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際效益遞減效應

邊際效益遞減效應

邊際效益遞減是經濟學的一個基本概念,它說的是在一個以資源作為投入的企業,單位資源投入對產品產出的效用是不斷遞減的,換句話,就是雖然其產出總量是遞增的,但是其二階倒數為負,使得其增長速度不斷變慢,使得其最終趨於峰值,並有可能衰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邊際效用遞減效應
  • 外文名:Marginal benefit diminishing effect
  • 別稱:邊際效用遞減規律、邊際效用遞減現象
  • 提出者:基數效用論者
  • 套用學科:經濟學
  • 適用領域範圍:市場經濟學,消費經濟學
概述,舉例說明,中國現狀,

概述

邊際效益遞減效應
邊際收益會遞減,逐漸變成負數,那時總收益從增加轉而變成減少。於是就有了企業規模的經濟性和不經濟性,在企業規模逐漸增大時,經濟效益是增加的,大到一定程度,經濟效益反而減少。可見,不是什麼都越多越好、越大越好。中國企業為什麼壽命短?特別是企業越大,壽命越短?因為,在一個市場裡,企業生存對企業規模有一定的要求,如果忽視了這一點,盲目做大,失敗是必然的,就像擁有那么多嬪妃的皇帝幾乎注定短壽一樣。 另一個道理是,當邊際效益遞減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增加投入就是無效的,這時就要尋求新的突破。比如,傳統水稻增產到每畝七八百斤就沒有潛力可挖了,於是就要研究新品種。袁隆平先生研究的雜交水稻產生了新的突破,畝產已經能達到畝產一千六百斤。所以,在傳統模式的邊際收益遞減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要尋求突破。

舉例說明

就拿證券市場來說,政策性利好的支持作用越來越小了,最初的市場不是這樣,即使是交易所的一般領導講講話,也能有效地影響股市,曾幾何時,用兩億元持續推高深發展,就有效地撬動了大盤。現在一再說保險資金入市,基本面上也是暖風頻吹,還是遏制不住大盤的長期頹勢。可以說,政策的作用越來越小了,市場越來越按照自己內在的規律和軌跡運行。這一方面反映了市場的進步,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為力量的弱化,在經濟學上符合邊際收益遞減的規律。要解決證券市場上方方面面的問題,就要尋求理論和實踐上的突破,影響證券市場發展的根本問題是什麼?股權割裂。經過幾年的熊市,大多數投資者已經有了清醒而深刻的認識,並且感受到了切膚之痛。無論是保險資金、企業年金入市,還是超常規發展機構投資者,都只是在改變市場的外部因素,如果市場的內在矛盾得不到根本解決,那就是揚湯止沸。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如果繼續迴避股權割裂的問題而在旁枝末節上修修補補,只能是徒勞地消耗資金和資源。
以國企改革而言,國企真正搞活的關鍵是產權改革。在產權改革中,國有資產確實有較大流失,但這是產權改革不徹底的緣故,決不是拒絕產權改革的理由。市場經濟的核心是交換,而交換的基礎是明晰的產權,如果連"東西是誰的"都搞不清楚,很多問題都會因此卡住。

中國現狀

改革二十多年取得了世界矚目的巨大成就,但不可否認,這個邊際效益也是遞減的,逃脫不了經濟學的基本規律。發展至今,改革已到了攻堅階段,所謂攻堅階段就是過去曾經迴避的問題現在不得不面對,如果不加以解決,不僅不能創造新的成就,還會消耗掉已經取得的歷史性成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