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原神話群

邵原神話群

邵原神話群,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之一。指河南省濟源市邵原鎮流傳的創世神話及神話原型物的總稱。邵原自古就有女媧等故事流傳,鎮北有被斬孽龍的黑龍山、斷鰲足立四極的鰲背山、蘆灰鎖積的鎖泉嶺,鍊石補天的銀河峽等神話原型物及古地名、古文物、古遺存。邵原創世神話的豐富內容,表現了中原先民同時也表現了中華民族在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人自身之間的關係以及矛盾、衝突和抗爭,並在對立統一的進程中走向和諧,積澱著民族的人文精神。

2008年6月7日,河南省濟源市申報的“邵原神話群”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邵原神話群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 非遺級別:根據
  • 遺產類別:民間文學
  • 申報地區:河南省濟源市
  • 遺產編號:Ⅰ-58
歷史淵源,主要內容,傳承意義,

歷史淵源

河南省濟源市邵原鎮位於河南省西北部豫晉交界處,北依原始人類祖先曾棲居的太行、王屋、中條三大山脈;南臨中華民族母親河黃河,面積337平方公里, 4萬口人,該地跨東經112°—112°10′,北緯35°10′—35°20′。據人類科學家研究表明:北緯35°左右的地帶最適合人類生存和發展。邵原一帶在華夏古族中所處的地理位置及其地理環境決定了它必定是創世神話的原發地。境內已發現有7000年前的裴李崗文化遺址和擁有5000—4000年前的仰韶文化龍山文化遺址,人文景觀資源豐富,自然條件得天獨厚,奇峰峻岭遍布,名河大川競秀,綠山碧水,環境怡人,是中華始祖生息繁衍的地方。邵原地質構造複雜,地貌形態獨特,開天神話傳說內容豐富,自然原型物輪廓顯明。歷史文化源遠流長,邵原古老而神奇,是中華創世神話的原發地。
(邵原神話群原型物圖集來源: )
邵原是一個有7000餘年的歷史古鎮,即使有文字記載算起,也有3000多年的沿革,隨著行政區劃的變更,歷史上有召、郫邵、邵郡、邵州、邵伯縣、邵原縣、王屋縣、邵原關、邵原鎮等諸多名稱。邵原自古就有女媧故事流傳。鎮北有名山大川,諸如被斬孽龍的黑龍山,斷鰲足立四極的鰲背山,蘆灰鎖積的鎖泉嶺,鍊石補天的銀河峽等都是後人樂以稱道的“女媧補天”的原型物。它們規模宏大,自然形成。形象逼真,系統完整,為全國所僅有。經諸多專家學者考查認證:女媧神話之原創地即為濟源市邵原鎮為中心的古邵州一帶。邵原及周邊地區女媧神話之多,相對集中,直面全國,其它地方均不具備,顯散於邵州大地上的古地名、古文物、古遺存,充分證明了專家及口傳的意見。從地理、地緣觀點觀察,邵原北依太行,中條為屏障,南有黃河縈帶,與巍峨聳天的伏牛山相望。東有王屋天壇毓秀,西有三晉大地鐘靈,方圓五十里屬黃土淺丘帶。清乾隆26年(公元1761年),濟源縣令蕭應植巡視邵原,即為此景所震撼,遂賦詩道:“太行西與析城連,一望嵯峨萬崗懸。山經遙通晉水曲,岩關深鎖嶺雲旋。”正是此方熱土,滋育了遠古先民,也孕育了華夏文化,先後在與自然災害搏鬥中,利用身邊山水物事,以超凡的想像,編織了奇譎詭異的創世神話,以表現戰天鬥地的雄偉氣魄和高度智慧。

主要內容

盤古開天闢地
相傳很久以前,天和地還沒分開,就象很大的雞蛋一樣,裡面有一個叫盤古的人類祖先。一萬八千年以後,盤古心裡憋悶,渾身像繩子捆著一樣不好受,想活動活動筋骨,胳膊一伸腿一蹬,“咔嚓”一聲,大雞蛋被蹬碎了。蛋殼裡輕的東西慢慢上升為天,重的東西慢慢下沉為地,天和地裂開了一條縫。他想站起來走一走,可覺得天離地太低,就手撐天,腳蹬地,使勁把天往上拖。盤古手拖著天站起來,身子一天長一丈,天也一天高一丈。又過了一萬八千年,盤古身高九萬里,天也升高了九萬里。盤古開天闢地,流盡了汗水,耗盡了力氣,不久就累死了。盤古死後,身體上所有的一切轉化成了世上的萬事萬物,嘴裡呼出的氣變成了風和雲彩,聲音變成了雷霆,左眼變成了太陽,右眼變成了月亮,胳膊變成了山嶽,骨頭變成了地下的寶藏,血液變成了江河,經脈變成了地理,肌肉變成了田土,發髭變成了了草木,汗流變成了雨……後人為紀念盤古,在邵原東修建了盤古寺。盤古出世掙破的蛋殼,埋在太行山下,慢慢變成了細膩的石頭。後來,人們用這種石頭製成了不滲水的硯台,這就是著名的“盤硯”。
女媧摶土造人
傳說女媧從西邊天經邵原,走到黃河邊洗臉,黃河水裡映照出了她的身影,她若有所思,能有一個和自己一樣的物種多好呀!她順手抓起一把黃土,摻上黃河水摶了一塊黃泥,照著自己的影子揉捏了一個和自己一樣的小東西。她越揉捏越像自己,心裡一高興,小東西失手掉到地上,她趕忙去抓,抓掉了小龍尾。正在遺憾之間,掉到地上的小精靈一沾土地,竟活了起來,並衝著她喊叫“媽媽”,歡蹦亂跳的慶祝自己小生命的誕生,她給這個小生靈起了個名字叫“人”。
女媧在歡喜之中,就不停手的一個一個不斷地揉捏,伏羲又來幫助小生靈生出陰陽,分為男女。他們這樣揉來捏去,時間久了也覺得太過勞神,就用藤條抖甩黃泥,沒想到泥點子落到地上,竟然也變成了活蹦歡跳的小人。女媧一高興,用力過大,將泥點子濺到待落嶺上的石崖上。因娃娃的腳踏不到黃土地上,也就沒有生命,形成了光滑的雕塑圖案。這些圖案極似嬰兒之臂、臀、腿、後腦,憨態可掬,酷似無數個形態各異的淺黃色娃娃爬滿崖壁,栩栩如生,人們叫它“娃娃崖”。後人也一直在這裡燒香祈子,所以也有人叫她“祈子崖”。
女媧親手摶造的小人聰明富貴,用藤條抽出的小人平凡貧窮。女媧看著周圍的小生命高興地說:“我創造了你們,給了你們生命,你們要結成伴侶繁衍生息,使生命永存。”從此,便有了人類,男女聯姻,繁衍生息不斷。
女媧鍊石補天
傳說黃帝與蚩尤大戰邵原之後,這裡又發生了共工與顓頊爭帝大戰。共工久戰不勝,憤怒之下用頭撞向不周山。只聽得“轟隆”一聲巨響,霎時間,天昏地暗,地動山搖,不周山頂天柱峰被撞倒。天柱倒了,東南方的地陷下去了,天像西北倒去,日月星星也不照位了,銀河水流下人間。毒蛇猛獸也趁機傷害人,特別是黑龍山那條殘暴的黑龍,更是乘機興風作浪,毀壞田壟,掀翻房屋,吞噬人和牲畜。於是,女媧要鍊石補天。女媧撿來各種顏色的石頭,堆積在銀洞河旁,又用她那無限伸長的蛇尾,捲來了黃河泥漿,把石頭粘合在一起,並從山上采來柴草,從崑崙山上取來火種,點燃柴草,開始冶煉補天石。熊熊大火整整燒了九九八十一天,土石融合,光亮透明,五色石煉成了。女媧娘娘用力吹出一口真氣,於是在鰲背山和待落嶺上空升起五彩祥雲。又伸開無限伸長的蛇尾,捲來煉好的五色石,放在雲團上,然後雙手托起雲朵,直向天空。她的軀體在增長,胳膊在伸長,一直舉到天空的裂縫,隨即咬破舌頭,朝著裂縫口噴出鮮血。轟隆一聲巨響,震得山搖地動,一道閃電劃破了長空,把整個宇宙照得通亮。霎時,風停了,雨住了,一切平靜了,天空終於補好了!
媧娘補好天后,又捉來一隻東海巨鰲,砍去四隻腳,頂住了補好的天空。那條盤踞黑龍山興風作浪的黑龍見勢不妙,急忙逃向析城山,見無處躲藏,便在地下拱出七十二個洞,但還是被媧娘抓個正著,栓在石柱上斬了。女媧又將鍊石所遺留的灰燼堵塞洪水。
軒轅祭天與戰神蚩尤
傳說古時候,黃帝與蚩尤從山西一直打到邵原,在邵原東面的馬坡村打了一場惡仗。蚩尤特別兇猛,不但會使用金屬製作的武器,還會使用法術,能吞雲吐霧,呼風喚雨。黃帝與蚩尤九戰九敗,最後被蚩尤使洪水彌霧圍困。黃帝苦想沒有辦法,仰天長嘆,正在他憂愁的時候,眼前忽然一亮,雲霧中露出一座山峰,氣勢非凡,像王者的宮殿,還有兩座山峰左右護衛,這山就是現在的王屋山。黃帝非常高興,以為聖母在此,於是就帶領隨從馬坡淌水過東陽河,在王屋山腳下的十方院齋戒三日,沐浴淨身後登上天壇山頂,以牛頭、羊頭為供品,壘石設壇祭天數日,誠心誠意地祈求上天保佑,打敗蚩尤。黃帝的真誠和正義感動了天帝,王母娘娘派九天玄女下凡,給黃帝九鼎符。黃帝以九鼎符造指南車,不再迷失方向,蚩尤施雨,黃帝以女魃止雨。……又是一番惡戰後,黃帝終於在太行山東側的冀州將蚩尤捉住並殺了。邵原人說,砍頭山是蚩尤的化身,尤顱寨是蚩尤的頭,人們為紀念蚩尤,在馬坡還建有蚩尤觀。
伏羲畫八卦
傳說,伏羲在青龍腰發現鰲背山南端石崖上有一塊大石頭,像金雞啄米形狀。他便到南窪找到了一塊形狀像魚的大石頭,仔細觀察後,心想石內一定有金魚。伏羲舉手開石,果真魚從石中一躍逃出,只在石內留下魚狀石紋。伏羲琢磨,石開一分為二,魚有陰陽兩個,天地未分之前,不也像大石頭一樣混混沌沌?天地分離,也應有陰陽,上則為陽,下則為陰。伏羲坐在金魚石上,耳聽八方之風,仰觀天象,采天地萬物的靈氣,一口氣畫了八卦,又將二龍圖形畫在石頭上。
神農嘗百草
很早很早以前,炎帝與黃帝征戰數年,在販泉戰敗,於是就在黃河北岸中條山、太行山和王屋山一帶游生。當時,人們只能靠捕野獸食野果為生,更不會用藥物治病。天上的飛禽越打越少,地上的走獸越捕越稀,人們忍飢挨餓,饑寒交迫,死傷無數。百姓的痛苦,炎帝看在眼裡,急在心上,就暗下決心要救子民於水深火熱之中。
他來到鰲背山,走遍了角角落落,溝溝岔岔,嘗遍了山中的千萬種野草、野果,危險的是在品嘗百草時多次中毒,甚至多次昏死過去。神農氏的精神感動了天帝,天帝便賜“神鞭”一條。神鞭抽到草木上,鞭子立刻變色,若是白色,草藥是涼性的;若是紅色,草藥是熱性的;若是黑色,草藥是有劇毒的;若無變化,證明此草木無藥性。神農氏靠鞭子抽和品嘗這兩種方法,認識了許許多多中草藥,掌握了它們的品性。於是神農背著藥簍,爬山坡,攀懸崖,越絕壁,歷盡千辛萬苦在鰲背山上採藥。一次,不小心從山坡上滾下來,藥簍里的藥撒到了山坡上,從此,這山上又神奇地長出了許多種藥材。神農氏把采來的草藥分發給人們治病,並教人們認識草藥,從此,人們患病就有草藥醫治了。後來,他還撰寫了一部醫書,名叫《百草醫藥書》,後人把它稱為經典《神農百草》,鰲背山從此就有人叫它藥櫃山。據傳說,後來曾有無數仙道醫家,紛紛上鰲背山修煉採藥,廣傳有孫思邈、李時珍、呂洞賓等。
神農播五穀
炎帝在藥櫃山採藥時,發現了許多能吃的東西,就叫人們采野果充飢。野果越采越少,人們還是忍飢挨餓,饑寒交迫,炎帝心裡更是著急。一天採食物時累得筋疲力盡,就靠著一棵很高的大樹睡著了。夢中,他輕飄飄來到天上的粟宮。這粟宮是專管種植五穀的地方,到處是無邊無際的莊稼。這可喜壞了炎帝,他趕緊采了很多種子,可怎么也拿不動,著急的出了一身汗,心一激靈,睜開了眼睛,原來是一場夢。炎帝心想,難道天上真有有五穀?於是神農氏就變成了一條蒼龍,飛到了天庭粟宮,果然找到了谷種。可是那裡當官的特別小氣,只給炎帝一小匣子谷種。炎帝很不高興,十分珍惜地懷揣谷種回到了他居住的地方待落嶺。神農氏就在待落嶺上挑選雙合寨北面土地肥沃的窪地,精耕細作,又在鍘刀縫開鑿天井“一碗水”,取水澆地,然後小心翼翼地播種下從天上取來的谷種。誰知道這匣子雖小,匣里的穀物多得很,一直往外倒一直有。更驚奇的是,他從一頭下種,達到另一頭後,莊稼就熟了。這就是人們一直傳說的神奇的回耬地。他急忙找來許多子孫幫忙,並把收穫的種子分發給他們,教他們如何開墾土地,鑿井引泉,供人食用和灌溉田地。從此,人們寒來暑往,春種夏播,秋收冬藏,炎帝的子民生活溫飽有了保障。據傳,他種的莊稼,就是後世所說的五穀:麥、稻、黍、稷、菽。從此,神農氏雙合寨上播百穀一直傳為佳話。人們一直說,回耬地就是民間百穀之源,待落嶺雙合寨也就是神農氏住和生活的地方。
顓頊與共工
傳說中的顓頊,是統治宇宙的黃帝後裔;傳說中的共工,是統治地上十分之七水域的水神共工。共工是炎帝後裔火神祝融的兒子,生著人面蛇身赤發,性情暴烈,身乘二龍“振滔(掀動)洪水”,去攻顓頊一方。共工手下兩員大將,一個叫浮游,一個叫相柳。那相柳也是人面蛇身,渾身青黑,長著九個腦袋,十分勇猛好戰。顓頊對共工來犯早有準備,即刻帶兵相迎。這場爭鬥十分殘酷,雙方都把自己所有的兵力智謀全使了出來。他們從邵原直戰到崑崙山腳下。共工掀起狂波惡浪,用水去攻顓頊一方;顓頊則放出熊熊的烈焰去燒共工一方。終於共工一方敵不過顓頊,九頭相柳當場被燒死。浮游被燒得焦頭爛額,拚死衝出火圍,終因傷勢過重而死。性高氣盛的共工見狀大怒,猛的一頭撞向崑崙山,只聽得轟隆隆、嘩啦啦一聲巨響,崑崙山頂峰天柱峰被撞倒。天柱峰倒地,崑崙山變得不周正了,即更名為“不周山”,那被共工用頭頂倒的峰頂更名為“頭頂”(頭頂)。天柱峰乃是“西邊天”撐天的柱子,天柱一倒,大地傾斜,天空的日月星辰站不住腳,不由自主的向西移動,銀河水泄漏下來,大雨傾盆。大地的東南部下沉,大川小河日夜不停地向東南方奔流。
大禹治水
傳說大禹在邵州一帶治水時,要用木棍探水深淺,因為水的浮力大,所以木棍探不到水底,大禹心中十分著急。這時,一位老農雙膝跪地,手捧一根發紅透亮,分量較輕的木棍說:“我主勿躁,小民獻上一物可以幫你探測水的深淺。”大禹接過木棍,半信半疑地探入河中,誰知此棍竟立於河中不漂不倒直至河底。大禹高興極了,驚嘆道:“真乃神棍也!”後來大禹稱皇帝後,“龍持木棍”的美名遍傳天下,價增百倍。時至今日,邵原北山原始森林中仍有幾棵珍貴的龍持木樹。
禹治水前黃河水在邵州一帶汪洋一片,泛濫成災,大禹經過充分勘察後,決計導北水南流。他首先在邵原北部積石成山把南北走向的太行山阻斷,使北水東流入濟。這“積石之山”就是現在陽城縣境內的“鎖泉嶺”。為疏導北水入黃河,用神鞭趕水,至今東陽河一峽谷中石壁上仍留有神鞭印,人你“鞭壁崖”。大水流至邵原正南,那時伏牛山與北山相連,齊刷刷阻斷了黃河水去向。禹王斧劈大山,放水東去,形成了後來的“八里峽”,也叫“八里胡同”。“八里胡同”北邊有一個村莊叫“老禹窪”,相傳是因大禹治水時居住而得名。村莊邊有一座山叫“八角山”,八角山上有一個“神仙洞”,傳說大禹曾取計“神仙洞”,石壁上還留有大禹治水圖。
二龍反目的故事
邵原北邊的黑龍山原來是從天上下來的一條黑龍所管,黑龍生性殘暴,常給民間降災,人間常常久旱不雨,莊稼枯死,百姓日子沒法過。在天上分管銀河的那條白龍就私自降了一場雨,觸犯了“天條”,也被天帝貶到黑龍山,與黑龍同管黑龍山。從這兒以後,白龍經常體察民情,適時降雨。常獨霸黑龍山、想怎樣乾就怎樣乾的黑龍對白龍的做法很不滿,心裡特別恨白龍,就專和白龍作對,他們倆爭鬥不息。
人們對黑龍的狂暴極為不平,又十分同情白龍的不幸遭遇,經常祈求天帝赦免白龍之罪,掌管黑龍山。天帝沒辦法,傳話民間:“要想重登靈宵閣,除非金豆開花時。”
有一年二月二,邵原一老太太上市趕集,無意中將玉米撒了一地,在太陽照耀下金光燦爛,好像滿地金豆。有讀書人見了大醒悟過來,趕緊把玉米粒放鍋內炒熟,把玉米花獻給上天。太上老君眼花,誤認為金豆開了花,奏本天帝,赦免了白龍之罪。白龍這才回到天界,而人間那個白龍池和白龍溝仍留在邵原人們的心上。邵原一帶的老百姓,每年二月二家家戶戶炒玉米花,就是為了紀念這件事。
白龍回天庭後,黑龍更加殘暴,經常出來傷害人。“神住溝”有一位剛成親的年輕獵人,決意上山除掉黑龍。年輕獵人剛走到黑龍山腳下,山頂那個黑龍使來滾滾的黑雲,夾雜著雷鳴電閃向他撲來。獵手情知不妙,急忙拈弓搭箭,一股難以抗拒的強大吸力向他襲來,他頓覺眼花體軟被黑龍吸入嘴裡,只有那隻繡鞋隨風被吹到鰲背山上的崖坎里。直到共工怒觸不周山後,作惡多端的黑龍,才被女媧把他斬首在待落嶺上了。人們為了紀念那位勇敢善良的獵手,把鰲背山上那個崖坎取名為“繡鞋龕”。婦女們為效仿那位賢惠多情的妻子,便在這裡留下了丈夫死後女人須穿白鞋行孝三年的風俗。

傳承意義

邵原創世神話的豐富內容,表現了中原先民同時也表現了中華民族在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人自身之間的關係以及矛盾、衝突和抗爭,並在對立統一的進程中走向和諧,積澱著民族的人文精神。
邵原創世神話被譽之為“唯美”的神話,具有道德化、倫理化、哲理化的魅力。邵原創世神話人文底蘊厚重,哲理思想古今傳承。盤古、女媧作為中華民族血脈同根的先祖和英雄形象,其蘊涵的開天闢地、開拓創新、無所畏懼、勇往直前、自強不息、繼往開來的精神;其鞠躬盡瘁、垂死化身、甘於奉獻、不怕犧牲的美德;其造福人類、懲惡揚善、以人為本、護民佑民的高貴品格;其自強、自信、自勤、自愛的精神,都對我國人文精神的形成和豐富,具有極為珍貴的價值,對提升民族文化的自覺起到促進作用。濟源邵原創世神話群厚重的文化容量,必將與時俱進地釋放出新的光彩,成為中華民族共享的精神文化財富。邵原是中國創世文化的自然遺存,極其珍貴,研究邵原創世神話群,從一定意義上來說對提升民族自信心,增強民族凝聚力,是非常有意義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