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寶

邵寶

邵寶,明代官員、著名藏書家、學者。字國賢,號泉齋,別號二泉,江蘇無錫人。成化二十年(1484年)進士。授許州知州,歷戶部員外郎、郎中。歷為江西提學副使,修白鹿書院學舍以處學者。

基本介紹

  • 本名:邵寶
  • 字號:字國賢,號泉齋
  • 所處時代:明代
  • 出生地:江蘇無錫
  • 出生時間:1460
  • 去世時間:1527
  • 主要成就:著名藏書家
人物簡介,相關文獻,明史,堯山堂外紀,著述名錄,詩作選摘,

人物簡介

邵寶(1460~1527)
明代著名藏書家、學者。字國賢,號泉齋,別號二泉,江蘇無錫人。成化二十年(1484年)進士。授許州知州,歷戶部員外郎、郎中。歷為江西提學副使,修白鹿書院學舍以處學者。宸濠向索詩文,嚴拒之。教生徒以致知力行為本。又革除當地親死不葬不之陋俗。為身守正,不交權勢。弘治十八年(1505)起,歷任浙江按察使、浙江右布政使、湖廣布政使。正德四年(1509)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總督漕運。因仵宦官劉瑾,被免職還鄉。正德四年(1509年),遷右副都御史,總督漕運。正德五年(1510)復出,任貴州巡撫。赴任途中接旨改任戶部右侍郎。旋升戶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左都御史,時劉瑾擅政,邵寶入京絕不與通,遂被劾致仕。劉瑾敗亡,起邵寶為貴州巡撫。未幾,升戶部侍郎。改左侍郎。又命兼左僉都御史,處置糧運。拜南禮部尚書,懇辭不就。嘉靖初(1522年)起復前職,仍辭去。卒,贈太子太保,諡文莊。
嘗修白鹿洞學舍,興建書院,在惠山創建尚德書院,以處賢才學子,教人以致知力行為本。以藏書知名,於城東南隅冉涇有春容舊居,遂闢為藏書之所,名為“春容精舍”。後又別建於西門口,建書屋為“二泉精舍”,中堂三間,前堂五間藏古今書籍萬餘冊。自題藏書詩曰“少愛新書楮墨香,不辭書價借錢償。坐來精舍還懷舊,海鶴詩中萬卷堂”。藏書印有“錫山二泉邵氏家藏”、“二泉”、“春容堂”、“文莊家學藏書”、“性命可輕,至寶是重”、“顏氏家訓曰:借人冊籍,皆須愛護,先有缺壞,就為補治,此為士大夫百行之一也”、“尚書之章”、“二泉主人聽松風處”等。
著有《簡端二餘》、《慧山記》、《定性記說》、《漕政舉要》、《大儒奏議》、《學史》、《容春堂全集》、《容春堂後集》、《容春堂續集》等。

相關文獻

明史

邵寶,字國賢,無錫人。年十九,學於江浦莊昶。成化二十年舉進士,授許州知州。月朔,會諸生於學宮,講明義利公私之辨。正潁考叔祠墓。改魏文帝廟以祠漢愍帝,不稱獻而稱愍,從昭烈所謚也。巫言龍骨出地中為禍福,寶取骨,毀於庭,杖巫而遣之。躬課農桑,仿朱子社倉,立積散法,行計口澆田法,以備凶荒。
弘治七年入為戶部員外郎,歷郎中,遷江西提學副使。釋菜周元公祠。修白鹿書院學舍,處學者。其教,以致知力行為本。江西俗好陰陽家言,有數十年不葬父母者。寶下令,士不葬親者不得與試,於是相率舉葬,以千計。寧王宸濠索詩文,峻卻之。後宸濠敗,有司校勘,獨無寶跡。遷浙江按察使,再遷右布政使。與鎮守太監勘處州銀礦,寶曰:「費多獲少,勞民傷財,慮生他變。」卒奏寢其事。進湖廣布政使。
正德四年擢右副都御史,總督漕運。劉瑾擅政,寶至京,絕不與通。瑾怒漕帥平江伯陳熊,欲使寶劾之,遣校尉數輩要寶左順門,危言恐之曰:「行逮汝。」張彩曹元自內出,語寶曰:「郡第劾平江,無後患矣。」寶曰:「平江功臣後,督漕未久,無大過,不知所劾。」二人默然出。越三日,給事中劾熊並及寶,勒致仕去。瑾誅,起巡撫貴州,尋遷戶部右侍郎,進左侍郎。命兼左僉都御史,處置糧運。及會勘通州城濠歸,奏稱旨。尋疏請終養歸,御史唐鳳儀、葉忠請用之留都便養,乃拜南京禮部尚書,再疏辭免。世宗即位,起前官,復以母老懇辭。許之,命有司以禮存問。久之卒,贈太子太保,諡文莊。
寶三歲而孤,事母過氏至孝。甫十歲,母疾,為文告天,願減己算延母年。及終養歸,得疾,左手不仁,猶朝夕侍親側不懈。學以洛、閩為的,嘗曰:「吾願為真士大夫,不願為假道學。」舉南畿,受知於李東陽。為詩文,典重和雅,以東陽為宗。至於原本經術,粹然一出於正,則其所自得也。博綜群籍,有得則書之簡,取程子「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之義,名之曰日格子。所著《學史》、簡端二錄,巡撫吳廷舉上於朝,外《定性書說》、《漕政舉要》諸集若干卷。學者稱二泉先生。

堯山堂外紀

邵寶,與儲 領袖文苑。嘗節俸入,略仿範文正義田,於所居畫小井田,匾曰橫渠遺意。邵寶為大司徒,疏乞終養不允,其詩云:“乞歸未許奈親何!帝里風光夢裡過。三月春寒青草短,玉湖天遠白雲多。客囊衣在縫猶密,驛路書來字欲磨。聖主恩深臣分淺,百年心事兩蹉跎。”讀之令人感發,最為海內傳誦。

著述名錄

邵定一生好學,博綜群籍,學者稱二泉先生。寶為李東陽門人,故詩文皆宗法東陽;文典重和雅,詩清和澹泊,尤能抒寫性靈。著有《容春堂前集》20卷,後集14卷,續集18卷,別集9卷,又有《簡端錄》、《大儒奏議》、《慧山記》、《漕政舉要錄》、《學史》、《端簡二餘》》、《定性書說》(均四庫總目)等,並行於世。

詩作選摘

【冬夜觀樹影】
月樹影在地,橫斜復橫斜。
誰為水墨畫,老筆全無華。
邵寶《慧山記》邵寶《慧山記》
又如春雷動,初驚蟄龍蛇。
因之得篆法,錐鐵行平沙。
海雲漾雙玕,江風落孤楂。
玄冬萬景瑀,嘉此獨咨嗟。
他宵有繁陰,莫向時人夸。
【三竺道中】
人行松徑靜,數里不知遙。
路轉還逢寺,僧迎只過橋。
岩姿收獨妙,泉響息群囂。
東去頻回首,山花似我邀。
【發文正公吊書後有作】
有句傳江左,長教和且歌。
未應知已少,自是愛人多。
雲野秋無雨,風江晚更波。
傷心門下士,鬢髮漸成皤。
【秋野用杜韻】
河漢三秋隔,星辰萬里違。
客憐雙鳥去,僧訝一人歸。
相馬吾何有,知魚爾亦非。
春風故相愛,吹綠北山薇。
青燈自照磚河夜,回首江南路渺漫。
【和浦文玉觀水(二首)】
新晴出郭門,四野惟一水。
憶自庚午年,兩恆嘗見此。
坐我天上身,江南畫船里。
陶謝空遐思,今有桂岩子。
萬壑正橫流,我方浚泉水。
山靈如有知,應笑我為此。
我泉亦何心,一道蒼茫里。
滄浪復滄浪,野歌聽孺子。
胥門
臣奢無辜為君戮,臣胥敢怒不敢哭。
朝辭楚疆莫吳國,還兵入郢亦太酷。
憤憤心,還未足。楚何怨?吳何恩?
豫讓死,王裒存。是邪非,不必論。
一片鴟夷皮,裹骨難裹魂,北風莫遣向越奔。
向越奔,無不可,只恐仇吳似仇楚。
【寄題東林寺壁】
雁門僧避胡塵來,匡廬山中尋講台。
誰雲淨土在西竺,此池自有蓮花開。
蓮花開時千萬朵,江南君臣不疑我。
淵明故是避世人,菊花醉插頭上巾。
攢眉掉臂謝公去,一杯濁酒堪全真。
當年意在誰獨識,虎溪笑處泉流石。
至今古塔依西林,月落江雲樹千尺。
【送蕭戶部】
水衡之司天下七,算舟通楮時制同。
京師南來四千里,滸墅實當吳會中。
地官主事延平彥,鸞棲舊在吳江縣。
政平如水起歌謠,今之歌謠乃重見。
司徒榷課歲有常,數或不經寧惠商。
太原周公有是語,至今傳誦盈廟堂。
蕭君不苛亦不縱,隱然名為司徒重。
江邊野老閱人多,獨汲山泉遠相送。
【鶴舞】
誤向丹丘共羽流,多情今得此亭幽。
長鳴似與高人語,屢舞誰於醉客求。
風羽九逵能抗晚,野心萬里欲橫秋。
試將衣袖閒招引,轉盡花陰意未休。
【憶文正公嘗欲卜居宜興】
幾年卜築欲江東,陽羨溪山罨畫中。
千里有情春草遍,一樽無地暮雲空。
相州未得歸韓老,汝潁猶堪葬長公。
曾說近游須館我,吾亭今合號涯翁。
【再作太白山人歌】
吾聞太白之山倚西極,華岳崚嶒勢相敵。
上凌剛風太古雪尚寒,下撫蒼茫鳥無力。
吁嗟!茲山有徑不與終南通,士將避世往往游其中,超歷萬壑巢雲松。
伊昔丈人負芻者,危言曾動河汾公,至今談麈流清風。孫君關中豪,仰止茲山高。
自稱山人巾葛白布袍,入山靜坐觀眾妙,出指八極將游遨。胸有五色文,眼底無青紫。
名家自視出杜陵,走筆題詩乃如史。子長有語稱董生,季主何心譏賈子。
邇來五見江東春,南尋禹穴能知津。相逢下我東野拜,何人復謂秦無人。
我作《山人歌》,物色其奈山人何。山林歲年晚,江海風雨多,山人不歸太白空嵯峨。
【送秦中丞國聲之湖南兼呈東山先生】
中丞旌節自東來,黃鶴樓高倚憲台。江漢朝宗千古地,風霆鼓舞一時才。
洞庭水闊春初渡,衡岳雲深晚正開。老矣東山煩問訊,蒼生回首柰何哉。
【用前韻寄秦中丞】
一介南來得兩書,高秋松菊自幽居。君才江漢兵荒後,吾道山林疾病餘。
憲節故應隨有鶴,儒餐真合食無魚。瓣香為致華容否,夢裡懷人玉不如①。
註:① 嘗托中丞以香帛吊東山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