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巴雅斯胡良

郝巴雅斯胡良,蒙古族,鄂托克前旗現代農牧業新技術推廣辦公室主任、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

2015年“全國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獲得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郝巴雅斯胡良
  • 國籍:中國
  • 民族:蒙古族
  • 職業:研究員
人物榮譽,人物事跡,

人物榮譽

郝巴雅斯胡良28年來,一直堅持農牧業生產創新工作。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科普惠農興村”帶頭人、中國好人榜“敬業奉獻好人”、自治區“草原英才”等榮譽。2015年,又榮獲“全國勞動模範”的桂冠。

人物事跡

創新成果滿枝頭
郝巴雅斯胡良堅信“科學技術成為農牧業的第一生產力”。剛開始沒有研究場所,這並沒有難倒他,農牧戶就是“試驗場所”,草原就是最大的“試驗基地”,農牧民的牲畜就是“試驗動物”,農牧民就是“實驗員”,走在哪裡就住在哪裡、吃在哪裡、乾在哪裡。別人的節假日,正是他深入農牧戶搞科研的好時間。別人休閒度假,他一頭扎進實驗基地。農牧民豐收後綻放的笑容,就是他最大的慰藉。在他的日曆上,只講農時、不講工時,只有節氣、沒有節日。
永不停止探索是他的信念。在圓滿完成本職工作之餘,他擠時間帶領團隊一直奮戰在農牧業生產一線,不斷在生產實踐中探索與研究。完成自選和立項研究課題25項,先後獲得國家發明專利5項,實用新型專利7項;榮獲中國第七屆“發明創業獎”,獲省部級豐收獎和科技進步獎8項;自治區優秀黨務工作者、自治區人民政府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自治區“道德模範”、自治區“五一勞動獎章”、自治區“最具影響力的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榮譽稱號、鄂爾多斯市科學技術創新獎、鄂爾多斯市專利成果轉化一等獎。
執著創新無止休
荒漠化草原乾旱少雨、風大沙多。面對脆弱的生態環境,郝巴雅斯胡良一直在思索如何解決農牧業有限的資源與農牧民無限的需求之間的矛盾,既能保護生態,要青山碧水綠草原,又要提高農牧業效益,增加農牧民的收入。
1987年8月,郝巴雅斯胡良偶然發現絨山羊暖季也能長絨。他萌發了一個新思考——絨山羊長絨規律。他組團建隊,扎身牧區,和團隊成員經常在暗黑的試驗羊棚觀察、採血,一呆就是幾個小時,環境悶熱、蚊蟲叮咬、氣味難聞,熏得他眼睛流淚、頭暈噁心,但他依然堅持,沒有電就點蠟燭熬夜處理數據,一次不行就兩次、三次……反反覆覆,不分春夏秋冬,無論寒來暑往。
十年磨一劍,2007年,郝巴雅斯胡良主持研究的絨山羊增絨技術終獲成功。這項技術的核心就是在暖季通過光控技術,促進羊絨生長,使暖季羊絨生長如同冷季。已通過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廳、國家絨毛用羊產業技術體系組織的專家鑑定委員會鑑定:平均每隻羊增絨率達到50-70%,草場壓力減輕約50%以上,年平均每隻羊因科技純增收益141.85元,實現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目前,這項技術已示範推廣至蒙古國以及新疆、陝西、甘肅、內蒙古阿拉善等地區。
在科技創新的道路上,郝巴雅斯胡良從來沒有停止過前進和探索的腳步。以前,每隻基礎母羊一年一胎一羔,現在,一隻基礎母羊一年兩胎、一胎雙羔。這就是郝巴雅斯胡良歷時15年之久研究的肉羊三元雜交生產模式。該模式在實現減輕生態壓力約60%的基礎上,提高淨產出200%,年平均每隻基礎母羊因科技純增收益902.5元。
為農牧民減壓是他從小就樹立的信念,他和同事研發的自動飼餵機、自動飲水器、自動控制畜棚等多項自動控制裝置,使飼料加工、配方攪拌、投料全程智慧型化、機械化,填補了牧區畜牧業生產管理的一項空白,獲得了5項專利技術。
為了尋找快速治理嚴重退化、沙化、鹽鹼化的“三化”草場的新途徑,他經過10多年的反覆試驗,探索出了“三化”草原快速恢復治理模式。採用短期禁牧、多種牧草加密免耕混播、補水等措施,快速恢復植被。項目區地上植物種類由原先的7-8種增加到24-26種,提高載畜量近十倍。
經過8年多的探索與研究,一項利用遙感技術(RS)、地理信息系統(GIS)、衛星定位系統(GPS)“3S”技術監管理草原的模式,在郝巴雅斯胡良的主持下面世。這項技術使人治草原走向數位化、智慧型化高效管理草原的軌道。為適時監測草原植被覆蓋度和地上生物量,實施以草定畜、草畜平衡提供支撐。因此,在農業部2015年全國草原處長工作座談會上,鄂托克前旗做了經驗介紹。
引進改造全日光節能溫室,使喜溫性蔬菜生產安全越冬,是他在草原牧區生產的又一項大的突破。這項技術有效解決了北方冬季牧區蔬菜安全生產問題、燃煤採暖污染環境問題,降低生產成本,提高了效益和科技貢獻率。
此外,他和他的科研團隊先後探索出了大行距高低套間作高產栽培技術、全營養蔬菜種植技術。鄂托克前旗因此榮獲“中國果菜無公害十強旗”和“中國果菜無公害科技創新示範旗”兩項殊榮。推行的按方種植、配方飼餵模式,改變了傳統的種養模式。
為民服務零距離
“我們的論文要寫在草原上,成果要留在農家裡”。多年來,郝巴雅斯胡良引領科技人員一直奮戰在農牧業生產一線,形成了“選題來源於生產,科研進行於生產,成果回歸於生產”的創新模式。
他的產業創業人才團隊,由國家、區、市、旗四級本行業的25名專家及技術人員組成。他和同事們在田間地頭打造的科技推廣示範園和科研基地先後被命名為“鄂爾多斯市科學發展典型現場教學基地”、“內蒙古自治區農業科技園區”。接待國內外、區內外考察的專家、學者、媒體480多次,現場培訓技術人員和農牧民5萬多人次。
這種把團隊組建在一線、把基地建設在一線、把課題選在一線、把成果留在一線的科研創新機制,有效解決了科研生產“兩張皮 ”,打破了傳統的科研成果堆積如山、農村牧區生產一線問題堆積如山的局面,切實打通了農技服務的“最後一公里”。農業部領導調研後在總結會上對鄂托克前旗以科技創新轉變生產方式,實現生態減壓、農牧業增產、農牧民增收工作給予高度評價,並總結提出了“現代農牧業鄂托克前旗創新模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