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市第十中學

邯鄲市第十中學

邯鄲市第十中學是一所國辦完全中學,始建於1972年,1974年遷入現址,位於邯鄲市區西北的復興區,處於城鄉結合部地帶。現位於邯鄲市復興區先鋒路1號,占地100畝,其中建築面積3公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邯鄲市第十中學
  • 外文名:The No.10 School of Handan
  • 簡稱:十中
  • 校訓: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 創辦時間:1972年
  • 類別:公辦中學
  • 現任校長:杜海兵
  • 所屬地區:河北省邯鄲市
  • 主要獎項:市級文明單位
    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示範學校
    省科研先導型實驗學校
    省雙自主實驗學校
簡介,教學團隊,教學方針,教學成就,校園文化,象徵、精神,校訓,體現,校長簡介,校園事件,學校探索之路,新課堂,核心理念,含義,目的、意義,學生體驗,教學原則,發現古墓,

簡介

2004年,學校開始危舊校舍改建工程。
2007年,新教學樓完工並投入使用。學校擁有一流的教學設施。
2013年,校園體育設施開始改建,預計2015年之前完成,完成後將擁有,塑膠跑道、游泳池、籃球場等基礎設施。

教學團隊

十中現有初、高中共48個教學班,在校生3000餘人。現任在職教職工165人,其中高級教師43人,中級教師72人,省級學科帶頭人和省級骨幹教師5人,市級骨幹教師12人。教師在教育教學各項大賽中獲國家級一等獎2人,省級一等獎8人,市級一等獎28人、二等獎52人。學校承擔著4項國家級課題,6項省級重點課題。學校十分注重學習優秀學校先進經驗,曾到邯鄲市第一中學衡水中學訪問,也曾到邯鄲市第二十五中學邯鄲市第十一中學等邯鄲市重點國中學習先進經驗。

教學方針

十中堅持以“依法辦校、質量立校、科研興校”的辦學策略;以人為本、以德治學,促進學生、教師和學校共同成長與可持續發展。以科研興教為先導,以隊伍建設為驅動力,以教學質量為生命線,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政策,實施素質教育,努力開創了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新局面。

教學成就

2007年中考一中上線16人,重點高中上線54人。
2013年高考本科上線36人,同比去年增加7人,取得了歷史性突破。
學校先後榮獲“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點課題研究先進單位”、“省科研先導型實驗學校”、“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示範學校”、“省初、高中雙自主實驗學校”、“省體育衛生先進學校”和“市級文明單位”等二十餘項榮譽稱號。

校園文化

象徵、精神

校園象徵:竹、石
校園精神:竹、石精神
校園正門校園正門

校訓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體現

君當如竹:高風勁節,堅韌挺拔;君當如石:自然堅定,寬厚謙遜。在設計“竹石”主文化時就遵循了這樣的理念,並將之物化到校園的每個角落,如校園正門兩側種植大量竹子。校園前廣場(校園正門操場)多堅石體現我校的校園精神;校園一處天井,種植大量竹,在一旁的柱子上,懸掛各種竹子圖畫及介紹;在教務樓層,牆壁以竹石圖畫裝飾。在學校的核心活動區——圖書館的主牆面上,面對長35米、高4米的白牆,以牆做紙,塗料為墨,用國畫長卷的形式體現,皴磋點染,乾濕濃淡。同時,還將古今中外中小學生必讀的書籍名稱,用砂岩做成中國印的形式,或陰刻、或陽刻散落其中,在起首和結尾處寫上與之相關的詩詞,一幅《竹石圖》便躍然牆上,儒雅不失大氣,厚重卻不媚俗。 但同樣的內容,在不同的地點表達時,傳遞的情緒就不一樣了。在演藝廳的舞台背景牆上,面對長10米,高3米的空間,十中人又借鑑了國畫色宣的灑金效果,用洋紅做底色,用金粉漆做墨,揮灑自如。在渲染活潑、喜慶的氣氛之餘,也同時將傳統文化展現的淋漓盡致。
在充分彰顯傳統文化的基礎上,牆壁的文化體系中,也不失時代氣息。選用現代材料,與時俱進,為師生們營造時尚、現代的氣息,也是牆壁文化的特色之一。主要通過兩種方式彰顯牆壁的時代氣息:
方式一:結合邯鄲“成語典故之鄉”的文化底蘊,精選出一部分帶有典型教育意義的成語故事,如“邯鄲學步”、“胡服騎射”、“一枕黃粱”、“負荊請罪”等,把鐵片經過工人師傅的敲敲打打,以線為主,點、面為輔,採用白描的藝術形式懸掛於白牆之上。每舉辦藝術節之時,這裡是最好的書畫展區—用小吸鐵石將作品懸掛其上即可。
方式二:是用現代材料,如不鏽鋼、砂岩,做出純粹的點線面,構成、放置於牆壁,造成意想不到的效果。這兩種現代的表現手法都典雅不失現代,美觀還很實用。

校長簡介

杜海兵中學高級教師中共黨員 1994年畢業於河北師範學院中文系 現任邯鄲市第十中學校長。
課題研究:主持了河北省重點課題《新高考背景下初高中學科銜接的研究》,市級課題《關於高中語文課堂對學生疑問的釋疑技巧的研究》《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學生思維能力培養與評價的研究》。

校園事件

1972年,邯鄲第十中學建校。
1974年,遷址至邯鄲市復興區先鋒路1號(現址)
2004年,學校開始危舊校舍改建工程。
2010年,學校與邯鄲市第一中學建成聯盟學校關係。
2007年,學校新教學樓建成並逐漸投入使用。
2011年,學校特聘上海建平中學總校長、全國教育專家委員會會長馮恩洪為指導老師並開始指導工作。
2012年12月13日,馮恩洪校長第十七次蒞臨十中進行指導教學工作。
2013年,邯鄲市第十中學建校40周年。
2013年5月,校園體育設施開始建設。
2013年6月,高考本科上線36人,同比去年增加7人,取得了歷史性突破。

學校探索之路

2007年,新教學樓建成初期,由於改擴建工程的影響,導致學校生源流失。從而較多學生中高考成績不佳,致使同學缺少升入大學的機會、畢業困難,同學們的前途渺茫。為了解決這一現狀,2009年時任十中校長的孫紅霞同志,提出了“一切為了學生,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的育人思想。
她借鑑外地辦綜合高中的經驗,在做了充分的考察和調研的基礎上,廣泛徵求學生家長和師生的意見,進行了充分的論證,在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提出了辦“一口進多口出”的“普高+特長+對口”的綜合高中之路。讓有能力通過大文大理升入大學的學生走普高升學之路,有音體美特長的學生走特長升學的道路,文化基礎較差又沒有特長的學生走對口升學的路子。
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第五章《高中階段教育》第(十三)條內容:推動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促進辦學體制多樣化,擴大優質資源。推進培養模式多樣化,滿足不同潛質學生的發展需要。探索發現和培養創新人才的途徑。鼓勵普通高中辦出特色。鼓勵有條件的普通高中根據需要適當增加職業教育的教學內容。探索綜合高中發展模式。採取多種方式,為在校生和未升學畢業生提供職業教育。
我校根據自身計算機設備較為先進的優勢,決定在學校開設計算機專業,並聘請職業高中的專業教師來上計算機專業課。一部分學生在自願的基礎上分流到職業班,嘗試走對口升學的路子,但是學生仍然學普高的課程,參加河北省學業水平測試,只是比其他學生多學一科計算機專業。如果學習計算機專業行不通,仍然可以回到普高走高考升學之路,這樣就解決了學生的後顧之憂。
“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是我校一貫的思路,對口升學是我校“探索綜合高中發展模式,採取多種方式,為在校生和未升學畢業生提供職業教育”的一項重要舉措,是我校全面貫徹《綱要》關於高中階段教育內容的重要體現。我校於2009年開設了職業中專班,並於2009年經邯鄲市物價局辦理了職業中專收費許可證。
十中這幾年的綜合辦學成績顯著,成績斐然,受到社會和家長的一致好評,面對這樣的社會需求,我們將根據學校的師資和硬體條件增設新的對口專業。因為對口升學這一措施既可以增大學生繼續深造的機會,又可以使學生有一技之長,為學生以後的就業提供保障,對社會的和諧穩定起到積極的作用。從2009年開設職業中專班到2013年6月,我校共有四屆職業中專班學生畢業。
高二年級分流到職業中專班的學生按國家助學金政策享受助學金。具有農村戶口或城市貧困家庭(出具相應證明材料)可以享受助學金政策。享受助學金學生按當年國家助學金有關政策的調整人數也相應發生變化,例如:原助學金髮放條件為城市戶口學生需開具困難證明即可,後來要求出具特困證或低保證才能享受助學金。享受資助的學生均屬全日制學生,資助銀行卡只有用學生個人身份證才能激活。同時,助學金要經過申請、審批、公示等多項程式,最後助學金會由上級部門直接打到學生卡上。有些學生根據國家助學金政策的調整不再享受助學金,因此人數每年都在發生變化。
由於部分家長對職高認識的誤區,認為孩子上高中沒有前途,一部分成績較差的學生選擇了普高。學校從“為了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的理念出發,對部分文化成績較差的學生在自願的基礎上進行分流,一部分學生選擇了對口升學的路子。學校對這部分學生開設了普高全部課程,僅增加計算機一門職業課程。這部分學生如果能達到普通高中畢業要求,發給普通高中畢業證書;達到中等職業教育畢業要求,發給中等職業教育畢業證書;既達到普通高中畢業要求、又達到中等職業畢業要求的畢業生,可以同時發給普高、中職兩類畢業證書。這部分學生有普高和職業中專兩個學籍。如果註銷這部分學生的普高學籍,只保留中職學籍,學生壓力較大,並且有後顧之憂。擁有雙學籍既解決了學生的後顧之憂,又符合了家長的實際需求。
在近幾年的高考中,我校大文大理、音體美特長、對口升學全面開花,學校發展蒸蒸日上,成為了邯鄲市素質教育的視窗和全國均衡教育的典範,並逐漸成為全國知名學校,感謝社會各界對十中發展的關注和支持,我們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回報社會對我校的關心。

新課堂

為了積極回響課程標準改革的號召,學校於2011年採用新課改教學模式——新課堂。

核心理念

以人為本,培養學生自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全體學生的潛能得以充分發揮。

含義

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創設一種類似研究的情境或途徑,使學生在學科學習中,選擇並確定學習內容,自己動手收集、分析、提煉、體驗、總結大量的信息材料,並在獲取知識過程中挖掘個體各種潛能,探索、解決各類問題的一種教學模式。

目的、意義

為學生創造多種嘗試、選擇、發現、發展的條件和機會,激勵他們的研究意識,探索意識,使個性得到張揚,為其終身學習奠定一定的基礎。 通過新課程的課堂教學模式,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實現課堂的各要素的最佳化組合,使素質教育真正落到實處。

學生體驗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參與課堂活動(多以6人一組),學生面對面而坐。學生自主收集、分析、提煉、體驗、總結信息與知識。得出自己的知識,讓老師給出肯定和修改。讓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感覺到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尋找成就感的快樂。

教學原則

原則:守正出新
含義:一守“文本”之正,探究百花齊放的新形式
二守“目標”之正,創設具體各異的新路徑
三守“生本”之正,探索教學方法的多樣化
四守“師本”之正,打造學科特色的新模式
關注教學主客體的個性差異,鍛造屬於自己的教學風格。

發現古墓

2005年,邯鄲市第十中學改擴建工程工地上,文物保護人員發掘了249座古墓,出土文物500多件,其中不少器物是建國以來邯鄲市首次發現的文物珍品。大量的精美文物展現了邯鄲昔日的輝煌,同時據考古人員稱,此次發掘當屬邯鄲市最重大的漢代考古新發現之一。
工地“探出”墓葬群
校園改擴建工程是邯鄲市2005年民心工程。為了支持工程建設,邯鄲市文物保護研究所於3月30日提前進場實施考古勘探。文物保護和考古人員在這裡的工地上,使用洛陽鏟等工具進行勘探,將地下的土層取出分析,初步判斷這裡聚集著大量的墓葬,這使大家十分驚喜。在這種欣喜的作用下,他們冒著高溫炎熱,於4月11日開始對所探明的古墓葬進行搶救發掘工作。
數代墓穴疊加交錯
沿著工地開挖的地槽,考古人員細心地發掘。據介紹,墓葬的埋藏非常密集,每座工地地槽內就有數十座甚至上百座墓葬。根據墓葬的形制和出土的文物判斷,古墓葬的下葬年代以漢代為主,還有的屬於戰國和魏晉時期。工地位於趙國首都邯鄲故城的西牆以外,這些墓葬有的在上下地層中還出現疊加和交錯的情形,由此可見,這裡曾長期作為墓地存在。考古學術圈中有著這樣的說法,戰國時期,由於長期的戰亂,我國人口相當稀少,所以當時人們埋葬時總要到距離城市很遠的郊外。而進入漢代以後,由於幾代劉姓王朝的休養生息制度和長期的和平,人口急劇增加,城市的居住人口逐漸密集,人們為了下葬和祭祀的方便,往往將墓葬埋在城市的近郊。在邯鄲故城近郊墓葬的密集出現,為這種觀點提供了佐證。人們在多次大水沖積以後,平原的地勢逐漸抬高,後人在沒有發現前人的墓葬的情況下,疊加埋葬,形成今天的形態。
古代墓葬埋藏很淺,開口距地表約1米左右,墓室形制以豎穴土坑、豎穴磚壙和豎穴磚券墓為主,少數為帶墓道磚室墓。墓葬規模可分為大、小兩種,大墓長在3-6.5米左右,帶墓道者長達10餘米,深約5-7米;小墓長約2-3米,深約2.5-4米,墓葬全部為單人葬。
精美文物展現輝煌歷史
目前,文物保護人員已經發掘和整理古代墓葬249座,出土文物500多件,其中不少器物是建國以來邯鄲市首次發現的文物珍品。出土文物以陶器為主,並有銅、鐵、鉛、玉石、瑪瑙、琉璃、骨器等。除常見的壺、罐、瓮、盆、倉、井、灶、俑、銅鏡、帶鉤、錢幣等器物外,還發現一批保存完好或非常罕見的文物珍品。如大型的綠釉陶壺、綠釉陶倉、仿漆器的彩繪陶壺、魚龍紋釉陶盆等,釉色鮮亮、圖案新穎;越式青銅劍、鑲金銀帶鉤等,或鋒利如初,或金碧輝煌。
據考古人員介紹,邯鄲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早在7300多年前,那裡就孕育了新石器時代早期的磁山文化。春秋戰國時期,趙敬候遷都邯鄲,使趙國都城邯鄲迅速繁榮成為趙國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的中心,留下了“胡服騎射”的千古美名,漢代與西安、洛陽、淄博、成都同為全國五大都會。但此次出土如此多的文物,當屬邯鄲市最重大的漢代考古新發現之一。目前,他們正在對出土文物進行整理和研究,從文物中描繪出當時的社會人文風貌。
神秘的M125號墓
在邯鄲市第十中學改擴建工地的考古發掘中,目前已出土500多件文物。眾多文物中,M125號漢墓占了65件,包括玉石、瑪瑙、琉璃、青銅及彩繪陶器等,其中的透雕龍虎鑲玉龍錯金青銅柄飾、透雕龍紋玉佩、玉劍柄、玉劍木必、獨角獸玉柄、玉琮、玉足板、玉銼形器、青銅響鈴戈、青銅彎首刀等,造型奇特,工藝精湛,多數屬於邯鄲市首次發現的文物珍品,有的甚至在國內亦非常罕見。尤其是透雕龍虎鑲玉龍錯金青銅柄飾:上邊為一隻口含瑪瑙珠子的老虎,下面為一條長龍,龍的腹部有鏤空裝柄的地方,這種上虎下龍的結構當為古代儀仗中顯示威嚴的工具。眾多而精美的隨葬品讓考古人員對M125號墓墓主人的身份產生極大興趣。
根據隨葬品的最新年代,M125號墓葬主人應為漢代人,而其隨葬品中最古老的卻可以上溯到商周時期。我國漢代等級制度森嚴,都有著嚴格的界限。
根據M125號墓葬中大量的鍋碗瓢盆之類陶器的推斷,墓主人應該屬於平民階層。而其中的隨葬品中又有許多和其身份難以吻合的東西,甚至還有四片金縷玉衣的鞋底,只是沒有在其腳部放置。另外該古墓中,還發掘出大量的未經雕琢的玉,有的已被切割,從玉的質地判斷,有的產地應該在新疆和田,其中還有款式屬於越國的青銅劍器,可見當時邯鄲作為商業都會商業流通的廣泛。據此,文物專家推斷,墓的主人很可能是一位文物收藏愛好者,或者是一位世代相襲的手工業者家庭中的一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