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江

遼江

中國七大河流之一。漢代以前稱句驪河,漢代稱大遼河五代以後稱遼江。

遼江發源於河北省平泉縣七老圖山脈光頭山,流經河北內蒙古吉林遼寧四省(自治區),全長1345公里,注入渤海流域面積21.9萬平方公里。

遼江流域總面積21.9萬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35.7%,丘陵占23.5%,平原占34.5%,沙丘占6.3%。西部為大興安嶺七老圖山努魯兒虎山,高程500~1500米,東部為吉林哈達嶺龍崗山千山,高程500~2000米,流域地勢大體是自北向南、自東西兩側向中間傾斜,中下游形成遼河平原,高程200米以下。

遼江流域地區是有中國影響力的先進制工業造業基地現代服務業基地,東北地區對外開放的門戶,全國工業與技術研發基地,全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輻射帶動整個東北發展的龍頭,我國老工業最發達、技術能力最強、綜合實力最強的三大區域之一,有“北上明珠”之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遼江
  • 英文名稱:Liao Jiang
  • 別稱:大遼江
  • 所屬水系:中國七大河流之一
  • 地理位置:中國東北
  • 流經地區河北內蒙古吉林,遼寧四省(自治區
  • 發源地:河北省平泉縣光頭山
  • 主要支流:蘇台河、清河柴河、泛河
  • 河長:1345公里
  • 河流面積:21.9萬平方公里。
  • 平均流量:3800m3/s
  • 落差:900m
  • 河口渤海三角洲
  • 沿岸城市瀋陽市撫順市鐵嶺市營口市
  • 地位:東北地區經濟中心
  • 著名旅遊區:遼江三角洲
詞語解釋,遼江水系編輯,流域特徵編輯,地貌,氣候,水文狀況編輯,生態特徵編輯,主要魚類,漁業生產,資源利用編輯,

詞語解釋

liáo jiāng ㄌㄧㄠˊ ㄐ
遼江
(1).長的江流。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玉格》:“當時 江 東多蛇禍……乃與 許 至遼江。及遇巨蛇, 吳 年衰,力不能制, 許 遂禹步敕劍登其首,斬之。”
(2).即 遼河 。 金 元好問 《王黃華墨竹》詩:“豈知 遼江 一派最後出,運斤成風刃發硎。”按, 金 王庭筠 自號 黃華山主 , 熊岳 人,今屬 遼寧省 蓋縣 。
遼江

遼江水系編輯

遼江源頭在老哈河上,老哈河由西南向東北流,在西安村水文站上游與左側支流西拉木倫河匯合後,稱西遼江,西遼江由西向東流至科爾沁左翼中旗白音他拉納右側支流教來河繼續東流,在小瓦房匯入北來的烏力吉木倫河後折向東南,流至福德店水文站上游匯入左側支流東遼江後始稱遼江。遼江幹流繼續南流,分別納入左側支流招蘇台河、清河、柴河、泛河和右側的秀水河、養息牧河、柳河等支流後,曾在六間房水文站附近分成兩股,一股西行稱雙台子河,在盤山納繞陽河後入渤海,另一股南行,稱外遼河,在三岔河水文站與渾河、太子河匯合後稱大遼河,於營口入渤海。自 1958 年外遼河於六間房截斷後,渾、太兩河匯成大遼河成為獨立水系。[2]
遼江

流域特徵編輯

地貌

遼江流域總面積21.9萬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35.7%,丘陵占23.5%,平原占34.5%,沙丘占6.3%。西部為大興安嶺、七老圖山和努魯兒虎山,高程500~1500米,東部為吉林哈達嶺、龍崗山和千山,高程500~2000米,流域地勢大體是自北向南、自東西兩側向中間傾斜,中下游形成遼江平原,高程200米以下。
遼江

氣候

遼江流域大部分地區屬溫帶半濕潤半乾旱的季風氣候。根據1956~1979年資料統計,全流域多年平均年徑流量為126億立方米。遼江年徑流的地區分布不均,西遼江面積占全流域的64%,水量僅占21.6%,下游沿海一帶面積占31%,而水量占73%。遼河幹流以東的太子河上游山地,離黃海較近,多年平均年降水量達900毫米左右。往西北因受長白山脈西南延續部分千山山脈的阻隔,年降水量逐漸減少。到本溪、撫順一帶年降水量為800毫米左右,到瀋陽、鐵嶺一帶為700毫米左右,中部法庫、新民和盤山一帶減少至600毫米左右,多風沙的西遼江上游年降水量減少到350~400毫米。可見遼江流域年降水量區域變率很大,東部約為西部的2.5倍,比東北其它流域大得多。從年降水量地區分布來看,遼河流域的供水條件最差。
遼江三角洲濕地,圖4
遼江流域氣溫的分布,平原較高,山地較低,年平均約在4~9℃間,自南向北遞減,每一緯度約差0.8℃,全年氣溫1月份最低,平均在-9~-18℃間,絕對最低溫度,各地都在-30℃以下,7月份溫度最高,平均在21~28℃之間,絕對最高溫度在37~43℃之間。
遼江流域的暴雨主要由於西方或北方移來的冷空氣和東南方來的太平洋濕暖空氣交替作用產生,暴雨占全年降水量比重很大,暴雨在流域內分布與年降雨量一致,自東南向西北減少。一次暴雨延續時間以3~4天較多,但較強集中降水歷時大多在6~12小時內,有時則集中在12~18小時或18~24小時內。
遼江流域的降雨多集中在7~8月,往往又集中在幾次暴雨中降落,故遼河流域洪水主要由暴雨產生。冬季雖冷,但一般降雪不多,融雪洪水很小,且在融雪季節降水甚少。根據多年記載,尚沒有因為融雪造成較大洪水災害的事例。流域的洪水來源,在福德店以上,在西遼江幹流、新開河、教來河下游及烏爾吉木倫河一帶的平原地區內,絕大部分為風蝕砂土區,滲漏性大,降雨量也較少,因此西遼河的洪水主要來源是老哈河及西拉木倫河。同時由於兩河的洪水流經沙性大的平原地區後,至雙遼鄭家屯)洪峰已減小很多,
遼江餘暉,圖7
故對福德店以下地區影響已不顯著。鄭家屯以下地區,遼江中游東側的面積占該地區面積的65.5%,其中大部為山區,坡度大,而且雨量多。西側地區大部為丘陵地帶,雨量較少,因此東側山區為該地區洪水的主要來源地區,其中清河洪水對遼江幹流的中游影響最大。遼河流域內洪水頻繁,平均每隔7~8年發生一次較大的洪水,一般的洪水,平均2~3年即發生一次。近100年來遼河流域曾發生大洪澇災害50餘次,其中1888、1918、1929、1930、1935年以及建國以來的1949、1951、1953、1975、1985、1986、1994等年洪水較大。西遼河地區幾乎每年都有旱災,特別是春旱很嚴重。遼河幹流右側幹流的上中游地區,大面積旱災平均3~4年一次。而大遼河下游的洪水,絕大部分來自渾河及太子河。
遼江流域上游山丘區,多為黃白土和風沙土,水土流失嚴重,植被差,覆蓋度30%以下,是中國東北地區風沙乾旱嚴重的地區。流域內含沙量以柳河為最大,其次為西遼江地區各河流,福德店以下東側支流含沙量最少。遼江西部老哈河上游和柳河上游,多年平均實測最大含沙量在3
遼江入海口日落,圖10
00~700千克/立方米,比東部含沙量大150倍以上。鐵嶺斷面處遼江幹流的平均含沙量為3.6千克/立方米,年輸沙量2098萬噸。
遼江流域屬溫帶季風氣候。年降水量約為350~1000毫米,年徑流量為89億立方米,山地多於平原,從東南向西北遞減。流域年降水量的65%集中於每年的4~9月。二龍山、大夥房、參窩連線以東流域,年徑流深150~400毫米,占總徑流量的25%左右;西遼江沙丘草原區,年徑流深在50毫米以下,僅占總徑流量的10%。遼河流域夏季多暴雨,強度大、頻率高、集流快,常使水位陡漲猛落,造成下游地區洪澇。此外,遼河的含沙量較高,僅次於黃河、海河,為中國第三位,年輸沙量達2098萬噸。

水文狀況編輯

遼寧多年平均流量179.0立方米/秒。平均徑流量95.27億立方米。徑流深58毫米。鐵嶺水文
遼江
遼江魅影,圖6
站多年平均含沙量3.60公斤/立方米。多年平均輸沙量2098萬噸。幹流自然落差 1200米。水能理論蘊藏量30.94萬千瓦。可能開發裝機容量1. 77萬千瓦。裝機容量0.67 萬千瓦。流域地勢,東北部高,西部低,海拔高程2~ 2039米。河道彎曲,呈不規則河型,水系發育,大小支流 70餘條,中下遊河道寬淺,河道寬1000 ~2000米。水流緩慢,泥沙淤積。河床質為沙壤土。洪水期易遭災害。年結冰期約4個月。三江口以下可通航。主要支流有繞陽河、柳河、養息牧河、秀水河等。[3]

生態特徵編輯

河流浮游植物生物量及組成(毫克/升):浮植物總計2.36,硅藻58.8%,綠藻25.0%,藍藻6.4%,甲藻7.2%,金藻黃藻0.1%,裸藻2.5%。
各科魚類總數及土著鯉科魚類種數:鯉科種數53,百分比(%)12.6; 鰍科種數
遼江日出,圖14
8,百分比(%)10.4; 平鰭鰍科種數0,百分比(%)0; 鮠科種數4,百分比(%)11.8; 鯰科種數2,百分比(%)28.6; 鮡科種數0,百分比(%)0; 鮨科種數3,百分比(%)30; 塘鱧科種數3,百分比(%)25; 鰕虎魚科種數3,百分比(%)9.7; 其餘科種數20,百分比(%)17.2; 合計種數96,百分比(%)12.4; 魨魚淡水類種數85,百分比(%)12.1; 土著魚類種數78,百分比(%)11.2。浮遊動物生物量(毫克/升):原生生物量0.001,輪蟲生物量1.593,枝角生物量1.124,橈足生物量0.299,總生物量3.015.

主要魚類

遼江水系經濟價值較大的主要魚類有10餘種,其中鱅魚是人工移入的,遼江魚產量中鰱、鱅魚約占總漁產量的80%,鯉、鯽魚、草魚占12%,白、 條、鯿、魴等約占2%,其他占6%。

漁業生產

遼江流域的淡水漁業,建國前僅在遼江下游和個別湖泊有天然捕撈業,年產1000~2000噸,建國初期一直到59年年產魚量為4000~5000噸之間,基本上是天然捕撈,主要漁獲品種有鯽魚、雅羅魚、白魚、鯿魚、鯰魚、鱭魚、棱魚、鱸魚等,61年最高產量達1.3萬噸而後迅速下降,63年~75年隨著
遼江油田
水利事業發展,水庫大量興建,河川漁業受水利設施和工業污染影響,而急劇敗落,漁獲量明顯下降。遼江的大多數河川都建有水庫,除東部山區支流和遼江下游外,一年大部分時間河道水很淺,有的瀕於乾涸,歷史上的主要漁區河段,如大遼江、雙台子河等又遭嚴重污染,所以河川漁業日衰敗,遼河流域在各省、區的面積,以遼寧省的流域面積最大,而且處於遼河中下游地區,河流附屬水體多,給小水面養魚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遼河流域淡水漁業的發展應以小水面養魚為重點,以水庫、湖泊漁業為主體,積極保護恢復河川漁業,因地制宜地發展漁業的綜合利用,多種經營,遼江下游近年污染狀況有所緩和,銀魚、鱭魚資源有所回升,但仍應加強產卵繁殖保護。
由於大量人為因素,遼江已成為中國江河中污染最重的河流之一,遼河水無法存活生物,無法用於灌溉,更無法供人畜飲用。這種情況已引起各級政府部門的普遍重視,自1993年起開始了整治遼河工程,依法嚴厲打擊未達標準的排污單位,取得了一定成效。
遼河為樹枝狀水系,東西寬南北窄,由兩個水系組成:一為東、西遼河,於福德店匯流後為遼河幹流,經雙台子河由盤錦入海,幹流長516千米;另一為渾河和太子河,於三岔河匯合後經大遼河由盤錦營口兩市分界處入海,大遼河長94千米。

資源利用編輯

河流綜合開發利用規劃
1991年底,完成了修改《遼河流域規劃》和《遼河、松花江流域水資源綜合開發利用規劃》。遼河流域規劃內容有:洪水特性與防洪工程體系規劃、水資源利用規劃、水土保持規劃、水資源保護規劃等。松遼流域水資源綜合開發利用規劃內容有:北水南調工程規劃、防洪規劃、水資源保護規劃、航運規劃等。遼河流域確定防洪方針為"蓄泄兼籌,防洪用洪結合",即在上游主要產流區修建控制性水利樞紐,攔蓄洪水,削減洪峰,在下游平原區修建堤防,整治河道,保證泄洪順暢。西遼河平原分洪樞紐配合旁側水庫及蓄滯洪區蓄洪用洪。
北水南調工程是綜合開發利用水資源的一項工程,除解決遼河中下游用水緊張外,對東北內河航運發展,也是十分必要的和非常迫切的。可使封閉型的松花江航運轉為開放型,使遼河復航變為可能。北水南調是一項與社會經濟發展相協調的重大戰略措施。
遼河口紅海灘,圖12
北水南調工程計畫在第二松花江修建哈達山水庫,在嫩江上修建布西水庫,在遼河上興建石佛寺反調節水庫以及長400公里的引水渠道。引水渠自哈達山水庫與嫩江上的大賚渠首取水,兩條輸水渠道於後八方匯合後,在太平川附近穿越松遼分水嶺,在雙遼附近注入遼河。為儘量引調松花江洪水期水量,最大調水流量擬定為400~500立方米/秒。渠道全部為土方工程,穿越分水嶺處最大開挖深度約26米。構想在實現調水後,再建成松遼運河。為使黑龍江、松花江、松遼運河和遼河成為南北貫通的內河航線並可與海運相連線,遠景還可考慮從雙遼起大體平行遼河開挖運河到營口,全長約264千米。
流域水資源平衡
遼河流域是中國水資源貧乏地區之一,特別是中下游地區,水資源短缺更為嚴重。遼河已建工程的供水能力已占水資源量的50%以上,中、下游開發程度更高。根據分析,一般年份供需可接近平衡,遇枯水年或連續枯水年,必須削減農業用水,才能維持工業生產。有些工程如太子河的湯河水庫原以農業用水為主,由於工業用水不斷增加,已不得不改為向工業供水為主。流域內將出現嚴重缺水現象。
在遼河流域規劃中根據不同水平年工農業發展情況預測,進行全流域水量供需平衡的結果,1980、1990和2000年全流域分別缺水9.544億、10.31億立方米和36.4億立方米。東北諸河的缺水主要集中在遼河流域,尤其是遼河中下游地區
遼河濕地風光,圖11
。解決的基本對策是:在各缺水區進一步採用開源和節流措施的同時,應實現"北水南調工程",即從嫩江和第二松花江調水到遼河,如果"北水南調工程"在滿足沿途用水要求後,能供給遼河中下游地區34億立方米水量,東北諸河2000年水資源供需關係可以達到基本平衡。
河流綜合開發利用現狀
遼河流域開發較晚,水利工程很少,到建國前,全流域只有一座二龍山大型水庫,一座三台子中型水庫和柳河上游的鬧德海大型攔沙堰。在東遼河、遼河幹流和渾太河下游兩岸有斷面瘦小、防洪能力很低的民堤;在東遼河二龍山水庫下游的梨樹和遼河幹流下游的盤山、營口一帶,有少量的水田灌溉工程。由於流域內水利基礎薄弱,歷史上水旱災害頻仍。1886~1985年的100年間,流域內共發生洪澇災害50餘次,平均2~3年就有一次。西遼河地區幾乎年年都有旱災,特別是春旱嚴重,遼河幹流右側支流的上中游地區,大面積的旱災平均3~4年一次。
遼河三角洲濕地風光,圖13
截止到1989年,全流域已建成大中小型水庫689座,總庫容138.0億立方米。其中大型水庫16座,控制流域面積57289立方米,占全流域面積的26.08%,總庫容109.97億立方米,可以用於調洪的庫容為67.6億立方米,這些大型水庫對控制和調節全流域各地區的洪水,對遼河流域的防洪起到了重要作用,主要大型水庫有紅山(總庫容25.6億立方米)、二龍山(17.62億立方米)、大夥房(20.1億立方米)、莫力廟(1.5億立方米)、他拉乾(1.35億立方米)、吐爾吉(1.2億立方米)、孟家段(1.2億立方米)、舍力虎(1.18億立方米)、打虎石(1.2億立方米);中型水庫69座,總控制面積17493平方公里,占流域總面積的7.57%,總庫容20.23億立方米;小型水庫603座,總庫容7.79億立方米。
截止1988年,全流域堤防總長8108公里,其中主要江河堤防4991公里,保護重要城鎮18座,保護耕地144萬公頃,保護人口937.0萬人。
遼河三角洲濕地魅影,圖8
治理水土流失和開展水土保持也是遼河流域的一個主要問題,50年代初遼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積約1220萬公頃,占流域面積的55.7%。1985年全流域水土流失面積為951萬公頃,占全流域水土流失面積的45.2%,對各水土流失地區進行農、林、水、牧等綜合治理,已建?>水平梯田25.5萬公頃,造林228萬公頃,種草20萬公頃,修建谷坊42576座,溝壩地275萬公頃。這些綜合措施對攔泥緩水,促進農、林、牧業和生產起到了一定作用,保持水土有一定功效,目前又開展以小流域為單元的綜合治理,治理進度與效果更為顯著。
到1980年,流域已建500千瓦以上的水電站22座,總裝機容量12.08萬千瓦,占可開發量的48.8%,年總發電量2.73億千瓦時。水電站建設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建設大型綜合利用樞紐的同時建設電站,如大夥房、參窩、二龍山、清河、湯河等。其中參窩水庫,總庫容7.9億立方米,電站裝機容量3.72萬千瓦;最近又建成了觀音閣水庫,總庫容21.68億立方米,電站裝機容量1.95萬千瓦。另一種是結合水利建設中小型水電站,已建成的電站中,西遼河地區有7座,東遼河地區1座,遼河下游地區有14座。這些已建成的中、小型水電站,對地方的工、農、牧業生產起著很大的作用,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