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陽市紅十字會

遼陽市紅十字會

遼陽市紅十字會地址設在東北地區最早的城市,是一座有著2400多年歷史的文化古城--遼陽,遼寧 遼陽 政府院內,聯繫人是吳素賢,主要經營人道主義、世界和平、人類進步等,於2002年1月9日在遼陽工商局登記註冊掛牌成立,單位註冊資本未提供,在職員工6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遼陽市紅十字會
  • 始建年份:1904年
  • 組織性質:公益
  • 最新事件:積極參與非典防治
建國前,建國後,

建國前

(1904年至1949年)
日俄戰爭中的紅十字會
日本和沙俄為了爭奪中國東北,從1904年2月8日至1905年9月5日,在長達19個月的時間裡,在遼東半島和遼寧東部山區進行了一場火併。這是日俄戰爭中的遼陽會戰。
遼陽市紅十字會
1904年8月24日,吳阿禮(英·蘇格蘭人,奉天盛京施醫院遼陽分院醫生)函報萬國紅十字會牛莊分會董事魏伯斯德,遼陽境內“日前開戰,有3村被毀,焚屋400餘間,殺傷13人,村民至華官署求助,華官發銀2000兩以濟其急。現戰事移至東境,山地居民受苦尤多,華官擬謀於牛莊紅十字分會,為難民留一生路,特托吳醫士函商”。獲萬國紅十字會牛莊分會董事魏伯斯德批准,“設分會於遼陽。以吳阿禮為本會代表,主持其事”。遼陽地方公舉紳董一人協理會務。
在當時的戰爭狀態下,紅十字會主要進行三項活動:救護傷員、賑濟難民、遊說交戰雙方以保遼陽城內免受兵燹之災。
紅十字分會成立之後,吳阿禮醫生所建的奉天盛京施醫院遼陽分院(位於遼陽市東六道街,現市中醫院內),以援救城鄉受傷難民,憑定房屋作為棲流公所二處,約可容納300人。當時商定,雜役人等的費用由官紳擔負,難民糧食的費用由紅十字會擔負。
1904年11月,魏伯斯德獲日本侵略軍批准,赴蓋州、岫巖、海城、遼陽考察,發現“遼陽、蓋州殆不堪言,摩天嶺至岫巖一帶,子粒無收,蓋兩軍在此開戰,田禾被傷淨盡故也”。“該處山巒重疊,村莊零落,離城遠而運糧難,遼陽四鄉損失尤甚。時值冬令,天氣極寒,放賑者頗難措手,殊可悲也”。當時採取兩種辦法賑濟災民。一、擬請當地將軍於受損害處,設立義倉,照平時米價出售於民;二、紅十字會竭力賑濟,廣散米券,到義倉取米。然後紅十字會以銀贖券。
1904年臘月,棲流公所所收難民已達9000,而且暫時留駐隨即遣返的難民則有2萬人。對其中特別困難的難民,發給衣服達7000餘件。本鄉難民被賑濟者約達25000人。當時兩處棲流公所已經不敷用,又設立兩處棲流公所以庇露宿的難民。這些棲流公所使得“到處漂流,赤貧如洗”的難民始得“全家聚處,安然度歲”。所捐贈的棉衣來自上海紅十字會5000件、天津婦女仁義會、牛莊婦女針線會各捐數百件,鐵路總辦梁興等捐棉衣500件。紅十字會牛莊分會購置衣料,組織各地難民婦女裁製,共縫製棉衣8000餘件,分發給奉天、遼陽、新民等處難民。
1904年九月初十,吳阿禮約日本富其西馬將軍觀看醫院和棲流公所,使其“大為感動,謂中國人民遭茲苦況,實出意外,抱歉良多”。
1905年春,紅十字會看到“戰地禾稼盡被踐踏”,農民沒有糧食種子,農具牲畜全無,“欲耕不能,坐視不可。失此時期凍餒更所難料”。加之人眾聚集,易患“時疫”。只好將難民遣返鄉里。對“該民無廬舍,復無糧種耕具,發銀兩令購器具糧種”。對於在“自播種以至收穫,其間青黃不接之時”,無法生活的“議定編茅為舍,暫避風雨,每戶助銀十兩”。
由於遼陽州南界海城岫巖、東界興京鳳凰廳、北接承德縣,俄軍作為根據地,兩軍在此地相持時間長,戰鬥激烈,民間糧產牲畜悉遭焚棄。所埋地雷戰後“為禍尤烈”。在1905年(清光緒三十一年)5月,魏斯伯德會同華員劉芬、朱慶章等,查明重災地區219屯,6268戶,成人18821人,兒童12347人,會同遼陽知州沈金分別給予賑濟。
1904年8月,俄軍以首山為制高點據守遼陽,日軍進攻首山。有時日軍炮彈落到遼陽城西南隅,城內居民惶惶不安。此時,吳阿禮醫生騎著白馬,手持白旗往返調停於日俄兩軍之間,要求日軍不要向城內開炮。因當時處於英日同盟時期,得到日軍認可。吳阿禮又向俄軍提出,俄軍撤出城外打仗,也得俄軍同意,使遼陽城內免受兵燹之災。戰後,遼陽城內紳商名界向吳阿禮醫生贈送萬民傘以示敬意。
隨著戰爭結束,紅十字會完成救濟救護任務,自行停辦.
民國時期的紅十字會
1911年3月25日(民國元年),時奉天省內“土匪四起”,官府“派兵進剿,不免有受傷士兵,亟應設立紅十字會診治”,由“紳商各界開會集議”,成立中國紅十字會奉天分會。在遼陽設立即飭醫院。遼陽州公署聯絡作為“支會”,並行“各警”,對來遼陽的省紅十字會職員“遵照保護,隨時照料”。
1912年11月16日(民國2年)有第十九鄉河套村住戶李廷鈞、金山屯村住戶張錫綸“捐紅十字會款,洋每人5元”、十六鄉四區王明岐“捐助小洋2元”………….
《中國紅十字會奉天分會辦事細章》第五條規定,“如有願捐助本會經費,照總會定章,繳洋25元以上者得入為本會會員。”1918年(民國8年)在遼陽城鄉依據該規定,廣泛發展會員,民眾公認“全省慈善惟紅十字會獨占優勝”,積極參與。
偽滿時期的紅十字會活動
1904年2月6日,日俄戰爭爆發前,日本陸軍大臣命日本赤十字社派遣救護團赴戰地服務。
遼陽市紅十字會
1904年6月15日,在大連山城町設日本赤十字社大連辦事處,管轄日本赤十字社本部配置在大連、奉天、遼陽、鐵嶺4個兵站及遼陽、蓋平、營口、海城4個軍署的24個救護班、一支運輸隊。1904年12月10日,大連辦事處奉命撤銷,同年12月,救護團由大連回國。至此日本赤十字社為日俄戰爭服務所進行的活動告一段落。
1905年4月,日本赤十字社在遼陽遼東守備軍內設日本赤十字社遼東委員會本部,委託守備軍參謀長、陸軍少將神偉光臣為委員會總長,軍醫部長賀古鶴為副總長。大連、金州、復州等醫院院長、軍政長官、軍政委員及軍政署長分任各支部長。
1907年,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日本赤十字社在遼陽開設診所;1908年改為滿鐵大連醫院遼陽分院,設有7個科室,109張病訂,工作人員43人,其中醫師7人,護士6人。1915年1月15日,滿鐵大連醫院遼陽分院改為滿鐵遼陽醫院,設6個科室,90張病床。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後,日本赤十字社滿洲委員部第二次奉陸軍大臣之命,執行本會部署,編成臨界時救護班,援助關東軍執行戰時救護和戰地服務。同年11月27日,大連的臨時救護班從旅順出發,赴遼陽衛戍醫院。
至1937年(昭和十二年),遼陽設有日本赤十字社遼陽支部(分會)和救護所。
這個時期的紅十字會雖然以所謂發揚博愛為宗旨,實際是為當時日本軍國主義進行侵略戰爭服務的。救護所的服務對象是幫助軍隊戰時勤務,培養救護員,經營醫療機構,救護日軍傷兵和日本人。

建國後

(1949年至20036年6月)
組織建設
1965年11月1日和11月30日,遼陽市衛生局在考察瀋陽市、本溪市的紅十字會工作情況後,分別請示鞍山市衛生局和遼陽市人民委員會,請求成立遼陽市紅十字會並開展紅十字活動,得到批准後開始進行籌備工作。1966年3月14日,遼陽市紅十字會籌備委員會向人民委員會上報《遼陽市紅十字會籌備委員會工作草案》和紅十字會委員名單,待市人民委員會批准。但時隔不久,“文化大革命”開始,紅十字會停止了組織活動,遼陽市成立紅十字會的籌備工作也相應停止。
1985年2月2日,遼陽市衛生局請示市編制委員會,申請成立遼陽市紅十字會。3月19日獲得批准,同意成立中國紅十字會遼寧省遼陽市分會,與醫學會、衛生工作者協會合署辦公。遼陽市紅十字會成立後召開首屆會員代表大會。
1990年,遼陽縣恢復建立紅十字會。1991年,遼陽化纖總公司成立企業紅十字會。1994年,燈塔市、文聖區、宏偉區、弓長嶺區、白塔區相繼成立紅十字會。1996年12月20日,教育系統成立了遼陽市教育紅十字會。至此遼陽市和各縣(市)區全部成立了紅十字會組織,紅十字活動開始進入新的發展時期。
2002年1月9日,遼陽市機構編制委員會下發《關於印發〈遼陽市紅十字會機構編制規定〉的通知》。根據市委、市政府決定,遼陽市紅十字會的辦事機構從市衛生局劃出,獨立設定。紅十字會是從事人道主義工作的社會救助團體,由市政府領導聯繫,按照《紅十字會章程》開展工作,不明確機構規格。
市紅十字會內設辦公室、賑濟救援部,核定事業編制6名,設專職副會長1人,中層部室主任2名(按科級配備),經費由財政全額撥款。
市政府安排紅十字會到市政府9號樓(民主路41號)辦公,為紅十字會配備了辦公用車和辦公用品,保證了紅十字會工作的需要。
2002年3月28日,在市政府7號樓(分配的9號樓正在裝修,政府暫借房)門前,舉行了紅十字會獨立設定的揭牌儀式。姜軍副市長主持儀式,市委副書記於寶國講話,省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劉琳娜到會祝賀,省政府副秘書長李喜平和市長孫遠良揭匾。在儀式上,因為是遼寧省第一個獨立設定的市級紅十字會,省紅十字會獎勵金杯旅行車一輛。
2003年2月,白塔區政府為白塔區紅十字會設編2人,由衛生局代管。
會議選舉理事會理事46人,常務理事5人,張榕明任會長,王文英、方寶亭、李鎮遠任副會長,李鎮遠任秘書長(兼)。
1994年5月13日,遼陽市紅十字會召開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會議選舉產生了遼陽市紅十字會第二屆理事會。付克誠、龔尚武、翟恩惠、黃恆憲被聘請為名譽會長,格日勒被選舉為會長,王文英、方寶亭、顧大衡為副會長,秘書長顧大衡(兼),副秘書長閻海文。理事47人,常務理事10人。
遼陽市紅十字會
2002年7月17日,在遼陽賓館群星堂召開遼陽市紅十字會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市長孫遠良、市人大副主任李茂芝、副市長姜軍、市政協副主席王雲等出席會議,省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劉琳娜專程到會。
會議選舉87人為理事會理事,16人為常務理事,姜軍為會長,張利傳、張學路為副會長,吳素賢為常務副會長,聘請孫遠良為名譽會長,於寶國、李茂芝、王雲、沈殿成、宋波、王義達、史俊風、劉忠田為名譽副會長。
備災救災
1993年6月6日和8日,遼陽縣、燈塔縣和弓長嶺區有16個鄉(鎮)、73個村遭受冰雹和狂風襲擊,經市紅十字會向省紅十字會反映後,省紅十字會捐贈毛毯150條、軍大衣300件,價值45000元。
1994年8月15日、16日,受15號強颱風影響,全市普降暴雨到大暴雨。經市經紅十字會向省紅十字會反映後,省紅十字會捐贈棉被380床,棉上衣150件,購糧款50000元(購買麵粉23500公斤),解決了災區人民的燃眉之急。
1995年7月29日,遼陽市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災害,市紅十字會8月2日將籌備的2150公斤餅乾送給全市58個災民點。8月5日,接到鞍山市紅十字會送來的棉被20床、棉衣40件及氟哌酸、速效感冒膠囊等藥品。8月9日,國際聯合會救災代表讓·庫班(加拿大)、查爾斯(英國)在中國紅十字會劉德旺部長、省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王滋民、秘書長明延金陪同下到燈塔縣的王家、佟二堡、沈旦、五星、里仁等受災鄉鎮考察災情。8月24日,香港紅十字會蘇婉嫻女士到遼陽縣小北河、唐馬寨等災區實地勘驗。市政府副市長、紅十字會會長格日勒,市政府副秘書長巴在仁,市衛生局局長、紅十字會副會長王文英,秘書長顧大衡等參加接待並陪同考察。
1996年1月4日,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組成赴災區慰問團到燈塔縣裡仁鄉七台子村慰問災民,向427戶災民,每戶捐贈棉被1床、25公斤麵粉、棉大衣1件。現場走訪5戶災民,詢問了災後生活狀況,看了重建的住房,受到災區人民的熱烈歡迎。
1998年1月,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發出了《關於向西藏、青海雪災地區提供緊急援助的通知》,要求各地紅十字會發揚人道主義精神向災區人民提供儘可能多的幫助。市紅十字會轉發了《通知》全市7個基層紅十字會、52個系統(單位)參加了捐款活動,總共募集救災款452111元。
1998年夏秋之際,長江流域發生特大洪水災害,為回響黨中央、國務院的號召和省賑災工作委員會關於在全省開展賑災捐贈活動的精神,組織全市進行捐款活動.募集資金233926.70元、衣物被褥2000多件,通過政府送往災區。在1998年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召開的‘98抗洪救災總結表彰會上,遼陽市紅十字會被授予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2000年初,鞍山岫巖地區發生地震災害,遼陽市紅十字會向災區捐贈棉被200床、棉大衣200件,表達了遼陽市紅十字會的一片愛心。
1996年11月6日,遼陽縣下達河鄉衛生院失火,燒毀房屋20餘間。市紅十字會在王文英副會長的帶領下前去慰問,捐贈棉被20床、棉大衣5件和價值1500元的藥品。
2000年,遼寧省紅十字會下發了《關於開展備災募捐活動的通知》。為了做好募捐工作,市紅十字會召開了各縣區紅十字會秘書長會議,集體研究了募捐活動的宣傳、組織、協調和工作任務的落實等工作。根據研究的方案,向全市下發了檔案。各紅十字會圍繞“積極備災,防患未然”的宣傳主題,號召廣大會員和單位職工,積極行動起來,帶頭捐贈。由於宣傳到位,組織得力,使得捐贈活動開展得既轟轟烈烈,又扎紮實實。
7月19日,市財政局第一個來到紅十字會,送來單位職工捐贈的棉被60床、衣物537件。遼陽石油化纖公司是捐贈物品最多的單位,共捐贈棉被1689床、衣物38857件。遼陽縣唐馬寨鎮和小北河鎮的農民聽到捐贈的訊息後,說:“我們受災的時候,全國乃至世界紅十字會都給我們送東西,幫助我們渡過難關。今天,紅十字會號召備災捐贈是件大好事,我們受過災的人更要積極回響。“他們把家中可捐贈的物品拿出來捐贈,有的把新毯子、新被子、新衣服都捐贈出來。此次捐贈共收到棉被5865床、衣物88322件、人民幣5000元。
救助社會弱勢群體
1.紅十字博愛送萬家活動
2002年1月31日,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在遼陽市舉行首次“紅十字博愛送萬家”活動,向50戶貧困家庭贈送麵粉2000公斤、豆油250公斤。
2002年2月5日,遼寧省紅十字會派瀋陽何氏眼科醫院的20名醫護人員到燈塔市柳河棉花村開展“紅十字博愛送萬家“義診活動。該醫院為180名村民進行檢查治療,捐贈價值5000元藥品。
2003年1月12日,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博愛送萬家”活動遼寧省啟動儀式在遼陽市舉行。現場向30戶城市低保貧困戶代表發放了慰問品。此次慰問活動向500戶城市低保貧困家庭捐贈價值10萬元的慰問品。
2003年1月17日和21日,遼陽市紅十字會分別到燈塔市柳河鎮和遼陽縣隆昌鎮開展“紅十字博愛送萬家”活動,向60戶農村貧困家庭捐贈價值12000元的慰問品。
白塔區紅十字會自1998年起,組織區醫院為全區離退休老幹部150人每年免費體檢;區婦幼保健站和區第三衛生院連續4年為啟智學校的弱智學生65人免費體檢,為村民義診1159人次,為下崗職工體檢200人次,免費金額7700元。
2.慰問農村老黨員
從2002年6月22日到8月9日,在市委組織部人員參加下,市紅十字會帶領市第四人民醫院(市紅十字醫院)和市紅十了會腎病醫院的醫護人員對全市的25個鄉鎮、78個村、102名建國前入黨的沒有固定收入的農村老黨員農戶逐戶進行慰問、身體檢查。此次活動共出動車輛48台次,醫護人員108人次行程4000公里,贈送藥品價值15000元,贈送慰問品價值7524元。
3.慰問孤兒
位於朝陽市的遼寧省孤兒院,有77名遼陽市孤兒。在2002年1月13日,姜軍會長、張學路副會長、吳素賢副會長和朱祥富經理一起來到遼寧省孤兒學校,將雪中飛名衣有限公司遼陽總代理朱祥富支持的羽絨服和襯衣贈送給孤兒們。
4.關愛貧困家庭
在瀋陽何氏眼科醫院到遼陽開展“紅十字博愛送萬家“義診活動時,發現燈塔市柳河鎮棉花村81歲的抗美援朝榮譽軍人周廣寶患白內障,雙眼失明,家裡人既要生產又要照顧他,生活困難。根據這種情況,在2002年2月5日,紅十字會將周廣寶送到瀋陽何氏眼科醫院,由瀋陽何氏眼科醫院免費為他做了雙眼白內障復明手術,使他重見光明。
燈塔市西大窯鄉下缸窯村49歲的村民吳鳳春一家三口都是患一眼失明的人,而她的好眼睛又患白內障失明,生活不能自理,只靠丈夫一人家裡外面地忙活,生活貧困。市紅十字會在了解她家的情況後,聯繫遼陽天北眼科醫院,得到張雅靜院長的積極支持,在2002年7月28日,將吳鳳春接到醫院,免費做了白內障復明手術。使她不但生活可以自理,而且可以承擔家務勞動。她丈夫高興地說:“紅十字會幫助我家解除最大的負擔,現在我可以一心一意乾外面的活,脫貧有希望了。”
2003年春節前,市紅十字會帶著麵粉、食用油等慰問品對以上兩戶進行了回訪慰問。
2003年6月4日,市紅十字會又為遼陽縣河欄鎮後台村64歲的貧困戶劉素梅聯繫遼陽民進瞳仁眼科醫院,醫院為她免費做了白內障復明手術,恢復了健康。
宣傳教育工作
1.“五·八”宣傳活動
遼陽市紅十字會
5月8日是世界紅十字日,是做好宣傳工作的有利時機,利用這個時機搞宣傳活動,大體可以分為兩個階段。2001年以前以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標誌使用辦法》為中心內容,組織醫務人員、學校學生、社區居民等以宣傳板、宣傳單等形式進行宣傳。在宣傳活動過程中,有義診諮詢、現場無償獻血、文藝演出等活動,起到了積極的宣傳效果。
2002年5月8日,是遼陽市紅十字會從衛生部門分離出來的第一個世界紅十字日。根據省紅十字會的部署,組織了“愛心與生命行動”為主題的大型紀念宣傳活動。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的主要領導和廠礦職工、機關幹部、新聞記者、學校學生、醫護人員、文藝工作者及社會各界民眾3000餘人參加了活動。除發放宣傳單、義診、健康諮詢、文藝演出等宣傳活動外,現場有160人義購愛心明信片16000元,參加活動的領導每人捐獻1000元,57人捐獻造血幹細胞,副市長、紅十字會會長姜軍帶頭報名參加捐獻造血幹細胞,61人無償獻血。
2003年春夏之交,全國進行了一場抗擊非典的戰鬥,市紅十字會承擔了接受社會捐贈的工作任務。每一次接受社會物資捐贈,都創造條件在樓前、街旁舉行捐贈儀式,製作捐贈牌和“捐贈證書”,並通過新聞媒體向社會宣傳。這樣即使捐贈活動公開,又在社會上形成有力的影響,弘揚抗擊非典的民族凝聚力,增強戰勝非典的必勝信心。
2.新聞媒體報導
新聞媒體的宣傳具有時效性強、傳播速度快、覆蓋面廣的特點。在紅十字會的宣傳工作中,注意利用新聞媒體的作用,每次紅十字會的活動都邀請新聞記者參加進行採訪報導。公在2003年1月至6月期間發表的報導有:《中國紅十字報》報導6篇,《博愛》雜誌報導1篇,《遼瀋晚報》報導4篇,《遼陽日報》報導9篇,遼陽電視台播發12篇。
3.專題報導
利用新聞媒體對紅十字會的活動系統全面地進行報導是紅十字會宣傳工作的重要形式。在2003年共進行三次專題報導。
1月1日,在遼陽電視台播放專題片《愛灑人間》。在這部長達25分鐘的專題中,以宣揚紅十字會“人道、博愛、奉獻“精神為主線,全面系統地介紹了市紅十字會在2002年一年來的工作和活動起到了良好的宣傳效果。
3月21日,在《中國紅十字報》利用專版報導市中心血站和市第四醫院(紅十字醫院)。在介紹市中心血站的《遼陽血液事業與時俱進快速發展》的文章中,介紹了遼陽血液事業的發展,總結了事業發展的經驗,第四人民醫院用《弘揚紅十字精神,展白衣天使風采》為標題,介紹了醫院的概況和醫院弘揚紅十字精神、真心實意送醫扶貧的做法。
在《博愛》雜誌2003年第5期上,以《用愛心譜寫無悔青春》為題,記述了遼陽市政府副市長、市紅十字會會長姜軍在擔任遼陽市紅十字會會長工作中,關心民眾疾苦,傾聽民眾呼聲,重視紅十字會各個方面工作,以高度負責的態度承擔著人道救助力的重任,以紮實、刻苦的工作作風譜寫出人生壯麗詩篇的種種事跡。
4.社區紅十字宣傳
2002年12月,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和國家民政部聯合下發了《關於開展社區紅十字服務工作的通知》後,遼陽市宏偉區紅十字會在四個社區開展試點工作。在社區紅十字宣傳活動中,主要有以下五種做法:(1)在社區活動室擺放紅十字旗幟,設捐助站、募捐箱,形成良好的氛圍;(2)社區設立固定的宣傳板報、宣傳畫;(3)準備了衛生知識、防病常識、保健指導等書籍;(4)社區工作人員作為紅十字活動的組織、領導者,宣傳紅十字會的知識;(5)定期組織講座,聘請有關專業人員舉辦講座,指導科學保健、預防疾病、自救互救等。
貫徹落實紅十字標誌使用辦法
1996年,為了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標誌使用辦法》,糾正某些醫療衛生機構濫用紅十字標誌的現象,紅十字會和衛生局聯合發文對清理紅十字標誌問題進行明確規定。在1996年的檢查中,對238家醫療機構掛有紅十字標誌的牌匾要求撤除。
遼陽市紅十字會
1998年3月16日至19日,由市人大副主任李茂芝帶領市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的工作人員和部分醫療衛生系統的人大代表到全市的醫療衛生單位就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和《中華人民人和國紅十字標誌使用辦法》的情況進行檢查。根據大部分單位被罩、床單、臉盆等用品上存在濫用、誤用紅十字標誌的問題,紅十字會和衛生局聯合發文要求在當年10月31日前清理完畢,否則依法處理。1999年和2000年,先後兩次進行檢查,基本上達到規定要求。
幹部學習培訓
1996年,市、縣(市)區紅十字會專兼職幹部參加了省紅十字會組織的救災、備災工作培訓班,學習了災情報告、申請援助、款物的管理使用、統計報告等救災工作規則,提高了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
2002年4月19日,市紅十字會組織各縣(區的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學習省、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室)《關於開展為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遼寧分庫募捐活動的意見的通知》。針對第一次開展募捐活動缺乏經驗的實際情況,著重就募捐活動的組織、募捐款的管理等問題進行講解,使大家對募捐的工作程式、工作方法、規則要求等有了明確的掌握,保證了募捐工作的順利進行。
2002年10月,市紅十字會組織各縣(市)區的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到重慶市紅十字會參觀學習,主要學習衛生救護培訓和紅十字青少年工作。通過聽取經驗介紹和現場觀看學習,使大家在對工作的認識和理解上有了飛躍,在工作方法上受到啟發,開闊了視野,找到了差距,增強了做好工作的信心。
無償獻血和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建設
1、無償獻血工作
1998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實施以來,遼陽市實現了從有償獻血到志願無償獻血的轉變,參加無償獻血達到12萬人次,獻血總量達到24噸。有2000餘人獻血量達到終身免費用血標準,有兩人(市中心血站閆海文和市聯運公司的張援朝)獲國家銅牌奉獻將。《人民日報》、《遼寧日報》、《遼瀋晚報》、《中國紅十字報》、《健康報》、《遼陽日報》、遼寧電視台、遼陽電視台等多次系列報導遼陽市的獻血工作。2000年,遼陽市被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國家衛生部授予“全國無償獻血先進城市”的光榮稱號。
遼陽市紅十字會
五年來,遼陽市的獻血工作由有償獻血轉變為無償獻血,由計畫無償獻血轉變為公民志願無償獻血。在兩次轉變中,成功實現了平穩過渡,避免了“血荒”的發生,保證了臨床用血的需要。主要做法有:制定政策,保證落實;加強宣傳,促進落實;領導帶頭,引導落實;況現政策,激勵獻血;組建特殊血型隊伍,保障臨慶用血;加強質量管理和科學用血。為了改善血站環境,2002年,市政府投資700多萬元,新建了建築面積為2867平方米的中心血站大樓,改善了獻血的硬環境,在遼寧省質控監測評比中獲得先進單位稱號。
2.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建設
2002年5月8日,為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遼寧分庫募捐,遼陽市紅十字會組織了以“愛心與生命行動”為主題的大型街頭宣傳活動。現場有160人義購愛心明信片16000元,參加活動的黨政領導每人現場義購愛心明信片1000元。有57人現場登記申請捐獻造血幹細胞。副市長、市紅十字會會長姜軍第一個報名捐獻造血幹細胞。
2003年1月12日,經省紅十字會批准成立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遼寧分庫遼陽市志願捐獻者服務中心。至2003年7月,全市志願參加捐獻造血幹細胞並抽血檢測的有1511人,超額完成省紅十字會下達的年度工作任務指標。
目前,遼陽縣農電局的刁愛軍賀燈塔市廣播電視局的張德柱已分別為浙江、重慶的患者捐獻了造血幹細胞。
學校紅十字會工作
1996年11月20日,遼陽市教育紅十字會成立。
遼陽市紅十字會
遼陽市教育紅十字會共有基層組織7個,團體會員單位14個,兼職工作人員61人,市教育紅十字會青少年會員10771人,縣(市)區青少年會員23977人。1997年,教育紅十字會團體會員單位全部發證,青少年會員每人一證一徽。
在1997年省紅十字會組織的“97香港回歸有獎繪畫、徵文、攝影”活動中,白塔區教育紅十字會選送繪畫作品65件,徵文74篇,攝影作品21件,其中郭彥獲得青少年組繪畫三等獎。
1998年,在“五·八”世界紅十字日以“集善款、做善事、博愛助人”為主題的紀念宣傳活動中,全市出動49所中國小校、10000名青少年會員,採取歌舞、文藝演出、宣傳單、橫額、宣傳畫等形式,設20個募捐箱,開展宣傳活動,在社會上引起強烈的反響。
1998年,教育紅十字會在基層紅十字會和團體會員單位開展了紅十字班隊會活動、紅十字知識競賽活動、紅十字歌詠繪畫活動和社區服務活動,共有1940名青少年會員參加活動。
2000年,組織了青少年紅十字有獎知識競賽活動,有5000名青少年參加。此外,組織參加台灣夏令營活動1次。
1998年,為支援長江流域特大洪水的抗災鬥爭,在全市組織的募捐活動中,學校教育紅十字會的青少年會員捐款達14萬元,救災物資折合人民幣達30萬元。
2001年5月,白塔區教育紅十字會組織青少年捐款170538元,購置VCD、教育科研書籍、《教育之花集萃》等,贈送給青海省果洛洲達日縣青少年同學。
1998年,遼陽市教育紅十字會參加一般衛生知識培訓10000人,四項衛生救護技術培訓420人,四項衛生救護技術師資培訓20人,一般衛生救護培訓150人,發合格證110人。
2000年,組織中小學生急救知識培訓2000人。
2003年3月1日,澳門紅十字會中央委員會主席黃如楷帶領一行4人,在中國紅十字會湯聲聞副秘書長、省紅十字會劉琳娜常務副會長等陪同下,到燈塔市柳河鎮棉花國小,實地考察捐助15萬元人民幣建設的紅十字博愛國小。
積極參與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
2002年11月以來,我國一些地區發生的非典型肺炎疫情,是一場突如其來的重大災害。
5月8日是世界紅十字日,根據原定的工作安排,各基層紅十字會要舉行大型的宣傳活動。市紅十字會要在白塔區舉行大型的捐獻造血幹細胞活動。根據“防非”工作的實際需要,及時地調整了工作部署,要求各基層紅十字會不搞大型宣傳活動,要組織紅十字會會員深入社區、農村宣傳非典的防治知識,積極做好社區健康教育工作。
5月11日(星期六),為回響市委、市政府的號召,市紅十字會同第四人民醫院一起,組織20餘名醫護人員到佟二堡鎮進行防治非典知識宣傳。4月28日,通過報社、電視台向社會公布了接受捐贈資詢電話,設立接受捐贈專用賬戶,是遼陽市第一個宣布接受社會捐贈的單位。
在防治非典型肺炎的接受捐贈工作中,全市紅十字會系統總計接受社會捐贈現金和物資合計630498元,是全市接受捐贈最多的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