為社會文明貢獻一份力量,十七年來他了300餘期黑板報。十七年來,他開展並參加親職教育講座等各種會議300餘場次,提出合理化建議200多條。
二、傾情奉獻、關注教育,不忘初心推進關心下一代。
郝積勤同志從事教育工作數十年,多年的責任和習慣,使他對青少年的成長特別關注,他發現每到寒署假和小長假,中小學生做完假期作業,就無所事事,東遊西逛,他在居委會的支持下,組織中小學生讀書、朗誦、講座,進行桌球、小足球比賽、畫畫賽、書法賽、作文賽等。他發揮自已的特長,還多次對中小學生進行書法輔導,他了解到中小學生缺少自己喜愛的課外讀物,他於2000年、2014年先後兩次向居委會捐贈青少年讀物200佘冊。有一次,他了解到小區的許多中小學生在雙休日為學藝術特長,由家長護送到離家很遠的地方學習,既費時又費錢,他徵得家人的同意,在自己家辦起了書法輔導班,當時他老伴無工作,一個孩子還沒成家,家庭經濟壓力很大,但他毅然決定,學生每次學習只收5元水、電、費,(別處學一次收費20元)由於收費低,教得好,他的輔導班有最初四五個學生增加到四五十人,十多年來,他輔導了300餘名學生,其中有200多人在全國書法大賽中獲等級獎,他的教學深受有關部門和家長的好評。還有一次,他和一位家長聊天,了解到部分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有這樣或那樣的困惑和誤區,他急家長所急,想家長所想,翻閱許多資料,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先後舉辦了兩期親職教育講座,使家長受益匪淺。
三、心繫災區、關注弱勢,真情詮釋踐行雷鋒精神。
2000年來國內發生了幾次大災害,雖然那時他家連件像樣的家電、家具都沒有,但社區居委會組織居民捐款捐物時,他依然積極參與並向區、市及小區內困難民眾捐款捐物,累計金額3000餘元.他熱心幫助鄰里,社區居民有事找他,他從不拒絕。有位姓郭的居民兩口子鬧離婚,他知道後,當起了“和事佬”,從大道理到家務小事,跑了幾趟終於調解成功,使兩口子重歸於好。他除了幫助居民協調化解糾紛,更多的是幫助居民擬寫材料,小到證明大到申訴等材料,他幫助居民撰寫近千份。三年前,一位職工遺孀找他說企業停產後,再不給他們發遺孀生活補助,她們想找政府有關部門上訪。了解情況後,他幫助擬寫了材料並耐心地講解上訪所需證件及注意事項還送給這位居民一些生活用品。2015、2016年,他的大兒子給他了七十斤麥皮,他知道這東西填枕頭很好,許多鄰居想要這東西又不捨得買,他就全部送給了鄰居們。知道鄰居周大嫂,老伴因病去世,兒子離異打零工,孫子上國中,家庭生活非常困難,他主動送去600元錢並協助老人辦理喪事。周大嫂整天以淚洗面,他又和老伴多次上門開導,並幫助她爭取到了困難救助金。一年來他和老伴重點幫扶小區兩位孤寡鄰居,送好吃的、送新鮮水果,讓他們從心理和生活上再不感到孤單。近兩年來,家屬區企業破產後,他累計捐助困難人員資金2000餘元。
四、拾金不昧,心繫他人,抵住誘惑保持黨員本色。
幾年前的一天,郝積勤同志到興慶區辦事,在回家的公車上,撿到了一部新手機(發票上寫著3950元)和50元錢,他沒有塞入囊中,而是急失主所急,挨個詢問最後通過客運公司將手機轉交給了失主。他擔任社區老年書法班輔導老師的事在報紙上登出後,有些辦學單位高薪聘請他擔任書法老師,雖然酬金優厚,但他婉言謝絕了他們的聘請,他說:社區老年人和“四點半”課堂的小學生還等著我上課呢,我不能為了錢,撇下那些需要我的人。
十七年時間一晃而過,郝積勤從知命之年走到了古稀,但他始終真情奉獻,十七年如一日,默默的詮釋著黨員本色,踐行雷鋒精神。他高尚的品格和助人為樂的事跡多次受到了區、市、縣(區)有關單位的表彰,先後被評為自治區“愛德之星”、銀川市“十佳書香之家”、西夏區“優秀共產黨員”、“先進五老”等榮譽稱號。他說:“這些都是自己喜歡幹的事,今後他還要這樣一直幹下去!”

所獲榮譽

2017年11月,入選2017年10月“中國好人榜”。
2021年6月,被評為寧夏回族自治區優秀共產黨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