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州窯

邢州窯

唐代的陶瓷業,技術上取得了多項重要成果,陶瓷的產量和質量都有了很大提高。由於整個制瓷業技術的提高和改進,出現了大量瓷窯,而在所有的窯口中,以南方燒制青瓷的越窯(今浙江餘姚)和北方燒制白瓷的邢窯最受人們推崇,大體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越窯的青瓷和邢窯的白瓷代表了當時瓷製品的最高水平,同時著稱於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邢州窯(邢台窯)
  • 外文名:Xingtai kiln
  • 年代:五代(公元907-960年)
  • 主要發源地:邢台
基本信息,其他信息,

基本信息

邢州窯,又稱“邢窯”。
邢窯是唐代著名的瓷窯,五代(公元907-960年)時仍燒造。窯址位於邢台市所轄的內丘縣和臨城縣祁村一帶,是中國白瓷生產的發源地,在中國的陶瓷史中占有重要地位。邢窯遺址已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唐代邢窯白瓷的製作工藝,經專家研究試驗已摸索探究出來,並在其主要產地臨城縣被仿製成功,千年名瓷重新放出迷人的光彩。
邢州窯
邢窯是唐代制瓷業七大名窯之一,也是我國北方最早燒制白瓷的窯場。據考證,邢窯始燒於北朝,衰於五代,終於元代,燒造時間大約為九百多年。其技術水平在隋代已登峰造極燒制出具有高透影性能的細白瓷,在我國陶瓷史上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這一發現填補了我國陶瓷史的一頁空白,其胎質堅細、釉色潔白、光潤晶瑩、氣孔率低,影透性強,與現代高級細白瓷的胎質,釉色相比絕無遜色,這種現象在我國古代陶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特例,具有很高的科學研究價值和文化價值。
邢窯白瓷產品的出現,改變了中國一向以青瓷為主的局面,結束了自魏晉以來青瓷一統天下的局面,到了唐代,形成規模,使得邢窯與越窯平分秋色,形成了南青北白、相互爭妍的兩大體系,為唐以後白瓷的崛起和彩瓷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初唐時期,白瓷的生產量增大,但仍兼燒黃釉瓷、青瓷。白瓷的質量優於隋代,器形與隋代類似,中唐時期是邢窯的極盛時期,精細白瓷的出現,是邢窯發展階段的必然產物。瓷器的質量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器物種類增多,制瓷工藝達到了純熟的地步,產量大大超過隋代細白瓷,以至進貢皇室,遠銷海外,細白瓷為邢窯的精品,其胎質堅實細膩、釉色純白光亮:"類銀、類雪",因而唐代皮日休在《茶中雜詠·茶甌詩》贊邢窯瓷器"圓似月魂墮、輕如雲魄起",難得唐人李肇在《國史補》里寫道:"內丘白瓷甌、端溪紫石硯,天下無貴賤通用之"。在《新唐書》、《大典六典》、《茶經》、《樂府雜錄》、《長慶集》等文獻中均有邢窯的記載,尤其在內邱境內出土的"盈"字款白瓷,為陝西大明宮出土的"盈"字款白瓷碗和上海博物館藏的"盈"字款白瓷盒找到了窯口的出處。

其他信息

邢窯在實踐中不斷改革創新,首創匣缽燒法,為精美瓷器的燒製成功起到關鍵作用。邢窯開創的獨特製瓷工藝和先進的燒造技術,同樣是我國陶瓷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邢窯唐三彩的發現成為我國第三處燒制唐三彩的窯址。用高嶺土燒制的高硬度白陶俑等隨葬專用品的大量生產是邢窯產品多樣性的又一特色,它為研究我國古代喪葬文化提供了更為豐富的新內容。
邢窯的發現,解決了我國陶瓷研究界長期懸而未決的不解之謎,引起了有關專學和眾多學者的關注,多次到窯址考察,鑑賞邢瓷,1988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對邢窯遺址進行專項考古研究發掘,1988年10月,中國歷史博物館傅振倫到內邱考察邢窯。河北電視台國際部把邢窯攝錄《中國陶瓷》系列片。國家文物局交流中心、山東文物局、廣州文物商店、上海博物館、陝西博物館及外國陶瓷專家,也專程到窯址考察邢窯。
邢窯細白瓷的出現,是邢窯對中華民族的重大貢獻,是我們仍需辯行深入科學研究的重大課題。直到今天,邢窯在我國乃至世界陶。瓷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仍具有重大的保護價值和學術、科研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