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劍秋

邵劍秋

邵劍秋,原名邵世澄,山東省原嶧縣四區灣槐樹村 (屬棗莊市周營鎮) 人。1910年生於地主家庭。1938年7月參加革命,1942年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邵劍秋
  • 別名:邵世澄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山東
  • 職業:軍人
  • 主要成就:創建和領導了八路軍115師運河支隊
  • 性別:男
人物簡介,人物歷程,

人物簡介

邵劍秋,原名邵世澄,山東省原嶧縣四區灣槐樹村 (屬棗莊市周營鎮) 人。1910年生於地主家庭。
歷任八路軍115師運河支隊支隊長,魯南行署民政科長,潁阜縣副縣長,潁上縣縣長,沿淮剿匪前委書記,阜陽專區治淮指揮部管理處處長,水利局副局長,民政局長,皖北地委統戰部副部長,行政公署顧問等職務。

人物歷程

1931年高小畢業,考入育英中學。“九·一八”事變,邵劍秋激於愛國熱情,參加濟南學生南下示威團,到南京進行示威遊行活動。他中學未畢業便於1933年春棄學從軍,到張家口參加抗日同盟軍幹部學校當學兵。同年冬同盟軍失敗,他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返回嶧縣原籍。
1934年,邵劍秋得到同學的幫助,考入梁漱溟辦的山東鄉村建設研究院。
1935年畢業,先後在城武縣荀村集、鄒縣香城鄉農學校任教員和教育主任。
1937年他調禹城第八區鄉農學校任教育主任。 “七·七” 事變後天津淪陷,他於10月從禹城返回家鄉。12月中旬,濟南告急,全省進入戰爭狀態,他得到聯莊會一部分中層人士愛國教員及其它方面的支持,毅然組織起了抗日武裝,並接受了第二分團第五大隊長的委任。
1938年9月部隊改編為江蘇游擊第三路步兵第二團,五大隊編為三營,他任營長,不久,代理第二分團團長。
1939年4月,東北軍51軍周毓英,方叔洪部在運河岸邊遭日軍圍堵,損失慘重。這事邵劍秋收容了部分東北軍散兵和武器,使其得到加強和補充,邵劍秋部發展到400人槍。
1939年初夏,他訪問了我黨魯南特委,後經朱道南牽線,接受了張里元直屬第七團團長的委任。
1939年秋,八路一一五師東進魯南,邵劍秋主動提出參加八路軍。年底,一一五師公布組建運河支隊命令,他任副支隊長。1940年秋末他受命擔任運河支隊支隊長。
1942年春,部隊整編,經上級批准,他改任副支隊長。六月他由紀華朱道南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他參與了建立華中經運支活動地區和微山湖去延安交通線的各項工作。陳毅軍長過境,他是主要護送者之一。抗日勝利後,邵劍秋調任魯南行政公署民政科長。
1943年11月,時任新四軍陳毅軍長赴延安參加黨的第七次代表大會,路過駐地北許陽村時,接見了邵劍秋等縣委和運河支隊領導。陳軍長在聽取當地對敵鬥爭情況後,指出一定要保護住這塊戰略要地和這條交通線。當日下午,在邵劍秋,紀華,童邱龍率警衛部隊的護送下,陳毅軍長離開運河南岸北上。
1947年被抽調南下大別山,後留豫皖蘇第四軍分區。1948年秋任潁阜縣副縣長。全國解放後任潁上縣縣長和淮河剿匪前委書記。建國初期,做剿匪反霸土改、治淮工作,後調阜陽地區治淮指揮部和水利、民政部門阜陽地委統戰部工作。後任阜陽行政公署顧問。1983年離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