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摩大師碑(河北省成安縣二祖寺達摩大師碑)

達摩大師碑(河北省成安縣二祖寺達摩大師碑)

達摩大師碑,全稱《禪門第一祖菩提達摩大師碑並序》,梁武帝蕭衍撰文,唐朝昭義軍監軍使李朝正立於唐憲宗元和年間。該碑在河北省邯鄲市成安縣二祖寺(原名元符寺)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達摩大師碑
  • 類別:碑刻
  • 年代:唐元和十三年(818年)
  • 撰文梁武帝蕭衍
  • 立碑:李朝正
  • 位置:邯鄲市成安縣二祖寺
  • 記載:《廣平府志》、《成安縣誌
  • 特點達摩碑世存三塊,十分珍貴
歷史,記載,光緒《廣平府志》,2014年《成安縣誌》,《邯鄲地區隋唐五代碑刻校錄》,碑文,碑陽,碑陰,

歷史

二祖寺,位於成安縣城西北18里之東二祖村村北(該村原屬滏陽縣磁縣。1945年後屬成安縣)。據民國《磁縣縣誌》記載,元符寺始建於唐貞觀十六年(公元642年),開元二十年(公元732年)在寺內建塔,安放二祖慧可大師靈骨。唐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昭義軍監軍使李朝正在塔前立碑。唐天復二年、宋嘉祐二年曾兩次修葺二祖靈塔。宋明道二年(公元1033年)欽賜寺名曰“廣慈禪院”。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易名元符寺,今仍復名二祖寺。
二祖寺,因安奉有佛教禪宗二祖慧可真身舍利而遠近聞名。寺內有唐碑一通,歷經一千多年,碑身早已沒入土中。伴隨著又一個盛世的到來,二祖寺恢復重建工作正在有序進行,寺內唐碑也被發掘並得以保護。經發掘考證,此碑是唐昭儀軍監軍使李朝正重建的達摩大師碑,立於唐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為成安縣境內年代最久的碑刻。此碑和嵩山少林寺以及熊耳山空相寺的達摩大師碑,是僅存的三處梁武帝撰文達摩大師碑,其碑文為研究佛教禪宗在中國的傳播提供了極其重要文獻資料。

記載

光緒《廣平府志》

光緒二十年(1894年)《重修廣平府志》卷三十五金石:
達摩大師碑,正書,凡二十八行,序文二十四行,前有題一行,撰序人名一行,末有朝代、年月、銜名二行。元和十二年五月十一日。篆額三行,題“禪門第一祖菩提達摩大師碑”十二字,陰文,在今磁州東北二祖村元符寺
按此石拓僅上半截字摩泐不多,結體圓潤,第二行僅見“梁武帝”三字,序蓋武帝所撰也。後銜有“昭義監軍興元元從登仕郎”字,末行有“中大夫檢校工部尚書兼潞州大都督府長史御史大夫充昭義軍”等字。考《唐書·地理志》,磁州本昭義軍節度所轄之地,永泰元年,昭義節度薛嵩請於滏陽復置磁州是也。惜下截沒入土中,立石姓名未得表著。

2014年《成安縣誌》

大同二年(公元537年)十二月五日,達摩大師去世。唐元和十二年(817年)五月二十一日,昭義軍監軍使李朝正、節度副使辛秘在寺內重建“禪門第一祖菩提達摩大師碑並序”,碑文移用當時梁武帝撰寫的碑文。這是記述達摩生平事跡和“評價”的可靠文獻。對達摩在歷史上許多爭論之問題,如去世時間、地點(梁大同二年十二月五日終於洛州禹門山),碑文都有明確記載。同時,達摩大師碑是全國現存記載其禪宗發展史的實物唐碑。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學術價值,十分珍貴。
菩提達摩大師唐碑並序碑文*
*【注】僅此碑題就與原碑題不符。縣誌所載達摩大師碑文源自網路所傳,與二祖寺內原碑文有較大出入,故不錄。

《邯鄲地區隋唐五代碑刻校錄》

達摩大師碑即位於今河北省邯鄲市成安縣東二祖村北的元符寺內,1935年被重新發現。該碑原淤於地面以下,碑首不知去向,碑體上部風化較重且有局部剝落,部分字跡已無法辨認。碑殘高2.05米,寬1.02米,厚0.26米,碑陽、陰、左側三面刻字。碑陽陰刻楷書(間有行書)正文26行,滿行42字;落款2行。字型剛勁秀逸。碑陰陰刻楷書22行,滿行33字。碑左陰刻楷書6行,現殘存42字。
禪門第一祖菩提達摩大師碑並序
梁武帝撰

碑文

碑陽

禪門第一祖菩提達摩大師碑並序
我聞,滄海之內,有驪龍珠,白毫色,天莫見,人不識,則我大師得之矣。大師諱達摩,雲天竺人也,莫知其所居,未詳其姓氏。大師以精靈為骨,陰陽為器;性則天假,智乃神與;含海岳之秀,抱凌雲之氣;類鄔陁身子之聰辯,若曇摩弗利之博聞;惣三藏於心河,蘊五乘於口海;為玉氎久灰,金言未普。誓傳法化,天竺東來,杖錫於秦,說無說教,如闇室之煬炬,若明月之開雲,聲震夷夏,道邁今古,群後聞名,欽若昊天。於是躍鱗惠海,振羽禪河,法梁橫天,佛日高照,示其育物也。注無雨,雨灑潤身田;說無法,法證開明理。指一言以直說,即心是佛;絕萬緣以泯相,則身離眾生。實哉空哉、凡哉聖哉!心無也,剎郍而登妙覺;心有也,曠劫而滯凡夫。有而不有,無而不無。智通無礙,神行莫測。大之則無外,小之則無內。積之於無,成之於有。其教爾乎,於時奔如雲,學如雨,果而少,花而多。其得意者,惟可禪師矣。大師舒容而嘆曰:“我心將畢,大教已行。一真之法,盡可有矣。”命之以執手,付之以傳燈。事行物外,理在斯矣。意之來也,身之住乎;意之行也,身之去乎。嗚呼!大師可謂壽逾天地,化齊日月。使長流法海,洗幽冥而不竭;永注禪河,滌煩籠而無盡。豈唯積善不祐,皇天何辜?月闇禪庭,風迷覺路。法梁摧折,惠水潛流。夜壑藏舟,潮波汩起。何圖不祐,俄然往矣。神色無異,顏貌如常。其時則地物變白,天色蒼茫,野獸悲鳴,甘泉頓竭。嗚呼!無為將來,有為將去。道寄茲行,示現生滅。以大同二年十二月五日終於洛州禹門山,未測其報齡也,遂塋葬於熊耳吳坂矣。於是門人悲感,號動天地,泣流遍體,傷割五情。如喪考焉,如喪妣焉。生途眼滅,傷如之何。嗟乎!法身匪一,示現無方。骸葬茲墳,形游西域。亦為來而不來,去而不去,非聖智者安得而知之乎?
朕以不德,忝統大業,上虧陰陽之化,下闕黎庶之歡。夕惕勤勤,旰不暇食,萬機之內,留心釋門。雖無九年之儲,以積群生之福,緬尋法意,恆寄茲門。安而作之,精矣妙矣。嗟乎!見之不見,逢之不逢,今之古之,悔之恨之。朕雖一介凡夫,敢以師之於後,未獲現生之得,冀有當來之因。不以刻石銘心,何表法之有也。亦恐天變地化,將大教之不聞,式建洪碑,以示來見!乃作頌曰:
楞伽山頂生寶月,中有金人披縷褐。
形同大地體如空,心如琉璃色如雪。
匪磨匪瑩恆淨明,披雲卷霧心且澈。
芬陁利花用嚴身,隨緣觸物常歡悅。
不有不無非去來,多聞辯才無法說。
實哉空哉離生滅,大之小之眾緣絕。
剎郍而登妙覺心,躍鱗惠海超先哲。
理應法水永長流,何期蹔涌還蹔竭。
驪龍珠內落心燈,白毫惠刃當鋒缺。
生徒忽焉惠眼閉,禪河駐流法梁折。
無去無來無是非,彼此形骸心碎裂。
住焉去焉皆歸寂,寂內何曾存鯁咽。
付之執手以傳燈,生死去來如電掣。
有能志誠心不疑,劫火燃燈斯不滅。
一真之法盡可有,未悟迷途茲是謁。
大唐元和十三年五月十一日,昭義軍監軍使,興元元從、登仕郎、守內侍省奚官局令員外置同正員、上柱國、賜紫金魚袋,李朝正重建。
中大夫、檢校工部尚書兼潞州大都督府長史、御史大夫、充昭義軍節度副大使、知節度事、管內支度營田、澤潞磁邢洺等州觀察處置等使、上柱國、賜紫金魚袋,辛秘

碑陰

大唐元和十三年五月十一日重建禪門第一祖菩提達摩大師碑故敘碑陰文
昭義軍監軍使、登仕郎、守內侍省奚官局令、上柱國、賜紫金魚袋,李朝正述:
此碑文布傳於天下久矣,未詳其本立處。頃日得之,竊玩其文,乃知梁武帝深達玄旨。若非留心此宗,則罕測其涯際。或者云:“梁武帝崩後,菩提達摩猶行化人間。”蓋或者自惑耳。考諸史籍,則梁大同二年歲在乙卯,至太清二年歲在戊辰,相去一十四年矣,武帝廢於侯景。自大同單閼之歲,至我唐元和閹茂之歲,凡三百四十三年矣!朝正嘗願於熊耳吳坂再立此碑,屬以戎事多故,遂乖本志。今乃就二祖可大師塔前建之,用表真宗之所由也。
菩提達摩自西域至中國,為禪宗第一祖。內傳心印以為宗,謂意出文字外;外傳袈裟以為信,信表師資。其袈裟授可大師,可授璨,璨授信,信授忍,忍授能。達摩遺言云:“我法至第六代後,傳我法者命如懸絲。”故能受付囑後猶隱遁人間,事在本傳。祖師知當來學徒,必注意謂法在衣上,不知法本無為,得之者永超三界。了斯玄旨,是達真宗。所以誡絕傳衣,令學徒得意者廣通流布,化及無窮,拯溺俗於沉沙,擢迷途於苦海者矣。
曹溪能弟子南嶽惠讓,讓弟子龔公山洪州道一,洪州弟子信州鵝湖山大義。大義貞元中內道場供奉大德,每敷演妙理,萬法一如,得無所得,證無所證,開合不二,是非雙泯。夫無像之像,像遍十方;無言之言,言充八極。可謂真證真得涅槃宗源乎。至十九年四月十九日,德宗皇帝乃度中貴王士則,命舍官,賜法名惠通,充弟子;又度宮生童子惠真,充侍者。惠通由是親承教旨,妙達真宗。自祖師歷六代後,名流大德、學徒得意者布行天下,敷演妙理,不可殫紀。朝正但據所稟本教來處敘之,將來幸辯由戶不謬矣。今恐年代久遠,故重刊石紀之。
將仕郎、內侍省掖庭局宮教博士員外置同正員,祁再光、第五義和。
【注】原碑個別缺失文字據《全唐文》九九八卷補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