邠州(清代譚嗣同詩作)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邠州》是清代詩人譚嗣同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描寫詩人在邠州見到的春日景色。一二句寫近景,寫春天花開鳥啼,春意盎然;艷麗無比。三四句寫遠景,詩人將鏡頭推向遠處,視野開闊,春深似海,讓人真切地感受到濃濃春意。全詩近景遠景交相輝映,句句緊扣“春”字,語言清新,不加雕飾。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邠州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體裁:七言絕句
  • 作者:譚嗣同
  • 作品出處:《清詩選》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邠州1
棠梨樹下鳥呼風2,桃李蹊邊白復紅3
一百裡間春似海,孤城掩映萬花中4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邠(bin)州,原作豳州,唐改為邠州。今為陝西省彬縣。
2.棠(táng)梨:也叫白棠,二月開白花。鳥呼風:春風傳送著鳥叫聲。
3.蹊(xī):小路。一本作“溪”。白復紅:白指李花,紅指桃花。
4.孤城:此指邠州。

白話譯文

杜梨樹下只只小鳥在風中歡快地啼叫,開滿桃花的小路邊花朵有白有紅色彩繽紛。
一百里途中奼紫嫣紅鶯歌燕舞春深似海,一座孤城掩映在花的海洋中。

創作背景

此詩為紀行之作,具體創作年份不確定。光緒八年(1882)春,譚嗣同從瀏陽起身,往其父親譚繼洵任職地甘肅蘭州,後光緒十五年(1889),詩人由蘭州入京師。此詩一說寫於赴甘肅途中,一說是詩人由自蘭州上京師途中,經過邠州所作。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此詩描述了邠州春暖花開時節的秀美,詩中洋溢著盎然的春意,表現出了詩人優美、健康的感情,是紀行詩中的佳作。
前兩句描繪景物,生動形象。起筆寫聲,為詩人耳中所聞:“棠梨樹下鳥呼風。”這是作者行進在邠州路上的所聞所感。這裡作者不用“啼”而用“呼”,表現鳥兒嬉戲歡躍的情態。次句寫色,為詩人眼中所見:“桃李溪邊白復紅。”最能代表春天的花卉,恐怕要首推桃和李了。在江南是這樣,在北方也是這樣。在那清清溪水兩側,桃花紅了,李花白了,彼此相互映襯,把邠州裝扮得十分美麗,誘人,這就為後兩句的抒寫感受作好鋪墊。句中的“復”字,既寫出了花事之盛,又寫出了花色之繁,可見詩人鍊字之功力。
後兩句抒發感受,激情滿懷。第三句承前而來,在描繪景物的基礎上,拉大了空間,一下子便躍進了百里之遙,當然這不是實指,只是表示又繼續向前行進了很長一段路程,依然是繁花似錦,白而復紅,所以才有“春似海”的比喻。用浩瀚的大海來比喻無邊的春光,這種特殊的感受只有身在旅途之人才會有的,但並不是感受到了的人都能道得出,這也正是譚嗣同思想敏銳之所在。末句點題,結得自然生花,堪稱神來之筆。對於邠州樹綠鳥鳴、桃紅李白的美妙春光,詩人自然是無限流連,所以在前進途中難免回首眷顧,於是便看到了“孤城掩映萬花中”的奇妙景象。詩人筆下的邠州孤城,此時已成了花的海洋,花的世界,令人神往。以此結束全詩,則把邠州給寫活了,充分表現了詩人熱愛自然風光的情懷。
此詩前兩句寫近景,後兩句寫遠景,交相輝映,句句緊扣“春”字。

名家點評

曲阜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劉新生:全詩語言清新,不加雕飾,是最大的特點。詩中沒有一個典故,沒有一個冷僻辭彙,讀來明白如話,但卻表現出大自然盎然的生機,描畫出春光的秀美。李白對詩歌的創作有一個原則,即“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此詩實踐了這一原則,是作者善於觀察,認真體驗生活的結果。(《元明清名詩鑑賞》)

作者簡介

譚嗣同(1865—1898),中國維新派政治家思想家。字復生,號壯飛,湖南瀏陽人。十一歲隨父湖北巡撫譚繼洵赴任,遍游西北、東南各地。幼懷大志,能文章,通劍術,為人慷慨任俠。甲午戰後,力倡改良,鼓吹變法圖強。光緒二十三年(1897)在湖南創辦“南學會”,辦《湘報》。宣傳維新。失敗後,被捕入獄,與林旭等人一起遇害,世稱“戊戍六君子”。他的詩,風格豪邁,氣勢雄渾,境界恢廓,充滿著積極進取愛國精神。今輯有《譚嗣同全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