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景樓

遠景樓

遠景樓,是目前全國最高大的仿古建築群之一。遠景樓是北宋眉州知州黎希聲在元豐年間主持修建,宋元明清朝代更替,遠景樓損毀於兵火,清代乾隆年間修復。遠景樓主樓共13層,高80米,裙樓也有5層,憑欄遠眺,可盡享“登臨覽觀之樂,山川風物之美”意境;遠景樓夜景最具特色,華燈初上,與天上星光和樓下粼粼波光交相輝映,仿佛海市蜃樓,恰似人間天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遠景樓
  • 外文名稱:Future buildings
  • 地理位置:四川省眉山市東坡湖
  • 開放時間:不限時開放
  • 門票價格:免費
  • 著名景點:遠景樓
歷史沿革,建築特色,相關作品,地圖信息,

歷史沿革

歷史上,遠景樓曾兩度被毀。
遠景樓最早是北宋眉州知州黎希聲在元豐年間主持修建的,元豐元年(公元1078年)始建,歷時6年,於元豐七年(公元1084年)竣工。創建之初,黎希聲還特邀在外宦遊的蘇東坡為家鄉這座名樓作《眉州遠景樓記》。從此,遠景樓便聞名遐邇,據說可與岳陽樓、黃鶴樓、滕王閣齊名媲美,是“中國四大名樓”之一。據載,黎希聲為人剛正,仁慈清明,深受眉州百姓的愛戴和擁護。正是這位黎知州十分重視城市建設,在他的主持下,眉山修建了聲名遠播的遠景樓。黎希聲修建的遠景樓高度只有30米,是當時眉山城內最高的建築,典型的唐宋建築風格,大氣、精美,堪稱巴山蜀水一大勝景,歷代文人常在此吟詩作畫、交友唱酬,老百姓也常常領著親朋好友和家人上樓遊玩。
經過宋、元,到明末,眉州遠景樓逐漸衰敗,並被損毀於兵火之中。到了清代乾隆年間,時任知州的蔡宗建又修復了遠景樓,且有詩為證:署名遠景樓,樓成人不返。人無百歲身,景且千年過。可惜不過沒過多久,這座名樓再次被毀。

建築特色

現在的遠景樓,是2004年採用宋代建築風格建成的,主樓共13層,高80米,裙樓也有5層,這是目前全國最高大的仿古建築群之一。
遠景樓夜景遠景樓夜景
新的遠景樓位於眉山市東城湖廣場南側,二環路與湖濱路交叉路口以東的綠化帶上,總建築面積30000多平方米,觀賞性與實用性並重。主樓兩側是仿古裙樓,名曰“超然閣”和“醉月閣”,主、副建築渾然融合,視野開闊,組成了一幅融水、天、樓為一體的宏圖壯景。
憑欄遠眺,遠景樓巍巍屹立,樓上青瓦、白檐、褐柱渾然天成,堂皇霸氣,兩旁裙樓典雅婉約,光彩迷人,整個建築莊重古樸,舒展大方,散發出東坡文化的魅力。遊人可登高望遠,欣賞東坡湖全景,領略岷江河風光,盡享“登臨覽觀之樂,山川風物之美”意境。
遠景樓最有特色的,是其獨具魅力的夜景。每當夜幕降臨,華燈初放,沉浸在夜色蒼茫中的遠景樓,蘊含著幾分神秘而旖旎的色彩。抬頭仰望,整個塔樓彩燈齊亮,燈火爛漫。五彩繽紛的燈光置景裝飾,使主副塔樓鱗次櫛比,錯落有致,層次涇渭分明,總體景觀宜人。舉目遠眺,重建的遠景樓,宛若一座巨大的天然水晶宮,晶瑩剔透,海市蜃樓。只見遠景樓的夜色像一首優美和諧的抒情詩,更加烘托出獨一無二詩書城的人文景觀,與一汪碧水粼粼的波光,滿天閃爍的星斗交相輝映,風采奪目照人,其景奇麗醉人,恰似“人間天堂”,金碧輝煌,在春意融融中一片歡聲笑語,到處遊人如織,車水馬龍,熱鬧非凡,使人樂在其中,流連忘返。

相關作品

遠景樓的出名與流傳,很大程度上是藉助於大文豪蘇東坡撰寫的佳作《眉州遠景樓記》,人以樓記,樓以人名,妙趣橫生。《眉州遠景樓記》寫作的緣由,作者自有交代:公元1078年7月,“軾方為徐州,吾州之人以書相往來,未嘗不道黎侯之善,而求文以為記”。原來黎知州本是蘇東坡父親蘇洵的老朋友。眉州好友在與蘇東坡的通信中,常稱道黎知州的善政,同時請蘇東坡為遠景樓作記。
遠景樓遠景樓
《眉州遠景樓記》是蘇東坡關於家鄉眉山市最重要的作品,其中有這樣的描述:“吾州之俗,有近古者三:其士大夫貴經術而重氏族,其民尊吏而畏法,其農夫合藕以相助。蓋有三代、漢、唐之遺風,而他郡之所莫及也……因守居之北墉而增築之,作遠景樓,日與賓客僚吏游處其上……若夫登臨覽觀之樂,山川風物之美,軾將歸老於故丘,布衣幅巾,依邦君於其上,酒酣樂作,援筆而賦之。”文章中,蘇東坡記敘了故鄉優良的民風民俗和官吏工作作風,充分表達了官民和諧、政通人和的社會理想,還表明了將來告老還鄉定要登臨遠景樓,盡享觀覽的願望。文章洋溢的“貴和尚中”、“以人為本”等理念,正是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值得代代中國人珍視、發揚光大和傳承,其價值實在不可低估。現今,《眉州遠景樓記》的碑刻仍鑲嵌在眉山三蘇祠博物館。
蘇軾:《眉州遠景樓記》
原文
吾州之俗,有近古者三。其士大夫貴經術而重氏族,其民尊吏而畏法,其農夫合耦以相助。蓋有三代、漢、唐之遺風,而他郡之所莫及也。始朝廷 以聲律取士,而天聖以前,學者猶襲五代之弊,獨吾州之士,通經學古,以 西漢文詞為宗師。方是時,四方指以為迂闊。至於郡縣胥史,皆挾經載筆, 應對進退,有足觀者。而大家顯人,以門族相上,推次甲乙,皆有定品,謂之江鄉。非此族也,雖貴且富,不通婚姻。其民事太守縣令,如古君臣,既去,輒畫像事之,而其賢者,則記錄其行事以為口實,至四五十年不忘。商賈小民,常儲善物而別異之,以待官吏之求。家藏律令,往往通念而不以為 非,雖薄刑小罪,終身有不敢犯者。歲二月,農事始作。四月初吉,谷稚而 草壯,耘者畢出。數十百人為曹,立表下漏,鳴鼓以致眾。擇其徒為眾所畏 信者二人,一人掌鼓,一人掌漏,進退作止,惟二人之聽。鼓之而不至,至 而不力,皆有罰。量田計功,終事而會之,田多而丁少,則出錢以償眾。七月既望,谷艾而草衰,則仆鼓決漏,取罰金與償眾之錢,買羊豕酒醴,以祀 田祖,作樂飲食,醉飽而去,歲以為常。其風俗蓋如此。
故其民皆聰明才智,務本而力作,易治而難服。守令始至,視其言語動作,輒了其為人。其明且能者,不復以事試,終日寂然。苟不以其道,則陳 義秉法以譏切之,故不知者以為難治。
夕照遠景樓夕照遠景樓
今太守黎侯希聲,軾先君子之友人也。簡而文,剛而仁,明而不苛,眾 以為易事。既滿將代,不忍其去,相率而留之,上不奪其請。既留三年,民益信,遂以無事。因守居之北墉而增築之,作遠景樓,日與賓客僚吏游處其上。軾方為徐州,吾州之人以書相往來,未嘗不道黎侯之善,而求文以為記。
嗟夫,軾之去鄉久矣。所謂遠景樓者,雖想見其處,而不能道其詳矣。 然州人之所以樂斯樓之成而欲記焉者,豈非上有易事之長,而下有易治之俗 也哉!孔子曰:“吾猶及史之闕文也。有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是二者,於道未有大損益也,然且錄之。今吾州近古之俗,獨能累世而不遷,蓋 耆老昔人豈弟之澤,而賢守令撫循教誨不倦之力也,可不錄乎!若夫登臨覽 觀之樂,山川風物之美,軾將歸老於故丘,布衣幅巾,從邦君於其上,酒酣 樂作,援筆而賦之,以頌黎侯之遺愛,尚未晚也。
元豐元年七月十五日記。
【譯文】
我家鄉眉州的風俗,有三種是接近古風的。那裡的士大夫看重學習經術並重視宗族親戚;那裡的民眾尊重官府而懼怕犯法;那裡的農夫合作耕種以互相幫助。這些都是三代、漢、唐時的樸厚遺風,其他各郡都比不上。當初朝廷是以詞賦來選取進士,而天聖年以前,各地的學者仍舊因襲五代以來華而不實的陋習,只有眉州的士子,通曉經書學習古文,以西漢時的文章為典範。那時候,別郡的士子都認為他們的做法泥古不化。至於郡縣的小吏,也都捧著經書帶著筆墨,所寫的公牘文字,都很有古文遺風。而大家族和顯貴之人,是以文章來推重門第,比較優劣,都有一定的品評,當地人稱之為江鄉。不是這些宗族中的人,儘管地位很高並且富有,人們也不會與他們結為婚姻。百姓對待太守、縣令,就像古代君臣之間的關係一樣,官吏離任之後,就為他們畫像敬奉。對於其中賢能的人,還要記錄他們的事跡相互傳講,長達四五十年都不忘記。商賈小民,經常諸備一些好東西單獨收藏起來,以滿足官吏的求取。家家都藏有國家律令,經常誦讀並不認為有什麼不對,即使是一些很小的過失,人們也終生不敢違犯。每年的二月,農事就開始了。四月上旬,穀苗很嫩而野草遍布的時候,耕耘的人們就全都出動。幾十上百人為一曹,安置一個漏鐘,用敲的方法指揮民眾,選擇兩個為眾人所敬畏信服的人,一個人敲鼓發布號令,一人看看鐘漏掌握時間。歇晌吃飯、出工收工,都聽從這兩個人的指揮。鼓聲響了還沒到,或者到了卻不努力勞作,都要受到責罰。根據每人所耕田地的多少計算勞動量,事完後統一算帳,田地多而男丁少的人家,就拿出錢來補償給眾人。到了七月中旬,稻穀成熟而雜草衰敗的時候,就把鼓、漏收回,拿出罰金和補償眾人的錢,買來豬羊酒醴,以祭祀田祖,然後歡樂飲食,吃個酒足飯飽,每年都是這樣。那裡的風俗大致如此。
因此那裡的民眾都很有聰明才智,他們安本分努力勞作,容易管量卻難以制服。州守縣令剛一來到,人們往往要觀察他的言論和行為,從各方面了解他的為人。對那些清明而有才能的人,就不再用其他的事來試探他,百姓也就日日平安無事。如果州守縣令不以王道治民,人們就會同他講理甚至搬出法令條文譏笑駁斥他,所以不了解此地風俗的人認為這裡的民眾難以治理。
現今的知州黎侯名叫希聲,是蘇軾先父的朋友。他處事簡約為人斯文,剛直而仁義,明察而不苛刻,民眾認為他很容易相處。在他任滿將要被人替代時,士民都不願讓他離去,爭相挽留他,皇上同意了眉州士民的請求。他在眉州留任了三年,民眾更加信賴他,官民相安無事。黎侯沿著知州居住的北牆增蓋了一座遠景樓,他每天都與賓客僚屬在樓上遊玩。蘇軾那時正擔任徐州知州,家鄉眉州的人有書信往來,沒有不說起黎侯的善行,還請求我為這座樓寫篇記文。
遠景樓
啊!蘇軾離開故鄉已經很久了。他們所說的遠景樓,我雖然依稀能夠想像出來,卻不能說得很詳細。然而家鄉的人們之所以很高興興建這座樓並且想讓我為它寫記的原因,難道不是由於上有容易相處的長官,下有容易治理的民眾這樣美好的風俗嗎?孔子說:“我還能夠看到史書闕遺的地方。有馬的人自己不會訓練,先借給別人騎。這種精神,今天已經沒有了!”看到史書的缺疑和有馬先給別人騎,於大道來說微不足道,孔子尚且記錄下來。如今眉州接近古人的風俗,竟能保持如此久遠而不改變,是因為老一輩長者互敬互愛的楷模,以及賢良的州守、縣令們孜孜不倦地撫循教誨的結果,能不記錄下來嗎?像那登高遠望的樂趣,山川風景的美麗,蘇軾將來歸老故鄉後,穿上粗布衣裳,裹上青頭巾,跟隨著州中的長官登上此樓,喝到興濃,乘著樂曲,提起筆來作賦,以頌揚黎民的遺愛,也為時不晚。
元豐七年四月十五日記。

地圖信息

地址:眉山市東坡區濱湖路南二段1號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