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陶峰

邱陶峰

邱陶峰,曾用名邱陶豐,1935年生,廣東揭陽人。師從賀天健。任上海中國畫院高級畫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於一九六零年遴選而入上海中國畫院深造研習,為該院院長、著名山水畫大師賀天健收為入室弟子,受其悉心教傳。畢業後,留院任專職畫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邱陶峰
  • 別名:曾用名邱陶豐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廣東揭陽市
  • 出生日期:1935年
  • 職業:書畫家
  • 主要成就:上海中國畫院高級畫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等
  • 代表作品:《峽江黎明》、《家山夢雨》等
  • 導師:賀天健
  • 出版專著:《賀天健課徒畫稿》、
  • 出版專著:《邱陶峰畫集》等
展覽及獲獎,藝術年表,藝術評價,寬和 淹潤 清華,唐雲評邱陶峰,天地以靈氣而生物,薛永年評邱陶峰作品,丁羲元評邱陶峰,

展覽及獲獎

六十年代,作品《一定要把它實現》、《革新迷》分別獲上海青年美展、上海青年美術創作比賽一等獎,並參加全國美展。七十年代以後,有合作組畫《荷樹》入選全國美展,代表作《峽江黎明》、《家山夢雨》等參加國內外多次展覽並編集出版;《東方欲曉》為日本西武百貨藝術科收藏並出版。一九八四、八五、八九年及九零年先後訪問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等地,舉辦個人畫展。主要作品如《春山積翠》入選在韓國及香港巡迴舉辦的“90年代中國畫代表作家展”,並為韓國經濟新聞社收藏出版;《空谷鳴泉》入選北京、上海、江蘇、廣東等“五省當代中國畫聯展”,由上海劉海粟美術館收藏。一九九六年於上海劉海粟美術館舉辦大型個人畫展。作品及藝術傳略收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現代美術全集*山水卷》、《世界美術家傳*華人卷》、《世界華人文學藝術界名人錄》等。曾接受《美術》雜誌的專評介紹,和上海有線電視台、上海教育電視台的個人專訪,錄製“邱陶峰的山水畫藝術”等節目。
編著出版有《賀天健課徒畫稿》、《邱陶峰畫集》(新加坡版)、《邱陶峰》(上海版)等。曾於香港《名家翰墨》、《龍語》等學術雜誌、報刊發表文章。現又兼為新加坡中華美術研究會永久會員,廣東揭陽市畫院顧問等職。

藝術年表

1960年 進上海中國畫院。作品《一定要把它實現》、《革新迷》分別獲上海青年美術創作一等獎,併入選全國工人美展。
1977年 《革命聖地》合作組畫入選全國五屆美展。
1978年 作品《峽江黎明》參加江蘇、上海兩院聯展並收入上海人美出版社出版的《上海中國畫選集》。
1979年 加入中國美術家協會上海分會。
1980年 作品《東方欲曉》入選上海畫院作品展,收入上海人美出版社的《上海畫院作品選》。
1984年 於新加坡友誼展覽中心舉辦個展。
1985年 於馬來西亞吉隆坡精武山展覽館舉辦個展。
1988年 編著《賀天健課徒畫稿》,由上海人美出版社出版。
1989年 於新加坡中華總商會舉辦個展。於新加坡出版《邱陶峰畫集》。作品《家山秋意》參加國際潮人書畫大展。
1990年 應邀到日本舉辦聯展。作品《歸帆》參加日本橫濱、上海藝術交流聯展。作品《春山積翠》入選韓國“’90現代中國畫代表作家展”,由韓國經濟新聞社收藏並出版。
1991年 作品《空谷鳴泉》入選北京、上海、江蘇等5省市當代中國畫聯展。由劉海粟美術館收藏。作品《秋塘雨露》參加前蘇聯、波蘭、瑞典、上海藝術交流聯展。
1996年 於劉海粟美術館舉辦個展。
1997年 作品《最佳還是故鄉山》參加國際潮人書畫大展。

藝術評價

寬和 淹潤 清華

——觀邱陶峰山水畫書後
老友丁羲元十分欣賞邱陶峰的藝術,去 年他自美國返滬期間,專門打來電話,囑我一睹陶畫風采,順便寫點觀感。不久邱先生便以十餘幀畫照寄示,同時附來藝術簡介。
披閱之後,我感到其中多數作品已臻於情隨筆運,自然天成。無論《空谷鳴泉》《峽江秋意》,還是《雲里煙村》、《清溪舟行》,莫不清逸靈動,鏡遠意新,充滿了熱愛生活者與大自然親和無間的情韻。
論其畫法,既有出入宋元的格局情采,又不乏採擇明清筆墨的素養,甚至也吸收了張大千的用水、潑墨和陸儼少的筆法律動,還擅於把大寫意花卉里的點筆和潑墨用於山水畫。顯而易見,他有著深厚的傳統功力,其傳統功力又是在變現新機中求奇的變故為今的努力,以為重視了內美,所以耐人尋味。
據知,出生於粵東農家的邱陶峰,在五十年代已憑著藝術的悟性和刻苦的自學在畫壇上初入鋒芒。一九六零年又進入上海中國畫院,從學於賀天健先生,像北宋大家范寬一樣,走上了始而“師於人”(也就是向前人學習),繼而“師諸物”(也就是向造化學習),最終“師諸心”(也就是充分發揮創作個性)的漫長的藝術道路。
他之學習前人,儘管借徑於賀天健的手眼並編著《賀天健課徒畫稿》,但是直接取法前賢上也是極盡良苦用心。一度他遍臨郭熙、黃公望、王蒙等宋元名家的巨跡,務求驪珠在握,妙得其神,精研石濤、“四王”的丘壑筆墨,意在廣取博收融會貫通。其後則踏上造化的行程,登五嶽,上黃山,游峨眉,泛江浙,印證前人家法,呼吸造化清光。
經過三十餘年的反覆研究,前人的法理,自然的神韻,逐漸與他的內心融合為一,筆下的山水不僅達到了宋人追求的“造化之神秀,陰陽之明晦,萬里之遠,可得於咫尺之間”,而且大體實現了明代美術史家徐沁提倡的境界:“能以筆墨之靈,開拓胸次,而與造物爭奇,當煙雲滅沒,泉石幽深,隨所寓而發之,悠然會心,俱成天趣。”其藝術面貌也在乃師之外,別具一格。如果說,賀天健的山水畫,能於理法謹嚴中具精神活潑之機,跌宕雄起,淡盪清華。
幾十年來,多數中國畫家是由西式的院校而步入創作生涯的,但也有邱陶峰這種校外從師終於脫穎而出的畫家。出身學校的畫家,多從寫生入手,重視實境的描寫,往往以科學家求真的目光看待人與自然的關係。他們輕易掙脫前人定型化的筆墨圖式,恢復師造化的優良傳統,能較快形式不同於前人的面目。但其中發揮心源作用不充分又未能深究中國傳統山水畫藝術語言與文化內涵之妙者,難免在藝術上欠蘊含而少幻化。校外從師終於有成的畫家,常常先從臨摹入手,逐漸領悟傳統山水畫的藝術文化精神和筆墨丘壑互動的語言圖式,進而走向大自然,一面寫生,一面至力于山河風光的深入感知與整體參悟,去體會親身感受中有別與既往的時代氣息,去印證古法,取捨古法,亦即修改發展被英國美術史家貢布里希稱為“預成圖式”的傳統,突破前人成法與意蘊的局面而自成一格。這條道路有益於開掘山水的內美,實現意象的幻化,發揮心源的能動性,但實現起來比較漫長,缺乏大智大勇者很難成為古法古意的透網之鱗。不過,上不急於事功,肯於下大功夫,不因商潮的滾動或物語的誘惑而亂了方寸,終可水到渠成地形成地形成蘊含畫家獨特感悟的胸中丘壑和適應其胸中丘壑的繞於個性的藝術語言。
還不能說邱陶峰在“師於心”的道路上已達爐火純青,他可能還需要在意境的錘鍊和語言的個性化上再接再厲,進一步徹底擺脫他人畫法的痕跡,以求大成。然而,他所代表的這種藝術道路,卻給未曾有機會入校攻讀的學藝者昭示了成才之途,也為學校出身而在傳統上淺嘗輒止者提供了他山之石。這種超乎個人的意義,我看未必已引起畫家與批評家的注意,所以在此拈出,希望引起重視。

唐雲評邱陶峰

其藝術風格,早年秉師訓,廣遊歷,並遍臨郭熙、王蒙、黃公望等諸宋元名家巨跡,以求會其神於心;運其技於手。創作作品多宏構大制,用筆謹嚴,具雄奇峻偉之勢,時代氣息鮮明,而筆墨之朴健、蒼厚、質篤又追步宋元精神。八十年代後,師古人、造化與師諸心漸趨為一,追求情隨筆遠、自然天成,畫風愈加以蘊蓄、寬和、淳樸、清靈見長。尤其近 年,力主新探,在原先講究功力蒼健用筆圓遒,設色古雅華滋的基礎上,兼之以潑墨、潑彩,於水、墨、色的交溶碰撞之間,呈現自然界一派雲霞明幻、煙水氤氳的清光百態。其主張先筆得形,潑灑後復以精煉的線條勾皴點醒,故於大塊墨彩與筆法協調駕馭方面頗有心得。尤擅表現五嶽峨眉、黃山諸勝、閩浙富春山水的煙嵐意境。
陶峰近 年尤追求新探,作畫主力先筆得形,以墨得韻,於水墨渲染間,而煙雲氤氳,水氣朦朧之佳境畢現矣。——唐雲

天地以靈氣而生物

畫人以靈氣而成圖。張大壯老畫師在世是曾月旦畫院諸英彥,言道:“邱陶峰倒有好筆性。”其山水,底蘊厚,氣味醇,和市上講究色相,迎合時賞,緊趨潮流者有別。陶峰六十以後的山水,可以言境界。諸多近作,寫得筆寬和,意迷邈。墨滋嫣,水清華,在當今寫意山水畫中,別列靈裁。——邵洛羊

薛永年評邱陶峰作品

如果說,賀天健的山水畫,能於理法謹嚴中具有精神活潑之機,跌宕雄奇,不落巢穴,那么邱陶峰的作品,則已能於淳樸中見清空,在潑灑中具精妙,味醇韻遠,澹蕩清華。——薛永年

丁羲元評邱陶峰

唐雲當年曾評云:“陶峰弟正在盛年,有此筆墨,日後精益求精,未可量也。”東晉陸機曾云:“石蘊玉而山輝,水懷珠而川媚。”而今邱陶峰“驪珠在握”,正可大展身手。——丁羲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