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不可乾

中醫認為“正氣存內,邪不可乾”,所謂的“正氣”就是對病源微生物的抵抗力以及自身的調節能力和適應能力,“邪”指的是各種致病因素。

姜良鐸:中醫根據天人相應的觀點,認為自然界氣候、環境的變化對整個生態大系統有直接的影響,在正常情況下,微生物與人類能夠和諧相處,生態系統保持有序的平衡狀態。當發生自然災害、戰爭、人口大量流動以及氣候的異常波動時,整個生態系統的外環境發生了劇烈的變化,導致微生物間的生克規律發生混亂,一些病源微生物發生變異或大量繁殖,失去相對穩定性,最終導致瘟疫暴發流行。中醫認為一切外感病本質上都是人與環境的不協調造成的,人在正常情況下是有自我調節能力的,因而隨著四季寒、熱、溫、涼的變化,人體通過自身的調節與環境保持協調。當人體的調節能力下降或環境發生劇烈變化時,人與環境不能達成協調狀態就會發病。人的調節能力就是人的“正氣”。

中醫對疫病的預防就是要增強人體的正氣,那么怎樣才能增強人體的正氣呢?人的正氣主要由精氣等物質構成,《素問·金匱真言論》說:“故藏於精者,春不病溫”,可見對於精的保養十分重要,要藏精就要讓精能正常生成,而且不能過多耗散。精的生成是要靠飲食物化生的氣血不斷來充養,精、氣、血是可以相互化生的,如果氣血不足,精就無法充足。氣血要充足,首先要飲食有節,要避免飢餓,同時也不能暴飲暴食,要均衡飲食,營養全面而豐富,不能偏食。氣血的生成還有賴於臟腑功能的正常。氣血要能充養精,還必須要求氣血和順,情志暢達。不正常的情志對氣機有很大的影響,如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氣機逆亂,氣血津液不能正常運行,就會影響人體的健康。另一方面,要防止精的耗散,就不能過勞,包括勞心、勞神、勞身以及房勞,要做到“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概括起來說就是《素問·上古天真論》所說:“恬 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疫病的致病邪氣毒力非常強大,正氣的抗邪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所以避免邪氣的侵襲也是預防疫病的重要環節。《素問·上古天真論》說:“虛邪賊風,避之有時”,《素問·刺法論》強調:要“避其毒氣”。要避免疫邪的侵襲,就要講究個人衛生,對環境消毒,疫病發生後要採取隔離措施,這些在中醫古籍中都記載有具體的做法,如清代後期,鼻煙壺曾是驅逐瘟疫的工具,宮廷中的醫生常以鼻煙配方的方藥,治療鼻病和瘟疫。民間則多以芳香藥裝入小袋,佩帶身邊,懸掛於居室,以預防瘟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