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氏鮊

達氏鮊

魚類,屬鯉形目,鯉科,鮊亞科,鮊屬。分布在黑龍江、遼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珠江、閩江等水系。體長,側扁,頭背面平直,背部在頭後方隆起,略呈駝背狀。頭小而且尖,口稍上位,下頜突出在上頜的前方。腹鰭基至肛門有腹棱,背鰭具光滑的硬刺,腹鰭分叉深。背部深灰色,體側銀白色;各鰭灰色,尾鰭下葉青灰色。生長較慢。具有經濟價值、藥用價值,是常見的食用魚類。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達氏鮊
  • 拉丁學名:Culter dabryi
  • 別稱:青梢子,昂頭鮊魚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硬骨魚綱
  • :鯉形目
  • :鯉科
  • 亞科:鮊亞科
  • :鮊屬
  • 分布區域:黑龍江、遼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珠江、閩江等
  • 學科:生命科學
簡介,識別特徵,生活習性,生長與發育,

簡介

達氏鮊喜棲息於湖泊水域的中上層,常集群於水草叢生的近岸淜灣中。為兇猛肉食性魚類。隨個體大小的差異而食物組成有所不同:在幼魚階段以浮遊動物,水生昆蟲及蝦等為食;成魚則主要食鱭魚,銀魚等小魚、蝦、水生昆蟲等。一般1冬齡魚即可達性成熟。生殖季節在5~7月,一般6月開始產卵,6月中旬為盛期。雄魚身上出現白色珠星,懷卵量為2萬~10萬粒。卵黏性,產出的卵黏附於水草上孵化。水溫在23~28℃時,約經過36h即可孵出。在江蘇地區湖泊、水庫達氏鉑產量不高,為食用魚類之一。
達氏鮊達氏鮊

識別特徵

背鰭iii-7;胸鰭i-13--14;腹鰭i-8;臀鰭iii-25—28。側線鱗(13--15)/(8--V)69;背鰭前鱗33—35;圍尾柄鱗15--18。第一鰓弓外側鰓耙20—23。下咽齒3行,2.4.4—5. 4. 2。脊椎骨4+44—46+1。鰾3室,前室粗短,中室長大,長圓柱形,後室小,呈長圓錐形,末端稍尖。腸管較粗短,約與體長相當或略長。腹腔膜為白色,有銀白色帶金黃色光澤,有的布有黑色小斑點。
標準長為體高的3. 9—5. 1倍,為頭長的3.8--4.4倍,為尾柄長的6. 5--7. 4倍,為尾柄高的8.0--10.1倍。頭長為吻長的3. 5--1. 0倍,為眼徑的4. 0--5. 1倍,為眼間距的3.5--4.0倍。尾柄長為尾柄高的1.0--1. 5倍。體長形,頭後背部稍隆起。腹部在腹鰭基部處稍內凹,自腹鰭基部後方到肛門前有腹棱。頭部較小,背面較平。吻較短小,前端較鈍。口亞上位,口裂傾斜。上頜較短,下頜稍突出。唇薄。眼小,位於頭側中部偏上方。鼻孔在眼前緣上方,離眼較近。鰓耙細長,較硬,最長鰓耙比最長鰓絲短。下咽齒較長,呈柱狀,末端尖,略呈鉤狀。背鰭長,末根不分枝鰭條為光滑硬刺,其長度比頭短,位於身體的中部。胸鰭較長,後伸達到或超過腹鰭基部。腹鰭位於背鰭前下方,後伸達肛門。臀鰭較短,基部長,外緣微凹。尾鰭分叉深,上下葉等長,末端尖。尾柄較短。肛門位於臀鰭起點前方。鱗稍小,腹鰭基部具腋鱗。側線完全,較直,僅體中部稍向下彎曲。
達氏鮊達氏鮊

生活習性

生活在水的中下層,是江河和湖泊中常見的魚類,屬肉食性魚類,幼魚以浮遊動物為食,成長的個體以小魚、蝦為食料。原則上體型接近者,會出現群泳的現象,即體型會呈現二十~二十五公分一群,三十公分上下一群,四十公分以上一群;體型越大者,一群的數量會越少。
鮊魚捕食時多從較深處上沖捕食,也就是採取“伏擊”方式,等待獵物通過或漂下,再衝出捕食;或者會出現短暫的追餌現象,但因泳力不佳,追餌持續不遠,獵物游太快也追不到。基本上鮊魚全天都會攝食,但仍以晨昏或天色較暗時較活躍,戒心也比較低,或者如樹蔭、倒木、水生植物覆蓋等陰暗處,也多是它們的捕食處。

生長與發育

生長速度較慢,性成熟年齡為2齡,生殖季節在5—6月,一般懷卵量為2-5萬粒。性成熟的雄魚頭部和體背部及尾柄上有白色珠星。身體背部呈青灰色,體側灰白色,腹部銀白色,各鰭為青灰色。常在黎明時產卵,受精卵具粘性,常粘附在水草上發育孵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