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東戰爭風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遠東戰爭風雲
  • 作者::羅先明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010111545,9787010111544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頁數::2850
  • 開本::32
  • 出版時間::2012年12月1日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序言,後記,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

《遠東戰爭風雲(第一卷)》目錄:
序一世界眼光中國氣派
序二讓信任取代猜疑,用理解駁倒謊言,以真愛驅逐恐懼
序篇
(1927年4月13日至1931年9月18日)
第一章1927年4月13日至1928年5月11日
一日本樞密院“地震”/2
二蔣介石定都南京/7
三日本“東方會議”/14
四南昌起義/20
五蔣介石日本之旅/25
六“濟南慘案”/30
第二章1928年5月22日至1930年11月14日
一毛澤東立足井岡山/37
二裕仁即位天皇盛典/43
三張學良東北易幟/49
四日軍“北滿參謀旅行”/55
五毛澤東初遭劫難/60
六“三羽鳥”立志騰空/65
七東北軍主力入關/71
八東條英機初露鋒芒/76
九濱口雄幸首相遇刺/83
第三章1930年12月9日至1931年9月18日
一蔣介石“剿匪”出師不利/89
二軍部“五課長會議”/95
三張學良電報告急/99
四本庄繁到職/105
五東北軍不知所措/110
六絕密信來自奉天/115
七本庄繁戰地視察/119
八“九一八”事變/124
上部禍起東京
(1931年9月19日至1933年11月22日)
第四章1931年9月19日至1931年11月7日
一“重申‘攘外必先安內”’/132
二天皇御批向滿洲增兵/139
三史達林關注“滿洲事變”/147
四毛澤東扼守興國/152
五求助“國聯”/156
六馬占山奮起抗戰/169
第五章1931年11月18日至1932年1月23日
一溥儀蠢蠢欲動/174
二鄧鐵梅收復鳳城/179
三毛澤東再遭劫難/183
四西湖澄廬密談/189
五“國聯”調查團成立/194
六挑起上海事端/198
七危機直逼上海/205
第六章1932年1月28日至1932年4月29日
一十九路軍誓師衛國/211
二“一—二八”上海戰場初錄/216
三天皇直接任命軍令部長/221
四十九路軍死守待援/226
五“不許增援十九路軍”/232
六斯諾眼中的中日戰爭/238
七陳嘉庚組織募捐/244
八敦請毛澤東下山/257
九溥儀就任“滿洲國”執政/261
十虹口公園大爆炸/266
第七章1932年5月15日至1933年1月3日
一“血盟團”殺害犬養毅/279
二《上海停戰協定》/284
三岡村寧次滿洲赴任/288
四馬占山再舉義旗/293
五張學良自責請辭/298
六日本承認“滿洲國”/303
七“平頂山慘案”/307
八榆關之戰/312
第八章1933年2月l7日至1933年5月26日
一岡村寧次部署攻占熱河/324
二蔣介石秘會張學良/329
三周恩來親臨火線/335
四天皇破例召見岡村寧次/340
五伊田助男殉難/344
六迎接“國聯”調查團/349
七馮玉祥察哈爾抗戰/358
第九章1933年5月19日至1933年11月22日
一羅斯福接見宋子文/364
二蔣介石南昌訓政/369
三吉鴻昌收復多倫/375
四何應欽“圍剿”抗日同盟軍/379
五馮玉祥傷心別離/384
六新版絕密《對華方策》/388
七“福建事變”/393
下部步步進逼
《遠東戰爭風雲(第二卷)》目錄:
上部新的長城
(1937年7月8日至1938年10月22日)
第一章1937年7月8日至1937年8月14日
一秦德純毅然決斷/2
二軍部決定大舉增兵/8
三中共中央發出《通電》/13
四天皇加蓋擴大戰爭玉璽/17
五蔣介石疾呼全面抗戰/22
六東條英機急不可耐/29
七張治中再赴上海前線/34
八蔣介石勒令除奸/40
九淞滬保衛戰初起/46
十“八一四”空戰/53
第二章1937年9月18日至1937年10月20日
一張學良被囚溪口/59
二裕仁批准擴充“上海派遣軍”/63
三公布《國共合作宣言》/69
四平型關大捷/74
五馮玉祥召開新聞發布會/82
六南洋捐獻高潮再起/86
七裕仁騎虎難下/101
第三章1937年10月28日至1937年11月22日
一四行倉庫激戰/107
二陽明堡奇襲/113
三“低調俱樂部”/117
四坂垣兵敗忻口/120
五羅斯福“爐邊談話”/125
六周恩來在太原/132
七“九國公約”會議與上海失守/137
八松井石根武運亨通/145
九蔣介石朝令夕改/151
十布魯塞爾調停失敗/155
第四章1937年11月24日至1937年12月16日
一裕仁批准設立“大本營”/159
二楊虎城海外回歸/162
三“死守南京”/167
四毛澤東力駁王明/173
五唐生智組織南京倉皇撤退/178
六蔣介石捫心自問/183
七南京大屠殺:“解除軍紀三天”/189
八松井石根進駐南京/194
第五章1938年1月8日至1938年4月7日
一李宗仁戰前部署/201
二“帕奈”號餘波/205
三((不以國民政府為對手的政府聲明》/209
四蔣介石確立“戰時體制”/215
五台兒莊大血戰/219
六太行山區游擊大戰/227
七大本營下令合圍徐州/233
第六章1938年4月16日至1938年6月10日
一劉伯承指揮長樂伏擊戰/239
二羅斯福接見胡適/244
三毛澤東“魯藝”講學/249
四張自忠徐州突圍/256
五東條英機首次入閣/262
六黃河花園口大決堤/266
七八女投江/275
八史達林遠東決策/283
第七章1938年6月14日至1938年9月5日
一宋慶齡發起“保衛中國大同盟”/289
二汪精衛主持“國民參政會”/294
三岡村寧次再獲晉職/298
四張高峰之戰/304
五蔣介石部署保衛大武漢/315
六朱德與衛立煌/320
七武漢外圍阻擊大戰/325
第八章1938年9月7日至1938年10月22日
一大本營決定突襲廣州/333
二共產國際發出重要指示/339
三蘇聯空軍援華/345
四周恩來武漢獻策/352
五成立“南洋華僑籌賑祖國難民總會”/357
六岡村寧次遭遇重挫/360
七“洞中之人”心繫戰場/366
下部華夏苦撐
(1938年10月30日至1941年12月7日)
第九章1938年10月30日至1939年1月30日
一汪精衛密謀降日/374
二彭德懷怒斥王明/378
三羅斯福電慰蔣介石/383
四東京戰略誘降/389
五長沙“焦土抗戰”/394
六盧作孚宜昌大搶運/400
七毛澤東首提“反摩擦”/406
八汪精衛叛逃河內/413
《遠東戰爭風雲(第三卷)》目錄:
上部血沃遠東
(1941年12月8日至l942年8月15日)
第一章1941年12月8日至1942年1月14日
一重慶歡呼美國參戰/2
二《中國共產黨為太平洋戰爭的宣言》/10
三坎培拉對日本宣戰/15
四山下奉文狂掃馬來亞/20
五孔祥熙主持“和談”內幕/32
六史達林意外之喜/37
七“飛虎隊”首戰告捷/45
八《聯合國家宣言》/51
九薛岳三戰長沙/58
十史迪威重任在肩/72
第二章1942年2月23日至l942年3月11日
一戰爭逼近澳大利亞本土/78
二敵後武工隊活躍在華北/83
三美軍菲律賓慘遭禍殃/89
四《大東亞戰爭大局已定》/98
五“馬來虎”攻陷新加坡/105
六蔣介石出訪印度/111
七史達林堅守莫斯科/116
八南次郎虐待英美戰俘/125
九馬來亞大屠殺/129
十麥克阿瑟撤離菲律賓/136
十一香港文化名人大營救/140
第三章1942年3月20日至1942年4月15日
一“南方開發金庫”出籠/148
二巴達維亞失守/153
三緬甸淪陷/167
四杜聿明指揮東吁之戰/178
五駐菲美軍對日投降/182
六延安整頓“三風”/188
七巴丹“死亡行軍”/193
八天皇在地圖上畫個大圈/197
九保衛科倫坡/202
第四章1942年4月18日至1942年5月25日
一孫立人仁羌解救英軍/207
二杜立特轟炸東京/214
三“軍用票”大行其道/226
四岡村寧次華北“大掃蕩”/231
五日軍攻占密支那/236
六尼米茲大戰珊瑚島/241
七史迪威步行走出緬北叢林/244
八毛澤東延安“魯藝”演講/251
九宋子文左右為難/260
第五章1942年5月25日至1942年6月5日
一左權殉國太行山/267
二“全體日本國民的戰爭”/278
三浙贛會戰草草收場/282
四蔣介石夫婦廣播演說/297
五陳若克母女壯烈犧牲/301
六《中美租賃協定》/305
七戰雲籠罩大海/310
八美日決戰中途島/324
第六章1942年6月10日至1942年8月15日
一溥儀數典忘祖/331
二周恩來虎穴斡旋/335
三廣田弘毅出使泰國/340
四汪精衛推行“新政”/347
五“中國空軍美國志願隊”改制/352
六裕仁犯下新愁/357
七史迪威異想天開/363
八居里特使訪問重慶/370
九胡適卸任駐美大使/376
下部拉鋸大戰
(1942年8月4日至1943年11月26日)
第七章1942年8月4日至1942年11月14日
一陳毅堅守蘇北/388
二日軍進占瓜島/393
三美日瓜島初次交鋒/403
四延安開展大生產/408
五“印尼大伊斯蘭理事會”/414
六裕仁六神無主/418
七蔣介石接見中共代表林彪/423
八美軍出擊紐幾內亞/428
第八章1942年11月27日至1943年2月1日
一馮玉祥提交戰略反攻議案/432
二東條英機陷入困境/439
三美軍克復瓜島/445
四張學良轉押麒麟洞/449
五郁達夫隱居武吉丁宜/454
六卡蒂素母女獻身救國/461
七岡村寧次與華北“治安肅正”/467
八《南方軍施政要綱》/472
第九章1943年1月14日至1943年2月18日
一卡薩布蘭卡會議/481
二對峙布納海灘/488
三“東亞聯盟”出籠/498
……
《遠東戰爭風雲(第四卷)》

序言

1945年聯合國的成立,標誌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徹底勝利。雖然距日本法西斯宣布無條件投降還有一些日子,但日本法西斯的滅亡早已不存在任何疑義。那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參戰人數最眾、付出犧牲最大的戰爭,將永遠留在人類的記憶中。遠東是那一場大戰的重要戰場,與歐洲戰場互為依存;日本法西斯是遠東戰場的元兇,與德國、義大利法西斯狼狽為奸。由中國、美國、蘇聯、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朝鮮、菲律賓、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印尼、越南、泰國等國人民共同組成的反法西斯統一戰線,成為埋葬日本法西斯的掘墓人。在那一場戰爭中,愛好和平的中國人民被迫傾全民族之力、浴全民族之血,打了一場持續14年的反侵略戰爭。那是一場人類史上極其罕見的以弱勝強的戰爭。中國是遠東大戰的主戰場,中國人民在那場戰爭中的作用,早有歷史定位。美國等國在摧毀日本法西斯中的巨大貢獻,同樣永載史冊。在這場戰爭的硝煙已經散盡的今天,人們在閱盡以歐洲戰場為題材的、琳琅滿目的文學、史學名作之後,常常感到我們缺少一部既囊括遠東戰場全貌、又與中華民族在這場戰爭中所做出的偉大犧牲相稱的、能夠幫助一代又一代人對這一場戰爭的價值作出判斷的、融文史於一體的長篇巨著。
羅先明先生所著《遠東戰爭風雲》的出版,填補了這一空白。這部以史為據、文史結合的作品,上溯1927年日本樞密院“地震”,終至1948年12月23日凌晨東條英機等七名甲級戰犯被處以絞刑,首次將中國人民反對日本法西斯的殊死抗爭,放在整個遠東戰爭、乃至整個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大環境下來寫,用真切確鑿的史實證明中國戰場在整個世界反法西斯戰場無可爭辯的歷史地位,以及遠東戰場參戰各國人民浴血與共的戰鬥友誼,讓人們看到遠東戰場血火紛飛的全景。該書將與中國人民並肩作戰的各國人民的歷史貢獻,盡入波瀾壯闊、血腥斑爛的畫卷,讓不分國界的讀者一攬歷史。這就是中國人的氣魄和胸襟原貌。
中、美兩國人民在二戰時並肩戰鬥,寫下了可歌可泣的篇章;美國人民在太平洋戰爭時期,為戰勝日本法西斯做出了無可比擬的特別貢獻,本書對此作了精彩的描寫。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中美兩國之間曾有過一段不愉快的歷史。1972年,毛澤東與尼克森重新架起了兩國人民之間友誼的橋樑,使兩國關係開始走上正常化。事實證明,中美關係正常化對於維護遠東和平以及世界和平,具有特別重大的意義。通過閱讀本書,也能看到這一點。
現在,距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已將近70年,全世界人民對那一段歷史早有定評。但是自那一場大戰結束之後,世界並未得到徹底的安寧。總有一些地區出現緊張局勢,總有一些人在製造戰爭氣氛。尤其是近年來,遠東一帶,在東海,在南海,總有一些不和諧的聲調發生。但發展與和平是當今世界的主題。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為了人類的和平與發展,人們都強調“以史為鑑”。《遠東戰爭風雲》以史載入,以人述史,有機結合了文學和史學筆法,讓一百多位大大小小的歷史人物皆以活生生的面容躍然紙上,使讀者可從書中盡覽遠東大戰全景。這在全世界人民都在祈禱和平、努力維護和平的今天,通過閱讀本書,人們將受益匪淺。

後記

生為讀書人,便總想留下點文字。於是便有了古往今來汗牛充棟的典籍專著,以及今後還會湧現的無以數計的妙文華章。
在我心目中,中華民族最了不起的文化人是寫作《史記》的司馬遷,以及寫作《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的孫思邈。同時,我特別欽佩英國作家吉本,他創作的《羅馬帝國衰亡史》堪稱不朽之作;法國人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同樣將永垂青史。因為他們的寫作既不是為“稻粱謀”,亦非為謀取功名,這樣在寫作時就能獲得比較充分的自由,基本能做到“我手寫我心”。
我從20歲開始,為縣文化館的油印刊物編寫小快板,直至40歲以前,洋洋灑灑寫出的東西數以百萬計,然上乘之作甚少。究其原由,一是才學淺薄,二是不能“我手寫我心”。
年過四十以後,思想漸趨成熟,功利之心日退,於是欲學司馬遷、孫思邈、吉本、孟德斯鳩之著書態度,撰寫一部能表達自己真實思想、又不至於留下太多遺憾的作品。至於能否出版,基本不在考慮之列。
這就是我從上世紀90年代初就開始創作本書的動因。關於抗日戰爭,那時有兩個禁區是十分敏感的:一是對國民黨正面戰場的客觀評價,二是美國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對中國抗戰的巨大支持。但我既然要寫這段歷史,就不能繞開這兩個重大問題。
大約有10年時間在收集資料、編列提綱,初稿寫作完全是在“封閉”狀態,知情者,只有我夫人及我的文學導師謝璞先生等極少數人。就是憑藉有限的學識、有限的資料、有限的水平、有限的工余時間,終以十餘年之苦功,撰成長這200餘萬字的初稿。
衷心感謝《中國作家》雜誌原副主編楊志廣先生,中國工人出版社知名編輯岳建一先生,他們獨具慧眼,力主將此拙著以一種各方面可以接受的方式公開出版,同時聽取讀者的批評意見。我亦以試探性的心態,先於2001年將第一卷按照公開發表的要求加以刪改,在《中國作家》雜誌增刊發表,題為《東方大抗戰》(第一卷)。此後,再將全部初稿壓縮刪改,於2003年以63集電視連續劇形式,在中國工人出版社出版,題為《遠東大抗戰》(上、下冊)。為了這兩個版本的問世,雜誌社、出版社和責任編輯都承擔了極大的政治風險。
2005年,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廣西出版總社社長杜森與廣西人民出版社社長張華斌、總編輯江淳,以超人的勇氣和魄力,決定將拙著適當修改後基本按原貌推出。這決定既包含政治風險又包含經濟風險,因為其時國家主席胡錦濤在慶祝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暨國際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還沒有發表。根據出版社的要求,我將原稿仔細修訂梳理,割捨了相當篇幅,於2005年8月出版了題為《遠東大戰紀事》的三卷本。
《遠東大戰紀事》三卷本出版後,包括《人民日報》、《求是》雜誌、《讀書》雜誌、《新華文摘》、新華網、新浪網在內的全國300多家報紙、雜誌、網站都發表了書評,對作品鼓勵有加。國內50多家網站和報紙選載了本書部分章節。美國一家華文報紙全文連載此書長達六年,在當地華人中影響甚大。澳大利亞民族廣播電台據此改編成長篇廣播劇,聽眾反應很好。《遠東大戰紀事》三卷本除了在國內圖書市場頗受歡迎外,還遠銷日本、東南亞、歐洲和北美。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的大力支持下,國內翻譯家翻譯出了英文譯稿,擬出版本書英文版。
時隔7年,現在讀者見到的這套四卷本,是在人民出版社社長黃書元、副社長於青、政治編輯二部主任侯俊智等同志的鼎力支持下推出的最完整的修訂本。此次修改,一是將書名改為更加貼切的《遠東戰爭風雲》;二是對三卷本中某些不夠準確之處予以更正,其中有的篇章做了調整;三是在三卷本付印時,因篇幅原因,不少有價值的內容被迫割捨,此次因做了整體調整,也就有機會予以增補;四是對於近些年學術界關於二戰時期遠東戰場、尤其是中國正面戰場研究的最新成果,包括各種新觀點,作者都時刻關注,並在深入研究的基礎上,於修改書稿時酌情吸收;五是為便於讀者閱讀和檢索,將全書所有大小標題都作了更改,使之一目了然。所有這一切,都融入了出版社有關領導和編輯的智慧與心血。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蔣建國先生對四卷本《遠東戰爭風雲》的出版予以關注;原聯合國副秘書長冀朝鑄先生以八十高齡審讀本書英文譯稿,並為增補後的四卷本《遠東戰爭風雲》作序,三卷本《遠東大戰紀事》英譯本審訂者唐納德·G.巴恩斯先生也為本書的再版寫了序言,在此深表謝意。我同時要感謝我的家人,包括我90餘歲的母親和我的女兒,尤其是我的夫人。沒有她的自我犧牲精神,我不可能完成這部鴻篇巨製。
不過,囿於作者學識之淺薄,對歷史資料掌握之有限,使本書很難滿足廣大讀者善意的期待。即使這部新近脫稿的四卷本,仍然存在諸多缺限與不足,不能算作一個理想的定本。本書從寫作初稿到現在推出新的版本已逾十數栽,作者仍打算在廣泛聽取各方面批評意見的基礎上,適時再對本書作增補修改。
羅先明
壬展年春月於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