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起義(歷史事件)

邯鄲起義(歷史事件)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1945年10月28日,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部隊向被圍之敵發起總攻。在進行軍事打擊的同時,又積極進行政治爭取。10月30日,第11戰區副司令長官兼新8軍軍長高樹勛,在人民解放軍的強大軍事壓力和政治攻勢面前,決定率其直屬新8軍及河北民軍等部共一萬兩千餘人,在河北馬頭鎮(今屬邯鄲)內戰前線舉行起義,並向全國發表通電,宣布拒絕國民黨政府的“剿匪”命令,退出內戰前線,站到人民方面來。隨後,晉冀魯豫軍區主力部隊採取“圍三闕一”的戰法,展開猛烈進攻。戰至11月2日,平漢線作戰勝利結束。此戰共殲國民黨軍4萬餘人,其中俘國民黨第11戰區副司令長官馬法五等以下官兵2萬餘人、起義1萬餘人,對挫敗國民黨軍向解放區的進攻,掩護我軍各部隊向東北地區開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基本介紹

  • 名稱:邯鄲起義
  • 地點:河北馬頭鎮
  • 時間:1945年10月28日
  • 參戰方晉冀魯豫野戰軍
  • 結果:新八軍及河北民兵勝利
  • 參戰方兵力:新八軍,12000餘人
  • 傷亡情況:4萬左右
  • 主要指揮官:高樹勛
高樹勛在這次戰役的關鍵時刻率部起義,為我軍迅速奪取作戰的勝利創造了有利條件,並開創了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軍大部隊起義的先例,在全國產生了巨大的政治影響。為此,毛澤東致電嘉獎,親自提議將所部改編為民主建國軍,任命高樹勛為總司令。並在《1946年解放區工作的方針》中,號召“開展高樹勛運動”,為在後來的全國解放戰爭中,爭取更多的國民黨官兵起義樹立了榜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