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河群(岩)群

本群由各種片岩、變粒岩及白雲大理岩、大理岩等組成。原岩為一套巨厚的粘土-半粘土層、碳酸鹽相堆積及火山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遼河群(岩)群
  • 時代:Pt1
  • 命名:齋藤林次
  • 命名時間:1938年
時代,命名,特徵,同物異名,

時代

Pt1

命名

齋藤林次,1938年命名遼河系。

特徵

含微古植物及疊層石。其中微古植物主要分子為:Asperatopsophosphaera umishanensis,Trematosphaeridium sp.,Leiopsophosphaera densa,Monotrema tosphaeridium,Zonosphaeridium sp.,Leiominuscula sp.等。 本群下部斜長角閃岩類等的Sm-Nd等時線年齡為2191.3±29.51Ma,變沉積岩的Sm-Nd等時線年齡為2191.3±29.51Ma,變粒岩鋯石的U-Pb年齡為1965Ma,上部碳酸鹽岩組合的Sm-Nd等時線年齡為1829.3±59.6Ma,Rb-Sr等時線年齡為1892±50Ma。下與鞍山群呈不整合(多為後期韌性斷裂破壞);上與榆樹砬子組亦為不整合接觸。自下而上劃分為5個組:浪子山組(厚約1000米)、里爾峪組(厚約8000米)、高家峪組(厚約500米)、大石橋組(厚約2000米)、蓋縣組(厚約3000米)。組與組之間的接觸關係,主張劃為“岩群”的作者認為是韌性剪下帶等構造界面。

同物異名

青城子變質岩系、響水寺統、大石橋統、草河群、老嶺群[2]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