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達尼爾海峽之戰

20世紀初,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已經衰敗了整整一個世紀之久,這個曾經滅亡拜占庭雄霸三大洲搞得東西方文明失去聯繫數百年的龐大帝國如今已經淪為列強爭霸的一粒棋子,國際地位和當時的東亞病夫滿清類似,號稱歐洲病夫。

基本介紹

  • 名稱:達達尼爾海峽之戰
  • 地點:達達尼爾海峽
  • 時間:1914年
  • 傷亡情況:雙方傷亡五千多人
  • 主要指揮官:邱吉爾
經歷,地點,

經歷

1914年,日後的英國首相當時英國的海軍大臣---溫斯頓.邱吉爾下了一招臭棋,他以一戰爆發為由把兩艘土耳其人已經付清全款的超無畏艦在交付當天“徵用”走了。雖然英法兩國曾經的克里米亞戰爭中幫助土耳其抵抗過死敵俄國,但如今這三個國家都在協約國陣營,土耳其蘇丹正犯愁是要摻和這場群架還是當圍觀民眾的時候英國人卻來了這么一出背信棄義的鬧劇--兩艘價值七百七十萬英鎊的超無畏艦是土耳其舉國上下勒緊褲腰帶省吃儉用搞來撐門面表達發奮圖強理想的形象工程,英國人這么乾讓土耳其人的臉丟到太平洋去了。同年八月,德國的地中海分艦隊被英國人追得走投無路,一腦袋躲進伊斯坦堡,而後精明德國人居然順水推舟把包括戈本號戰列巡洋艦在內的數艘軍艦連人帶船送給了土耳其海軍,徹底把蘇丹的芳心打動了。土耳其人後來不但加入了同盟國陣營,更是大方地把相當一部分的軍隊指揮權交給了德國人。可以說,正是邱吉爾先生和德國人一起把土耳其推進了同盟國陣營。1914年10月,土耳其封鎖了協約國通過達達尼爾的航線,跟英國人徹底翻臉。為了兩艘超無畏艦把擁兵百萬的土耳其推到對手的陣營,海軍大臣邱吉爾先生的智商是需要不少人重新認識的。
估計在土耳其倒向同盟國之前,邱吉爾就考慮要拿土耳其人開刀了---徵用土耳其的寶貝軍艦正是為了給自己的計畫找個好藉口。他在1914年9月就向首相提交了從海路進攻土耳其的計畫,建議奪取加里波利半島,而後殺進馬爾馬拉海,直接威脅伊斯坦堡,或者叫做君士坦丁堡--這個名字更合基督子民們的胃口。但當時整個英國只有他一個人對土耳其有這么濃厚的興趣,其他的英國人都把目光盯在西線和德國的鏖戰中。直到另一頭的沙皇尼古拉二世發來求援信--這個俄國的末代沙皇是個很徹底的敗家仔,戰爭一爆發,他便回響英法的召喚向德國發動進攻,卻忘記掂量自己有多少斤兩,第一批出發的俄軍甚至有拿著冷兵器的。結果體制和裝備都處於劣勢的俄國人被新銳的德國陸軍在坦能堡一頓胖揍之後領著追兵把戰火燒到境內來了。同時,俄國在高加索和土耳其也打了起來。兩線作戰的沙皇撐不住了,寫信要求協約國對自己“英勇”進攻德國的舉動給予“報答”,信里飢不擇食地說明這種報答是“某種對付別處土耳其軍的牽制行動,海軍的或陸軍的都可以。”
英國人是有求必應的,尤其是這種引狼入室的要求,邱吉爾本來被束之高閣的計畫被迅速付諸實施。這個計畫的關鍵就在於加里波利半島,它猶如一隻土耳其人從東北方向伸進愛琴海的靴子,從鞋底開始到小腿部分與小亞細亞半島之間的形成了細長的達達尼爾海峽,最窄的“鞋跟”部分僅有不到兩公里寬,通過達達尼爾海峽之後便進入了土耳其的內海馬爾馬拉海,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堡就建在馬爾馬拉海和黑海之間的博斯普魯斯海峽之上。一旦加里波利半島失手,伊斯坦堡就將暴露在英法海軍的艦炮射程之內。英國人這份熱情高漲的計畫終於把沙皇從飢不擇食的狀態中拉了回來,斷然拒絕了邱吉爾提出的南北夾攻土耳其的建議---伊斯坦堡又名君士坦丁堡,信奉東正教的沙皇們歷來自稱是拜占庭帝國的繼承人,是第三羅馬,君士坦丁堡可是東正教徒們嫡出正溯的聖地,讓新教徒或者天主教徒染指君士坦丁堡都將是對“第三羅馬”最大的侮辱。撇開宗教單從地緣政治上考慮,與其讓如日中天的英國人分享君士坦丁堡日後威脅自己富饒的南方,俄國人不如讓老邁的奧斯曼帝國繼續在這裡苟延殘喘。
即使北邊的俄國人按兵不動,邱吉爾仍然堅持要單幹。但這個固執的英國人只是個政客,他只是從國家戰略的角度看到了加里波利的價值,至於如何奪取它,他是一竅不通的。更可悲的是前面講到過---除了邱吉爾,之前英國人對這裡沒有興趣,包括英國的將軍們。雖然對達達尼爾海峽和加里波利半島的情況兩眼一抹黑,英國地中海艦隊司令薩克維爾.卡豋上將依然覺得只要協約國的海軍力量一出現在加里波利,土耳其人將不戰自潰。
在卡豋上將的指揮下,由11艘戰列艦、1艘戰列巡洋艦、4艘輕巡洋艦、16艘驅逐艦、7艘潛艇、一艘飛機運輸艦組成的英法聯合艦隊在2月19日就殺到達達尼爾海峽入口處,炮擊這裡的土軍炮台,並派了數量有限的步兵上岸毀壞了部分土軍撤離後留下的岸炮。雖然第一天的進攻沒有遇到太多的抵抗,但由於沒有派飛機校對目標,布置在縱深區域的土軍堡壘並沒有被摧毀,在卡豋準備進一步擴大戰果的時候遇到了麻煩,土耳其人鼓起勇氣反擊了。
第一個倒霉的是最前沿的掃雷漁船,或許是日不落帝國的榮耀讓這些人腦袋不清醒,這些英國漁民駕駛拖網漁船徑直殺向了海峽的蜂腰處--土耳其人重兵防守的恰納卡萊。結果可想而知--英國漁夫們的自殺式裸奔受到了土耳其大炮的熱烈歡迎。而後埋伏在半島沿岸制高點的土耳其士兵突然開火,前面上岸的英國登入部隊恰好正在攀岩毫無還手之力,很快就被擊潰退回海上。土耳其人並不準備束手就擒,況且他們身後還有德國人---由德國顧問團指揮的土耳其第一、第二集團軍已經開赴海峽兩側,而海峽里則按照德國顧問的計畫密密麻麻地布置了十道由300多顆水雷組成的封鎖線---在達達尼爾海峽這種狹長水道中水雷是最有效的非對稱武器。
卡豋上將在發現大英帝國的米字旗沒能起到他想像中那種讓土耳其人望風而逃的威力之後立刻就病倒了,據記載是因為“長時間緊張”。邱吉爾先生一定沒有想到這位大英帝國的海軍上將體質這么差,但上將不行了就換中將上,約翰.羅德貝克中將接過了指揮權。很快,不到一個星期,事實就證明卡豋上將病得是多么急流勇退且恰到好處。3月18日,羅德貝克同志把艦隊開進達達尼爾海峽繼續和土軍用大炮對轟。一開始順利得不得了,因為有飛機進行火力校對,僅一個早上沿岸的土軍炮群就被打啞了,畢竟這些幾萬噸的大傢伙不是吃素的,為首的伊莉莎白女王號戰列艦擁有十五英寸(381毫米)的主炮,沒有任何土軍堡壘能受得了這種怪物的轟擊。然而到了下午情況忽然急轉直下,英法艦隊不知不覺跑進了土軍的雷區,雖然之前掃雷艇清理過這一帶,但一條土軍小木船在前一天又來這裡布了一批水雷。更不幸的是走在艦隊前面的掃雷漁船在遭到土軍炮擊之後竟然自己掉頭跑了,估計是前些天在雷區受的驚嚇太大,英國漁夫不準備再為那些躲在厚鋼板後面皇家海軍當替死鬼。法國人率先中標,老式戰列艦布韋號在返航的時候觸雷,難以理解的是它觸雷後並沒有停下來,而是邊開邊沉,最後帶著艦長和六百餘名船員一起沉沒了。之後觸雷的是英國人的不屈號和不可抗拒號,達達尼爾海峽艦隊的旗艦不屈號戰列巡洋艦觸雷後撤出戰場擱淺在博茲加島附近,老式戰列艦不可抗拒號則在沉沒前拉了一個同伴墊背,同為老式戰列艦的海洋號在試圖去拖帶它時觸發了第四枚水雷,兩艦則相繼沉沒。人們都沒有料到布韋號、不可抗拒號和海洋號三艘前無畏艦在水雷面前居然如此外強中乾。相反不屈號戰列巡洋艦倒是體現出了比較強悍的生存能力。但不管怎么說,用幾萬噸鋼鐵數百萬英鎊打造的高科技大傢伙被這么幾顆猥瑣而便宜的老式水雷弄得如此狼狽,大英帝國的臉丟大了,為了避免剩下的面子也跟著沉到海里去,羅德貝克趕緊下令倖存的艦隻撤回愛琴海。
不過倔強的英國人並沒有因此放棄,他們發現單純依靠海軍無法奪取海峽之後決定海陸一起上,搞一次陸海軍聯合戰役。但從加里波利半島的什麼位置登入?英國陸軍部沒想好,他們任命的登入部隊統帥伊恩.漢密爾頓爵士是個著名的詩人,在詩歌方面造詣頗高,詩人一接到任命就激情四射地行動起來,他衝進書店買了一本君士坦丁堡的旅遊指南,跟一本1912年的土耳其陸軍操典一起放進包里就走馬上任了。和手忙腳亂的詩人將軍一樣,他的部隊也是陸軍部七拼八湊來的,七萬八千名來自英國、紐西蘭澳大利亞、印度和法國的士兵陸續抵達戰區,其中以紐西蘭和澳大利亞兩國的軍隊被稱為澳新軍團。這兩個大英國協國家的軍隊在兩次世界大戰中表現得非常驍勇,比本土的英國陸軍厲害多了。如果沒有這些勇敢的士兵,英國人會輸得更加難看。
協約國艦隊休整和集結登入部隊用了四十八天,期間隔海相望的希臘主動找上門來,表示願意出動三個師協助英法進攻加里波利。這份熱情立刻招致沙皇俄國的強烈反對,沙皇不但自己不肯出兵策應加里波利的英法聯軍,而且絕不容許希臘染指土耳其。說來也在理,希臘這么一個幾十年前剛剛脫離奧斯曼土耳其獨立的東正教小國萬一真跟著英法混成君士坦丁堡的征服者,沙皇做為“東正教的庇護者”面子往哪擱?為了沙皇的面子,兵力本來就不足的聯軍還是回絕了希臘的熱情,不過他們依然相信少了希臘這點兵力並不影響自己摧枯拉朽般地奪取眼前這個小小的半島。
這段時間裡土耳其人在德國人的指導下有充裕的時間來布置它的防禦體系。為了此次戰役土耳其組建了擁有八萬四千人的第五集團軍,並將原來的第一集團軍駐紮在半島區域內的兵力也劃歸第五集團軍,全部由德國名將奧托.利曼.馮.桑德斯指揮,桑德斯敏銳地判明了協約國的進攻方向,利用加里波利半島多山的複雜地形挖掘了大量的壕溝工事,並增強了炮兵火力。而此時英國人卻連一張加里波利準確的地形圖都還沒搞到。
鑒於本方對戰場地形極度不熟悉這個客觀現實,詩人將軍漢密爾頓異想天開地布置了一個充分發放前線官兵主觀能動性的的登入計畫,他只大致安排了登入方向—澳新軍團從北路、英軍從南路、法國部隊則佯攻海峽另一側,具體登入場由前線指揮官“自由選擇”。於是數萬登入部隊在只有大致方向不知道登入地點和登入時間的情況下被派了出去。北路澳新軍團的指揮官威廉.伯德伍德爵士認為夜間發動進攻能夠起到奇襲的效果,而南路的亨特.維斯頓將軍卻覺得白天進攻比較有利於艦隊的火力支援。在無線電已經普及的1915年,這兩位指揮官卻在相隔僅有幾十公里的兩個地方各自為戰,在沒有通知友軍的情況下按照自己的想法開始登入。4月25日,澳新軍團在位於加里波利半島的鞋尖位置賽迪爾巴希爾登入,由於夜間光線嚴重不足,大批登入部隊在還沒有到達海灘前就開始迷路抓瞎,土耳其人這個晚上卻沒有打瞌睡。伯德伍德爵士即興選擇的登入場居然是一塊兩側都是懸崖的狹窄絕地,登入兵力無法展開,大批人員和物資被限制在不到兩平方公里的狹長灘頭。土耳其人居高臨下的炮擊從澳新軍團登上海灘的那一刻起就開始了,盟軍的偷襲變成了強攻,澳新軍團擁擠的灘頭陣地成了一塊巨大的活靶子,每一發土軍炮彈都能捲起不少士兵的血肉。天亮前整個登入場已經堆滿了屍體和傷兵,所幸的是海上擁有絕對火力優勢的英法艦隊在天亮之後壓制了土耳其人的炮火,緩解了澳新軍團的困境,一些傷兵得以撤離灘頭,同時也給土耳其人造成了一定的傷亡。到黃昏時分,雙方的死傷人數就超過了五千人,其中澳新軍團的傷亡占了其中的一半。之後這塊登入場成為了整個加里波利戰鬥最慘烈的地方,上萬澳新軍團將士埋骨於此。英勇的士兵和慘烈的傷亡讓兩國人民難以忘懷,十年之後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兩國都把登入的這一天定為法定假日,稱為“澳新軍團日”。
到了第二天,已經有一萬六千多澳新軍團的官兵登入,但由於土耳其人占據了制高點,聯軍沒有能力擴大登入場,反而是得到增援的土耳其人加強了炮擊力度,登入部隊只能就地尋找山洞和彈坑來躲避炮火,傷亡人數不斷上升,戰線卻推進得極慢。當面的土耳其軍隊是由穆斯塔法.凱末爾上校指揮的第19師,凱末爾應該是很多中國人唯一認識的土耳其人,他因後來領導了凱末爾革命被稱為“現代土耳其之父”,如今土耳其但凡有閱兵或者遊行,第一個抬出來的就是他的畫像。凱末爾當時雖然已經參加了反政府組織,卻沒有在國家被入侵的時候倒打一耙,反而在抵抗侵略的戰爭中贏得了極高的聲譽。他的第19師在後面的幾天裡與澳新軍團開始了以不斷死人為代價的僵持,雙方一邊用大炮對轟一邊努力挖掘工事,傷亡數字不斷攀升。由於土軍占據了有利地形,雖然火力遠不如有艦炮支援的澳新軍團,但傷亡卻和對手差不多,基本上一個換一個。這個結果對於聯軍而言是徹底的失敗,當年的八旗兵在八里橋如果能跟英法聯軍取得這樣的交換比,別說圓明園不會被燒,指不定到1915年都滿清能混成列強了。
5月5日,桑德斯覺得在炮彈橫飛的沙灘上已經趴了十天的聯軍應該精神崩潰了,於是命令土軍發動反攻,但沒有想到這些來自南半球的牛仔們在挨了十天炮擊之後依然精神抖擻,脫離防禦工事的土耳其軍隊顯然不是澳新軍團的對手,反攻的土耳其人被迅速擊潰,但澳新軍團在第二天乘勝追擊的時候又被躲回工事的土耳其人擋了回來,雙方不得不回到幾天前的狀態。
海上的戰鬥也很熱鬧,這裡的主角是德國潛艇U21號,它在愛琴海兩天之內搞掉了兩艘英國戰列艦。這條潛艇是德國海軍歷史上的一段傳奇,它之前曾經闖進大英帝國的內海愛爾蘭海一連擊沉三艘商船之後旁若無人地開到海岸邊上,用艇上的艦炮轟擊岸邊的一個英軍機場,大膽程度讓交戰雙方都大跌眼鏡。5月25日U21長途奔襲4000多海里,在夜裡偷偷溜進位於希臘角的協約國海軍錨地,等到天亮才升起潛望鏡挑了艘最大的英國戰列艦凱旋號下手,僅用一條魚雷就把凱旋號擊沉。而後U21居然沒有見好就收,反而潛行到沉沒的凱旋號旁邊坐底等候,英國人的巡邏艇、驅逐艦在錨地折騰了一天都沒有找到它。待到第二天U21又浮上來挑了另外一艘戰列艦尊嚴號發射了艇尾的魚雷,把尊嚴號也擊沉了,至此U21才趁亂離開。在英軍重重警戒的海軍錨地,U21用兩天時間兩條魚雷擊沉了兩艘英國戰列艦後全身而退,徹底羞辱了大英帝國的海上霸權,U21的艇長奧托.豪森也成為了德國海軍的偶像。當然,英國潛艇也曾經有過戰績,在達達尼爾分艦隊到達土耳其之前的1914年12月,英國潛艇B11曾經成功穿越達達尼爾海峽入口處的土軍封鎖線,擊沉了土耳其人的古董鐵甲艦馬蘇迪號,不過從軍艦價值上看,馬蘇迪號已經下水40多年了,十艘馬蘇迪號也比不上一艘凱旋號戰列艦。
在遭受U21重創之後,英國海軍終於承受不了這樣巨大的艦船損失。之前的5月12日巨人號戰列艦被土耳其魚雷艇偷襲得手,再加上U21的戰績,協約國在達達尼爾海峽共損失了六艘戰列艦。而後來跟德國公海艦隊的大決戰日德蘭海戰也才損失了三艘戰列巡洋艦和三艘巡洋艦。5月底,海軍這些大傢伙們徹底沒了繼續呆在達達尼爾的勇氣,撇下還在灘頭苦戰的陸軍灰溜溜地離開了。也在這個月,海軍大臣邱吉爾下台。
雖然邱吉爾下台後自願下放到法國前線體驗生活,但其實邱吉爾先生最應該去的是他魂牽夢繞的加里波利,在那裡,他倡導這場“海陸軍聯合”奇襲登入並沒有隨著他的下台而結束,而是演變成和西線一樣的戰壕戰,雙方的步兵連續數月在堆滿屍體的爛泥里毫無意義地反覆廝殺,所有的進攻和反擊在到達對方的戰壕跟前時都是乏力的。雖然8月份英軍在蘇弗拉灣開闢了一個新的登入場,但仍只得到了一條無法推進的戰線和一連串新的傷亡數字。很難理解協約國為什麼在艦隊撤離之後不但堅持將登入部隊留在半島上繼續傷亡,而且還不斷向半島加派軍隊。任何人都清楚:離開了艦炮的火力支援,協約國奪取半島的希望比原來更渺茫了。戰壕中的士兵已經明白這是一場沒有希望的消耗戰,僵持期間雙方逐漸變得不那么以命相搏,很多距離僅有幾十米的戰壕時常心照不宣地停火數天,甚至還互相朝對方的戰壕內投擲香菸和牛肉罐頭等補給品表達友誼。但地中海乾熱的夏天讓遠道而來的協約國軍隊苦不堪言,痢疾等傳染病開始迅速在戰壕中傳播起來,而艦隊的離開也削弱了灘頭陣地的醫療救治力量,戰場上發生了大量的非戰鬥減員。隨之而來的秋冬季節則是長時間的暴風雨天氣,充沛的雨水甚至沖塌了雙方的臨時工事,數百名士兵被塌方的戰壕活埋。僵持的戰線和惡劣的氣候讓加里波利半島變成了一個不斷吞噬生命和物資黑洞。在1915年結束之前,陸續登入的50餘萬協約國軍隊傷亡了59%,而土耳其方面則有25萬人傷亡。
到了1915年底,所有的跡象都表明邱吉爾先生的戰略意圖已經完全沒有實現的可能了。協約國在達達尼爾海峽的笨拙表現先是把旁邊的保加利亞噁心到德國那邊去,而後德國和保加利亞在巴爾幹的聯手又把做為協約國前進基地的希臘搞得意亂情迷,也有了倒向德國的苗頭。擔心後院起火的協約國被迫撤離戰場。詩人將軍漢密爾頓對從這個原本應該讓他獲得史詩般勝利的戰場中撤離顯得非常不滿,他認為“撤離將會損失一半以上的部隊”。很明顯,漢密爾頓準備轟轟烈烈敲鑼打鼓地“體面撤退”。所幸陸軍部派了查爾斯.門羅將軍來接替他指揮部隊撤離。近代史告訴我們,英國人在撤退方面的天賦是無人可以企及的,從12月19日開始,在門羅將軍的指揮下,21天的撤離行動有條不紊無聲無息人員傷亡極少,土耳其人在幾天后還在向空無一人的協約國陣地開炮開槍和扔手榴彈,全然不知對手已經坐船遠去。這些應付了事的炮彈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下半年半島上的戰鬥是多么乏味無聊和缺乏目的性,以致土耳其人在開火前根本不想知道準心裡有沒有敵人。
1916年1月9日,當最後一船協約國士兵離開加里波利半島,這場傷亡總數超過50萬的無謂屠殺終於結束了。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它結束得比一戰早得多。
整個事件都是邱吉爾海軍大臣拙劣的表演啊,損失了2個國家+6條戰列艦+25萬大軍......德國人只是送出去2條軍艦給了盟友做“軍援”而已!

地點

達達尼爾海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