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武儺舞

邵武儺舞

邵武儺舞是福建省的一種具有驅鬼逐疫、祭祀功能的傳統民俗舞蹈。是古人驅疫逐鬼的一種儀式,約形成於商周時期的中原地區,秦漢時已非常盛行。據和平鎮前山坪村遺存的一方清道光十五年( 1835 年)碑刻載,邵武儺舞始於宋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邵武儺舞
  • 地區:福建省
  • 含義:傳統民俗舞蹈
  • 功能:驅鬼逐疫、祭祀功能
基本信息,簡介,藝術特色,邵武儺舞,

基本信息

文化遺產名稱:邵武儺舞
所屬地區: 福建 · 南平 · 邵武市
邵武儺舞:“活化石”期待覆活邵武儺舞:“活化石”期待覆活
遺產編號:Ⅲ-7 | Ⅲ-4
遺產類別:傳統舞蹈(民間舞蹈)
公布日期:2008|2006
申報人/申報單位:南平市邵武市
遺產級別: 國家第一批(擴展項目)|省級第一批

簡介

邵武,系福建閩北山區的一個縣級市,以其在武夷山之南而名。
邵武儺舞
儺舞,是古人驅疫逐鬼的一種儀式,約形成於商周時期的中原地區,秦漢時已非常盛行。據和平鎮前山坪村遺存的一方清道光十五年( 1835 年)碑刻載,邵武儺舞始於宋代。邵武南區五個鄉鎮,都處於崇山峻岭之中,因地理、氣候等原因,歷史上鼠疫、天花、麻疹、瘧疾等傳染病交替發生、奪去無數人的寶貴生命,造成“萬戶蕭疏鬼唱歌”的悲慘局面,迫使人們寄希望於超自然的神靈上。在這種背景下,中原文化作為驅疫逐鬼的跳儺活動傳入邵武后,自然也就被吸收、發展並傳承至今。歷史上邵武府轄邵武、泰寧、建寧、光澤四縣與和平分縣,所以邵武成為儺舞在福建省的主要分布區。
邵武的儺舞,是以驅疫逐鬼、祈福禳災為主要目的,舞者頭戴面具,腦後綴一塊紅布,以舞蹈動作走村串戶,與古代“大儺”或“鄉人儺”有明顯的傳承關係。但是,在名稱上已都不稱“跳儺”,而是以其形式不同各有不同的名稱。五個鄉鎮都有“跳番僧”之稱,除“跳番僧”外,大埠崗、和平還有稱“跳八蠻”、“跳彌勒”,桂林鄉則分別稱為“大番僧”、“小番僧”。

藝術特色

邵武遺存的儺文化有二大特點。首先,邵武保留的是原始的儺舞而不是發展衍變了的儺戲。中原的儺文化傳播到閩越“蠻夷之地”的邵武山區,時至今日,中原地區儺文化已基本消亡,許多地方儺舞也已發展衍變成為儺戲,而邵武不僅保留和傳承了中原儺文化,而且保留的是只有舞蹈動作沒有劇情和說唱的純儺舞,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儺文化活化石。另一重要特點則是遺存了一些關於儺舞的文字史料。我國南方的江西贛南、福建閩北以及貴州、雲南等地都有一些儺文化遺存,但是卻難以見到儺文化的史料記載。和平鎮坎下村的中乾廟保存了一部《中乾廟眾簿》,當地民眾稱之為“廟譜”。實際上是一部廟志,其中就有關於儺祭的記載。坎下村的前山坪自然村更保存了道光十五年( 1835 年)的一方完全是記載儺祭活動的石碑。

邵武儺舞

儺舞,是我國遠古時期中原地區驅疫逐鬼的一種巫舞形式,歷盡千年滄桑,中原地區已不復存在,在邵武市的和平、大埠崗、桂林、金坑、肖家坊、沿山等幾個鄉鎮卻至今仍傳承了這一古文化的活化石。
跳八蠻跳八蠻
據和平鎮坎下村前山坪自然村遺存的一方清道光十五年(1835)專門記當地儺祭活動的石碑記載,邵武儺舞始於宋代,迄今已傳承了上千年,現仍流行於大埠崗、和平、肖家坊、桂林、金坑等鄉鎮的一些村莊。邵武儺舞保留的是頭戴面具、腦後綴一塊紅布、沒有故事情節、沒有說唱的原始的“舞”,而非其他許多地方衍變了的“儺戲”,在面具、服飾和舞蹈動作等方面均有明顯的古儺餘韻,保留祭儀樂舞中的驅儺原生形象,具有原始性,名符其實是古儺的活化石。
邵武地方舉行跳儺活動的宗旨目的除保留中原地區原始的驅疫逐鬼的內容外,還增添了諸如春祈秋報、祈求健康平安、期願生子添丁、祈盼學業有成等,內涵更為廣泛豐富。邵武地方跳儺均不稱“儺舞”,而是以具體節目名稱如“跳番僧”、“跳八蠻”等直接稱呼。各鄉村跳儺均有願神,但其奉祀的願神不盡相同,舉行跳儺活動的時間也不盡相同。
邵武儺舞是中原文化、楚文化、古越文化的交匯融合,同時又融釋、道、儒和民間信仰於一體,又有彌勒教、無為教、摩尼教等流傳軌跡和影響,這是全國各地儺文化形態很少見的現象,同時也是各種文化在閩北熔匯、積澱的遺存,對研究這一地區的歷史、文化、宗教、民俗、藝術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學術參考價值。
2005年,邵武三角戲被列入福建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已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正在向全國公示。2007年邵武市被命名為“福建省儺舞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