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促進夜經濟發展的指導意見

夜經濟是城市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消費、擴大就業、提升居民生活品質的重要抓手。為有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對消費市場的影響,推動我省夜間經濟加快發展,促進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助力我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經省政府同意,提出如下指導意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促進夜經濟發展的指導意
  • 頒布時間:2020年7月7日
  • 實施時間:2020年7月7日
  • 發布單位: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全文,政策解讀,

全文

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廳委、各直屬機構: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府榜奔會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訂駝擊市場主導、政府引導、分類培育”的原則,打造一批能夠代表城市形象的地標性夜經濟集犁剃己聚區,打造一批具有全國知名度的夜間消費品牌。到2022年,全省創建省級夜經濟示範街區20個、市級夜經濟示範街區50個,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業態多元、管理規範的夜間經濟發展格局,充分發揮夜經濟激發城市活力、推動消費升級、促進經濟成長的重要作用。
二、主要任務
(一)加強規劃引領。各地區要結合實際,圍繞夜購物、夜美食、夜休閒、夜旅遊、夜健身等夜間經濟業態,發揮本地區特色資源和產業優勢,因地制宜編制本地區夜間經濟發展規劃,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一批夜間消費集聚區,加強各類配套設施建設,最佳化夜間消費環境,形成夜經濟發展的良好氛圍。(責任單位:各市政府,以下責任單位均包括各市政府)
(二)打造夜經濟示範商業街。以推進瀋陽中街國家級步行街和省級步行街改造升級為契機,打造一批特色突出、風格各異的夜間消費示範商業街,加大夜間促銷活動力度,吸引居民夜間購物消費;鼓勵商業街和主要商圈,增加餐飲、文化、旅遊、休閒、娛樂等服務業態,營造“商旅文體”融合發展的夜間多元化消費場景。在符合公共安全前提下,支持商業步行街等具備條件的商業街區開展戶外行銷,營造規範有序、繁榮活躍的夜間消費環境。(責任單位: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商務廳、省文化和旅遊廳、省體育局)
(三)培育特色精品夜市。引導季節性夜市規範有序發展,開展以購物、餐飲、文化、旅遊等多業態融合的精品夜市活動。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充分利用開放性公共空間,開設夏季夜市、節假日步行街、周末大集、休閒文體專區等常態化夜間消費場所。指導夜市運營管理主體制定夜市管理規定,在登記、設施、區域、標識、時段、衛生等夜市運營相關方面建立統一管理標準。(責任單位: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商務廳)
(四)活躍夜間餐飲市場。依託美食街、美食廣場,打造一批特色餐飲街區,引進遼菜品牌、老字號餐飲,吸引國內外著名餐飲企業進駐。鼓勵發展“深夜食堂”,推出特色美食、風味小吃、經典菜品、大眾化餐飲。鼓勵餐飲企業與夜間網上訂餐外賣平台合作,擴大晚餐、宵夜外賣,做大夜間餐飲服務市場。開展“遼寧百道特色名菜”“百家遼菜傳承名店”評選活動,舉辦美食節、啤酒節等節慶活動,帶動夜間餐飲消費。(責任單位:省商務廳)
(五)推動電商直播等新業態發展。以“電商直播帶貨,提質網紅經濟”為突破口,引導和推動我省電商直播等新業態快速健康發展。利用電商直播全天候帶貨特點,推動以“用戶體驗+視頻分享”等形式,促進電商直播與“夜經濟”融合發展。培育壯大電商直播市場主體,建設一批特色突出、示範性強的電商直播基地(園區),打造符合市場需求的網紅產品,孵化一批遼寧網紅品牌。鼓勵各地區出台相關政策措施吸引優質電商直播企業和項目落戶本地,努力吸引遼寧籍網紅主播回遼寧發展。(責任單位:省商務廳)
(六)豐富夜間文化消費。深挖地方特色文化資源,將清文化、二人轉、皮影等具有遼寧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融入夜間恥促愚多經濟,充分展現我省夜經濟獨特魅力。大力發展歌舞演藝、影視娛樂、歌劇音樂、評書相聲、書畫展覽等文化業態,提供豐富多彩的夜間文化產品和服務。鼓勵影院、劇院、音樂俱樂部等增加夜間場次。鼓勵文化館、博物館、民眾藝術館等公共文化場館延長開放時間,舉辦夜間文化活動。(責任單位:省文化和旅遊廳、省廣電局)
(七)增加夜間旅遊產品供給。發揮我省生態旅遊、冰雪溫泉旅遊、海洋旅遊、工業旅遊、紅色旅遊等特色旅遊優勢,開展夜間遊覽服務,加強夜間旅遊設施建設,引進培育各類具有吸引力和知名度的夜間文化牛酷狼藝術項目,最佳化旅遊景區夜間餐飲、購物才煉寒鴉服務,開展燈光秀、音樂節等節慶活動,豐富夜間旅遊內涵,打造我省夜間旅遊品牌。鼓勵有條件的沿海沿江城市,根據季節特點,開發夜間遊船遊艇項目,增設文藝演出、餐飲娛樂等服務。鼓勵景區夜間門票減免、淡季免費開放、演出場所淡季打折,吸引省內外消費者參觀遊覽,帶動餐飲、住宿、購物消費。(責任單位:省文化和旅遊廳、省商務廳)
(八)擴大夜間體育健身消費。加強城市綠地、健身跑步、腳踏車道、健身中心、體辯霉育健身公園、社區文化廣場、冰雪運動設施建設,鼓勵公共體育設施夜間免費或低收費向社會開放,為居民夜間休閒健身提供服務。大力發展冰雪夜經濟,鼓勵冰雪大世界、滑雪場增加夜間冰雪體育、冰雪旅遊、冰雪文化項目,開展冰雪雕塑、冰燈展示活動,提升冬季夜經濟品質。積極引進國內外重大體育賽事,鼓勵舉辦適宜夜間開展的各類體育賽事,活躍體育健身和體育競賽表演市場,豐富夜間體育休閒消費選擇。(責任單位: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文化和旅遊廳、省體育局)
(九)鼓勵延長營業時間。鼓勵商業街區、商圈、商業綜合體、商場、超市、便利店以及餐飲、洗浴、文化娛樂、體育健身等各類消費領域適當延時營業,在店慶日、節假日期間開展“不打烊”等夜間促銷活動。支持品牌連鎖企業加大24小時便利店建設布局,鼓勵建設24小時藥店、書店,為居民夜間消費提供便利。(責任單位:省商務廳、省文化和旅遊廳、省體育局、省藥監局)
(十)最佳化夜間公共運輸服務。加強夜間經濟集聚區及周邊動靜態交通組織管理,盤活現有各類停車資源,在夜間經濟集聚區周邊區域增加夜間停車位、計程車候客點、夜班公交線路等,夏季、節假日根據實際情況延長夜間捷運、公交等公共運輸運營時間,為居民夜間消費提供交通服務保障。(責任單位:省交通運輸廳、省公安廳)
(十一)改善夜間消費環境。支持夜經濟街區、商圈美化環境,加強環境治理、安全保障、水電氣供給、公共及5G通訊等配套設施建設。強化商品質量、食品安全、市場秩序綜合監管和整治,營造安全、放心的夜間消費環境。(責任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公安廳、省市場監管局、省通信管理局)
三、保障措施
(十二)加強組織領導。各地區、各部門要充分認識發展夜經濟的重要意義,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建立發展夜經濟工作協調機制,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各市要結合本地區實際,制定出台促進夜經濟發展的具體實施方案和配套措施並認真組織實施。省直各有關部門要細化工作任務,做好支持推動夜經濟發展相關工作,確保各項工作落實到位。(責任單位:省直各有關部門)
(十三)強化政策支持。統籌利用國家和省相關政策,多渠道籌措資金,支持夜經濟發展。鼓勵各市政府結合本地區實際,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支持公共服務能力建設,改善夜經濟發展環境,促進夜經濟繁榮。(責任單位:省財政廳、省商務廳)
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0年7月7日

政策解讀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有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對消費市場的影響,推動我省夜經濟加快發展,促進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助力我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近日,省政府辦公廳出台了《關於促進夜經濟發展的指導意見》。
一、《指導意見》出台背景
夜經濟是城市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消費、擴大就業、提升市民生活品質的重要抓手。特別是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對消費市場帶來較大衝擊,消費市場下行壓力較大,發展夜經濟是激發市場活力、促進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的有效舉措。去年8月份,國務院辦公廳先後下發了《關於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遊消費潛力的意見》(國辦發〔2019〕41號)、《關於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的意見》(國辦發〔2019〕42號),明確提出“發展假日和夜間經濟”及“活躍夜間商業和市場”等主要任務,推動夜經濟發展。
省委、省政府對發展夜經濟工作高度重視,2019年10月11日,求發書記在省人大《關於推動夜經濟發展的調研報告》上做出重要批示。根據求發書記的批示精神,綠平副省長先後兩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討論,指導我廳起草了《遼寧省促進夜經濟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徵求了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交通運輸廳、省公安廳、省財政廳、省文化和旅遊廳、省體育局等11個省(中)直有關單位的意見,各單位所提意見全部採納,並通過了合法性審核和公平競爭審查。
二、《指導意見》的主要內容
《指導意見》主要分為總體要求、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三個方面,共13項具體內容。
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分類培育”的原則,打造一批能夠代表城市形象的地標性夜經濟集聚區,打造一批具有全國知名度的夜間消費品牌。到2022年,全省創建省級夜經濟示範街區20個、市級夜經濟示範街區50個,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業態多元、管理規範的夜間經濟發展格局,充分發揮夜經濟激發城市活力、推動消費升級、促進經濟成長的重要作用。
主要任務包括11項具體內容:
一是加強規劃引領。圍繞夜購物、夜美食、夜休閒、夜旅遊、夜健身等夜間經濟業態,發揮各地特色資源和產業優勢,因地制宜編制夜間經濟發展規劃,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一批夜間消費集聚區,加強各類配套設施建設,最佳化夜間消費環境,形成夜經濟發展的良好氛圍。
二是打造夜經濟示範商業街。以推進瀋陽中街國家級步行街和省級步行街改造升級為契機,打造一批特色突出、風格各異的夜間消費示範商業街,加大夜間促銷活動力度,吸引居民夜間購物消費;鼓勵商業街和主要商圈,增加餐飲、文化、旅遊、休閒、娛樂等服務業態,營造“商旅文體”融合發展的夜間多元化消費場景。在符合公共安全前提下,支持商業步行街等具備條件的商業街區開展戶外行銷。
三是培育特色精品夜市。引導季節性夜市規範有序發展,開展以購物、餐飲、文化、旅遊等多業態融合的精品夜市活動。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充分利用開放性公共空間,開設夏季夜市、節假日步行街、周末大集、休閒文體專區等常態化夜間消費場所。指導夜市運營管理主體制定夜市管理規定,在登記、設施、區域、標識、時段、衛生等夜市運營相關方面建立統一管理標準。
四是活躍夜間餐飲市場。依託美食街、美食廣場,打造一批特色餐飲街區,引進遼菜品牌、老字號餐飲,吸引國內外著名餐飲企業進駐。鼓勵發展“深夜食堂”,推出特色美食、風味小吃、經典菜品、大眾化餐飲。鼓勵餐飲企業與夜間網上訂餐外賣平台合作,擴大晚餐、宵夜外賣,做大夜間餐飲服務市場。開展“遼寧百道特色名菜”“百家遼菜傳承名店”評選活動,舉辦美食節、啤酒節等節慶活動。
五是推動電商直播等新業態發展。以“電商直播帶貨,提質網紅經濟”為突破口,引導和推動我省電商直播等新業態快速健康發展。利用電商直播全天候帶貨特點,推動以“用戶體驗+視頻分享”等形式,促進電商直播與“夜經濟”融合發展。培育壯大電商直播市場主體,建設一批特色突出、示範性強的電商直播基地(園區),打造符合市場需求的網紅產品,孵化一批遼寧網紅品牌。
六是豐富夜間文化消費。深挖地方特色文化資源,將清文化、二人轉、皮影等具有遼寧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融入夜間經濟,充分展現我省夜經濟獨特魅力。大力發展歌舞演藝、影視娛樂、歌劇音樂、評書相聲、書畫展覽等文化業態,提供豐富多彩的夜間文化產品和服務。鼓勵文化館、博物館、民眾藝術館等公共文化場館延長開放時間,舉辦夜間文化活動。
七是增加夜間旅遊產品供給。發揮我省生態旅遊、冰雪溫泉旅遊、海洋旅遊、工業旅遊、紅色旅遊等特色旅遊優勢,開展夜間遊覽服務,加強夜間旅遊設施建設,引進培育各類具有吸引力和知名度的夜間文化藝術項目,最佳化旅遊景區夜間餐飲、購物服務,開展燈光秀、音樂節等節慶活動,豐富夜間旅遊內涵,打造我省夜間旅遊品牌。鼓勵有條件的沿海沿江城市,根據季節特點,開發夜間遊船遊艇項目,增設文藝演出、餐飲娛樂等服務。
八是擴大夜間體育健身消費。加強城市綠地、健身跑步、腳踏車道、健身中心、體育健身公園、社區文化廣場、冰雪運動設施建設,鼓勵公共體育設施夜間免費或低收費向社會開放,為居民夜間休閒健身提供服務。大力發展冰雪夜經濟,鼓勵冰雪大世界、滑雪場增加夜間冰雪體育、冰雪旅遊、冰雪文化項目,開展冰雪雕塑、冰燈展示活動,提升冬季夜經濟品質。
九是鼓勵延長營業時間。鼓勵商業街區、商圈、商業綜合體、商場、超市、便利店以及餐飲、洗浴、文化娛樂、體育健身等各類消費領域適當延時營業,在店慶日、節假日期間開展“不打烊”等夜間促銷活動。支持品牌連鎖企業加大24小時便利店建設布局,鼓勵建設24小時藥店、書店,為居民夜間消費提供便利。
十是最佳化夜間公共運輸服務。加強夜間經濟集聚區及周邊動靜態交通組織管理,盤活現有各類停車資源,在夜間經濟集聚區周邊區域增加夜間停車位、計程車候客點、夜班公交線路等,夏季、節假日根據實際情況延長夜間捷運、公交等公共運輸運營時間,為居民夜間消費提供交通服務保障。
十一是改善夜間消費環境。支持夜經濟街區、商圈美化環境,加強環境治理、安全保障、水電氣供給、公共及5G通訊等配套設施建設。強化商品質量、食品安全、市場秩序綜合監管和整治,營造安全、放心的夜間消費環境。
在保障措施部分,主要強調要加強組織領導,建立發展夜經濟工作協調機制,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統籌利用國家和省相關政策,多渠道籌措資金,支持夜經濟發展,確保《指導意見》落實落地。
三、貫徹落實《指導意見》的主要工作安排
下一步,省商務廳將按照省政府的工作部署,會同省(中)直有關部門,全力以赴貫徹落實好《指導意見》,加快夜經濟升溫,多措並舉促進消費增長。重點做好三方面工作:
第一,推動《指導意見》落實落地。做好對《指導意見》宣講和解讀,確保各項任務和措施落到實處。加強部門協調配合,確保各部門、各地區形成工作合力,在交通組織、治安管理、市政設施、環境衛生、食品安全等方面加大力度;鼓勵各地區積極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提升公共服務能力,改善“夜經濟“發展環境。
第二,加大促消費工作力度。在做好新冠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基礎上,持續開展系列促消費活動,與各類企業、平台加強合作,舉辦購物節、美食節、旅遊節、文化節等系列行銷活動,進一步提升夜晚消費水平,提振居民消費信心。
第三,強化輿論宣傳引導。加強與宣傳部門及各大媒體溝通協作,對夜經濟和促消費工作進行持續不斷的強有力宣傳,及時反映發展動態,報導各類主題活動,介紹夜經濟涉及的消費知識,強化居民夜經濟意識,釋放夜晚消費潛力。
省商務廳
2020年7月13日
(六)豐富夜間文化消費。深挖地方特色文化資源,將清文化、二人轉、皮影等具有遼寧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融入夜間經濟,充分展現我省夜經濟獨特魅力。大力發展歌舞演藝、影視娛樂、歌劇音樂、評書相聲、書畫展覽等文化業態,提供豐富多彩的夜間文化產品和服務。鼓勵影院、劇院、音樂俱樂部等增加夜間場次。鼓勵文化館、博物館、民眾藝術館等公共文化場館延長開放時間,舉辦夜間文化活動。(責任單位:省文化和旅遊廳、省廣電局)
(七)增加夜間旅遊產品供給。發揮我省生態旅遊、冰雪溫泉旅遊、海洋旅遊、工業旅遊、紅色旅遊等特色旅遊優勢,開展夜間遊覽服務,加強夜間旅遊設施建設,引進培育各類具有吸引力和知名度的夜間文化藝術項目,最佳化旅遊景區夜間餐飲、購物服務,開展燈光秀、音樂節等節慶活動,豐富夜間旅遊內涵,打造我省夜間旅遊品牌。鼓勵有條件的沿海沿江城市,根據季節特點,開發夜間遊船遊艇項目,增設文藝演出、餐飲娛樂等服務。鼓勵景區夜間門票減免、淡季免費開放、演出場所淡季打折,吸引省內外消費者參觀遊覽,帶動餐飲、住宿、購物消費。(責任單位:省文化和旅遊廳、省商務廳)
(八)擴大夜間體育健身消費。加強城市綠地、健身跑步、腳踏車道、健身中心、體育健身公園、社區文化廣場、冰雪運動設施建設,鼓勵公共體育設施夜間免費或低收費向社會開放,為居民夜間休閒健身提供服務。大力發展冰雪夜經濟,鼓勵冰雪大世界、滑雪場增加夜間冰雪體育、冰雪旅遊、冰雪文化項目,開展冰雪雕塑、冰燈展示活動,提升冬季夜經濟品質。積極引進國內外重大體育賽事,鼓勵舉辦適宜夜間開展的各類體育賽事,活躍體育健身和體育競賽表演市場,豐富夜間體育休閒消費選擇。(責任單位: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文化和旅遊廳、省體育局)
(九)鼓勵延長營業時間。鼓勵商業街區、商圈、商業綜合體、商場、超市、便利店以及餐飲、洗浴、文化娛樂、體育健身等各類消費領域適當延時營業,在店慶日、節假日期間開展“不打烊”等夜間促銷活動。支持品牌連鎖企業加大24小時便利店建設布局,鼓勵建設24小時藥店、書店,為居民夜間消費提供便利。(責任單位:省商務廳、省文化和旅遊廳、省體育局、省藥監局)
(十)最佳化夜間公共運輸服務。加強夜間經濟集聚區及周邊動靜態交通組織管理,盤活現有各類停車資源,在夜間經濟集聚區周邊區域增加夜間停車位、計程車候客點、夜班公交線路等,夏季、節假日根據實際情況延長夜間捷運、公交等公共運輸運營時間,為居民夜間消費提供交通服務保障。(責任單位:省交通運輸廳、省公安廳)
(十一)改善夜間消費環境。支持夜經濟街區、商圈美化環境,加強環境治理、安全保障、水電氣供給、公共及5G通訊等配套設施建設。強化商品質量、食品安全、市場秩序綜合監管和整治,營造安全、放心的夜間消費環境。(責任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公安廳、省市場監管局、省通信管理局)
三、保障措施
(十二)加強組織領導。各地區、各部門要充分認識發展夜經濟的重要意義,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建立發展夜經濟工作協調機制,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各市要結合本地區實際,制定出台促進夜經濟發展的具體實施方案和配套措施並認真組織實施。省直各有關部門要細化工作任務,做好支持推動夜經濟發展相關工作,確保各項工作落實到位。(責任單位:省直各有關部門)
(十三)強化政策支持。統籌利用國家和省相關政策,多渠道籌措資金,支持夜經濟發展。鼓勵各市政府結合本地區實際,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支持公共服務能力建設,改善夜經濟發展環境,促進夜經濟繁榮。(責任單位:省財政廳、省商務廳)
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0年7月7日

政策解讀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有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對消費市場的影響,推動我省夜經濟加快發展,促進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助力我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近日,省政府辦公廳出台了《關於促進夜經濟發展的指導意見》。
一、《指導意見》出台背景
夜經濟是城市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消費、擴大就業、提升市民生活品質的重要抓手。特別是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對消費市場帶來較大衝擊,消費市場下行壓力較大,發展夜經濟是激發市場活力、促進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的有效舉措。去年8月份,國務院辦公廳先後下發了《關於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遊消費潛力的意見》(國辦發〔2019〕41號)、《關於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的意見》(國辦發〔2019〕42號),明確提出“發展假日和夜間經濟”及“活躍夜間商業和市場”等主要任務,推動夜經濟發展。
省委、省政府對發展夜經濟工作高度重視,2019年10月11日,求發書記在省人大《關於推動夜經濟發展的調研報告》上做出重要批示。根據求發書記的批示精神,綠平副省長先後兩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討論,指導我廳起草了《遼寧省促進夜經濟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徵求了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交通運輸廳、省公安廳、省財政廳、省文化和旅遊廳、省體育局等11個省(中)直有關單位的意見,各單位所提意見全部採納,並通過了合法性審核和公平競爭審查。
二、《指導意見》的主要內容
《指導意見》主要分為總體要求、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三個方面,共13項具體內容。
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分類培育”的原則,打造一批能夠代表城市形象的地標性夜經濟集聚區,打造一批具有全國知名度的夜間消費品牌。到2022年,全省創建省級夜經濟示範街區20個、市級夜經濟示範街區50個,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業態多元、管理規範的夜間經濟發展格局,充分發揮夜經濟激發城市活力、推動消費升級、促進經濟成長的重要作用。
主要任務包括11項具體內容:
一是加強規劃引領。圍繞夜購物、夜美食、夜休閒、夜旅遊、夜健身等夜間經濟業態,發揮各地特色資源和產業優勢,因地制宜編制夜間經濟發展規劃,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一批夜間消費集聚區,加強各類配套設施建設,最佳化夜間消費環境,形成夜經濟發展的良好氛圍。
二是打造夜經濟示範商業街。以推進瀋陽中街國家級步行街和省級步行街改造升級為契機,打造一批特色突出、風格各異的夜間消費示範商業街,加大夜間促銷活動力度,吸引居民夜間購物消費;鼓勵商業街和主要商圈,增加餐飲、文化、旅遊、休閒、娛樂等服務業態,營造“商旅文體”融合發展的夜間多元化消費場景。在符合公共安全前提下,支持商業步行街等具備條件的商業街區開展戶外行銷。
三是培育特色精品夜市。引導季節性夜市規範有序發展,開展以購物、餐飲、文化、旅遊等多業態融合的精品夜市活動。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充分利用開放性公共空間,開設夏季夜市、節假日步行街、周末大集、休閒文體專區等常態化夜間消費場所。指導夜市運營管理主體制定夜市管理規定,在登記、設施、區域、標識、時段、衛生等夜市運營相關方面建立統一管理標準。
四是活躍夜間餐飲市場。依託美食街、美食廣場,打造一批特色餐飲街區,引進遼菜品牌、老字號餐飲,吸引國內外著名餐飲企業進駐。鼓勵發展“深夜食堂”,推出特色美食、風味小吃、經典菜品、大眾化餐飲。鼓勵餐飲企業與夜間網上訂餐外賣平台合作,擴大晚餐、宵夜外賣,做大夜間餐飲服務市場。開展“遼寧百道特色名菜”“百家遼菜傳承名店”評選活動,舉辦美食節、啤酒節等節慶活動。
五是推動電商直播等新業態發展。以“電商直播帶貨,提質網紅經濟”為突破口,引導和推動我省電商直播等新業態快速健康發展。利用電商直播全天候帶貨特點,推動以“用戶體驗+視頻分享”等形式,促進電商直播與“夜經濟”融合發展。培育壯大電商直播市場主體,建設一批特色突出、示範性強的電商直播基地(園區),打造符合市場需求的網紅產品,孵化一批遼寧網紅品牌。
六是豐富夜間文化消費。深挖地方特色文化資源,將清文化、二人轉、皮影等具有遼寧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融入夜間經濟,充分展現我省夜經濟獨特魅力。大力發展歌舞演藝、影視娛樂、歌劇音樂、評書相聲、書畫展覽等文化業態,提供豐富多彩的夜間文化產品和服務。鼓勵文化館、博物館、民眾藝術館等公共文化場館延長開放時間,舉辦夜間文化活動。
七是增加夜間旅遊產品供給。發揮我省生態旅遊、冰雪溫泉旅遊、海洋旅遊、工業旅遊、紅色旅遊等特色旅遊優勢,開展夜間遊覽服務,加強夜間旅遊設施建設,引進培育各類具有吸引力和知名度的夜間文化藝術項目,最佳化旅遊景區夜間餐飲、購物服務,開展燈光秀、音樂節等節慶活動,豐富夜間旅遊內涵,打造我省夜間旅遊品牌。鼓勵有條件的沿海沿江城市,根據季節特點,開發夜間遊船遊艇項目,增設文藝演出、餐飲娛樂等服務。
八是擴大夜間體育健身消費。加強城市綠地、健身跑步、腳踏車道、健身中心、體育健身公園、社區文化廣場、冰雪運動設施建設,鼓勵公共體育設施夜間免費或低收費向社會開放,為居民夜間休閒健身提供服務。大力發展冰雪夜經濟,鼓勵冰雪大世界、滑雪場增加夜間冰雪體育、冰雪旅遊、冰雪文化項目,開展冰雪雕塑、冰燈展示活動,提升冬季夜經濟品質。
九是鼓勵延長營業時間。鼓勵商業街區、商圈、商業綜合體、商場、超市、便利店以及餐飲、洗浴、文化娛樂、體育健身等各類消費領域適當延時營業,在店慶日、節假日期間開展“不打烊”等夜間促銷活動。支持品牌連鎖企業加大24小時便利店建設布局,鼓勵建設24小時藥店、書店,為居民夜間消費提供便利。
十是最佳化夜間公共運輸服務。加強夜間經濟集聚區及周邊動靜態交通組織管理,盤活現有各類停車資源,在夜間經濟集聚區周邊區域增加夜間停車位、計程車候客點、夜班公交線路等,夏季、節假日根據實際情況延長夜間捷運、公交等公共運輸運營時間,為居民夜間消費提供交通服務保障。
十一是改善夜間消費環境。支持夜經濟街區、商圈美化環境,加強環境治理、安全保障、水電氣供給、公共及5G通訊等配套設施建設。強化商品質量、食品安全、市場秩序綜合監管和整治,營造安全、放心的夜間消費環境。
在保障措施部分,主要強調要加強組織領導,建立發展夜經濟工作協調機制,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統籌利用國家和省相關政策,多渠道籌措資金,支持夜經濟發展,確保《指導意見》落實落地。
三、貫徹落實《指導意見》的主要工作安排
下一步,省商務廳將按照省政府的工作部署,會同省(中)直有關部門,全力以赴貫徹落實好《指導意見》,加快夜經濟升溫,多措並舉促進消費增長。重點做好三方面工作:
第一,推動《指導意見》落實落地。做好對《指導意見》宣講和解讀,確保各項任務和措施落到實處。加強部門協調配合,確保各部門、各地區形成工作合力,在交通組織、治安管理、市政設施、環境衛生、食品安全等方面加大力度;鼓勵各地區積極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提升公共服務能力,改善“夜經濟“發展環境。
第二,加大促消費工作力度。在做好新冠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基礎上,持續開展系列促消費活動,與各類企業、平台加強合作,舉辦購物節、美食節、旅遊節、文化節等系列行銷活動,進一步提升夜晚消費水平,提振居民消費信心。
第三,強化輿論宣傳引導。加強與宣傳部門及各大媒體溝通協作,對夜經濟和促消費工作進行持續不斷的強有力宣傳,及時反映發展動態,報導各類主題活動,介紹夜經濟涉及的消費知識,強化居民夜經濟意識,釋放夜晚消費潛力。
省商務廳
2020年7月13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